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107发布日期:2019-03-22 20:4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纱制作工艺中,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纺纱工艺中的柔性薄材指的是纺纱机上做好的纱布等材料,在整个纺纱的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把纺好的纱布做成卷状,纱布需要缠绕在纱布轴上以便于存放和后期使用。但是在纱布做卷的过程中,纺纱机的纱布轴的轴端位置易出现跑偏、受力不均匀、纱布收卷歪斜的现象,影响了纱布成卷的质量和收卷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柔性薄材在做成卷状过程中易出现跑偏、收卷不正的技术问题,具有柔性薄材不跑偏、成形质量好、收卷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包括安装在纺纱机出纱端的用于采集柔性薄材位置信息的CCD传感器、与所述CCD传感器电连接的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驱动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用于控制纺纱机轴端位置的纠偏机构;

经过所述纠偏机构调整后的柔性薄材,会实时连续通过CCD传感器采集柔性薄材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单片机自动解算移位量后,实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驱动电路并发出动作,启动所述纠偏机构,对纺纱机轴端位置进行纠偏。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机构包括执行电机、丝杠、弯板、滑动螺母和导轨;所述弯板固定在纺纱机的机架上端,所述执行电机固定在所述弯板的外侧,所述执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螺母配合连接,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弯板的内侧,并用于提供给所述滑动螺母的滑动支撑,所述丝杠与所述滑动螺母构成丝杠螺母副,纺纱机的轴端外侧面与所述滑动螺母的靠近轴端位置的内侧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纺纱机的上方还设有用于提供给所述CCD传感器的辅助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光源还包括设置在纺纱机上的用于支撑所述辅助光源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机构安装于纺纱机一端的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电机为调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通过布置在纺纱机上的CCD传感器,能对柔性薄材在做卷过程中的位移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柔性薄材在运行中发生跑偏或有褶皱,则执行纠偏机构进行纠偏操作,纠偏机构进行轴端位置的前后调整,达到纠偏的目的,解决了柔性薄材在做成卷状过程中轴端易出现跑偏、柔性薄材收卷不正的技术问题,具有柔性薄材收卷不跑偏,成形质量好,收卷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控制电路结构图;

图3是图1中的纠偏机构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纺纱机;11-轴端;12-柔性薄材;2-CCD传感器;3-单片机;4-驱动电路;5-纠偏机构;51-执行电机;52-丝杠;53-弯板;54-滑动螺母;55-导轨;6-辅助光源;61-支撑结构。

图中箭头表示CCD传感器移位信息采集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进行说明。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包括安装在纺纱机1出纱端的用于采集柔性薄材12位置信息的CCD传感器2、与所述CCD传感器2电连接的单片机3、与所述单片机3电连接的驱动电路4和与所述驱动电路4电连接的用于控制纺纱机1轴端11位置的纠偏机构5;

经过所述纠偏机构5调整后的柔性薄材12,会实时连续通过CCD传感器2采集柔性薄材12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单片机3自动解算移位量后,实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驱动电路4并发出动作,启动所述纠偏机构5,对纺纱机1轴端11位置进行纠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布置在纺纱机1上的CCD传感器2,能对柔性薄材12在做卷过程中的位移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柔性薄材12在运行中发生跑偏或有褶皱,则执行纠偏机构5进行纠偏操作,纠偏机构5进行轴端11位置的前后调整,达到纠偏的目的,解决了柔性薄材12在做成卷状过程中轴端易出现跑偏、柔性薄材12收卷不正的技术问题,具有柔性薄材12收卷不跑偏、成形质量好,收卷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应用于纺纱机1在制作柔性薄材12成卷的过程中,通过CCD传感器2可以监测柔性薄材12两侧的位移信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3,由单片机3自动解算柔性薄材12的移位量,发生偏移后启动驱动电路4动作,驱动执行电机51转动,对纺纱机的轴端11位置进行适当调节,然后经过调整后的轴端11位置会重新经过CCD传感器2采集轴端11的位置信息,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线路,以保证在纺纱过程中柔性薄材12能够成卷无褶皱,成型质量好,轴端11在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偏斜,若监测到偏斜时会及时纠偏,保证了柔性薄材12的成形成卷质量。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纠偏机构包括执行电机51、丝杠52、弯板53、滑动螺母54和导轨55;

所述弯板53固定在纺纱机1的机架上端,所述执行电机51固定在所述弯板53的外侧,所述执行电机51的输出轴所述丝杠52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丝杠5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螺母54配合连接,所述导轨55设置在所述弯板53的内侧,并用于提供给所述滑动螺母54的滑动支撑,所述丝杠52与所述滑动螺母54构成丝杠螺母副,纺纱机1的轴端11外侧面与所述滑动螺母54的靠近轴端11位置的内侧配合连接。

所述滑动螺母54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丝杠52的外螺纹配套连接的内螺纹,并构成丝杠螺母副运动结构,能够在所述导轨55内平移滑动。

驱动电路4用于控制执行电机51的转速,转速不同,丝杠52的转动速度不同,则滑动螺母54带动柔性薄材的轴端11移动的位移量不同。位移量的大小是通过CCD传感器2的采集,单片机3的自动解算和分析得出的,然后再通过驱动电路4的驱动,带动执行电机51转动,使纺纱机1的轴端11的纠偏机构5得到合理控制,并及时对轴端11及时纠偏操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纺纱机1的上方还设有用于提供给所述CCD传感器2的辅助光源6。所述辅助光源6还包括设置在纺纱机1上的用于支撑所述辅助光源6的支撑结构61。支撑结构61为一端铰接在纺纱机1上、一端与辅助光源6固定的杆状伸缩结构件。辅助光源6架设在纺纱机1上,功率为80-100瓦之间,用于向CCD传感器2提供光源,增加CCD传感器2的光照效果,使信号传递更快捷、准确。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纠偏机构5安装于纺纱机1一端的机架上。纠偏机构5安装在机架的上端,将滑动螺母54与轴端1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数量为1个,实时监测和执行纠偏操作,保证柔性薄材在成卷的过程中不发生偏斜,成形质量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CCD传感器的柔性薄材纠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执行电机51为调速电机,并能够通过驱动电路4的操作,控制纠偏机构5发生动作,及时对纺纱机1的轴端11位置进行调整,使柔性薄材12在做成卷状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质量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