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干衣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744发布日期:2018-06-22 23:2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节能干衣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用于提高烘干衣物效率的柜体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烘衣柜,这类烘衣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密闭空间内的热空气气流对衣物进行烘干,例如公告号为CN10395289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烘衣柜,其在柜体底部设置有热风产生装置,柜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孔,衣物在柜体烘衣段中进行烘干。

上述结构中,热风产生装置发出的热风由下向上直接排出排气孔,携带了大量的热能,其热能没有充分利用就便排出了柜体,造成了柜体内升温缓慢,延长了烘干时间,另一方面,柜体没有保温结构,柜体内的热量很容易通过柜体四壁的热传导快速散失,导致柜体内升温时间延长。

以上缺点造成了现有干衣柜的烘干效率低,烘干时间长,能耗高的问题,此外,热风产生装置长时间工作,不仅噪音大,而且容易因发热元件过热而保护停机。因此,有必要从柜体结构方面入手,提高热风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损失,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干衣柜,其柜体内部结构能够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高效节能,缩短升温时间,加速柜体内的气流循环,最终缩短衣物的烘干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节能干衣柜,包括立方体状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空腔底面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出风口指向外壳体顶面,热风机上方设置有平行于外壳体底面的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上方设置有同样平行于外壳体底面的第二滑动杆,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外壳体侧端面的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

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的上端与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下端与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位于热风机左端与外壳体左侧端面之间,且第一滑动板与外壳体左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滑动板、第四滑动板位于热风机右端与外壳体右侧端面之间,且第四滑动板与外壳体右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滑动板与第三滑动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的上端高于第二滑动杆且低于外壳体顶面;

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的下端低于热风机的出风口且高于外壳体的底面;

所述外壳体两个侧端面内侧开设有盛放槽,盛放槽内放置有高分子吸水树脂。

所述第一滑动杆有两根,两根第一滑动杆平行且距离外壳体底面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滑动杆有两根,两根第二滑动杆平行且距离外壳体顶面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上开有多个沿着杆长度方向的销孔,销孔的轴线平行于外壳体底面,且相邻销孔的距离大于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的厚度。

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的上端、下端开有滑动孔。

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第三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表面为铝箔层。

热传导和对流是热量转移的两种方式,由于热风在外壳体内腔中流动,因此只要能够降低外壳体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传导即可降低热量损耗,起到保温效果;同时,强化外壳体内腔的空气对流可以加速衣物的烘干,保证内腔温度均匀快速升高,缩短升温时间。

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体内腔中加入了第二滑动板和第三滑动板,这两块滑动板的作用是将外壳体内腔划分为左、中、右三个中间隔离但上下连通的区域,这样一来,当热风从热风机出风口向上吹出时,热风气流上升到达外壳体顶面后再分别流入左、右区域,再从左、右区域顶部向下流动,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经底部的连通区域进入热风机进风口,再到中间区域,完成内循环。

整个热风的内循环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强化了外壳体内腔的对流效果,在内腔中形成局部对流,加速内腔的温度均匀化,由于热风经过一次循环进入热风机进风口时温度仍然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减少了热量的损耗;二是中间区域与左、右区域的温差相对中间区域与外界环境温差更小,左、右区域起到了保温作用,延缓了中间区域对外的热传导。

第一滑动板和第四滑动板的作用是在左、右区域内分割出一大一小两个空间,其中较大的空间用于热风循环流动,较小的空间用于吸收热风中的水分,通过放置在外壳体两个侧端面内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盛放槽里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完成热风除湿。高分子吸水树脂为粉末状,袋装后用不锈钢丝网固定在盛放槽内。

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上的销孔用于放置插销,从而固定滑动板的相对位置,当衣物较多时,适当增大第二滑动板和第三滑动板的间距,当衣物较少时,则适当减少二者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外壳体内腔中形成了两个热风内循环区域,加速了气流流动的速度,提高了对流效果,从而提升烘干效率;

2.热风仅仅在外壳体内腔中循环,降低了热量损耗,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3.左、右区域相对中间的烘干区域起到了保温作用,减少了烘干区域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

4.铝箔层的加入,提高了保温效果;

5.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应用,可以充分吸收热风气流中的水分,加速烘干;

6.左、中、右区域的相对空间可调整,适应了不同衣物数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热风机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热风烘干效率,相对现有干衣柜更节能,更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柜体内部结构图(未画出柜子外壳体的前端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上销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节能干衣柜,包括立方体状外壳体1,外壳体1内部空腔底面放置有热风机2,即热风机2与底面非固定连接。热风机2出风口指向外壳体1顶面,热风机2上方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外壳体1底面的第一滑动杆4,两根第一滑动杆4距离外壳体1底面等高,第一滑动杆4上方设置有两根同样平行于外壳体1底面且相互平行的第二滑动杆5,两根第二滑动杆5距离外壳体1顶面高度相等。第一滑动杆4和第二滑动杆5之间有4块分别平行于外壳体1侧端面平板,分别是第一滑动板12、第二滑动板6、第三滑动板7和第四滑动板8,第一滑动板12、第二滑动板6、第三滑动板7和第四滑动板8表面为铝箔层,即平板的两个外表面各贴有一层铝箔。第一滑动板12、第二滑动板6、第三滑动板7和第四滑动板8的上端、下端各开有两个滑动孔,用于与第一滑动杆4和第二滑动杆5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12、第二滑动板6位于热风机2左端与外壳体1左侧端面之间,且第一滑动板12与外壳体1左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滑动板12与第二滑动板6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滑动板7、第四滑动板8位于热风机2右端与外壳体1右侧端面之间,且第四滑动板8与外壳体1右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滑动板8第与三滑动板7之间的距离;第一滑动板12、第二滑动板6、第三滑动板7和第四滑动板8的上端高于第二滑动杆5且低于外壳体1顶面,形成上部连通区域10;第一滑动板12、第二滑动板6、第三滑动板7和第四滑动板8的下端低于热风机2的出风口且高于外壳体1的底面,形成下部连通区域3。外壳体1两个侧端面内侧开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盛放槽9,其中放置有袋装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粉末,并用不锈钢网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侧面上。

如图3,使用时,根据衣物的多少,通过在第一滑动杆4和第二滑动杆5上滑动第二滑动板6和第三滑动板7,增大或者减少二者间距,从而增加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烘干衣物空间。第一滑动板12和左侧端面的间距以及第四滑动板8和右侧端面的间距根据衣物含水量多少调整,含水量大则增大间距,反之减小。间距调整好后,用销子插入销孔,在滑动板两侧各插入一根,从而固定滑动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