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433发布日期:2018-08-10 18:57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五大合成纤维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价格也相对便宜。涤纶具有结实耐用、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易洗快干等特点。因此,涤纶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服用面料和产业用纺织制品。然而,涤纶的易燃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阻燃涤纶织物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1)、涤纶织物预处理,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

(2)、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改性剂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8~12):1;

(3)、将改性后的涤纶织物浸入阻燃溶液中,进行阻燃处理。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步骤(1)包括:配制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渍在预处理液中,加热至80~100℃然后保持10~30min,再用丙酮溶液抽提16~20h,将涤纶织物捞取出来,用清水洗涤后烘干。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g/l。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1。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步骤(2)包括: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添加到5%wt的二苯甲酮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改性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整体的添加量为16%wt,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辐照60min,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5min。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步骤(3)中,阻燃溶液包括分散于水中的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硼砂、甘露醇、氨基磺酸和聚磷酸铵。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步骤(3)中,每100ml水中分散有3重量份的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0.5重量份的硼砂、2.5重量份的甘露醇、0.5重量份的氨基磺酸和0.5重量份的聚磷酸铵。

优选的,在上述的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中,步骤(3)包括:将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硼砂、甘露醇、氨基磺酸、聚磷酸铵分散在水中,混合均匀,将阻燃溶液加热到50℃,将接枝改性后的涤纶浸入在阻燃溶液中30min,然后在轧车中进行轧制,轧车双棍压力0.2mpa,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10min,再在200℃条件下焙烘3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作为改性剂进行接枝,不仅可以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并使得涤纶织物具有抗熔滴性,而且其接枝率和极限氧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涤纶织物的抗阻燃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1)、涤纶织物预处理,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

(2)、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改性剂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8~12):1;

(3)、将改性后的涤纶织物浸入阻燃溶液中,进行阻燃处理。

本发明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作为改性剂进行接枝,不仅可以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并使得涤纶织物具有抗熔滴性,而且其接枝率和极限氧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涤纶织物的预处理:配制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g/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渍在预处理液中,涤纶织物的投入量为50g/l,加热至90℃然后保持30min,再用丙酮溶液抽提20h,将涤纶织物捞取出来,用清水洗涤后烘干,这样就可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得到预处理后的涤纶织物。

接枝改性: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0:1添加到5%wt的二苯甲酮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改性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整体的添加量为16%wt。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辐照60min,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5min。

阻燃处理:配制阻燃溶液,将3g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0.5g硼砂、2.5g甘露醇、0.5g氨基磺酸、0.5g聚磷酸铵分散在100ml水中,混合均匀。将阻燃溶液加热到50℃,将接枝改性后的涤纶浸入在阻燃溶液中30min,然后在轧车中进行轧制,轧车双棍压力0.2mpa。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10min,再在200℃条件下焙烘30min。

对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测试,性能参数见参表1。

实施例2

涤纶织物的预处理:配制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g/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渍在预处理液中,涤纶织物的投入量为50g/l,加热至90℃然后保持30min,再用丙酮溶液抽提20h,将涤纶织物捞取出来,用清水洗涤后烘干,这样就可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得到预处理后的涤纶织物。

接枝改性: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8:1添加到5%wt的二苯甲酮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改性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整体的添加量为15%wt。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辐照60min,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5min。

阻燃处理:配制阻燃溶液,将3g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0.5g硼砂、2.5g甘露醇、0.5g氨基磺酸、0.5g聚磷酸铵分散在100ml水中,混合均匀。将阻燃溶液加热到50℃,将接枝改性后的涤纶浸入在阻燃溶液中30min,然后在轧车中进行轧制,轧车双棍压力0.2mpa。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10min,再在200℃条件下焙烘30min。

对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测试,性能参数见参表1。

实施例3

涤纶织物的预处理:配制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g/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渍在预处理液中,涤纶织物的投入量为50g/l,加热至90℃然后保持30min,再用丙酮溶液抽提20h,将涤纶织物捞取出来,用清水洗涤后烘干,这样就可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得到预处理后的涤纶织物。

接枝改性: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2:1添加到5%wt的二苯甲酮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改性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整体的添加量为18%wt。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辐照60min,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5min。

阻燃处理:配制阻燃溶液,将3g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0.5g硼砂、2.5g甘露醇、0.5g氨基磺酸、0.5g聚磷酸铵分散在100ml水中,混合均匀。将阻燃溶液加热到50℃,将接枝改性后的涤纶浸入在阻燃溶液中30min,然后在轧车中进行轧制,轧车双棍压力0.2mpa。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10min,再在200℃条件下焙烘30min。

对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测试,性能参数见参表1。

对比例1

涤纶织物的预处理:配制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g/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渍在预处理液中,涤纶织物的投入量为50g/l,加热至90℃然后保持30min,再用丙酮溶液抽提20h,将涤纶织物捞取出来,用清水洗涤后烘干,这样就可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得到预处理后的涤纶织物。

接枝改性: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添加到5%wt的二苯甲酮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改性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添加量为14%wt。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辐照60min,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5min。

阻燃处理:配制阻燃溶液,将3g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0.5g硼砂、2.5g甘露醇、0.5g氨基磺酸、0.5g聚磷酸铵分散在100ml水中,混合均匀。将阻燃溶液加热到50℃,将接枝改性后的涤纶浸入在阻燃溶液中30min,然后在轧车中进行轧制,轧车双棍压力0.2mpa。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10min,再在200℃条件下焙烘30min。

对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测试,性能参数见参表1。

对比例2

涤纶织物的预处理:配制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g/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将涤纶织物浸渍在预处理液中,涤纶织物的投入量为50g/l,加热至90℃然后保持30min,再用丙酮溶液抽提20h,将涤纶织物捞取出来,用清水洗涤后烘干,这样就可以去除涤纶织物表面的油渍和杂质,得到预处理后的涤纶织物。

接枝改性:将丙烯酰胺添加到5%wt的二苯甲酮中,搅拌混合,配制成改性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整体的添加量为16%wt。然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辐照60min,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5min。

阻燃处理:配制阻燃溶液,将3g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0.5g硼砂、2.5g甘露醇、0.5g氨基磺酸、0.5g聚磷酸铵分散在100ml水中,混合均匀。将阻燃溶液加热到50℃,将接枝改性后的涤纶浸入在阻燃溶液中30min,然后在轧车中进行轧制,轧车双棍压力0.2mpa。最后在100℃条件下烘干10min,再在200℃条件下焙烘30min。

对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测试,性能参数见参表1。

表1

由表1可知,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酰胺作为改性剂进行接枝,不仅可以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并使得涤纶织物具有抗熔滴性,而且其接枝率和极限氧指数明显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另外,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意外的发现,按照实施例1的条件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可以产生综合性能优异的织物,其改性剂接枝率和极限氧指数得到明显的提升。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