一种丝绸氨纶防辐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16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绸氨纶防辐射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织面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丝绸氨纶防辐射面料。



背景技术:

辐射指的是由场源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但某些辐射可能会带来危害。

现有的丝绸防辐射面料有以下缺点:1、由于金属纤维很细,只有几个μm,因此,难以用直条的金属纤维丝后提高面料的支撑性及保型性;2、金属离子层不易染色,不方便水洗,仅由蚕丝包裹的金属离子易氧化。3、蚕丝是绝缘物,金属外层包裹蚕丝会影响面料的抗辐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洗涤、易染色、有较好的屏蔽效果且抗皱的丝绸氨纶防辐射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丝绸氨纶防辐射面料,经纱包括丝纤维包覆氨纶的包芯线和碳化硅纤维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纬纱包括丝纤维包覆氨纶的包芯线和碳化硅纤维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碳化硅纤维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间隔数根丝纤维包覆氨纶的包芯线分别作为一组经纱和纬纱,如此循环;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通过经纱和纬纱的交叉点将经纱和纬纱接触连接,共同构成面料,所述的碳化硅纤维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中的金属离子纤维为直线型。

所述的碳化硅纤维优选为碳化硅超细纤维。

所述的碳化硅纤维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占经纱和纬纱总数的10-20%即可,优选为2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该面料既有丝绸穿着舒适的特点,又有防辐射功效,同时使面料既有强度,又有弹性和柔度,碳化硅纤维层具有较好的吸收辐射和导电的效果,且可以防止水洗过程中面料的掉色和变形。采用碳化硅纤维层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即使金属离子纤维是直线型,也不会影响面料的支撑性及保型性,提高了面料的抗皱性,保证面料的美观,适用面非常广泛,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碳化硅纤维包覆金属离子纤维的包芯线剖面图。

图中:1.经线,2.纬线,3.金属离子纤维层,4.碳化硅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丝绸氨纶防辐射面料,经纱1包括丝纤维包覆氨纶的包芯线和碳化硅纤维4包覆金属离子纤维3的包芯线,纬纱2包括丝纤维包覆氨纶的包芯线和碳化硅纤维4包覆金属离子纤维3的包芯线,所述的碳化硅纤维4包覆金属离子纤维3的包芯线间隔数根丝纤维包覆氨纶的包芯线分别作为一组经纱1和纬纱2,如此循环;经纱1和纬纱2相互交织,通过经纱1和纬纱2的交叉点将经纱1和纬纱2接触连接,共同构成面料,碳化硅纤维4包覆金属离子纤维3的包芯线中的金属离子纤维为直线型。碳化硅纤维4为碳化硅超细纤维层,碳化硅纤维4包覆金属离子纤维3的包芯线占经纱和纬纱总数的20%。

该丝绸织物采用经纱1、纬纱2相互交织的形式,经纱1和纬纱2的交叉点“浮”点,是连接经纱1、纬纱2的地方,当两根都是碳化硅纤维4包覆金属离子纤维3的包芯线在“浮”点处接触,就可以相互导电通,相当于形成了一层严密的电磁屏蔽网,碳化硅纤维层具有较好的吸收辐射和导电的效果,且可以防止水洗过程中面料的掉色和变形,保证面料的美观,使整块面料的防辐射功效增强。同时,在碳化硅纤维包覆下的金属离子纤维为直线型,依然能够保证金属离子纤维的强度和支撑性。

在本面料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组织,比如斜纹等,这些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