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3408发布日期:2018-08-10 18:5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流行的吸湿排汗面料有很多,相应的配方也很多,但是对于现有的吸湿排汗面料来说,吸湿排汗依然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面料并不能做到最好。

因此,发明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包括浸轧工艺和浸渍工艺,浸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4.5-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升温至60℃运行30分钟;

步骤六:降温至40℃,加入亲水柔软剂运行20分钟;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

步骤八:检验成品。

浸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4.5-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出缸脱水,将湿布脱干至含水率为30-60%;

步骤六:烘干,在正常条件下将胚布进行烘干;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

步骤八:检验成品。

优选的,所述浸轧工艺和浸渍工艺步骤四中,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1-6%。

优选的,所述浸轧工艺和浸渍工艺步骤七中,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采用浸轧工艺或浸渍工艺制成的布料,具有高耐洗的亲水性和易去污效果,使色渍和油渍易于去除,改善化纤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赋予柔软手感,提高使用舒适性,用于分散染料印花浆中有增深作用,应用方便,制成的布料褶皱较少,成品质量较高,并且浸渍工艺对于耐升华牢度较差的染色织物比较适合,浸轧工艺对于耐升华牢度较好的染色织物比较适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包括浸轧工艺和浸渍工艺,浸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1%,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升温至60℃运行30分钟;

步骤六:降温至40℃,加入亲水柔软剂运行20分钟;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步骤八:检验成品。

浸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1%,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出缸脱水,将湿布脱干至含水率为60%;

步骤六:烘干,在正常条件下将胚布进行烘干;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步骤八:检验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包括浸轧工艺和浸渍工艺,浸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3.5%,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4.7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升温至60℃运行30分钟;

步骤六:降温至40℃,加入亲水柔软剂运行20分钟;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步骤八:检验成品。

浸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3.5%,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4.7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出缸脱水,将湿布脱干至含水率为45%;

步骤六:烘干,在正常条件下将胚布进行烘干;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步骤八:检验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加工工艺,包括浸轧工艺和浸渍工艺,浸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6%,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4.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升温至60℃运行30分钟;

步骤六:降温至40℃,加入亲水柔软剂运行20分钟;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步骤八:检验成品。

浸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针织面料组缸、缝头,先将每缸坯布按染缸装机量的大小、辅料用量等先进行组缸,然后按染机的管数平分本缸布匹数进行缝头连接;

步骤二:进缸,将步骤一中缝好的每管布进入染缸每管中进行漂地染色,水浴比为1:5;

步骤三:加入渗透剂运行15分钟;

步骤四: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成分为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羧酸乙氧基化合物和非离子且含量百分比为6%,并使整个溶液保持ph值为4.5,ph值由醋酸溶液调节;

步骤五:出缸脱水,将湿布脱干至含水率为30%;

步骤六:烘干,在正常条件下将胚布进行烘干;

步骤七:出缸开幅定型,将制成的胚布用定型机进行拉幅定型,开幅定型温度为160℃;

步骤八:检验成品。

根据实施例1-3得知,实施例2中制得的布料吸湿排汗能力较强,并且实用舒适度较佳,不会浪费原料,成本低,比例较为合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