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架组件和包括该烘干架组件的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8984发布日期:2020-05-08 17:0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烘干架组件和包括该烘干架组件的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架组件和包括该烘干架组件的干衣机。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晾晒衣物时会遇到不同的状况,如衣服晾干后产生褶皱、婴幼儿的衣物需要除菌、冬天的衣物晾晒不当会变硬或者在潮湿雾霾天衣物难晾干有异味等问题,干衣机是通过如电加热等方式使潮湿的衣物上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将衣物烘干的清洁类家用电器。干衣机因为具有快速干衣的特点而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爱,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干衣机的内部大多设置有能够承载衣物的烘干支架。该烘干支架通常包括单层支架和多层支架两种。对于单层支架而言,该种支架的衣物承载量有限。即使优化了单层支架的使用强度,但当大量待烘干衣物均叠放至支架上时,待烘干衣物互相之间接触较为紧密,烘干效率低且烘干效果差。虽然多层支架能够分层承载待烘干衣物,但是多层支架在干衣机内占用的空间较大,适用性较差且不便于收藏。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烘干架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烘干支架的适用性较差且不便于用户收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架组件,所述烘干架组件包括固定组件、支撑组件、支架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固定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架组件相连,所述支撑组件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组件,并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支架组件相连,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为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打开时带动所述支架组件远离所述固定组件移动并因此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伸展,以及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闭合时带动所述支架组件靠近所述固定组件移动并因此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收拢。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伸缩构件,所述支撑板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组件,所述伸缩构件的两端分别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架组件。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烘干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弹性构件,所述伸缩构件的端部以转动方式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伸缩构件抵接配合。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相连的竖板,所述支撑板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竖板。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支架组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架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以转动方式相连接。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支撑板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组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架组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其中,所述第三滑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连的第一支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的第二支架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二连接组件,在所述支架组件靠近所述固定组件移动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彼此靠近并因此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收拢;在所述支架组件远离所述固定组件移动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彼此远离并因此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伸展。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通风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所述干衣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烘干架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包括固定组件、支撑组件、支架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支架组件相连,支撑组件以转动方式连接至固定组件,并且支撑组件与支架组件相连,其中,支撑组件设置为能够在相对于固定组件转动打开(或闭合)时带动支架组件远离(或靠近)固定组件移动并因此使第一连接组件伸展(或者收拢)。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支撑组件的方式将上述烘干架组件折叠,一方面,能够使烘干架组件适应内部具有不同体积的烘干空间的干衣机,即使用户更换干衣机也不影响该烘干架组件的使用。另一方面,在上述烘干架组件需要从干衣机内取出并单独放置时,如在用户需要存放烘干架组件的备用件、用户将烘干架组件作为晾干架单独使用收纳等情形下,可折叠放置的烘干架组件也更便于用户的收纳和取用,无需用户拆装使用即可存放于小空间中,使用更加便利。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撑组件包括与固定组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以保证支撑组件的支撑强度,从而保证了支架组件展开时的稳定性,保证了支架组件承载待烘干物品的能力。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在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支撑板上的情形下,该伸缩构件还与支撑板的容纳槽中的弹性构件抵接配合,以使伸缩构件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使得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将折叠的烘干架组件展开。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用户能够在该固定板上放置待烘干物品,使得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固定组件也具有载物能力,使得烘干架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便于待烘干物品的分层放置,保证了待烘干物品的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

在上述烘干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架组件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折叠设置,以便在减小烘干架组件整体占用的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该烘干架组件的承载能力,使得烘干架组件的实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伸展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1、固定组件;11、固定板;111、安装结构;112、第一滑槽;12、竖板;2、支撑组件;21、支撑板;211、容纳槽;22、伸缩构件;3、支架组件;31、第一支架;311、第二滑槽;312、通风孔;32、第二支架;4、第一连接组件;41、第一连杆;411、连接头;412、杆体;42、第二连杆;43、铰接构件;5、弹性构件;6、第二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是结合配置于干衣机上的情形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该烘干架组件显然还可以配置于其他具有相同的待烘干物品放置需求的烘干设备上,如洗干一体机,衣物洗护设备等。

再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伸展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干衣机包括容纳构件(图中未示出)和安装至容纳构件内的烘干架组件。其中,容纳构件上设置有烘干装置(图中未示出),在待烘干物品放置于烘干架组件的情形下,烘干装置能够产生流向待烘干物品的热气流,以便烘干衣物。具体地,烘干架组件包括固定组件1、支撑组件2、支架组件3和第一连接组件4。固定组件1与上述容纳构件相连,以便将烘干架组件安装至容纳构件内,并且固定组件1还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与支架组件3相连,以便作为烘干架组件的基座支撑支架组件3。支撑组件2以转动方式连接至固定组件1,并且支撑组件2与支架组件3相连,以便辅助固定组件1支撑支架组件3。其中,支撑组件2设置为能够在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打开时带动支架组件3远离固定组件1移动并因此使第一连接组件4伸展,以及支撑组件2还设置为能够在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闭合时带动支架组件3靠近固定组件1移动并因此使第一连接组件4收拢。也就是说,在支撑组件2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开闭时,第一连接组件4能够通过伸展或者收拢的方式允许支架组件3和固定组件1彼此靠近或者远离。在支架组件3和固定组件1相对移动至最大远离程度时,支撑组件2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打开至最大程度,第一连接组件4伸展,以支撑支架组件3与固定组件1、使支架组件3与固定组件1展开,并且支撑组件2和固定组件1共同支撑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架组件3和固定组件1,以维持支架组件3和固定组件1的展开状态;在支架组件3和固定组件1相对移动至最小靠近程度时,支撑组件2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闭合至最大程度,第一连接组件4收拢,以允许支架组件3与固定组件1彼此靠近,支架组件3容纳于支撑组件2与固定组件1之间,烘干架组件成为折叠状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板21和伸缩构件22。支撑板21以转动方式连接至固定组件1,伸缩构件22的两端分别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支撑板21和支架组件3。按照图1方位,在烘干架组件展开时,支撑板21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打开,伸缩构件22随着支撑板21的转动不断伸展,支撑板21通过伸缩构件22拉动支架组件3,使支架组件3远离固定组件1移动以展开,第一连接组件4随着支架组件3的移动不断伸展。在烘干架组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伸缩构件22以最大伸展状态连接至支撑板21和支架组件3之间,以对支架组件3起支撑作用,第一连接组件4以展开方式支撑至支架组件3与固定组件1之间;在烘干架组件收拢时,支撑板21相对于固定组件1转动闭合,伸缩构件22随着支撑板21的转动不断收缩,支撑板21通过伸缩构件22推动支架组件3,使支架组件3靠近固定组件1移动以闭合,第一连接组件4随着支架组件3的移动不断收拢。在烘干架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伸缩构件22以收缩状态容纳于支撑板21和支架组件3之间,第一连接组件4以收拢状态容纳于支架组件3和固定组件1之间。

进一步地,伸缩构件22为伸缩杆,该伸缩杆包括两节杆段。两节杆段彼此靠近的一端套设连接,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支架组件3和支撑板21转动连接。当然,伸缩杆的杆段数量也可以多于两节,只要伸缩杆的伸缩程度能够满足烘干架组件的展开和折叠需求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伸缩构件22并不局限于伸缩杆的形式,只要伸缩构件22的结构设置为整体长度尺寸可伸展变大以及收缩变小即可,具体的伸展和收缩方式并不是限定的。例如,伸缩构件22还可以包括以可折叠的方式相连的多段杆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与支撑板21的转动连接方式为:支撑板21上设置有容纳槽211,烘干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容纳槽211内的弹性构件5。伸缩杆的端部以转动方式容纳于容纳槽211中。弹性构件5以压缩方式设置于容纳槽211中并与上述伸缩杆的端部抵接配合,以便以弹性方式支撑伸缩杆。容纳槽211的槽长方向沿支撑板21的转动轨迹的径向设置。在支撑板21不移动时,弹性构件5会通过形变趋势支撑伸缩杆的端部、限制伸缩杆在容纳槽211内移动;在支撑板21移动(闭合)时,弹性构件5会允许伸缩杆的端部在容纳槽211中转动以及进行小距离地滑动,因此上述连接方式既不影响伸缩杆对支架组件3的支撑作用,又使得伸缩杆在容纳槽211内具有足够的活动范围,从而使得烘干架组件更加易于折叠和展开。示例性地,上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转动连接结构,如垂直设置于伸缩杆端部的横柱结构(图中未示出),该横柱结构可转动地容纳于容纳槽211中。弹性构件5为以压缩方式设置于容纳槽211内的弹簧,该弹簧与上述横柱结构抵接配合。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方式,伸缩构件22还可以替换为长度不可变的连接杆(图中未示出)。支撑板21上设置有连接滑槽(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三滑槽)。该连接滑槽的槽长方向仍沿上述径向设置且槽长的尺寸不小于连接杆的杆长尺寸。该连接杆的一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支架组件3,另一端以转动方式设置于上述连接滑槽内并与该连接滑槽滑动配合。在烘干架组件展开时,连接杆的端部位于连接滑槽的顶端(即连接滑槽远离固定组件的一端),将连接杆的端部与连接滑槽设置为紧密配合,或者在连接杆与连接滑槽之间设置限位齿等限位结构,以使连接杆能够支撑支架组件3;在支撑板21转动闭合时,连接杆的端部在连接滑槽内转动并从连接滑槽的顶端向底端滑动,以便收拢至支撑板21和支架组件3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如图1所示,支撑板21的数量为一个,该支撑板21设置于支架组件3的右侧(也可以设置于左侧),支架组件3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上述伸缩杆/连接杆连接至支撑板21。当然,支撑组件2的设置方案并不局限与上述示例,例如,支撑板21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撑板21分别设置于支架组件3的两侧,每个支撑板21均通过上述伸缩杆/连接杆与支架组件3相连,只要支撑组件2与固定组件1和支架组件3之间的装配方式能够满足烘干架组件的支撑和折叠需求即可。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伸缩杆/连接杆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只要伸缩杆/连接杆的设置数量能够使杆件之间不彼此干涉、满足支架组件3的支撑需求和移动需求即可。

下面结合烘干架组件包括伸缩杆和一个支撑板21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作进一步阐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图1方位所示,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板11和设置于固定板11上的竖板12。固定板11上设置有安装结构111,固定板11通过安装结构111与干衣机的容纳构件相连接。支撑板21通过与竖板12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至固定板11,以便使支撑板21与固定板11之间能够存在用于容纳支架组件3的容纳空间。第一连杆组件4设置于固定板11和支架组件3之间。当然,设置竖板12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支撑板21与固定板11之间能够具有容纳空间。在固定板11和支撑板21直接转动连接后能够满足支架组件3的容纳需求时,也可以不设置竖板1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组件4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固定板1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2,支架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11。第一连杆41的一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至支架组件3,另一端以转动方式设置于第一滑槽112内并与第一滑槽112滑动配合。第二连杆42的一端以转动方式连接至固定板11,另一端以转动方式设置于第二滑槽311内并与第二滑槽311滑动配合。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能够通过在第一/第二滑槽内滑动的方式改变其竖向高度,从而满足支架组件3和固定板11的相对移动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2的交叉位置以转动方式相连接,如铰接,以便增加第一连接组件4的支撑能力,使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2能够同步移动,折叠和展开动作更加顺畅。

再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的局部装配示意图。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一连杆41的端部与第一滑槽112的配合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杆41包括连接头411和杆体412,连接头411可转动地限制于第一滑槽112内并与第一滑槽112滑动配合。例如,连接头4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柱段、第二柱段和第三柱段,其中,第一柱段容纳于第一滑槽112内,第三柱段通过第二柱段与第一柱段相连且第三柱段与杆体412相连,其中,第二柱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滑槽112的槽口宽度,第一柱段和第三柱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柱段的直径,以满足连接头411的限位要求。第二连杆42与第二滑槽311的配合方式与上述第一连杆41与第一滑槽112的配合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增强烘干架组件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支架组件3包括与第一连接组件4相连的第一支架31、与支撑板21相连的第二支架32以及连接至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的第二连接组件6。上述第二滑槽311设置于第一支架31上。在支架组件3靠近固定板11移动的情形下,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彼此靠近并因此使第二连接组件6收拢;在支架组件3远离固定板11移动的情形下,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彼此远离并因此使第二连接组件6伸展。也就是说,支架组件3包括两块能够展开或者折叠的支架板。当然,支架组件3的支架板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块或者多于两块。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连接组件6与第一连接组件4的功能需求相似,因此第二连接组件6与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连接组件4与第一支架31和固定板1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31和/或第二支架32上设置有通风孔312,以增加烘干气流与待烘干物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烘干效果。更优选地,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固定板11和支撑板21上均分布设置有通风孔312。

关于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支架组件3是结合两个支架来描述的,但这并不是限定的,支架组件3的支架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的支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容纳需求进行设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烘干架组件包括固定板11、支撑板21、多个支架和多套连接组件,其中,多个支架之间以可折叠的方式相连,支撑板21与固定板11转动连接,上述多个支架以可折叠的方式设置于支撑板21和固定板11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支撑板21的方式将上述烘干架组件折叠,既能够使烘干架组件适应内部具有不同体积的烘干空间的干衣机,又便于用户收纳烘干架组件,使用便利。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