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体用钢帘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740发布日期:2018-10-19 21:4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胎体用钢帘线,属于钢帘线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胎体帘线是轮胎保持尺寸形状并赋予轮胎优异的舒适性和牵引性的重要部件,因而胎体帘线要求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及高耐疲劳性能,在保证钢丝耐疲劳性能的前提下也要兼顾橡胶的渗透性能。不同结构的钢帘线抵抗轮胎使用过程中的外力损伤和锈蚀扩散能力各不相同,一些研发的新结构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橡胶的渗透,避免轮胎受伤后损伤部位的延展,一方面保证轮胎的安全性能,并可使轮胎损伤后的修复翻新提供可能。在钢丝直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单纯的提高钢丝强度,对轮胎的滚动阻力影响不明显。通过帘线结构设计,减小组成帘线的钢丝直径,减轻、减薄帘线及帘布的重量和厚度,可有效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实现轮胎的轻量化。开发渗胶性能优异,耐疲劳性能出众的新结构胎体帘线,对提高轮胎的翻新水平,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疲劳性能优异并可以改善渗胶性能的胎体帘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胎胎体用钢帘线,由14根最外层的外包钢丝以及7根中层钢丝围绕一根芯线钢丝编捻而成,形成截面为正七边形的钢帘线,各层钢丝直径由内向外逐层递减,所述芯线钢丝直径为0.22~0.35mm,所述中层钢丝的直径为0.17~0.25mm,所述外包钢丝的直径为0.15~0.22mm。所述芯线钢丝直径为0.24mm,所述中层钢丝的直径为0.17mm,所述外包钢丝的直径为0.15mm。所述钢帘线的中层钢丝编捻的捻距为10.0~18.0mm;所述外包钢丝编捻的捻距为10.0~18.0mm。所述钢帘线的中层钢丝编捻的捻距为10mm;所述外包钢丝编捻的捻距为10mm。所述外包绕丝以及所述中层钢丝采用同向编捻,一次成型。所述钢帘线适用于NT、HT、ST、UT或MT等级钢丝。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作为结构为0.25+6+12×0.225HT钢帘线的改进帘线,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0.24+7×0.17+14×0.15ST组成的钢帘线强度为3650~3850MPa,帘线粗度较替代帘线0.25+6+12×0.225HT减小23%,线密度较替代帘线降低41.3%,可以用更少的帘线实现同样的帘布强度;本新型采用较小的单丝和帘线直径,可以保证在相同附胶厚度的前提下,使帘布压延厚度更薄,胶料用量更省,满足轮胎轻量化要求,并且可以降低滚动阻力及轮胎使用过程中的生热;本新型更小的单丝和帘线直径以及截面正七变形的帘线结构是获得高耐疲劳性能的有效途径,帘线的三辊疲劳性能较替代结构提升77.6%;本新型帘线各层钢丝直径各异,由内向外逐层递减,外层钢丝间隙较替代帘线增大90%,改善了帘线的渗胶性能;本新型组成钢丝直径细,数量多,强度高,各层钢丝捻向相同,捻距相同,可以一次编捻成型,缩短帘线生产流程,降低轮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常用胎体钢帘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结构为0.24+7×0.17+14×0.15ST,由14根最外层的外包钢丝2以及7根中层钢丝1围绕一根芯线钢丝0编捻而成,外包绕丝2以及中层钢丝1采用同向编捻,一次编捻成型,形成截面为正七边形的钢帘线,隔层钢丝直径由内向外逐层递减,芯线钢丝0直径为0.24mm,中层钢丝1的直径为0.17mm,外包钢丝2的直径为0.15mm,钢帘线的中层钢丝1与外包钢丝2编捻的捻距均为10mm,本产品适用于NT、HT、ST、UT或MT各等级强度钢丝,与常用胎体钢帘线0.25+6+12×0.225HT具体参数对比见下表1。表1常用胎体钢帘线与本实用新型相关参数对比项目0.24+7×0.17+14×0.15ST0.25+6+12×0.225HT钢帘线直径(±5%)/mm0.871.13捻向Z/Z或S/SZ/Z捻距(±5%)/mm10/107.5/16最小破断力/N15102500线密度(±5%)/g/m3.556.05破断力/线密度N/(g/m)425413外层钢丝间隙/μm6.623.43三辊疲劳/次27382154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