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废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657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氨纶废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属于非织造布生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氨纶的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伴随着氨纶废丝的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实现低污染、合理利用氨纶废丝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科技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本专利对氨纶废丝回收利用所采用的方法较国内公布的一些专利、文献有所不同。例如:专利cn201510554827《一种干纺氨纶废丝高效再生氨纶丝的方法》与专利cn201110158747《一种利用氨纶废丝回收生产氨纶丝的方法》都公开了一种氨纶废丝回纺的技术,但是这两个专利对氨纶废丝回收利用的过程又一次使用了对环境有污染的dmac溶剂,且重新纺丝的过程中耗能较多。专利cn201210501841《用氨纶废料和聚氨酯保温废料生产装饰复合板》中公布了一种用氨纶废丝和聚氨酯废料生产装饰复合板的技术,该发明可制得不同密度不同硬度的高强度复合材料,提高了聚氨酯废料的利用率,解决了氨纶和聚氨酯保温材料生产废料的回收利用问题,节能环保,但是该专利仅仅只是将氨纶和聚氨酯保温材料当填充料来使用,放弃了材料自身所带的性能。

本发明将氨纶废丝通过热轧粘合工艺制成氨纶非织造布,不仅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弹性非织造布,同时也是开辟一条氨纶废丝变废为宝,环保回收的新途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且非织造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利用氨纶废丝作为基布,低温热熔胶为粘结剂结合新型的热粘合工艺来制备非织造布,实现过程无污染、耗能少的环保效益,且制得的氨纶非织造布具有蓬松度高、柔软、弹性好、渗透性强等特点。该氨纶非织造布后道用途广泛,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

1)医疗卫生:手术衣,帽,罩,石膏药棉,妇女卫生巾,婴儿尿布,湿面巾,卫生内裤,防尘罩。

2)工业:软盘内衬,喇叭布,过滤材料,音箱隔音毡,玻璃钢增强巾;

3)服装制鞋:服装衬,絮片,鞋头硬衬,鞋跟衬,保暖鞋衬,布鞋底衬;

4)汽车工业:隔离热毡,防震毡,顶篷,坐垫内衬,地毯,车门内衬,汽车过滤芯,成型坐垫;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纶废丝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将氨纶废丝通过热轧粘合工艺制成氨纶非织造布,实现过程无污染、耗能少的环保效益,且制得的氨纶非织造布具有蓬松度高、柔软、弹性好、渗透性强等特点,充分保留了氨纶原先的弹性特征,制品可适用于多个生活及工业领域。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氨纶废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将氨纶废丝投入搅拌釜中,加水浸没,再添加占氨纶废丝重量比0.5~2%的纤维清洗剂,水洗,搅拌2~3hr后取出冲洗、烘干,达到去油去污和分散氨纶废丝的效果;

2).计量称取步骤1)处理过的氨纶废丝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

3).按设定的氨纶废丝与低温热熔胶重量比称取低温热熔胶,加热熔融成液态热熔胶,再将其均分成两等份;

4).取步骤3)中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上表面,冷却,待氨纶纤网上表面的热熔胶凝固再将氨纶纤网翻转,将剩余的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下表面,冷却1~2min后得到上下表面定型的氨纶纤网;

5).将步骤4)制得的氨纶纤网通过第一台热轧机进行加热加压,使氨纶纤网上下表面的低温热熔胶重新熔融、流动、扩散、渗透到氨纶纤维内部后凝聚在受压氨纶纤维的交叉点上,待氨纶纤网从第一台热轧机的轧辊出来后直接送入第二台热轧机只加压而不加热,在常温轧辊的作用下使低温热熔胶迅速冷却,使得纤网整体得到加固而成为热轧粘合氨纶非织造布。

其中:

步骤1)所述的水洗水温控制在30~40℃,搅拌2~3hr。

步骤2)氨纶废丝随机排列为氨纶丝间距≤10mm,厚度5~10mm,形成纤网结构。

步骤3)所述的氨纶废丝与低温热熔胶的重量比为:氨纶废丝70~80%,低温热熔胶20~30%。

步骤3)所述的低温热熔胶加热至110~120℃熔融成液态热熔胶,

所述的步骤4)中,冷却的时间为1~2min。

所述的第一台热轧机的两轧辊温度在130~140℃,轧辊的温度高于低温热熔胶的熔点,保证热量传递到纤网的内层仍能达到低温热熔胶的熔点。

所述的两台热轧机,轧辊与轧辊的接触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接触带,该接触带的宽度为0.2~1mm。

所述的两台热轧机,轧辊转动线速度为0.01~0.02m/s,保证纤网受热和热熔胶有足够时间流动、扩散。

所述的低温热熔胶为聚酰胺、聚酯、聚乙烯或聚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其熔点105~115℃。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公布的氨纶废丝非织造布的制备工艺创新,流程简易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且在回收利用氨纶废丝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对环境有污染的溶剂,耗能又少,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

2)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氨纶废丝非织造布的方法具有独创性,先对氨纶废丝纤网上下表面进行定型,然后通过连续两台热轧机(先热后冷)处理,使氨纶纤网表面的低温热熔胶熔融、扩散、渗透再粘结,使纤网加固得到厚度可控的氨纶非织造布,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氨纶非织造布布面平整,内部的粘结点分布均匀,布样各处的弹性恢复能力一致。

3)本发明利用氨纶废丝制得的氨纶非织造布具有蓬松度高、柔软、弹性好、渗透性强等特点,充分保留了氨纶原先的弹性特征,制品可适用于多个生活及工业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氨纶废丝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将氨纶废丝投入搅拌釜中,加水浸没,再添加占氨纶废丝重量比0.5~2%的纤维清洗剂,水温控制在30~40℃,搅拌2~3hr后取出冲洗、烘干,达到去油去污和分散氨纶废丝的效果;

2)计量称取步骤1)处理过的氨纶废丝随机排列,氨纶丝间距≤10mm,厚度5~10mm,形成纤网结构;

3)按设定的氨纶废丝与低温热熔胶重量比称取低温热熔胶,加热至110~120℃熔融成液态,再将其均分成两等份;

4)取步骤3)中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上表面,冷却1~2min待氨纶纤网上表面的热熔胶凝固再将氨纶纤网翻转,将剩余的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下表面,冷却1~2min后得到上下表面定型的氨纶纤网;

5)将步骤4)制得的氨纶纤网通过第一台热轧机进行加热加压,使纤网上下表面的低温热熔胶重新熔融、流动、扩散、渗透到氨纶纤维内部后凝聚在受压氨纶纤维的交叉点上,待氨纶纤网从第一台热轧机的轧辊出来后直接送入第二台热轧机只加压而不加热,在常温轧辊的作用下使低温热熔胶迅速冷却,使得纤网整体得到加固而成为热轧粘合氨纶非织造布;

实施例1:

步骤1.将氨纶废丝投入搅拌釜中加水浸没,再加氨纶丝重1%的纤维清洗剂,水温控制在40℃搅拌2hr后取出冲洗、烘干,达到去油去污和分散氨纶废丝的效果;

步骤2.取400g步骤1)处理好的氨纶废丝随机排列在1平方米的平板上,保证氨纶丝间距≤10mm,厚度约8mm,形成纤网结构;

步骤3.将100g聚乙烯热熔胶加热至110℃熔融成液态,分成两等份;

步骤4.取其中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上表面,冷却1min待氨纶纤网上表面的热熔胶凝固再将氨纶纤网翻转,将剩余的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下表面,冷却1min后得到上下表面定型的氨纶纤网;

步骤5.将上述制得的氨纶纤网通过第一台热轧机进行加热加压,轧辊的温度为130℃,轧辊转动线速度为0.01m/s,使纤网上下表面的低温热熔胶重新熔融、流动、扩散、渗透到氨纶纤维内部后凝聚在受压氨纶纤维的交叉点上,待氨纶纤网从第一台热轧机的轧辊出来后直接送入第二台热轧机只加压而不加热,在常温轧辊的作用下使低温热熔胶迅速冷却,使得纤网整体得到加固而成为热轧粘合氨纶非织造布,该氨纶非织造布厚度约为2mm;

实施例2:

步骤1.将氨纶废丝投入搅拌釜中加水浸没,再加氨纶丝重2%的纤维清洗剂,水温控制在40℃搅拌3hr后取出冲洗、烘干,达到去油去污和分散氨纶废丝的效果;

步骤2.取100g步骤1)处理好的氨纶废丝随机排列在1平方米的平板上,保证氨纶丝间距≤10mm,厚度约3mm,形成纤网结构;

步骤3.将25g聚酰胺热熔胶加热至120℃熔融成液态,分成两等份;

步骤4.取其中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上表面,冷却2min待氨纶纤网上表面的热熔胶凝固再将氨纶纤网翻转,将剩余的一份液态热熔胶利用喷枪喷射到氨纶纤网的下表面,冷却2min后得到上下表面定型的氨纶纤网;

步骤5.将上述制得的氨纶纤网通过第一台热轧机进行加热加压,轧辊的温度为140℃,轧辊转动线速度为0.02m/s,使纤网上下表面的低温热熔胶重新熔融、流动、扩散、渗透到氨纶纤维内部后凝聚在受压氨纶纤维的交叉点上,待氨纶纤网从第一台热轧机的轧辊出来后直接送入第二台热轧机只加压而不加热,在常温轧辊的作用下使低温热熔胶迅速冷却,使得纤网整体得到加固而成为热轧粘合氨纶非织造布,该氨纶非织造布厚度约为0.5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