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332发布日期:2018-06-05 22:0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的面料整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水机。



背景技术:

轧水机是一种用于烘燥前除掉洗后织物上多余的水分,以减少水和热能消耗的设备,在不损伤织物纤维的前提下,轧余率越小越好。现有技术中,机器不能连续脱水;设备生产率受到一定的限制;织物以绳状脱水;轧辊系统中的压力控制不够强,导致织物经过时轧水效果不好,出布的质量表面粗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紧凑,轧水效果好,织物更加平整的一种轧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轧水机,包括机架,还包括设于机架之间的轧辊系统,还包括传动装置;

所述机架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后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设有水槽,所述左立板向左延伸形成平台;

所述轧辊系统包括设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的上轧辊、下轧辊、导布辊、设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上的气缸,所述上轧辊下方设有导布辊,所述上轧辊两端设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末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进布机构、出布机构、设于平台上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平台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电动机转动轴设有六角皮带,所述六角皮带另一端与下轧辊的末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轧辊的辊面包裹丁晴橡胶,上轧辊的耐磨性及耐热性大大增强;由于下轧辊的辊面镀硬铬,下轧辊的表面能一直保持光亮且制作成本低;由于上轧辊与下轧辊的刚性增强,轧辊的挠度得以减少,提高了轧液均匀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轧辊为无缝钢管制作,所述上轧辊表面包裹丁晴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下轧辊为无缝钢管制作,所述下轧辊表面镀硬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水槽下方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中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平台与左立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轧辊系统,3传动装置,4左立板,5右立板,6后立板,7水槽,8平台,9上轧辊,10下轧辊,11导布辊,12气缸,13曲柄摇杆机构,14活塞杆,15进布机构,16出布机构,17电动机,18六角皮带,19 排水口,2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轧水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设于机架之间的轧辊系统2,还包括传动装置3;

所述机架1包括左立板4、右立板5、后立板6,所述左立板4和右立板5之间设有水槽7,所述左立板4向左延伸形成平台8;

所述轧辊系统2包括设于左立板4和右立板5之间的上轧辊9、下轧辊10、导布辊11、设于左立板4和右立板5上的气缸12,所述上轧辊9下方设有导布辊11,所述上轧辊9两端设有曲柄摇杆机构13,所述曲柄摇杆机构13的摇杆末端与气缸12的活塞杆14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进布机构15、出布机构16、设于平台上的电动机17,所述电动机17与平台8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电动机17转动轴设有六角皮带18,所述六角皮带18另一端与下轧辊10的末段连接。

上述上轧辊9为无缝钢管制作,所述上轧辊9表面包裹丁晴橡胶。

上述下轧辊10为无缝钢管制作,所述下轧辊10表面镀硬铬。

上述水槽7下方设置有排水口19,所述排水口19中设有过滤网。

上述平台8与左立板4之间设有加强筋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阐述原理如下:电动机启动,带动下轧辊转动,布匹经过进布机构,后由导布辊引导至上轧辊与下轧辊的交界处,上轧辊由气缸带动,布匹经过两者的挤压,后由出布机构导出机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