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711发布日期:2018-09-14 20: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喷射织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被切断的纱线端部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织造布品的织机有相当多种类型,就一般以流体作为织造手段的流体喷射织机而言,其是利用流体来陆续投射纬纱,使纬纱穿过数条经纱间,以完成纬纱与经纱的交织作业,至于所述纬纱穿过所述经纱后的纱线端部,则会被切断并被收集在一个集纱装置中,以下即针对该集纱装置来说明。

参阅图1,一种已知集纱装置1,适用于收集一个沿着流体投射而来的纱线端部10,并包含一个集纱箱11、一个吸附板12、一个负压源13,及一个排纱门14。该集纱箱11界定出一个集纱空间111、一个适用于供所述纱线端部10进入该集纱空间111的入纱口112、一个偏离该入纱口112的抽气口113,及一个位于侧边的出纱口114。该吸附板12直立设置于该集纱空间111内,且位于该入纱口112与该抽气口113间,适用于供所述纱线端部10附着。该负压源13连接该抽气口113且用于提供该集纱空间111负压。该排纱门14可开启地封闭该出纱口114。

使用时,该负压源13被启动,将该集纱空间111内的空气向外抽出,使得所述纱线端部10附着在该吸附板12上。当所述纱线端部10蓄积到一定量,即须关闭该负压源13,并开启该排纱门14,接着手动将所述纱线端部10扫离该吸附板12,而后才能继续除纱使用。

由于该已知集纱装置1并未设有任何自动除纱设计,所以必须间隔一定时间就停机并以人工手部伸入该集纱空间111清扫,不但较为缓慢不易,而且也会耗费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使用上相当麻烦不便,因此设计上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缺点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适用于收集沿着流体的穿经方向投射而来的纱线端部,所述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包含:集纱箱及吸附板,所述集纱箱界定出集纱空间,及连通所述集纱空间且适用于供所述纱线端部进入所述集纱空间的入纱口,所述吸附板设置于所述集纱空间内,所述吸附板包括位于面向所述入纱口的一侧且适用于供所述纱线端部附着的附纱面,所述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还包含除纱器,所述除纱器设置于所述集纱空间内,且能沿着平行于所述附纱面的除纱方向移动,所述除纱器包括邻近所述附纱面的除纱部,所述除纱器能被驱动而相对于所述集纱箱,在相间隔的集纱位置及除纱位置间移动,使得所述除纱部对应经过所述附纱面的两相反侧,以适用于将所述纱线端部除离所述附纱面。。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还包含安装于所述集纱箱且用于驱动所述除纱器移动的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驱动器为安装于所述集纱箱且连接所述除纱器的流体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集纱箱还界定出连通所述集纱空间且邻近所述除纱器的所述除纱位置的出纱口,所述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还包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集纱箱且用于可开启地遮蔽所述出纱口的出纱门,所述出纱门开启时适用于供所述纱线端部排出所述集纱空间外。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除纱方向与所述穿经方向相横交。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除纱方向为上下直向,所述除纱器在所述集纱位置时,所述除纱部对应位于所述附纱面的上侧,所述除纱器在所述除纱位置时,所述除纱部对应位于所述附纱面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集纱箱还界定出连通所述集纱空间的侧窗口,所述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还包含安装于所述集纱箱且用于封闭所述侧窗口的监看窗,所述监看窗可供使用者透视观看所述吸附板附近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监看窗是可开启地安装于所述集纱箱,所述集纱箱包括围绕界定出所述集纱空间,并设置所述入纱口、所述侧窗口与所述出纱口的箱体,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所述侧窗口且供所述监看窗可滑动地嵌设的窗框。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集纱箱还界定出连通所述集纱空间且偏离所述入纱口的抽气口,所述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还包含连接所述抽气口且用于提供所述集纱空间负压的负压源。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所述吸附板为过滤网板,乃位于所述入纱口与所述抽气口间,将所述集纱空间区隔成连通所述入纱口的集纱空间区,及连通所述抽气口的抽气空间区,所述吸附板在所述负压源作动时,能供所述集纱空间区的空气流向所述抽气空间区,并用于阻挡所述纱线端部,使得所述纱线端部附着在所述附纱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除纱器的自动除纱式设计,能快速有效的清除附着于该附纱面上的所述纱线端部,以便于收集所述纱线端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一个纱线端部投射入一种已知的集纱装置的状态;

图2是一不完整的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一个纱线端部投射入本实用新型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状态;

图3是一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该纱线端部投射入该实施例,且该实施例的一个除纱器位于一个集纱位置;及

图4是一类似于图3的视图,说明该除纱器位于一个除纱位置,而且一个吸尘器伸入一个出纱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收集沿着流体的一个穿经方向21投射而来的纱线端部2,在本实施例中该穿经方向21是前后横向,且该纱线端部2是一条纬纱经过与经纱的交织后,其边缘被切断的部位,当然随着织造设计的不同,该穿经方向21也可以改变方向,甚至也可适用于经纱,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该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包含一个集纱箱3、一个吸附板4、一个负压源5、一个监看窗6、一个除纱器7、一个驱动器8,及一个出纱门9。

该集纱箱3包括一个箱体31,及一个窗框32。该箱体31具有一个底壁311、由该底壁311的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一个前壁312与一个后壁313、一个连接于该前壁312与该后壁313的顶缘的顶壁314,及两个分别安装于该底壁311、该前壁312、该后壁313与该顶壁314的左右两侧的侧壁315。该箱体31围绕界定出一个集纱空间33。该前壁312界定出一个连通该集纱空间33且适用于供所述纱线端部2进入该集纱空间33的入纱口34。该底壁311界定出一个连通该集纱空间33且偏离该入纱口34的抽气口35,及一个连通该集纱空间33且邻近该入纱口34的出纱口36。所述侧壁315的其中的一个界定出一个连通该集纱空间33的侧窗口37。该窗框32设置于该箱体31的该侧窗口37。值得一提的是,该入纱口34、该抽气口35及该出纱口36,也可以是该箱体31向外突设的管部,以利于连接或安装其他构件。

该吸附板4为一个具有多个滤孔41的过滤网板,在本实施例中是直立设置于该集纱空间33内,并位于该入纱口34与该抽气口35间,以将该集纱空间33区隔成一个连通该入纱口34与该出纱口36的集纱空间区331,及一个连通该抽气口35的抽气空间区332。该吸附板4包括一个位于面向该集纱空间区331的一侧且适用于阻挡所述纱线端部2进入该抽气空间区332的附纱面42。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该吸附板4的设置方向及设置大小也可以依设计改变,所以不受限于本实施例。

该负压源5为一个负压抽风机,是连接该抽气口35且用于提供该集纱空间33负压。该负压源5作动时,能将该集纱空间区331内的空气通过该吸附板4抽向该抽气空间区332并向外排出,使得所述纱线端部2附着在该附纱面42上。

该监看窗6可滑动地嵌设于该集纱箱3的该窗框32,用于可开启地封闭该侧窗口37,该监看窗6为一个透光板体,可供使用者透视观看该吸附板4附近的状况,并可于除纱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被开启,以裸露该侧窗口37,可供维修人员的手或工具伸入该集纱空间33内排除问题。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监看窗6也可是不能开启的透视窗,在此不再说明。

该除纱器7设置于该集纱空间33的该集纱空间区331内,且能沿着一个平行于该附纱面42的除纱方向71移动,该除纱方向71与该穿经方向21相横交,在本实施例中该除纱方向71是上下直向。该除纱器7包括一个邻近该附纱面42的除纱部72。该除纱器7为一个毛刷,该除纱部72为接触该附纱面42的细密刷毛,当然在设计上该除纱器7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喷气设计或吸力设计的毛刷,在此不再说明。

该驱动器8为一个安装于该集纱箱3且连接该除纱器7的流体压缸,例如气压缸、油压缸或油气压缸等,可用于驱动该除纱器7上下平移。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该驱动器8也可以改变位置或设置态样,例如整体藏设在该集纱箱3内,可以提升美观性,在此不再说明。

该出纱门9为一个设有铰链的门板,是可移动地安装于该集纱箱3的该底壁311,且用于可开启地遮蔽该出纱口36。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该出纱口36是一个由该箱体31向外突设的管部,该出纱门9也可以是一个可螺离地螺设于该出纱口36的螺盖,或者是一个可拔开地塞设于该出纱口36的塞头,或是一个可抽拉滑动的门板等,其构造可以有相当多种态样,所以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使用时,该除纱器7能被该驱动器8驱动而相对于该集纱箱3,在相间隔的一个集纱位置(见图3),及一个除纱位置(见图4)间移动,该除纱器7在该集纱位置时,该除纱部72对应位于该附纱面42的上侧,该除纱器7在该除纱位置时,该除纱部72对应位于该附纱面42的下侧。

参阅图3,在投射过程中,该除纱器7位于该集纱位置,以利于被投射而来的所述纱线端部2附着在该附纱面42上,接着在预定时间后,该驱动器8会被自动启动,以带动该除纱器7由该集纱位置,向下移至如图4所示的该除纱位置,使得该除纱部72对应经过该附纱面42的上下两相反侧,适用于将所述纱线端部2除离该附纱面42,并蓄积在该附纱面42下方邻近该出纱门9处。随即可再驱动该除纱器7向上回到如图3所示的该集纱位置,以利于继续收集所述纱线端部2。而当所述纱线端部2蓄积到一定量,使用者即可如图4所示,利用一个吸尘器91或其他清洁工具,开启该出纱门9并将蓄积于底部的所述纱线端部2排出该集纱空间33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高效能自动集纱装置,通过该除纱器7的自动除纱式设计,能快速有效的清除附着于该附纱面42上的所述纱线端部2,以便于收集并排除所述纱线端部2,可节省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使用上相当方便,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