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255发布日期:2019-07-03 03: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复合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针主体和导针片的复合针。



背景技术:

作为被用于横编机的编织针,具备针主体和导针片的复合针已被众所周知(例如,专利文件1),上述针主体具有钩;上述导针片相对于针主体进行相对移动。此复合针,其导针片滑动自由地嵌入形成在针主体上的导针片槽内,通过导针片相对于针主体滑动进行钩的开闭。

导针片具备第一导针片(刀片)和第二导针片(导针片主体),该第一导针片(刀片)在前端具有成为开闭钩的部分的舌;该第二导针片(导针片主体)被安装在第一导针片的后端。第一导针片是使大致相同形状的2片薄板状体重叠地构成,并被收容在形成在针主体上的导针片槽内。第二导针片在其一侧面上具备第一导针片的后端嵌入的长槽(嵌合槽)。第一导针片和第二导针片在将第一导针片的后端嵌入第二导针片的长槽的状态下通过将第二导针片的长槽的侧壁等铆接进行了一体化。

在先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第294632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第一导针片和第二导针片的铆接进行的固定,通过在第一导针片和第二导针片的分界部分的表面侧使第二导针片的结构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由第二导针片的结构材料局部地覆盖第一导针片之中的位于长槽的开口侧的薄板状体的表面来进行。

在专利文件1中,因为大致相同形状的2片薄板状体相对于第二导针片的长槽相互重叠地配置,所以由第一导针片(2片薄板状体)和第二导针片的铆接进行的固定部分存在随着时间松弛的危险。这是因为,由铆接进行了塑性变形的第二导针片的结构材料的影响,相对于2片薄板状体之中的位于长槽的开口侧的薄板状体是直接地作用,但相对于位于长槽的底面侧的薄板状体是实质上不作用。即,这是因为,没有直接地进行2片薄板状体之中的位于长槽的底面侧的薄板状体和第二导针片之间的固定。在位于长槽的底面侧的薄板状体与第二导针片没有直接地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对第一导针片和第二导针片的分界部分施加力矩,则容易随着时间产生松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重叠地构成的2片刀片的导针片的结合部分被牢固地固定的复合针。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复合针,具备针主体和导针片,该针主体具有钩,该导针片通过相对于上述针主体进行相对移动开闭上述钩,该复合针的特征在于,上述导针片具备导针片主体、薄板状的内侧刀片、薄板状的外侧刀片和铆接部,该导针片主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嵌合槽;该薄板状的内侧刀片具有嵌入上述嵌合槽的底面侧的内侧嵌合区域;该薄板状的外侧刀片具有嵌入上述嵌合槽的开口侧的外侧嵌合区域,在将上述内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重叠在上述内侧刀片的表面上;该铆接部由通过铆接进行了塑性变形的上述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构成,上述铆接部具备内侧铆接部和外侧铆接部,该内侧铆接部覆盖上述内侧嵌合区域的露出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该外侧铆接部覆盖上述外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

作为上述复合针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上述内侧刀片,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度比上述外侧刀片长,并具备上述内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露出区域。

作为在内侧嵌合区域中具备露出区域的上述复合针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上述内侧刀片在上述露出区域中具备将上述嵌合槽的底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后方切口部。

作为上述复合针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上述外侧刀片在上述外侧嵌合区域中具备将上述内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外侧切口部。

作为在外侧嵌合区域具备外侧切口部的上述复合针的一个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上述内侧刀片在上述内侧嵌合区域中的与上述外侧切口部对应的位置具备将上述嵌合槽的底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内侧切口部。

发明的效果

上述复合针,即使将2片刀片(内侧刀片及外侧刀片)相对于导针片主体的嵌合槽重叠地嵌入,内侧刀片的向嵌合槽的嵌合区域(内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也向外部露出。因此,上述复合针,在通过铆接固定导针片主体和2片刀片时,能使通过铆接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直接地作用于内侧刀片及外侧刀片的各自。具体地讲,在内侧嵌合区域的露出的区域的附近,通过铆接导针片主体的嵌合槽的开口缘,能由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覆盖内侧嵌合区域的露出的区域。由此,能将内侧刀片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上。另外,外侧刀片,通过铆接导针片主体的嵌合槽的开口缘,能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上。外侧刀片,因为大致遍及整个面地向外部露出,所以能由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覆盖外侧刀片的向嵌合槽的嵌合区域(外侧嵌合区域)的表面。

如上所述,上述复合针,通过将内侧刀片及外侧刀片的各自由铆接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上,导针片主体和2片刀片(内侧刀片及外侧刀片)被牢固地固定。因此,即使对导针片主体和2片刀片的分界部分持续施加力矩,也能抑制在导针片主体和2片刀片之间随着时间产生松弛。

因为在内侧刀片上具备以长度比外侧刀片长的方式形成的露出区域,所以能容易地露出内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因为在内侧刀片上具备露出领域,所以虽然也取决于与外侧刀片的长度之差,但能提高铆接的位置、铆接的数量的自由度。

因为在露出区域中具备后方切口部,所以嵌合槽的底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因此,如果在露出区域的附近铆接导针片主体的嵌合槽的开口缘,则进行了塑性变形了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进入后方切口部的内部,被夹设在嵌合槽的底面及壁面和内侧嵌合区域的侧面(沿内侧刀片的厚度方向的面)之间。由此,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不仅覆盖内侧嵌合区域的露出区域,而且也从内侧嵌合区域的侧面对其进行支承,能将内侧刀片更牢固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上。

因为在外侧嵌合区域中具备外侧切口部,所以能容易地露出内侧嵌合区域的表面的一部分。另外,因为在外侧嵌合区域中具备外侧切口部,所以能使用外形及长度大致相同的刀片,容易相对于刀片主体重叠内侧刀片和外侧刀片。

因为在内侧嵌合区域中的与外侧切口部对应的位置具备内侧切口部,所以嵌合槽的底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因此,如果在内侧嵌合区域的露出的区域的附近铆接导针片主体的嵌合槽的开口缘,则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经外侧切口部进入内侧切口部的内部,被夹设在嵌合槽的底面及壁面和内侧嵌合区域的侧面(沿内侧刀片的厚度方向的面)之间。由此,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不仅覆盖内侧嵌合区域的露出的区域,而且也从内侧嵌合区域的侧面对其进行支承,能将内侧刀片更牢固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的结构图,(a)是表示针主体的钩闭合了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针主体的钩打开了的状态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的分解图。

图3表示配备在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上的导针片的铆接部附近,(a)是由图1所示的单点点划线围上的区域的放大图,(b)是由(a)所示的(b)-(b)线切断了的切断图。

图4是表示配备在实施方式2的复合针上的导针片的结构图。

图5(a)是由图4所示的(v)-(v)线切断了的剖视图,(b)是说明后方切口部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配备在实施方式3的复合针上的导针片的结构图。

图7(a)是由图6所示的(vii)-(vii)线切断了的剖视图,(b)是说明外侧切口部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8表示配备在实施方式4的复合针上的导针片的铆接部附近,(a)是由图6所示的单点点划线围上的区域的放大图,(b)是由(a)所示的(b)-(b)线切断了的剖视图。

图9表示配备在实施方式4的复合针上的导针片的另一例,是表示铆接部附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3说明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1α。在图1、图2及图3(a)中,纸面上方及下方分别是复合针1α的前方及后方,纸面右方及左方分别是复合针1α的下方及上方,纸面进深方向是复合针1α的厚度方向。在图3(b)中,纸面里侧及跟前侧分别是复合针1α的前方及后方,纸面右方及左方分别是复合针1α的下方及上方,纸面上下方向是复合针1α的厚度方向。

复合针1α,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针主体2和导针片3,该针主体具有钩20,该导针片3通过相对于针主体2进行相对移动来开闭钩20。本例的复合针1α,既能在2张针床的横编机上使用,也能在4张针床的横编机上使用。下面,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1α的各结构。

<针主体>

针主体2,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被设置在前端的钩20和被设置在前端侧的上面上的导针片槽21。在导针片槽21内,滑动自由地嵌入后述的导针片3的刀片(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参照图1)。通过导针片3(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相对于针主体2进行滑动,进行钩20的开闭。关于钩20的开闭动作,在以后的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的说明时详细描述。在针主体2的后端侧的上面上具备卡合部22,该卡合部22通过向上方突出,与导针片3抵接,规定导针片3的滑动后退的界限位置。

<导针片>

导针片3,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导针片主体4和安装在导针片主体4上的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如图3所示,由通过铆接导针片主体4的表面形成的铆接部7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在图3(a)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粗略地由矩形的剖面线表示设置铆接部7的区域。

(导针片主体)

导针片主体4,如图1~图3所示,具备从其下面向下方突出的连结部40。连结部40,在导针片主体4的长度方向具有某种程度的长度。导针片主体4,在连结部40的侧面(图1及图2的纸面跟前侧的面)上具备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嵌合槽41。通过将后述的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嵌入嵌合槽41,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与导针片主体4连结。嵌合槽41,如图3(b)所示,在与底面41b相向的一侧具备开口41o,该开口41o由底面41b和壁面41s构成,该壁面41s沿导针片主体4的长度方向,并且相对于底面41b垂直地设置。在本例中,导针片主体4,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凹部410,该凹部410与嵌合槽41连续地向导针片主体4的上方侧凹陷。在本例中,凹部410是贯通于导针片主体4的厚度方向的贯通孔。导针片主体4的连结部40的后端部,在导针片3的滑动后端位置,成为被针主体2的卡合部22阻止的卡合部42(图1)。

〔内侧刀片及外侧刀片〕

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如图2所示,是外形大致相同的薄板状体。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分别具备嵌入导针片主体4的嵌合槽41的内侧嵌合区域50及外侧嵌合区域60。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如图3所示,重叠地嵌入嵌合槽41,以便内侧刀片5的内侧嵌合区域50位于嵌合槽41的底面41b侧,外侧刀片6的外侧嵌合区域60位于嵌合槽41的开口41o侧。

内侧刀片5,如图2所示,具备舌5t和内侧嵌合区域50,该舌5t设置在前端,在线圈的移圈时卡定线圈,该内侧嵌合区域50设置在后端,嵌入嵌合槽41。内侧刀片5的前端侧的下端面被嵌入针主体2的导针片槽21。在本例中,内侧刀片5具备与内侧嵌合区域50连续地向内侧刀片5的上方侧突出的凸部52。凸部52被嵌入导针片主体4的凹部410。即,内侧刀片5,通过将其凸部52嵌入凹部410,并且将内侧嵌合区域50嵌入嵌合槽41,相对于导针片主体4定位。

外侧刀片6也与内侧刀片5同样,具备舌6t和外侧嵌合区域60(参照图2),该舌6t被设置在前端,在线圈移圈时卡定线圈,该外侧嵌合区域60被设置在后端,被嵌入嵌合槽41。外侧刀片6的前端侧的下端面被嵌入针主体2的导针片槽21。在本例中,外侧刀片6具备与外侧嵌合区域60连续地向外侧刀片6的上方侧突出的凸部62。凸部62被嵌入导针片主体4的凹部410。即,外侧刀片6,通过将其凸部62嵌入凹部410,并且将外侧嵌合区域60嵌入嵌合槽41,相对于导针片主体4定位。

内侧刀片5,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外侧刀片6长。更具体地讲,内侧嵌合区域50的长度比外侧嵌合区域60长。因为内侧刀片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外侧刀片6长,所以内侧刀片5的内侧嵌合区域50具备表面向外部露出的露出区域51(参照图1及图3(a))。内侧刀片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适当地选择得到可形成后述的内侧铆接部72的大小的露出区域51的长度。例如,内侧嵌合区域5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以举出是外侧嵌合区域60的长度的1.2倍以上3.0倍以下。

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如图1(a)所示,如果导针片3相对于针主体2进入,则通过将钩20的前端部夹入,关闭钩20。另一方面,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如图1(b)所示,如果导针片3相对于针主体2后退,则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的前端侧的下端面在针主体2的导针片槽21内后退。如果导针片3后退到最后,则导针片主体4的卡合部42与针主体2的卡合部22抵接,被限制在导针片3的后退的界限位置。

〔铆接部〕

铆接部7将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相对于导针片主体4固定。铆接部7由通过铆接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4的结构材料构成。铆接部7从导针片主体4朝向嵌合槽41的内方挤出。

在本例中,铆接部7,如图3(a)所示,在内侧刀片5和外侧刀片6重叠的区域具备三个外侧铆接部71,在内侧刀片5的露出区域51具备两个内侧铆接部72。外侧铆接部71,在外侧刀片6的凸部62中的前后方向相向的边缘部具备两个,在外侧嵌合区域60中的凸部62的突出方向相反侧的下侧的边缘部具备一个。外侧铆接部71从导针片主体4朝向嵌合槽41的内方挤出地形成,以便覆盖外侧嵌合区域60的边缘部表面。内侧铆接部72在露出区域51的下侧的边缘部和上侧的边缘部各具备一个。在本例中,被设置在露出区域51的下侧的铆接部72和被设置在上侧的铆接部72处于相向的位置。内侧铆接部72,如图3(b)所示,从导针片主体4向嵌合槽41的内方挤出地形成,以便覆盖露出区域51的边缘部表面。

因为在内侧刀片5上具备以长度比外侧刀片6长的方式形成的露出区域51,以覆盖露出区域51(内侧嵌合区域50)的方式形成内侧铆接部72,所以能将内侧刀片5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因为在内侧刀片5上具备露出区域51,所以虽然也取决于外侧刀片6的长度之差,但能提高铆接的位置、铆接的数量的自由度。例如,能在露出区域51的下侧、上侧分别具备多个内侧铆接部72。另外,外侧刀片6,能由外侧铆接部71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由以上可知,本例的复合针1α,因为其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的各自由铆接部7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所以即使对导针片主体4和2片刀片(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的分界部分持续施加力矩,也能抑制在导针片主体4和2片刀片之间随着时间产生松弛。

<实施方式2>

基于图4及图5说明实施方式2的复合针1β。图4及图5(b)的表示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图1及图3(a)同样,图5(a)的表示方法与图3(b)同样。在图4及图5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功能的结构附加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例的复合针1β和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1α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在露出区域51中具备后方切口部54这一点。后方切口部54具有可将嵌合槽41的底面41b的一部分露出的大小。因为具备后方切口部54,所以在不存在内侧铆接部72的状态下,能由嵌合槽41的壁面41s、嵌合槽41的底面41b、与露出区域51中的壁面41s相向的面(侧面)形成空间。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4的结构材料进入此空间,形成内侧铆接部72。

后方切口部54,能适当地选择可由夹设在其内部的内侧铆接部72固定内侧刀片5的大小。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后方切口部54,其内侧刀片5的上下方向的最长的长度l1是内侧刀片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w的0.1倍以上0.3倍以下(图5(b))。另外,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后方切口部54,其内侧刀片5的前后方向的最长的长度l2是后方切口部5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1的1倍以上10倍以下。通过这样做,内侧刀片5的强度不会因后方切口部54的形成而降低得大。后方切口部54的形状能适当地选择如下的形状:能在嵌合槽41的底面41b的露出的区域中形成内侧铆接部72,而且能由该内侧铆接部72推压内侧嵌合区域50的侧面(沿内侧刀片5的厚度方向的面)。例如,后方切口部54能将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做成矩形、圆弧状等。

在本例中,后方切口部54,如图4所示,在露出区域51的下侧的边缘部和上侧的边缘部各设置了一个,但其形成位置、数量能选择。例如,能在露出区域51的下侧、上侧分别具备多个后方切口部54。

因为在露出区域51中具备后方切口部54,由此,内侧铆接部72如图5(a)所示覆盖露出区域51(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并且支承内侧嵌合区域50的侧面,所以能直接地更牢固地将内侧刀片5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

<实施方式3>

基于图6及图7说明实施方式3的复合针1γ。图6及图7(b)的表示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图1及图3(a)同样,图7(a)的表示方法与图3(b)同样。在图6及图7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功能的结构附加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例的复合针1γ与实施方式1的复合针1α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如下的两点:内侧刀片5和外侧刀片6的长度大致相同,在外侧刀片6的外侧嵌合区域60中具备外侧切口部63。外侧切口部63,如图6所示,在重叠了内侧刀片5和外侧刀片6时,具有可将内侧刀片5的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大小。因为具备外侧切口部63,所以在不存在铆接部72的状态下,能由嵌合槽41的壁面41s、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与外侧嵌合区域60中的壁面41s相向的面(侧面)形成空间。在此空间中形成内侧铆接部72。

外侧切口部63,能适当地选择如下的大小:能在内侧嵌合区域50的露出的区域中配置形成内侧铆接部72的刀具。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外侧切口部63,其外侧刀片6的上下方向的最长的长度l3是外侧刀片6的上下方向的长度w的0.07倍以上0.5倍以下(图7(b))。另外,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外侧切口部63,其外侧刀片6的前后方向的最长的长度l4是外侧切口部63的上下方向的最长的长度l3的1倍以上10倍以下。通过这样做,外侧刀片6的强度不会因外侧切口部63的形成降低得大。外侧切口部63的形状,能适当地选择如下的形状:可在内侧嵌合区域50的露出的区域中形成内侧铆接部72。例如,外侧切口部63能将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做成矩形、圆弧状等。

在本例中,外侧切口部63,如图6所示,在外侧嵌合区域60的后方且下侧的边缘部设置了一个,但其形成位置及数量能适当地选择。例如,能在外侧嵌合区域60的前方、外侧嵌合区域60的上侧的边缘部设置外侧切口部63。另外,能在外侧嵌合区域60中具备多个外侧切口部63。

在本例中,铆接部7,如图6所示,在内侧刀片5的凸部52及外侧刀片6的凸部62附近具备三个外侧铆接部71,在外侧切口部63附近具备一个内侧铆接部72。外侧铆接部71,在外侧刀片6的凸部62中的前后方向相向的边缘部具备两个,在外侧嵌合区域60中的与凸部62的突出方向相反侧的下侧的边缘部具备一个。在形成外侧铆接部71的区域中没有设置外侧切口部。因此,外侧铆接部71,从导针片主体4朝向嵌合槽41的内方挤出地形成,以便覆盖外侧刀片6的边缘部表面。另一方面,在形成了内侧铆接部72的区域中,在外侧嵌合区域60中设置了外侧切口部63。因此,内侧铆接部72,从导针片主体4朝向嵌合槽41的内方挤出地形成,以便进入到外侧切口部63的内部,并且覆盖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另外,内侧铆接部72,也可以通过进入到外侧切口部63的内部并且挤出到外侧切口部63的边缘部来形成,以便覆盖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而且覆盖外侧嵌合区域60的边缘部表面。因为内侧铆接部72覆盖到外侧嵌合区域60的表面,所以能由内侧铆接部72将内侧刀片5及外侧刀片6的双方牢固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

因为在外侧嵌合区域60中具备外侧切口部63,由此,内侧铆接部72覆盖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所以能将内侧刀片5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另外,外侧刀片6,与外侧切口部63的有无没有关系,能由外侧铆接部71直接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

<实施方式4>

基于图8及图9说明实施方式4的复合针1δ。图8(a)的表示方法与实施方式3的图6同样,图8(b)及图9的表示方法与图7(a)同样。在图8及图9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功能的结构附加了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符号。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3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例的复合针1δ和实施方式3的复合针1γ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在内侧刀片5上具备内侧切口部53。内侧切口部53,被设置在与内侧嵌合区域50中的外侧切口部63对应的位置,具有在将内侧刀片5和外侧刀片6重叠地嵌入了嵌合槽41时可将嵌合槽41的底面41b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大小。因为具备内侧切口部53,所以在不存在内侧铆接部72的状态下,能由嵌合槽41的壁面41s、嵌合槽41的底面41b、与内侧嵌合区域50中的壁面41s相向的面(侧面)形成空间。进行了塑性变形的导针片主体4的结构材料经外侧切口部63进入此空间,形成了内侧铆接部72。

内侧切口部53,比外侧切口部63小,而且能适当地选择可由夹设在内侧切口部53内的内侧铆接部72固定内侧刀片5的大小。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内侧切口部53,其从上向下看的面积是外侧切口部63的从上向下看的面积的0.01倍以上0.2倍以下。通过这样做,能由嵌合槽41的底面41b、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及外侧嵌合区域60的表面形成台阶,将嵌合槽41的底面41b的一部分及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内侧切口部53的形状,能适当地选择如下的形状:能在嵌合槽41的底面41b的露出的区域中形成内侧铆接部72,而且能由内侧铆接部72推压内侧嵌合区域50的侧面(沿内侧刀片5的厚度方向的面)。例如,内侧切口部53,能将由上面看的形状做成矩形、圆弧状等。

内侧铆接部72,通过进入到外侧切口部63的内部,而且进入到内侧切口部53的内部,覆盖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并且被夹设在嵌合槽41的底面41b及壁面41s和内侧嵌合区域50的侧面(沿内侧刀片5的厚度方向的面)之间。此时,内侧铆接部72,既可以如图8(b)所示,被形成为不覆盖外侧嵌合区域60的边缘部表面,也可以如图9所示,以覆盖外侧嵌合区域60的边缘部表面的方式形成。

因为除了外侧切口部63以外还具备内侧切口部53,由此,内侧铆接部72覆盖内侧嵌合区域50的表面,并且支承内侧嵌合区域50的侧面,所以能将内侧刀片5直接地更牢固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进而,如果内侧铆接部72连外侧嵌合区域60的表面也覆盖,则能使内侧刀片5和外侧刀片6成为一体地直接地更牢固地固定在导针片主体4上。

<其他>

导针片主体的铆接,也能对未形成嵌合槽的面进行。内侧嵌合区域,存在如下的情况:如果在其横截面中将在厚度方向相向的两面作为表面及里面,将连接其表面和里面的两面分别作为侧面,则在由表面或者里面和侧面形成的角部具有圆形状。如果以具有圆形状的角部位于嵌合槽的底面侧的方式将内侧嵌合区域嵌入嵌合槽,则能由嵌合槽的壁面、嵌合槽的底面、内侧嵌合区域的角部形成空间。因此,通过朝向此空间地铆接导针片主体的里面,导针片主体的底面侧的结构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导针片主体的结构材料进入到沿上述圆形状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区域中,能将上述空间由铆接部填埋。

符号的说明:

1α、1β、1γ、1δ:复合针

2:针主体

20:钩

21:导针片槽

22:卡合部

3:导针片

4:导针片主体

40:连结部

41:嵌合槽

41b:底面

41s:壁面

41o:开口

410:凹部

42:卡合部

5:内侧刀片

5t:舌

50:内侧嵌合区域

51:露出区域

52:凸部

53:内侧切口部

54:后方切口部

6:外侧刀片

6t:舌

60:外侧嵌合区域

62:凸部

63:外侧切口部

7:铆接部

71:外侧铆接部

72:内侧铆接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