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9103发布日期:2019-01-28 14: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缝纫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花样机是当代先进的手袋厂、鞋厂、箱包厂、制衣厂、皮具厂、家具厂使用的机械,它能使传统的手工花样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现,并且还能实现手工花样无法达到的“多层次、多功能、统一性和完美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体现多种高新科技的机电产品。在缝纫设备中其压脚能够将待加工产品压紧,避免起皱,以便对产品高效精准的加工,特别是电子花样机的花样缝纫,压脚压紧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加工产品的质量。现有花样机中的压脚机构普遍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但是在缝制不同厚度的布料时,控制器并不能根据布料的不同厚度智能的调整压脚高度、转速、转矩以保证缝制的顺畅。随着产品的智能化发展,为了更加方便及智能地检测布料厚度,后来引入传感器技术,比如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等。

现有花样机的中压脚高度可以在缝制开始前或者在编辑花样程序时预先设定所需的中压脚高度值,来满足对不同布料厚度的缝纫工作,现有花样机中提前手动预先设置中压脚高度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在缝制过程不能进行中压脚高度的调整,适应性不强;另外存在多种厚度的布料缝制时需提前设定出所需的各高度值且对布料放置的位置度要求高,易出现错位现象。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970509a,公开日:2016-09-28)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布料厚度感应检测装置,包括上压轮安装座、磁钢固定片和固定安装在缝纫机机头上的霍尔板,霍尔板上安装有与缝纫机电控连接的霍尔元件,磁钢固定片上固连有磁铁,霍尔元件与磁铁相互隔开分离,且初始状态下,霍尔元件与磁铁正对设置,上压轮安装座上安装有上压轮,上压轮通过转动轴一转动安装在上压轮安装座上且下端面凸出上压轮安装座下端面外,上压轮安装座与上述磁钢固定片之间通过行程放大装置连接且能通过行程放大装置驱动上述磁钢固定片相对上述霍尔板转动使上述霍尔元件和磁铁之间相互转动错开。

上述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布料厚度的检测装置,用于实现对布料厚度的检测,但未能与其它部件及电控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未能与中压脚及电子夹线器等结构的结合以实现中压脚高度和面线张力的自动调节,从而智能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获取缝料厚度变化值s;

s2、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s控制中压脚装置动作使中压脚上升或下降至所需高度z;

s3、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t控制电子夹线器的夹紧力增大或减小使面线达到所需张力f。

在上述的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1之前还具有以下步骤:

s01、在缝制前获取缝料、面线及机针各自种类的选择;并初始化缝料厚度初始值t0=0,中压脚高度初始值为z0,面线张力初始值为f0;

s02、起缝时通过缝料厚度检测装置获取进料时的缝料厚度t1,将所述缝料厚度t1储存并换算成中压脚装置中的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控制抬压脚电机反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下降至所需高度z1从而压紧缝料。

在上述的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

在缝制过程中,通过缝料厚度检测装置获取缝料当前厚度值t并与已储存的缝料厚度t1进行比较得到上述变化值s并将当前厚度值t赋值替换已储存的缝料厚度t1作为新的缝料厚度t1,其中变化值s为大于0或等于0或小于0。

在上述的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具体为:

在缝制过程中,将上述变化值s转换为中压脚装置中的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

当s2大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厚,控制抬压脚电机正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抬升至所需高度z2;

当s2小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薄,控制抬压脚电机反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下降至所需高度z3;

当s2等于0时,即缝料厚度没变化,则中压脚保持不变。

在上述的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3具体为:

在缝制过程中,将上述变化值s转换为通过电子夹线器的电流变化值;

当s2大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厚,按上述电流变化值增大电子夹线器电流使电子夹线器夹紧力变大,面线张力增大至所需张力f2;

当s2小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薄,按上述电流变化值减小电子夹线器电流使电子夹线器夹紧力变小,面线张力减小至所需张力f3;

当s2等于0时,即缝料厚度没变化,则面线张力保持不变。

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缝料厚度变化值s;

第一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s控制中压脚装置动作使中压脚上升或下降至所需高度z;

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t控制电子夹线器的夹紧力增大或减小使面线达到所需张力f。

在上述的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系统中,所述的获取模块之前还具有以下模块:

初始化模块,用于在缝制前获取缝料、面线及机针各自种类的选择;并初始化缝料厚度初始值t0=0,中压脚高度初始值为z0,面线张力初始值为f0;

起缝压紧缝料模块,用于起缝时通过缝料厚度检测装置获取进料时的缝料厚度t1,将所述缝料厚度t1储存并换算成中压脚装置中的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控制抬压脚电机反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下降至所需高度z1从而压紧缝料。

在上述的一种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系统中,所述的中压脚装置包括抬压脚电机、中压脚连杆、压紧杆和中压脚,压紧杆上端与中压脚连杆连接,下端与中压脚连接,抬压脚电机旋转依次通过中压脚连杆和压紧杆驱动中压脚抬升或下降。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的步骤。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储存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起缝时,对中压脚高度能够智能识别调节设置,设置较为方便快捷;

2、在缝制过程中,能够对中压脚高度智能实时调整,从而适用同一缝料不同厚度变化以及变更不同厚度的缝料时的顺畅及准确缝制,而无需停机调节中压脚高度以适应厚度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缝制质量;

3、在缝制过程中,能够对面线张力智能实时调整,从而满足缝料厚度变化带来的对面线张力的不同需求,使其智能实质调整到缝制所需面线张力要求,提高缝制品质;

4、可同时满足对不同缝料、面线及机针种类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较广;

5、能够降低高低缝制时对缝料放置的位置要求,降低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主要应用在花样机上,当然也可以应用在除花样机外的其他缝纫机上。本实施例为用于花样机上,花样机包括电控系统、中压脚装置、电气夹线器、面线及布料厚度检测装置,当然还包括机针等结构,但上述中压脚装置、电气夹线器、面线、机针及布料厚度检测装置等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叙述。本实施例的智能调节方法为由电控系统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01、在缝制前获取缝料、面线及机针各自种类的选择;并初始化缝料厚度初始值t0=0,中压脚高度初始值为z0,面线张力初始值为f0;

s02、起缝时通过缝料厚度检测装置获取进料时的缝料厚度t1,将所述缝料厚度t1储存并换算成中压脚装置中的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控制抬压脚电机反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下降至所需高度z1从而压紧缝料;

s1、获取缝料厚度变化值s;

s2、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s控制中压脚装置动作使中压脚上升或下降至所需高度z;

s3、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t控制电子夹线器的夹紧力增大或减小使面线达到所需张力f。

其中,步骤s01中,在缝制前,花样机的操作面板上设有缝料、面线及机针的按键,通过操作这个按键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种类的缝料、面线及机针,选择不同种类的缝料、面线及机针的相应按键操作会产生相应的信号给电控系统,从而就能获取到当前操作人员对缝料、面线及机针选择的信息,从而获取到当前要缝制的缝料种类,面线类型及机针类型。同时,初始化缝料厚度初始值t0=0,中压脚高度初始值为z0,z0值设置为比平常要缝制到的缝料厚度值都要大一些,这样保证所有要缝制的缝料不管多厚都能顺利进料并置于中压脚正下方。并根据缝料、面线及机针具体的种类类型初始化面线张力初始值为f0,缝料、面线及机针不同种类的选择其初始值f0均为不同的,其初始值f0为满足当前缝料、面线及机针种类选择下对面线张力最佳需求为目的。

起缝时,缝料进料置于中压脚正下方,缝料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缝料进料时的缝料厚度t1,缝料厚度检测装置为现有技术,比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方式,或者是高度传感器检测方式等等,在此不再详细叙述。检测到缝料厚度t1后,在储存器中开辟一个地址用于储存该缝料厚度t1,并将中压脚高度初始值z0减去缝料厚度t1得到高度差值,这个高度差值就是中压脚要下降的高度值,当中压脚下降这么多的高度值刚好压紧在缝料上。再将该高度差值转换成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其转换方式可以按一个公式来换算,本实施例中,中压脚高度初始值z0为12mm,其缝料厚度1mm对应旋转角度值为30°,对应的抬压脚电机每旋转30°对应中压脚抬升或下降1mm。比如,缝料厚度t1=1mm,则高度差值为11mm,抬压脚电机反转330°,对应中压脚下降11mm高度至高度1mm,刚好压紧在缝料上。

进一步的,步骤s1具体为:

在缝制过程中,通过缝料厚度检测装置获取缝料当前厚度值t并与已储存的缝料厚度t1进行比较得到上述变化值s并将当前厚度值t赋值替换已储存的缝料厚度t1作为新的缝料厚度t1,其中变化值s为大于0或等于0或小于0。

储存原缝料厚度t1的储存器地址上会被及时赋值更新,使其储存地址上始终是上一次检测到的缝料厚度值。

步骤s2具体为:

在缝制过程中,将上述变化值s转换为中压脚装置中的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其转换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

当s2大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厚,控制抬压脚电机正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抬升至所需高度z2;比如变厚1mm,则正转30°,中压脚抬升1mm,从而适应缝料新的厚度;

当s2小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薄,控制抬压脚电机反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下降至所需高度z3;比如变薄1mm,则反转30°,中压脚下降1mm,从而适应缝料新的厚度;不管同一缝料上的不同厚度变化,还是不同厚度的两种缝料之间的切换都能适用,无需停机调节;

当s2等于0时,即缝料厚度没变化,则中压脚保持不变。

如此往复,直至缝制结束。其中,所需高度z2和所需高度z3都属于所需高度z,所需高度z为中压脚刚好压紧在缝料上的中压脚高度值。

步骤s3具体为:

在缝制过程中,将上述变化值s转换为通过电子夹线器的电流变化值;其变化值s与电流变化值可以为线性关系;

当s2大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厚,按上述电流变化值增大电子夹线器电流使电子夹线器夹紧力变大,面线张力增大至所需张力f2;

当s2小于0时,即缝料厚度变薄,按上述电流变化值减小电子夹线器电流使电子夹线器夹紧力变小,面线张力减小至所需张力f3;

当s2等于0时,即缝料厚度没变化,则面线张力保持不变。

如此往复,直至缝制结束。其中,所需张力f2和所需张力f3都属于所需张力f。所需张力f为对应当前缝料、面线及机针种类下对应缝料厚度的最佳面线张力,以使满足缝制需求,保证缝制质量。

其中压脚高度及面线张力调节情况可见下表:

在缝制过程中,能够对中压脚高度智能实时调整,从而适用同一缝料不同厚度变化以及变更不同厚度的缝料时的顺畅及准确缝制,而无需停机调节中压脚高度以适应厚度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缝制质量;在缝制过程中,能够对面线张力智能实时调整,从而满足缝料厚度变化带来的对面线张力的不同需求,使其智能实质调整到缝制所需面线张力要求,提高缝制品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初始化模块,用于在缝制前获取缝料、面线及机针各自种类的选择;并初始化缝料厚度初始值t0=0,中压脚高度初始值为z0,面线张力初始值为f0;

起缝压紧缝料模块,用于起缝时通过缝料厚度检测装置获取进料时的缝料厚度t1,将所述缝料厚度t1储存并换算成中压脚装置中的抬压脚电机相应的旋转角度值,控制抬压脚电机反转并按上述旋转角度值转动相应的角度使中压脚下降至所需高度z1从而压紧缝料;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缝料厚度变化值s;

第一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s控制中压脚装置动作使中压脚上升或下降至所需高度z;

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上述缝料厚度变化值t控制电子夹线器的夹紧力增大或减小使面线达到所需张力f。

中压脚装置包括抬压脚电机、中压脚连杆、压紧杆和中压脚,压紧杆上端与中压脚连杆连接,下端与中压脚连接,抬压脚电机旋转依次通过中压脚连杆和压紧杆驱动中压脚抬升或下降。该中压脚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调节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的步骤。其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储存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的步骤。其中压脚及面线张力的智能调节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