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9807发布日期:2018-12-11 23:5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链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的定义:1、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2、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拉链由链牙、拉头、布带、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布带即为拉链带,一般为两条,上面安装有链牙后缝于对称需拉合的面。拉链带需要先熨烫平整后进入装夹链牙的阶段。因此,需要一种拉链带的熨平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能够实现拉链带的熨烫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包括第一轴承座、主动转轴、左台架、从动转轴、第二轴承座、主壳体、转筒、电动机、右台架、辅助滚筒架、辅助滚筒、辅助滚筒轴、固定架、短转轴、控制按键、电机驱动器、热源和控制器,所述主壳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台架、右台架,左台架、右台架上端于第二轴承座上横向设有从动转轴,左台架、右台架顶端于第一轴承座上横向设有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从动转轴上设有转筒;所述右台架右上端设有电动机,电动机左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转轴;所述主壳体中间设有辅助滚筒架,辅助滚筒架之间设有辅助滚筒轴,辅助滚筒轴上设有辅助滚筒,辅助滚筒下方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短转轴;所述主壳体上端设有控制按键,主壳体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热源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控制按键、电机驱动器、热源,所述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热源连接从动转轴或固定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台架或右台架上,左台架、右台架上均设有弹簧槽,弹簧槽内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弹簧槽的底面、第一轴承座的底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主壳体底部设有第一支脚。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之间的距离为3-5mm,转筒之间夹装拉链带;所述辅助滚筒之间的距离为3-5mm,辅助滚筒之间夹装拉链带。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器为伺服电机驱动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链带熨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热设备:打开熨平设备,预热设备的热源,热源连接从动转轴或固定架,使得从动转轴或固定架的温度维持在50-60摄氏度之间;

步骤二:安装带筒:将绕装有拉链带的拉链带筒置于带筒座壳体上,带筒座壳体位于熨平设备正前方;

步骤三:拉链带安装:拉链带拉出,先穿过固定架上的短转轴,再卡在辅助滚筒之间,最后穿过转筒之间,转筒后方放一置物筐;

步骤四:运行设备:运行电动机,使得拉链带依次从短转轴、辅助滚筒、转筒上穿过,直至拉链带筒上的拉链带均穿过转筒。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的带筒座壳体两端的第三轴承座上安装拉链带筒,带筒座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支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拉链带的熨烫整平。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设备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固定架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带筒及放置壳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第一轴承座、2-主动转轴、3-左台架、4-从动转轴、5-第二轴承座、6-主壳体、7-转筒、8-电动机、9-右台架、10-辅助滚筒架、11-辅助滚筒、12-辅助滚筒轴、13-固定架、14-短转轴、15-控制按键、16-第一支脚、17-螺栓、18-弹簧、19-弹簧槽、20-拉链带筒、21-第三轴承座、22-带筒座壳体、23-第二支脚、24-电机驱动器、25-热源、2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包括第一轴承座1、主动转轴2、左台架3、从动转轴4、第二轴承座5、主壳体6、转筒7、电动机8、右台架9、辅助滚筒架10、辅助滚筒11、辅助滚筒轴12、固定架13、短转轴14、控制按键15、电机驱动器24、热源25和控制器26,所述主壳体6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台架3、右台架9,左台架3、右台架9上端于第二轴承座5上横向设有从动转轴4,左台架3、右台架9顶端于第一轴承座1上横向设有主动转轴2,主动转轴2、从动转轴4上设有转筒7;所述右台架9右上端设有电动机8,电动机8左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转轴2;所述主壳体6中间设有辅助滚筒架10,辅助滚筒架10之间设有辅助滚筒轴12,辅助滚筒轴12上设有辅助滚筒11,辅助滚筒11下方设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上设有短转轴14;所述主壳体6上端设有控制按键15,主壳体6内部设有电机驱动器24、热源25和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电性连接有控制按键15、电机驱动器24、热源25,所述电机驱动器24电性连接有电动机8,所述热源25连接从动转轴4或固定架13。

具体的,所述第一轴承座1通过螺栓17固定在左台架3或右台架9上,左台架3、右台架9上均设有弹簧槽19,弹簧槽19内设有弹簧18,弹簧18两端分别与弹簧槽19的底面、第一轴承座1的底面相接触。

具体的,所述主壳体6底部设有第一支脚16。

具体的,所述转筒7之间的距离为3-5mm,转筒7之间夹装拉链带;所述辅助滚筒11之间的距离为3-5mm,辅助滚筒11之间夹装拉链带。

具体的,所述电动机8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器24为伺服电机驱动器,所述控制器26为plc控制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链带熨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热设备:打开熨平设备,预热设备的热源25,热源25连接从动转轴4或固定架13,使得从动转轴4或固定架13的温度维持在50-60摄氏度之间;

步骤二:安装带筒:将绕装有拉链带的拉链带筒20置于带筒座壳体22上,带筒座壳体22位于熨平设备正前方;

步骤三:拉链带安装:拉链带拉出,先穿过固定架13上的短转轴14,再卡在辅助滚筒11之间,最后穿过转筒7之间,转筒7后方放一置物筐;

步骤四:运行设备:运行电动机8,使得拉链带依次从短转轴14、辅助滚筒11、转筒7上穿过,直至拉链带筒20上的拉链带均穿过转筒7。

具体的,所述步骤二的带筒座壳体22两端的第三轴承座21上安装拉链带筒20,带筒座壳体22的底部设有第二支脚23。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拉链带熨平设备及其工艺在工作过程中,结合附图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热设备:打开熨平设备,预热设备的热源25,热源25连接从动转轴4或固定架13,使得从动转轴4或固定架13的温度维持在50-60摄氏度之间;

步骤二:安装带筒:将绕装有拉链带的拉链带筒20置于带筒座壳体22上,带筒座壳体22位于熨平设备正前方,未经过熨烫处理的拉链带相对褶皱,刚从上一个上色的工艺中获得;

步骤三:拉链带安装:拉链带拉出,先穿过固定架13上的短转轴14,再卡在辅助滚筒11之间,最后穿过转筒7之间,转筒7后方放一置物筐;

步骤四:运行设备:运行电动机8,使得拉链带依次从短转轴14、辅助滚筒11、转筒7上穿过,直至拉链带筒20上的拉链带均穿过转筒7,最后获得平整的经过熨烫处理的拉链带。

热源25与从动转轴4的连接:从动转轴4旋转体,需在从动转轴4侧边的轴承座上,加装一块导热块,导热块的温度来源于热源25,导热块为弧形,从动转轴4从导热块获取热量后温度升高,起到了熨烫的功能。

本发明,能够实现拉链带的熨烫整平。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