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染色助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0808发布日期:2018-11-07 11:4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染色助剂。



背景技术:

传统印染工业中,其生产流程一般为退卷、退浆、染色、开幅、预定型、定型和成卷。其中,染色过程中,通常用溢流机高温高压下进行,由于色料在布料上的牢固度差,因此需要较多的染料颗粒,并在之后需要将未结合牢固的染料颗粒进行多次漂洗,进而产生大量费水。以每缸布(500kg)为例,其溶浴时需要使用5吨水(溶浴比1:10),漂洗需要21吨水,产生废水26吨,此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热蒸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染色助剂,使其能够降低印染时的染料、水、能源消耗,并且比较环保。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染色助剂,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水82~ 87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3~6.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4.4克、乙酸钠1.4~3.3克、聚乙二醇1.8~4.5克、乙醇1.4~3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新型染色助剂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水84~ 86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4.5~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3.5克、乙酸钠1.6~2.7克、聚乙二醇2.8~3.6克、乙醇1.6~2.5克。

具体地,所述新型染色助剂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水85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克、乙酸钠2克、聚乙二醇3克、乙醇2克。

或者,所述新型染色助剂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水87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4.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克、乙酸钠1.6克、聚乙二醇2.8克、乙醇3克。

或者,所述新型染色助剂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水82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克、乙酸钠2.7克、聚乙二醇3.6克、乙醇1.4克。

本发明的新型染色助剂,其在印染过程中仅添加2%~4%即能够使面料纤维膨胀疏松,提高染料活性并使染料颗粒在低温下分散进入纤维内部,降低了能源消耗,并大大提高了着色牢度和饱和度,只需一次染色即可,降低了染料用量;不需漂洗,减少了水的消耗和废水的产生。具体地,其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8%左右的染料用量,其只需要2%左右染料,牢度可达四级,上色率可高达9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7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4.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克、乙酸钠1.6克、聚乙二醇2.8克、乙醇3克。

实施例2: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2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克、乙酸钠2.7克、聚乙二醇3.6克、乙醇1.4克。

实施例3: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6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克、乙酸钠1.6克、聚乙二醇4.5克、乙醇2.5克。

实施例4: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6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6.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克、乙酸钠1.4克、聚乙二醇3.6克、乙醇2.5克。

实施例5: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4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3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克、乙酸钠2.7克、聚乙二醇4.5克、乙醇1.6克。

实施例6: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4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4克、乙酸钠1.4克、聚乙二醇2.8克、乙醇1.6克。

实施例7: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4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6.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克、乙酸钠1.6克、聚乙二醇1.8克、乙醇1.6克。

实施例8: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6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3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克、乙酸钠3.3克、聚乙二醇2.8克、乙醇2.5克。

实施例9:

本染色助剂,其包括:水85克、十四醇聚氧乙烯硫醚硫酸钠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克、乙酸钠2克、聚乙二醇3克、乙醇2克。

以上聚乙二醇优选为PEG400。

本发明的新型染色助剂,其在印染过程中仅添加2%~4%即能够使面料纤维膨胀疏松,提高染料活性并使染料颗粒在低温下分散进入纤维内部,降低了能源消耗,并大大提高了着色牢度和饱和度,其上色率高达99.9%,只需一次染色即可,降低了染料用量;不需漂洗,减少了水的消耗和废水的产生。具体地,其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8%左右的染料用量,其只需要2%左右染料,牢度可达四级,上色率可高达99.9%以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变形和改进均应当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