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弯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680发布日期:2018-07-04 13:25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弯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弯针。



背景技术:

缝纫机,又称为裁缝机或缝衣机,是一种与纺织用的机器,可以将纺织品或者其他材质的物品用线缝在一起。缝纫机大大提高了纺织和制衣产业的生产效率,目前,缝纫机仍然是纺织工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设备之一。

缝纫机上的弯针是不可或缺的零件,它与针座固定连接,用于挑拨线,现有技术中的弯针为圆弧形态,导致拨线容易滑落,影响缝纫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弯针,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弯针,包括针柄,连接部,针杆,第二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针柄与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弯曲部连接,所述针杆与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一弯曲部连接;所述针杆的表面设置条形槽;在针杆的前端内侧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前端与针杆内侧弯曲自然过渡,所述凸起部后端与针杆内侧存在转角;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上均设置穿孔;所述针柄上设置两个连接螺孔,所述针柄末端为针座连接部,所述针座连接部上设置四周覆盖加强层,位于针座连接部上留设连接槽;所述针座连接部包括内层和芯层,所述内层为锰钢内层,所述芯层为钛合金芯层。

进一步的,缝纫机弯针的形态呈“7”字形,在缝纫机弯针表面覆盖氧化薄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针柄与针杆中间位置相对,所述针杆的前端扁平呈楔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磨砂加强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厚度小于针柄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针杆与第二弯曲部,连接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形成的内弯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置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侧壁紧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缝纫机弯针常见的结构,采用呈现“7”字形设计,在针杆上设置的凸起部有利于对线的挑拨,不会产生滑线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杆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座连接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1针柄、2连接部、3针杆、4针孔、41凸起部、42转角、5第一弯曲部、6第二弯曲部、7穿孔、8连接槽、81橡胶圈、9连接穿孔、10 针座连接部、11条形槽、12加强层、13内层、14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缝纫机弯针,包括针柄1,连接部2,针杆3,第二弯曲部6和第二弯曲部6;缝纫机弯针的形态呈“7”字形,在缝纫机弯针表面覆盖氧化薄膜层。所述针柄1与连接部2之间通过第二弯曲部6 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6的厚度小于针柄1的厚度。所述针杆3与连接部2 之间通过第一弯曲部5连接;所述针杆3与第二弯曲部6,连接部2与第二弯曲部6之间形成的内弯面光滑。所述针柄1与针杆3中间位置相对,所述针杆3的前端扁平呈楔形。所述针杆3的表面设置条形槽11;在针杆3 的前端内侧设置凸起部41;所述凸起部41前端与针杆3内侧弯曲自然过渡,所述凸起部41后端与针杆3内侧存在转角42;在第一弯曲部5和第二弯曲部6上均设置螺孔7;所述针柄1上设置两个连接穿孔97,所述针柄1末端为针座连接部10,所述针座连接部10上设置四周覆盖加强层12,具体的,加强层12为磨砂加强层12,位于针座连接部10上留设连接槽8;如图3所示,所述针座连接部10包括内层13和芯层14,所述内层13为锰钢内层13,所述芯层14为钛合金芯层。需要说明的是芯层14仅仅存在与针座连接部内。

所述连接槽8的侧壁设置橡胶圈81,所述橡胶圈81与侧壁紧密固定连接。

连接的时候将缝纫机弯针的针座连接部10通过连接槽固定在针座上,由于针杆,第一弯曲部,连接部和第二弯曲部之间形成独特的“狭长”的内弯曲面,其收敛程度交大,缝纫的时候更容易对线的挑拨,设置的凸起部和转角能够对挑拨后的线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其滑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