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9068发布日期:2018-06-02 06:1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使用缝纫机缝纫完衣服后,会再在终点处前后来回缝一段距离以将线头打结,之后再将线头多余的线头剪掉,这样的方式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剪掉多余的线头后仍会余留20mm-30mm的线在布料外,在长时间的缝纫工作后这种浪费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自身可定牙,减少浪费的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其中,包括有送布轴和抬牙轴,所述送布轴和抬牙轴之间设置有送布连杆,所述送布连杆的一端与送布轴套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组铰接在抬牙轴上,所述曲柄连杆组上设置有针距调节连杆,所述针距调节连杆一端设置有与其铰接的针距座,该针距座上插接定牙装置,所述定牙装置由推杆推动工作。

作为优化,所述定牙装置包括有转轴及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的拨杆及转向杆,所述推杆末端抵在转向杆上,所述拨杆端部一侧面铰接有转动块,该转动块与所述针距座配合插接。

作为优化,所述曲柄连杆组由连杆I、连杆II及曲柄构成,所述连杆I与送布连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紧圈块上,所述紧圈块紧固在抬牙轴上;所述连杆II一端与连杆I及送布连杆的一端同轴铰接,所述连杆II的另一端与曲柄铰接,所述针距调节连杆的一端与连杆II及曲柄同轴铰接。

作为优化,所述推杆由推动装置推动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推动装置为电磁铁、气缸、液压缸、涡轮蜗杆或螺杆中的一种。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在人们完成布料的缝纫工作后,进行一次抬牙使针再次扎在布料同一点以将线头打结,之后剪掉多余的线头,这样的定牙方式不仅不像传统的打结方式那样繁琐和浪费线,并且剪掉多余的线头后余留的线只有0.2mm-0.3mm,在长期缝纫工作后节约效果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的立体图二;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为送布轴,2为抬牙轴,3为送布连杆,4为针距调节连杆,5为针距座,6为推杆,7为转轴,8为拨杆,9为转向杆,10为转动块,11为连杆I,12为连杆II,13为曲柄,14为紧圈块,15为电磁铁,16为抬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定牙送料部件,包括有送布轴1和抬牙轴2,所述送布轴1和抬牙轴2之间设置有送布连杆3,所述送布连杆3的一端与送布轴1套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组铰接在抬牙轴2上,所述曲柄连杆组上设置有针距调节连杆4,所述针距调节连杆4一端设置有与其铰接的针距座5,该针距座5上插接定牙装置,所述定牙装置由推杆6推动工作,所述定牙装置包括有转轴7及固定安装在转轴7上的拨杆8及转向杆9,所述推杆6末端抵在转向杆9上,所述拨杆8端部一侧面铰接有转动块10,该转动块10与所述针距座5配合插接,所述曲柄连杆组由连杆I11、连杆II12及曲柄13构成,所述连杆I11与送布连杆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紧圈块14上,所述紧圈块14紧固在抬牙轴2上,抬牙轴2末端上设有抬牙架16,所述抬牙架16紧固在抬牙轴2上;所述连杆II12一端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所述连杆II12的另一端与曲柄13铰接,所述针距调节连杆4的一端与连杆II12及曲柄13同轴铰接,所述推杆6由推动装置推动移动,所述推动装置为电磁铁15。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电磁铁15的磁极,将推杆6推出或收回,当电磁铁15与推杆6同极相斥时,推杆6推出,推动转向杆9,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上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上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上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上移一小段距离;当电磁铁15与推杆6异极相吸时,推杆6收回,转向杆9向里移动,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下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下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下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下移一小段距离,完成一次原地抬牙。

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推动装置为气缸。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气缸内的气压,将推杆6推出或收回,当气缸内气压变大时,推杆6推出,推动转向杆9,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上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上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上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上移一小段距离;当气缸内气压变小时,推杆6收回,转向杆9向里移动,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下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下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下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下移一小段距离,完成一次原地抬牙。

实施方式三:实施方式三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推动装置为液压缸。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液压缸内的压强,将推杆6推出或收回,当液压缸内压强变大时,推杆6推出,推动转向杆9,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上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上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上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上移一小段距离;当液压缸内压强变小时,推杆6收回,转向杆9向里移动,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下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下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下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下移一小段距离,完成一次原地抬牙。

实施方式四:实施方式四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推动装置为涡轮蜗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涡轮蜗杆内的涡轮传动方向,将推杆6推出或收回,当涡轮传动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时,推杆6推出,推动转向杆9,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上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上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上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上移一小段距离;当涡轮传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时,推杆6收回,转向杆9向里移动,通过转轴7旋转带动拨杆8转动,拨杆8端部的转动块10与针距座5配合插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座5转动,由于针距座5与针距调节连杆4铰接,转动块10带动针距调节连杆4向下移动,带动连杆II12一端向下移动,曲柄连杆组开始工作,连杆II12与连杆I11及送布连杆3的一端同轴铰接,连杆II12带动连杆I11和送布连杆3向下移动,此时紧圈块14开始旋转,带动抬牙轴2旋转,抬牙架16向竖直方向下移一小段距离,完成一次原地抬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