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558发布日期:2018-11-02 21:0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烘箱,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



背景技术:

汽车地毯、垫毯均一般是一层皮质的基地上侧、下侧或者两侧加上多层毛毡或者皮毛,压制机对半成品压制成型前需将其加热,现有技术一般是将半成品送入烘烤箱中加热烘烤,且为了保证压制效果,采用的材料本身对加热的时间比压制时间更长,同时,生产人员将烘烤好的高热半成品从烘烤架上整体取出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不能让高温下的半成品产生皱纹,操作费时,此时相当于烘烤架闲置,而该生产人员操作完毕后又要等待较长的烘烤时间才能取下下一个,此时员工相当于闲置,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生产质量好的车用垫毯烘烤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包括两个箱体、下料架以及架设在下料架上的可移动烘烤装置;箱体为具有一个内腔的半封闭结构,箱体包括设置在内腔下部的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一个侧面上的开口以及与开口铰接的活动门,活动门远离内腔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凹部,内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轨;下料架包括连接箱体的本体、设置在本体上侧部的第二导轨、两个设置在本体上侧部的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传送带;可移动烘烤装置包括两个可水平置入内腔的烘烤架、连接两个烘烤架的连杆、设置在连杆下方并与传送带配合的传动轮、与传动轮传动连接的传动马达以及设置在烘烤架底部的滑动装置;两个箱体的开口相对设置,下料架分别连接两个箱体的开口,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指向两个箱体的开口,两个烘烤架分别朝向对应的箱体,滑动装置在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上滑动。

优选的,箱体还包括设置在内腔上部的第二加热装置;烘烤架置入内腔时,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分别位于烘烤架的上下侧。

优选的,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第二加热装置为陶瓷电发热棒。

优选的,箱体还包括与活动门传动连接的动力装置。

优选的,箱体的壁面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内腔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传动轮为齿轮,传送带为链条。

优选的,第二导轨具有两条并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两个限位部分别设置第二导轨两侧,本体在两条第二导轨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孔槽。

优选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烘烤架包括上架体、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杆配合的螺母以及下架体,上架体边缘为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内侧连接有钢丝网或者镂空的钢板,金属框架设置有与调节螺杆对应的通孔,调节螺杆竖向固定在下架体上,通孔的直径小于调节螺杆的直径,上架体穿过调节螺杆并被螺母托住。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通过设置两个烘烤箱体,并在中间设置一个共用的烘烤架,在其中一个烘烤箱进行对半成品的烘烤时员工可以在下料架上对另一个烘烤箱的半成品进行下料、上料以及摆放等操作,时间充分,使得摆放质量佳避免出现皱纹等质量隐患,生产质量好;并且其中一个烘烤箱完成烘烤退出后,另一个烘烤箱可马上进入生产状态,从而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一人可同时对双工位操作,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装配部件可移动烘烤装置的三维视图;

图2为部件箱体的正面视图;

图3为部件可移动烘烤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车用垫毯烘烤箱,包括两个箱体1、下料架2以及架设在下料架2上的可移动烘烤装置3;

箱体1为具有一个内腔11并设置有一侧开口13的半封闭结构,箱体1包括设置在内腔11下部的第一加热装置12、设置在一个侧面上的开口13以及与开口13铰接的活动门14,所述箱体1的壁面构成内腔11并且设置有保温层(图中未标出),所述保温层用于烘烤时加热保温节省能量损失维持内腔11温度,活动门14远离内腔11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凹部16,内腔11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轨18;下料架2包括连接箱体1的本体21、设置在本体21上侧部的第二导轨 22、两个设置在本体21上侧部的限位部23以及设置在本体21上的传送带24;可移动烘烤装置3包括两个可水平置入内腔11的烘烤架31、连接两个烘烤架31的连杆32、设置在连杆32下方并与传送带24配合的传动轮34、与传动轮 34传动连接的传动马达35以及设置在烘烤架31底部的滑动装置33;两个箱体 1的开口13相对设置,下料架2分别连接两个箱体1的开口13,第二导轨22 的两端分别指向两个箱体1的开口13,两个烘烤架31分别朝向对应的箱体1,可移动烘烤装置3通过滑动装置33在第一导轨18和/或第二导轨22上移动。滑动装置33可以为滑轮、滑块或者轮的一种。进行作业时,可移动烘烤装置3的一个烘烤架31进入一个箱体1中,通过人工旋转活动门14将开口13封闭,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结构,连杆32通过凹部16伸出内腔11,第一加热装置12在内腔11中加温至工作温度,可移动烘烤装置3剩余一个未在内腔11中的烘烤架31位于下料架2上,供生产人员完成半成品进行下料、上料以及摆放等操作,时间充分;烘烤箱31完成烘烤后,将活动门14打开,传动马达35运转带动传动轮34运转在传动带24上发生位移,滑动装置33随之移动,进而带动可移动烘烤装置3在限位部23的导向限制下发生位移,位移过程中,烘烤好的烘烤架 31在第一导轨18上移动并顺着移动方向进入第二导轨22,另一个待烘烤的烘烤架31从第二导轨22上移动进入另一个箱体1并顺着内部的第一导轨18前进至预定位置,关闭活动门14,完成烘烤;由此,两者交替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如图2所示,箱体1还包括设置在内腔11上部的第二加热装置15;烘烤架 31置入内腔11时,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分别设置在烘烤架 31的上下侧,垫毯双层加热时,只需要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2即可完成加热,在进行多层垫毯加热时,基底的上层和下层同时有需要加热的层面,如果只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2,会导致上下层结合的部位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分别从上下对结合部位烘烤,使得内腔11中的温度更佳均匀,烘烤效果更好,烘烤所用的时间也能相应缩小提高生产效率。

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加热装置12以及第二加热装置15可采用陶瓷电发热棒,能源利用率高,寿命长,节省成本。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箱体1还包括与活动门14传动连接的动力装置19,动力装置19为步进马达、汽缸或者油缸的一种,使得生产人员无须手动开闭活动门14,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内腔1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7,且内腔 11的上下两部分别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7,使得生产人员随时知道箱体1中的温度情况,避免在温度不达标或者超标的情况下进形垫毯的烘烤工序,进而避免生产的垫毯出现质量隐患。

较佳的实施方式,传动轮34为齿轮,传送带24为链条,通过两者链条齿孔与齿轮配合使得可移动烘烤装置3的位移更准确,避免位移过多或者过少发生干涉撞机。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导轨22可设置为两条并分别设置在本体21的两侧,从而实现与滑动装置33两侧支撑方便可移动烘烤装置3 活动,两条第二导轨22之间的距离小于烘烤架31的宽度;两个限位部23分别设置第二导轨22两侧,限位部23对烘烤架31在运动过程中进行限位,防止偏移,本体21与开口13底端高度应当一致,使得第一导轨18与第二导轨22的高度一致,方便滑轮33在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22之间转移,当然如果本体 21与开口13底端高度不一致,适当的抬高第一导轨18或第二导轨22,使得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22水平高度一致即可,本体21在两条第二导轨22之间的区域开设有孔槽25,方便将传送带24设置到孔槽25中,有利于减小设备的高度。

如图3和图4所示,烘烤架31包括上架体311、调节螺杆312、与调节螺杆312配合的螺母317以及下架体313,上架体311边缘为金属框架314,金属框架内侧连接有钢丝网或者镂空的钢板315用于放置垫毯的半成品,金属框架 314设置有与调节螺杆312对应的通孔316,调节螺杆312竖向固定在下架体313 上,通孔316的直径小于调节螺杆312的直径,上架体311穿过调节螺杆312 并被螺母317托住,通过旋转螺母317在调节螺杆312上的高度使得上架体311 在内腔11中具有适宜的高度方便受到第一加热装置12和/或第二加热装置15的加热,使得受热均匀,烘烤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