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681发布日期:2018-07-04 13: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剪线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缝纫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剪线装置将缝料上的尾线剪掉,目前所有的缝纫机都装有自动剪线装置,而这种剪线装置在车缝作业结束后进行切线作业时,剪线装置机构的活动勾针在连动摆臂的驱动下而向前伸出,活动切刀向前到某点处停止,将线圈勾住后,活动切刀开始缩回,在缩回的同时前勾部和后勾部分别将勾住的线圈往回拉。当活动切刀缩回到原始位置时,勾住的线圈被固定切刀切断。并被夹片组所夹持,完成切线作业。

但是,这种剪线装置在对缝料上的尾线剪断之后,由于缝纫线里的缝纫底线是从底线线轴被拉伸到缝纫机的底线缝针,底线是在布料缝纫时处于拉伸绷紧状态,因此,底线在被剪线装置剪断的瞬间释放其绷紧状态而产生回弹,此时底线受到回弹力的作用而脱离出缝纫机的底线缝针,造成每次布料缝纫完之后,缝纫机使用者都需要将底线重新穿回缝纫机的底线缝针才能再次对布料进行缝纫。上述缺陷不仅加大了劳动者的劳动疲劳程度,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缝纫机的生产效率,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可使底线在剪线装置完成剪线作业时不掉出底线缝针的底线拉伸件,从而提高缝纫机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者劳动强度的改良式缝纫机剪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包括底板、滑动设置于底板的刀杆、用于勾引缝纫线的勾线刀片、用于剪断缝纫线的剪线刀片、用于驱动刀杆滑动的转动臂以及用于引导刀杆位移的第一导向块,所述转动臂铰接于底板,所述第一导向块设置于底板;所述勾线刀片的一端与刀杆固定连接,勾线刀片远离刀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刀口部和朝刀杆方向连接于第一刀口部一侧的第二刀口部;所述刀杆设置有用于拉伸缝纫底线的底线拉伸件。

其中的,所述刀杆包括与底板滑动连接的滑动部和突伸出底板的突伸部,所述勾线刀片和所述底线拉伸件均固定连接于刀杆的突伸部。

进一步的,所述刀杆的滑动部设有定位螺栓和滑动槽,所述定位螺栓穿过滑动槽连接于底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包括直线段和由直线段一端延伸并折弯的折弯段。

其中的,所述第一导向块设有与刀杆相配合的刀杆导向槽,所述刀杆穿设于刀杆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有长腰槽,所述长腰槽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第一导向块铰接于滑动块。

进一步的,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第一导向块固定连接,固定块的自由端突伸至刀杆的突伸部,所述剪线刀片连接于固定块的自由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剪线刀片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设有与勾线刀片相配合的刀片导向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压弹块,所述第一弹片的自由端与勾线刀片抵触,所述第二弹片和压弹块分别抵触于第一弹片的正面与反面。

其中的,所述底线拉伸件设有用于缝纫底线穿插的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在布料完成缝纫时,剪线装置的转动臂在外力的驱动下产生顺时针转动,转动臂的顺时针转动带动刀杆沿着底板朝向勾线刀片的方向移动,刀杆的移动驱动勾线刀片穿过布料的缝纫线,接着,转动臂在外力的驱动下产生逆时针转动,转动臂的逆时针转动带动刀杆的往回移动,刀杆的往回移动驱动勾线刀片的往回移动,勾线刀片的往回移动使第一刀口部和第二刀口部分别将缝纫线里的底线和面线勾住并移动到剪线刀片进行剪断;在刀杆朝勾线刀片方向移动时,刀杆带动所述底线拉伸件同时移动,所述底线拉伸件的移动会将底线从线轴拉出一段距离,使底线释放绷紧状态,从而使底线被剪断时不会出现回弹的现象,避免了底线被剪断后会从底线缝针中脱离的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有效地提高缝纫机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11-勾线刀片;111-第一刀口部;112-第二刀口部;12-刀杆;121-滑动部;122-突伸部;123-滑动槽;1231-直线段;1232-折弯段;13-剪线刀片;14-第一导向块;141-刀杆导向槽;15-转动臂;16-底线拉伸件;161-穿线孔;17-固定块;18-垫块;19-刀片导向槽;20-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压弹块;23-定位螺栓;31-长腰槽;32-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包括底板1、滑动设置于底板1的刀杆12、用于勾引缝纫线的勾线刀片11、用于剪断缝纫线的剪线刀片13、用于驱动刀杆12滑动的转动臂15以及用于引导刀杆12位移的第一导向块14,所述转动臂15铰接于底板1,所述第一导向块14设置于底板1;所述勾线刀片11的一端与刀杆12固定连接,勾线刀片11远离刀杆12的一端设有第一刀口部111和朝刀杆12方向连接于第一刀口部111一侧的第二刀口部112;所述刀杆12设置有用于拉伸缝纫底线的底线拉伸件16。

在实际应用中,在布料完成缝纫时,剪线装置的转动臂15在外力的驱动下产生顺时针转动,转动臂15的顺时针转动带动刀杆12沿着底板1朝向勾线刀片11的方向移动,刀杆12在第一导向块14的导向下移动并驱动勾线刀片11穿过布料的缝纫线,接着,转动臂15在外力的驱动下产生逆时针转动,转动臂15的逆时针转动带动刀杆12的往回移动,刀杆12的往回移动驱动勾线刀片11的往回移动,勾线刀片11的往回移动使第一刀口部111和第二刀口部112分别将缝纫线里的底线和面线勾住并移动到剪线刀片13进行剪断;在刀杆12朝勾线刀片11方向移动时,刀杆12带动所述底线拉伸件16同时移动,所述底线拉伸件16的移动会将底线从线轴拉出一段距离,使底线释放绷紧状态,从而使底线被剪断时不会出现回弹的现象,避免了底线被剪断后会从底线缝针中脱离的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有效地提高缝纫机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作为优选的,转动臂15的转动可以采用电磁驱动机构通过电磁铁的通电与断电来驱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所述刀杆12包括与底板1滑动连接的滑动部121和突伸出底板1的突伸部122,所述勾线刀片11和所述底线拉伸件16均固定连接于刀杆12的突伸部122。作为优选的,所述刀杆12的滑动部121设有定位螺栓23和滑动槽123,所述定位螺栓23穿过滑动槽123连接于底板1,以将刀杆12与底板1滑动连接,从而使刀杆12的滑动部121能够在滑动槽123的范围内滑动;所述滑动槽123包括直线段1231和由直线段1231一端延伸并折弯的折弯段1232。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缝纫机的剪线装置是装设在缝纫机的压脚与底线缝针之间,为了使勾线刀片11在布料缝纫时不与压脚产生干涉,因此,刀杆12的滑动槽123设计成直线段1231和折弯段1232,当刀杆12移动到折弯段1232时便可使刀杆12带动勾线刀片11转动移出布料缝纫的空间,当刀杆12移动到直线段1231时便可使刀杆12带动勾线刀片11转动移进布料缝纫的空间进行勾线与剪线。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3,所述第一导向块14设有与刀杆12相配合的刀杆导向槽141,所述刀杆12穿设于刀杆导向槽141。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1设有长腰槽31,所述长腰槽31滑动设置有滑动块32,所述第一导向块14铰接于滑动块32。在工作时,当刀杆12的滑动部121移动折弯段1232时,刀杆12会绕着第一导向块14转动,同时滑动块32在长腰槽31内移动,以使刀杆12能够稳定顺畅地带动勾线刀片11转动而移出布料缝纫的空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改良式的缝纫机剪线装置还包括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一端与第一导向块14固定连接,固定块17的自由端突伸至刀杆12的突伸部122,所述剪线刀片13连接于固定块17的自由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剪线刀片13与固定块17之间设有垫块18,所述垫块18设有与勾线刀片11相配合的刀片导向槽19,刀片导向槽19的设计以使勾线刀片11能够稳定地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17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弹片20、第二弹片21以及压弹块22,所述第一弹片20的自由端与勾线刀片11抵触,所述第二弹片21和压弹块22分别抵触于第一弹片20的正面与反面,该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勾线刀片11能够在剪线刀片13与垫块18之间稳定地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线拉伸件16设有用于缝纫底线穿插的穿线孔211,以便于底线穿过穿线孔211再穿设到底线缝针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