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0804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对于认同基于文献的参照的引用的指定国,将于2015年2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038652号以及于2015年5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104433号所记载的内容通过参照而引用至本说明书,作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公知有具有由导电性细线构成的检测电极和与该检测电极连接的引出布线的触摸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2436号公报。在上述技术中,引出布线由线状的实心图案构成。因此,因检测电极与引出布线的刚性的差而导致应力集中在该检测电极与引出布线之间的边界,存在检测电极与引出布线断线的情况。另一方面,该样的应力的集中能够通过将引出布线形成为网孔状来缓和,但若将引出布线形成为网孔状则存在该引出布线的电阻值增大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既能够防止引出布线层与网眼状电极层的断线又能够抑制该引出布线层的电阻值的增大的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1]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体具备:树脂层;网眼状电极层,其设置于上述树脂层上,具有网眼状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导体线;以及引出布线层,其设置于上述树脂层上,与上述网眼状电极层连接,上述引出布线层具有网眼部,俯视下由第二导体线围成的单位网眼聚集多个而构成该网眼部,上述第二导体线相对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倾斜地配置,上述单位网眼包括上述第二导体线彼此的交点亦即端部,上述引出布线层具有侧端部,该侧端部是通过俯视下上述单位网眼沿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排列地配置而形成的,上述侧端部被与存在于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中位于最外侧的外侧端部连结的上述第二导体线封闭,上述网眼部的宽度由上述外侧端部规定。[2]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俯视下的侧部由形成配置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侧端部的上述单位网眼的上述第二导体线构成且呈波状。[3]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出布线层具有线状的侧边部,该线状的侧边部将配置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侧端部的上述单位网眼彼此连结,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俯视下的侧部由上述侧边部构成。[4]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出布线层具有:第一直线部,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直线部,其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以及屈曲部,其将上述第一、第二直线部相互连接,上述第一、第二直线部分别通过排列作为上述单位网眼的由上述第二导体线形成且实际呈相同形状的多个第一单位网眼而构成,满足下述式(1)。α1=α2···(1)其中,在上述式(1)中,α1是沿着上述第一直线部中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α2是沿上述第二直线部中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5]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屈曲部包括作为上述单位网眼的呈与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形状不同的形状的第二单位网眼。[6]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与第二直线部的一端相互重复,从而构成上述屈曲部,构成上述第二单位网眼的导体线包括构成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上述第二导体线和构成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上述第二导体线。[7]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与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一端相互分离,上述屈曲部具有将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与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三导体线,上述第二单位网眼包括上述第三导体线。[8]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三导体线将构成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与构成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相互连接。[9]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导体线的宽度与上述第三导体线的宽度实际相等。[10]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对于上述第一直线部中的沿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单位网眼,一个该第一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与和该端部对应的其他该第一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位于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对于上述第二直线部中的沿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单位网眼,一个该第一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与和该端部对应的其他该第一单位网眼的上述端部位于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11]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单位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大于1,上述单位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是上述单位网眼的沿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单位网眼的沿相对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比。[12]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上述网眼状电极层;多个上述引出布线层,它们与多个上述网眼状电极层分别连接,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上述侧端部包括:凸部,其构成为包括上述外侧端部以及与上述外侧端部连结的上述第二导体线,俯视下朝向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外侧突出;和凹部,其沿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与上述凸部交替地配置,俯视下朝向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内侧凹陷,在相邻的上述引出布线层中,构成与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对置的另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凸部和构成与另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对置的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凸部沿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相互偏移。[13]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相邻的上述引出布线层中,构成与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对置的另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凸部和构成与另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对置的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凹部在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在相邻的上述引出布线层中,构成与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对置的另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凹部和构成与另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对置的一方的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上述侧端部的上述凸部在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14]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满足下述式(2)。W1<W2···(2)其中,在上述式(2)中,W1是上述第一导体线的宽度,W2是上述第二导体线的宽度。[15]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满足下述式(3)。P1>P2···(3)其中,在上述式(3)中,P1是相邻的上述第一导体线彼此之间的间距,P2是相邻的上述第二导体线彼此之间的间距。[16]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单位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大于构成上述网眼状电极层的网眼的俯视下纵横比,上述单位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是上述单位网眼的沿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单位网眼的沿相对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比,构成上述网眼状电极层的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是上述网眼的沿上述网眼状电极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网眼沿相对于上述网眼状电极层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比。[17]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网眼状引出布线层的开口率为50%以下。[18]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具备上述发明的布线体和支承上述布线体的支承体。[19]本发明所涉及的触摸传感器具备上述布线基板。根据本发明,引出布线层具有俯视下由第二导体线围成的单位网眼聚集多个而构成的网眼部。由此,能够缓和因网眼状电极层与引出布线层之间的刚性的差而产生的应力的集中,抑制该网眼状电极层与引出布线层的断线。另外,网眼部的宽度由单位网眼的端部规定。由此,引出布线层的侧部呈被第二导体线封闭的形状,能够遍及整个第二导体线的区域导通,因此能够防止该引出布线层的电阻值的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布线体的触摸传感器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部的放大图。图4中的(A)是沿图1的IVA-IVA线的剖视图,图4中的(B)是沿图3的IVB-IVB线的剖视图。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体线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对开口率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7中的(A)~(E)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比较例中的引出布线层的俯视图。图9中的(A)以及图9中的(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三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触摸传感器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13中的(A)是沿图12的XIIIA-XIIIA线的剖视图,图13中的(B)是沿图12的XIIIB-XIIIB线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XIV部的放大俯视图。图15是图12的XV部的放大俯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7中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二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7中的(B)是用于对屈曲部进行说明的图。图18中的(A)以及图18中的(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三变形例以及第四变形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布线体的触摸传感器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部的放大图,图4中的(A)是沿图1的IVA-IVA线的剖视图,图4中的(B)是沿图3的IVB-IVB线的剖视图,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体线进行说明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布线体2的触摸传感器1例如是在静电电容方式等的触摸面板、触摸板中使用的触摸输入装置。如图1所示,触摸传感器1具备布线基板10和经由树脂层而设置于该布线基板10所包括的网眼状电极层22上的第二网眼状电极层。在图1中,树脂层以及第二网眼状电极层省略它们的图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具备基板21和布线体2。基板21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等的透明的膜、玻璃等构成的绝缘性的透明基板。另外,作为基板21,可以是显示装置、罩面板。因此,当在布线基板10的下方配置LED等的背光灯、显示器(未图示)时,该背光灯、显示器的光透过布线体2。布线体2具备:粘接层25;多个(在本例中为3个)网眼状电极层22,它们形成于该粘接层25上;以及引出布线层23,其与该网眼状电极层22连接。作为树脂层的粘接层25是用于将基板21与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相互粘合并固定的层,如图2所示,设置于基板21中的一方主面的整体。作为构成粘接层25的粘接材料,能够例示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基树脂,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UV固化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陶瓷等。该粘接层25具有:支承部251,其支承第一导体线221A、221B或者第二导体线231A、231B;和平状部252,其设置于该支承部251与基板21的主面之间,并覆盖该主面,上述支承部251以及平状部252一体地形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部251的剖面形状为宽度朝向远离基板21的方向(图2中的+Z方向)而变窄的形状。另外,支承部251的上表面(支承部251与第一导体线221A、221B或者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边界处的粘接面)在剖视下呈与第一导体线221A、221B或者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下表面的凹凸形状对应的凹凸状。这样的凹凸形状根据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形成。此外,虽未特别图示,但沿第一导体线221A的延伸方向的剖面中的支承部251与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边界也呈与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的凹凸形状对应的凹凸形状。稍后对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布线体2,夸张地示出支承部251与第一导体线221A的边界的凹凸形状。虽未特别图示,但支承部与后述的第一导体线221B的边界也跟支承部与第一导体线221A的边界同样,呈与该第一导体线221B的下表面的凹凸形状对应的凹凸形状。平状部252按照大致均匀的高度(厚度)设置于基板21的一方主面整体。该平状部252的厚度不特别限定,但能够设定在5μm~100μm的范围内。支承部251设置于平状部252上,由此在支承部251中,粘接层25突出,在该支承部251中,第一导体线221A、221B以及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刚性提高。此外,可以从粘接层25省略平状部252,而仅有支承部251构成粘接层25。此时,布线基板10整体的透光性提高,因此能够提高触摸传感器1的可视性。网眼状电极层22由导电性材料(导电性粒子)和粘合剂树脂构成。作为导电性材料,能够举出银、铜、镍、锡、铋、锌、铟、钯等金属材料、石墨、碳黑(炉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等碳系材料。此外,作为导电性材料,也可以使用金属盐。作为金属盐,能够举出上述金属的盐。作为该网眼状电极层22所包括的导电性粒子,能够使用具有所形成的导体图案(根据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宽度,例如为0.5μm~2μm的直径的导电性粒子。此外,从使网眼状电极层22的电阻值稳定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具有所形成的导体图案的宽度的一半以下的平均直径的导电性粒子。另外,作为导电性粒子,优选使用通过BET法测定的比表面积为20m2/g以上的粒子。在作为网眼状电极层22而要求一定以下的比较小的电阻值的情况下,作为导电性材料,优选使用金属材料,但在作为网眼状电极层22而允许一定以上的比较大的电阻值的情况下,作为导电性材料,能够使用碳系材料。此外,若使用碳系材料,则从改善网孔膜的雾度、全光线反射率的观点考虑而优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赋予透光性,将网眼状电极层22形成为网眼状。因此,能够将银、铜、镍的金属材料、上述碳系材料之类的导电性优良但不透明的导电性材料(不透明的金属材料以及不透明的碳系材料)作为网眼状电极层22的结构材料而使用。作为粘合剂树脂,能够例示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等。这样的网眼状电极层22通过涂覆导电性膏并使之固化而形成。作为这样的导电性膏的具体例,能够例示出将上述的导电性材料以及粘合剂树脂混合于水或溶剂、以及各种添加剂而构成的导电性膏。作为导电性膏所包含的溶剂,能够例示出α-松油醇、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二甘醇丁醚、1-癸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十四烷等。此外,也可以从构成网眼状电极层22的材料省略粘合剂树脂。如图1所示,该网眼状电极层22具有网孔形状,该网孔形状是平行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导体线221A与平行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导体线221B大致垂直地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此外,网眼状电极层22的网眼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的网眼形状。另外,网眼状电极层22的网眼形状可以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另外,网眼的形状还可以是六边形(蜂窝形状)、八边形、十二边形、二十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线221A、221B相对于网眼状电极层22的延伸方向(图1中的Y轴方向)分别倾斜45°地配置,它们也可以分别倾斜其他角度(例如30°)地配置。此外,第一导体线221A、221B可以曲线状、马蹄状、锯齿线状等地延伸,也可以是直线状的部分与曲线状、马蹄状、锯齿线状等的部分混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网眼状电极层22的第一导体线221A与第一导体线221B彼此具有大致相等的宽度(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延伸方向的剖视下的最大宽度)W1。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网眼状电极层22的开口率(后述)为85%以上、不足100%。从提高设置于布线体2的下方的背光灯、显示器等的透光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网眼状电极层22的开口率为90%以上、不足100%。作为这样的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宽度,从触摸传感器1的可视性提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0nm~1000μm,更优选为500nm~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10μm,进一步更优选为1μm~5μm。另外,作为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高度,优选为50nm~3000μm,更优选为500nm~450μm,进一步优选为500nm~10μm。如图2所示,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侧部222与粘接层25中的支承部251的侧部平滑地连续,由此形成一个平面。第一导体线221A、221B具有宽度朝向远离基板21的一侧(图2中的+Z轴方向侧)变窄的顶端变细的形状,由此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外表面的剖面形状(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延伸方向的剖面形状)大致为梯形形状。第一导体线221A、221B与粘接层25的支承部251的粘接面实际与基板21平行。使用图4中的(A)对第一导体线221A的形状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第一导体线221B与第一导体线221A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针对第一导体线221B,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导体线221A的说明。如图4中的(A)所示,第一导体线221A在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具有下表面224、上表面223以及侧部222。下表面224与支承部251的上表面接触。上表面223在第一导体线221A中位于与下表面224相反的一侧。上表面223实际与基板21的主面(粘接层25的平状部252的上表面)平行。上表面223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包括平坦部2231。该平坦部2231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是存在于上表面223的直线状的部分(即,曲率半径极大的部分),平面度为0.5μm以下。此外,平面度通过JIS法(JISB0621(1984))进行定义。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坦部2231的平面度采用使用激光的非接触式的测定方法来求。具体而言,向测定对象(具体而言为上表面223)照射带状的激光,使其反射光在拍摄元件(例如二维CMOS)上成像来测定平面度。作为平面度的计算方法,采用如下方法(最大偏差式平面度):即在对象的平面中,分别设定通过尽量分离的3个点的平面,将它们的偏差的最大值计算为平面度。此外,平面度的测定方法、计算方法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平面度的测定方法也可以是使用千分表等的接触式的测定方法。另外,平面度的计算方法也可以是将利用平行的平面夹着成为对象的平面时形成的间隙的值计算为平面度的方法(最大倾斜式平面度)。本实施方式的平坦部2231形成于上表面223的大致整体。此外,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平坦部2231可以形成于上表面223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例如平坦部可以形成于不包括上表面的两端的区域。在平坦部形成于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该平坦部的宽度为上表面的宽度的至少1/2以上。侧部222位于上表面223与下表面224之间。该侧部222利用第一部分2221与上表面223连结,利用第二部分2222与下表面224连结。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体线221A具有宽度朝向远离粘接层25的一侧变窄的顶端变细的形状,因此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第二部分2222位于比第一部分2221靠外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侧部222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成为在通过该第一部分2221以及第二部分2222的假想直线(未图示)上延伸的面。此外,侧部222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侧部222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也可以呈朝向外侧突出的圆弧形状。在该情况下,侧部222存在于比通过第一部分2221以及第二部分2222的假想直线靠外侧的位置。即,作为侧部222的形状,优选为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该侧部222的一部分存在于比通过第一部分2221以及第二部分2222的假想直线靠内侧的位置的形状。例如,在第一导体线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在第一导体线的外形随着接近树脂层而逐渐变大的情况下,若该侧部呈朝向内侧突出的圆弧形状(即,第一导体线的下端宽大的形状),则存在入射至布线体的光容易漫反射的可能性。本实施方式的侧部222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包括平坦部2223。平坦部2223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是存在于侧部222的直线状的部分(即,曲率半径极大的部分),平面度为0.5μm以下。平坦部2223的平面度能够通过与平坦部2231的平面度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坦部2223形成于侧部222的大致整体。此外,平坦部2223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也可以形成于侧部222的一部分。从抑制侧部222中的光的漫反射的观点考虑,优选侧部222与上表面223之间的角度θ3为90°~170°(90°≤θ3≤170°),更优选为90°~120°(90°≤θ3≤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第一导体线221A中,一方的侧部222与上表面223之间的角度跟另一方的侧部222与上表面223之间的角度实际相同。此外,在一个第一导体线221A中,一方的侧部222与上表面223之间的角度跟另一方的侧部222与上表面223之间的角度也可以为不同的角度。从将第一导体线221A稳固地固定于粘接层25的观点考虑,优选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比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粗糙。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223包括平坦面2231,因此上述第一导体线221A中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的关系)成立。具体而言,优选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Ra为0.1μm~3μm左右,相对于此,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1.0μm左右。更优选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Ra为0.1μm~0.5μm,进一步更优选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0.3μm。另外,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与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的比(相对于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的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优选0.01~不足1,更优选0.1~不足1。另外,优选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为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最大宽度)的五分之一以下。此外,这样的面粗糙度能够通过JIS法(JISB0601(2013年3月21日修正))进行测定。上表面223以及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的测定可以沿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进行,也可以沿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延伸方向进行。而且,像JIS法(JISB0601(2013年3月21日修正))中所记载的那样,这里的“面粗糙度Ra”是指“算术平均粗糙度Ra”。该“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从剖面曲线截断长波长分量(波动分量)而求得的粗糙度参数。波动分量从剖面曲线的分离根据求得形体所需的测定条件(例如对象物的尺寸等)来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222包括平坦部2223。因此,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侧部222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具体而言,优选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Ra为0.1μm~3μm左右,相对于此,侧部222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1.0μm左右。此外,更优选侧部222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0.3μm。侧部222的面粗糙度的测定可以沿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进行,也可以沿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延伸方向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上表面223的面粗糙度以及侧部222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因此布线体2在除该下表面224以外的其他面(即,上表面223以及侧部222)侧的漫反射率相对于布线体2在该下表面224侧的漫反射率相对小。从实现布线体2的可视性的提高的观点考虑,布线体2在该下表面224侧的漫反射率与布线体2在除下表面224以外的其他面侧的漫反射率的比(布线体2在除该下表面224以外的其他面侧的漫反射率相对于布线体2在下表面224侧的漫反射率)优选0.1~不足1,更优选0.3~不足1。参照图5对具有上述的下表面与除该下表面以外的其他面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的第一导体线的形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由导电性粒子M与粘合剂树脂B构成的第一导体线221A1中,多个导电性粒子M分散在粘合剂树脂B中。对于该第一导体线221A1的下表面224B而言,在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导电性粒子M的一部分从粘合剂树脂B突出。因此,下表面224B具有凹凸形状。另一方面,对于上表面223B以及侧部222B而言,粘合剂树脂B进入导电性粒子M彼此之间,并且该粘合剂树脂B覆盖导电性粒子M。因此,上表面223B包括平坦部2231B,侧部222B包括平坦部2223B。此外,在上表面223B以及侧部222B中,导电性粒子M被粘合剂树脂B覆盖,从而相邻的第一导体线221A1彼此之间电绝缘性提高,能够抑制迁移的产生。在图5所示的形态中,下表面224B具有凹凸形状,另一方面,上表面223B包括平坦部2231B。因此,下表面224B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上表面223B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同样,在图5所示的形态中,侧部222B包括平坦部2223B。因此,下表面224B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侧部222B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此外,第一导体线中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侧部)的形态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如图1所示,引出布线层23从网眼状电极层22中的设置于图中的-Y轴方向侧的直线状的外缘部220引出。该引出布线层23与上述网眼状电极层22由同样的材料一体地形成。此外,该“一体地”是指部件彼此不分离且由相同材料(相同粒径的导电性粒子、粘合剂树脂等)形成为一体的构造体。在网眼状电极层22的外缘,设置引出布线层23的位置不特别限定。另外,也可以从布线体2的结构省略外缘部220,此时,引出布线层23与网眼状电极层22直接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23具有网眼部232,该网眼部232是多个单位网眼U聚集而构成的,该单位网眼U是平行地配置的多个第二导体线231A与平行地配置的多个第二导体线231B大致垂直地相互交叉而形成的。该单位网眼U具有作为第二导体线231A、231B彼此的交点的端部U1。本实施方式的单位网眼U在俯视下大致呈正方形,因此具有4个端部U1。此外,单位网眼U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的网眼形状,也可以为六边形(蜂窝形状)、圆形的网眼形状。另外,由第二导体线231A、231B构成的网孔的网眼的形状可以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另外,网眼的形状还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二十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等。此外,虽未特别未图示,但可以将与驱动电路C连接时使用的端子设置于引出布线层23的端部,在该情况下,该端子也可以形成为与引出布线层23同样的网眼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体线231A、231B以相对于图3中的Y轴方向(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分别倾斜45°地配置,但它们也可以分别倾斜其他角度(例如30°)地配置。此外,第二导体线231A、231B可以曲线状、马蹄状、锯齿线状等地延伸,也可以是直线状的部分与曲线状、马蹄状、锯齿线状等的部分混在一起。而且,优选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体线231A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跟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体线231B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实际相等。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存在于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该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的端部U1(特别是外侧端部U1a(后述))彼此的位置一致,因此能够使该引出布线层23的宽度一定。作为这样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宽度,从既抑制引出布线层23的电阻值的增大又提高布线体2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1μm~500μm,更优选3μm~100μm,进一步优选5μm~20μm。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图3中的X轴方向配置的4个单位网眼U与沿该X轴方向配置的5个单位网眼U交替地沿Y轴方向配置,但单位网眼的配置不特别限定于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出布线层23的网眼部232仅由一种形状以及大小的单位网眼U构成,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网眼部232也可以由多种形状或大小的单位网眼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网眼部232的宽度L(在本例中,与引出布线层23的宽度相等)由单位网眼U的外侧端部U1a规定。该外侧端部U1a是指存在于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的单位网眼U的端部U1中位于最外侧的端部。即,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通过单位网眼U沿该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排列地配置而形成,在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不构成单位网眼U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未处于朝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而且,换言之,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被与外侧端部U1a相连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封闭。该与外侧端部U1a相连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倾斜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端部U1a,一个第二导体线231A与一个第二导体线231B相连,任一导体线231A、231B均相对于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倾斜地配置。因此,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成为由第二导体线231A、231B构成的波形状。如图2所示,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侧部230与粘接层25中的支承部251的侧部通过平滑地连续而形成一个平面。第二导体线231A、231B具有宽度朝向远离基板21的一侧(图2中的+Z轴方向侧)而变窄的顶端变细的形状,由此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外表面的剖面形状(相对于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延伸方向的剖面形状)大致呈梯形形状。使用图4中的(B)对第二导体线231A的形状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第二导体线231B与第二导体线231A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第二导体线231B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二导体线231A的说明。如图4中的(B)所示,第二导体线231A在该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具有下表面236、上表面235以及侧部230。下表面236与支承部251的上表面接触。上表面235在第二导体线231A中位于与下表面236相反的一侧。上表面235实际与基板21的主面(粘接层25的平状部252的上表面)平行。上表面235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包括平坦部2351。该平坦部2351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是存在于上表面235的直线状的部分(即,曲率半径极大的部分),平面度为0.5μm以下。平坦部2351的平面度能够通过与平坦部2231的平面度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本实施方式的平坦部2351形成于上表面235的大致整体。此外,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平坦部2351可以形成于上表面235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例如平坦部可以形成于不包括上表面的两端的区域。在平坦部形成于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该平坦部的宽度为上表面的宽度的至少1/2以上。侧部230位于上表面235与下表面236之间。该侧部230利用第一部分2301与上表面235连结,利用第二部分2302与下表面236连结。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导体线231A具有宽度朝向远离基板21的一侧变窄的顶端变细的形状,因此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第二部分2302位于比第一部分2301靠外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侧部230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成为在通过该第一、第二部分2301、2302的假想直线(未图示)上延伸的面。此外,侧部230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侧部230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也可以呈朝向外侧突出的圆弧形状。在该情况下,侧部230存在与比通过第一、第二部分2301、2302的假想直线靠外侧的位置。即,作为侧部230的形状,优选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呈该侧部230的一部分不存在于比通过第一、第二部分2301、2302的假想直线靠内侧的位置的形状。例如,在第二导体线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在第二导体线的外形随着接近树脂层而逐渐变大的情况下,优选该侧部不呈朝向内侧突出的圆弧形状(即,第二导体线的下端扩大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侧部230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包括平坦部2303。平坦部2303在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是存在于侧部230的直线状的部分(即,曲率半径极大的部分),平面度为0.5μm以下。平坦部2303的平面度能够通过与平坦部2231的平面度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坦部2303形成于侧部230的大致整体。此外,平坦部2303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可以形成于侧部230的一部分。侧部230与上表面235之间的角度θ4优选为90°~170°(90°≤θ4≤170°),更优选为90°~120°(90°≤θ4≤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第二导体线231A中,一方的侧部230与上表面235之间的角度跟另一方的侧部230与上表面235之间的角度实际相同。此外,在一个第二导体线231A中,一方的侧部230与上表面235之间的角度跟另一方的侧部230与上表面235之间的角度也可以为不同的角度。从将第二导体线231A稳固地固定于粘接层25的观点考虑,优选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导体线231A的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比该第二导体线231A中的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粗糙。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235包括平坦面2351,因此上述第二导体线231A中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的关系)成立。具体而言,优选第二导体线231A的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Ra为0.1μm~3μm左右,相对于此,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1.0μm左右。更优选第二导体线231A的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Ra为0.1μm~0.5μm,进一步更优选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0.3μm。另外,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与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的比(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优选0.01~不足1,更优选0.1~不足1。另外,优选上表面235的面粗糙度为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最大宽度)的五分之一以下。此外,这样的面粗糙度能够通过JIS法(JISB0601(2013年3月21日修正))进行测定。上表面235以及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的测定可以沿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进行,也可以沿该第二导体线231A的延伸方向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230包括平坦部2303。因此,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相对于侧部230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具体而言,优选第二导体线231A的下表面236的面粗糙度Ra为0.1μm~3μm左右,相对于此,侧部230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1.0μm左右。此外,更优选侧部230的面粗糙度Ra为0.001μm~0.3μm。侧部230的面粗糙度的测定可以沿第二导体线231A的宽度方向进行,也可以沿该第二导体线231A的延伸方向进行。作为具有上述的下表面与除该下表面以外的其他面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的第二导体线的形状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与图5所示的第一导体线221A1同样的形状。即,在第二导体线的下表面中,在该第二导体线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导电性粒子的一部分从粘合剂树脂突出。另一方面,在第二导体线的上表面以及侧部中,在该第二导体线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粘合剂树脂进入导电性粒子彼此之间,该粘合剂树脂覆盖导电性粒子。在该情况下,下表面具有凹凸形状,上表面包括平坦部。因此,第二导体线的下表面的面粗糙度相对于该第二导体线的上表面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另外,在本例中,第二导体线的侧部也包括平坦部。因此,第二导体线的下表面的面粗糙度相对于该第二导体线的侧部的面粗糙度相对粗糙。此外,第二导体线的下表面以及上表面(侧部)的形态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第二导体线231A、231B与粘接层25的支承部251的粘合面(例如,第二导体线231A的下表面236)朝向远离基板21的一侧(图2中的+Z轴方向侧)稍微弯曲。此外,该粘合面的弯曲率大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与支承部251的粘合面的弯曲率。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导体线221A、221B与支承部251的粘合面以及第二导体线231A、231B与支承部251的粘合面因该导体线所包括的导电性粒子等影响而稍微形成凹凸形状。此外,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外表面的剖面形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剖面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构成引出布线层23的第二导体线231A与第二导体线231B彼此具有大致相等的宽度(相对于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延伸方向的剖视下的最大宽度)W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宽度W1与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宽度W2满足下述式(4)的关系。W1≤W2···(4)可以不必满足上述式(4),但从抑制引出布线层23的电阻值的增大的观点考虑,优选满足上述式(4)。从减少断线位置的观点考虑,更优选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宽度W2为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宽度W1的4倍以下(W2≤4×W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2中,满足下述式(5)。P1>P2···(5)但是,在上述式(5)中,P1是网眼状电极层22中相邻的第一导体线221A彼此之间的间距(中心间的距离)以及相邻的第一导体线221B彼此之间的间距(参照图1),P2是引出布线层23中相邻的第二导体线231A彼此之间的间距(中心间的距离)以及相邻的第二导体线231B彼此之间的间距(中心间的距离)(参照图3)。可以不必满足上述式(5),但从抑制引出布线层23的电阻值的增大的观点考虑,优选满足上述式(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导体线231A与第二导体线231B正交。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单位网眼U的纵横比(单位网眼U的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2相对于单位网眼U的沿相对于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D1的比(D2/D1))为1。优选该纵横比大于1。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出布线层23的开口率为50%以下。从缩小网眼状电极层22与引出布线层23的刚性的差的观点、提高引出布线层23中的电阻值的增大抑制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该引出布线层23的开口率为10%以上、50%以下。此外,该“开口率”是指利用下述式(6)表达的比率(参照图6)。(开口率)=b×b/(a×a)···(6)其中,在上述式(6)中,a为任意的导体线20与和该导体线20相邻的其他导体线20之间的间距(中心线CL间的距离),b表示任意的导体线20与和该导体线20相邻的其他导体线20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具有以上结构的布线体2经由引出布线层23与驱动电路C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从3个网眼状电极层22分别取出引出布线层23。此时,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中,该引出布线层23的宽度极大的极大部233沿该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相互偏移距离S地配置。即,引出布线层23在位于其侧端部的单位网眼U的端部U1(第二导体线231A与第二导体线231B的交点)具有沿该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极大的极大部233。而且,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中,该极大部233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相互偏移距离S。该距离S1小于单位网眼U的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2(S1<D2),由此极大部233彼此配置为沿引出布线层彼此相互对置的方向(图3中的X轴方向)相互不对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3中的沿X轴方向配置的4个单位网眼U与沿该X轴方向配置的5个单位网眼U沿Y轴方向交替地配置。因此,极大部233沿Y轴方向空开距离D2地周期性地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构成为包括俯视下朝向引出布线层23的外侧突出的凸部241和俯视下朝向引出布线层23的内侧凹陷的凹部242。凸部241构成为包括外侧端部U1a以及与该外侧端部U1a相连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凹部242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与凸部241交替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23中,构成与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例如+X轴方向侧的引出布线层)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对置的另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X轴方向侧的引出布线层)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凸部241和构成与该另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对置的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凸部241沿该引出布线层23、23的延伸方向相互偏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23中,构成与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例如+X轴方向侧的引出布线层)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对置的另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X轴方向侧的引出布线层)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凸部241和构成与该另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对置的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凹部242在与该引出布线层23、2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另外,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23中,构成与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例如+X轴方向侧的引出布线层)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对置的另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X轴方向侧的引出布线层)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凹部242和构成与该另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对置的一方的引出布线层23的-X轴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凸部241在与该引出布线层23、2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1中,将在网眼状电极层22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的第二网眼状电极层(未图示)经由用于确保与网眼状电极层22的绝缘的树脂层设置于布线基板10上。而且,将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第二网眼状电极层与驱动电路C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C对网眼状电极层22与第二网眼状电极层之间周期性地施加规定电压,根据两个网眼状电极层的每个交点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辨别操作者的手指在触摸传感器1中的接触位置。此外,也可以通过以网眼状电极层22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重叠两张布线基板10来构成触摸传感器。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中的(A)~(E)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简略图)。首先,如图7中的(A)所示,准备形成有与网眼状电极层2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第一凹部41以及与引出布线层2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第二凹部42的凹版4。作为构成凹版4的材料,能够例示出镍、硅、二氧化硅等玻璃类、有机硅石类、玻璃碳、热塑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等。第一凹部41的宽度优选为50nm~1000μm,更优选为500nm~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10μm,进一步更优选为1μm~5μm。另外,第一凹部41的深度优选为100n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0nm~10μm,进一步更优选为1μm~5μm。另一方面,第二凹部42的宽度优选为1μm~500μm,更优选为3μ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μm。另外,第二凹部42的深度优选为1μm~500μm,更优选为1μm~100μm,进一步更有选为5μm~30μm。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剖面形状形成宽度随着朝向底部而变窄的顶端变细的形状。此外,为了提高脱模性,优选在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表面预先形成由石墨系材料、有机硅系材料、氟类材料、陶瓷系材料、铝系材料等构成的脱模层(未图示)。相对于上述的凹版4的第一、第二凹部41、42填充导电性材料5。作为这样的导电性材料5,使用上述的导电性膏。作为将导电性材料5填充于凹版4的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方法,例如能够举出滴涂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或者,能够举出在利用狭缝涂布法、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的涂布之后对涂布于第一、第二凹部41、42以外的导电性材料进行擦除或刮除、吸取、粘除、冲洗、吹走的方法。能够根据导电性材料的组成等、凹版的形状等适当分开使用上述方法。接下来,如图7中的(B)所示,通过对填充于凹版4的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导电性材料5进行加热形成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导电性材料5的加热条件能够根据导电性材料的组成等适当地设定。通过该加热处理,导电性材料5体积收缩,在该导电性材料5中的引出布线层23的表面51形成弯曲形状。另外,在该导电性材料5的表面51稍微形成凹凸形状。此时,导电性材料5的除上表面之外的外表面形成为沿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形状。此外,导电性材料5的处理方法不限定于加热。可以照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能量线,也可以仅进行干燥。另外,也可以对上述2种以上的处理方法进行组合。由于表面51的凹凸形状、弯曲形状的存在,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与粘接层25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将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更稳固地固定于粘接层25。接着,如图7中的(C)所示,准备用于形成粘接层25的粘合材料6大致均匀地涂覆于基板21上的结构。作为这样的粘合材料6,使用构成上述粘接层25的材料。作为将粘合材料6涂覆于基板21上的方法,能够例示出丝网印刷法、喷涂法、棒涂布法、浸涂法、喷墨法等。接着,如图7中的(D)所示,以该粘合材料6进入凹版4的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方式将基板21以及粘合材料6配置于凹版4上并将基板21按压于凹版4,固化粘合材料6。作为固化粘合材料6的方法,能够例示出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的能量线照射、加热、加热冷却、干燥等。由此,形成粘接层25,并且基板21与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经由该粘接层25相互粘合并固定。此外,粘接层25的形成方法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也可以在形成有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的凹版4(图7中的(B)所示的状态的凹版4)上涂覆粘合材料6,并在该粘合材料6上配置基板21之后,在将该基板21配置并按压于凹版4的状态下固化粘合材料6,由此形成粘接层25。此外,作为粘合材料6,在使用热塑性材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加热等而熔融之后进行冷却形成粘接层25。接着,如图7中的(E)所示,将基板21、粘接层25、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从凹版4脱模,能够获得具备布线体2的布线基板10。接下来,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的布线基板的作用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比较例中的引出布线层的俯视图。在为了确保布线基板的透明性而将电极层形成为网眼状的情况下,若与该电极层连接的引出布线层为线状的实心图案,则电极层与引出布线层的刚性的差大,因此应力集中在该电极层与引出布线层之间的边界,存在电极层与引出布线层断线的情况。这样的断线通过将引出布线层形成为网眼状来缩小电极层与引出布线层的刚性的差能够防止,但若只是将引出布线层形成为网眼状,则存在该引出布线层的电阻值增大的情况。即,在只是将引出布线层形成为网眼状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该引出布线层23E的侧端部中,不构成单位网眼的导体线231E以朝向外侧突出的状态配置。此时,导体线231E未封闭,因此该导体线231E实际无助于引出布线层23的导通,在引出布线层23E中实际实现导通的部分成为小于引出布线层23E的网眼部232的宽度L′的宽度F(F<L′)。因此,引出布线层23E的电阻值大于根据实际的网眼部232的宽度L′假定的电阻值。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中,网眼部232的宽度由单位网眼U的端部规定。由此,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成为被第二导体线231A、231B封闭而形成的波形状,遍及存在于引出布线层23的网眼部232的整个宽度L内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整个区域地实现该引出布线层23的导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既防止网眼状电极层22与引出布线层23的断线,又抑制该引出布线层23的电阻值的增大,并且能够实现触摸传感器1的检测灵敏度的提高。网眼部232的宽度L越小,在该宽度L中,单位网眼U的宽度所占的比例越大,因此该效果更显著。另外,一般在布线的侧部存在突出部分的情况下,在该突出部分容易发生电场集中,因此在相邻的布线之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升高。即,在图8所示的引出布线层23E中,导体线231E向该引出布线层23E层的侧端部突出,因此存在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之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升高的情况。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中,在引出布线层23的侧端部,第二导体线231A、231B封闭,因此,能够减少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之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在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彼此之间、该引出布线层23的宽度的极大部233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相互偏移的情况下(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23彼此之间、对置的侧端部的凸部241、241彼此相互偏移的情况下),该效果进一步提高。另外,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23的相互对置的侧端部彼此中、构成一方的侧端部的凸部241以及凹部242与构成另一方的侧端部的凹部242以及凸部241在与该引出布线层23、2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情况下,该效果进一步提高。并且,在单位网眼U的纵横比(单位网眼U的沿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2相对于单位网眼U的沿相对于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D1的比(D2/D1))大于1情况下,极大部233(凸部241)不为锐角形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另外,在构成网眼部时,存在将导体线配置为沿与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正交且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相对于仅通过沿与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导体线的导通路径,通过沿与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导体线的导通路径极其长。因此,电流优先在电阻比较低的导体线(沿与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导体线)流动,电阻比较高的导体线(沿与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导体线)无法充分有助于引出布线层的导通。因此,存在引出布线层的电阻大于假定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导体线231A、231B相对于引出布线层23的延伸方向倾斜地配置。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构成网眼部232的多个第二导体线231A、231B间、电阻值产生差异。由此,能够遍及网眼部232的整个区域地实现该引出布线层23的导通,更可靠地减少该引出布线层23的电阻。另外,由于引出布线层23呈网眼状,所以在布线基板10的制造时,例如能够抑制使用刮片向凹版4填充导电性材料5时产生填充不良(参照图7中的(A))。即,在引出布线层为线状的实心图案的情况下,在导电性材料5的填充时,刮片的前端部相对于与该引出布线层对应的凹版4的凹部的底接近或接触,因此存在产生导电性材料5的填充不良的情况。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出布线层23呈网眼状,所以能够减少刮片的前端部相对于凹版4的第二凹部42的底接近或接触的可能性,抑制导电性材料5的填充不良的产生。伴随于此,能够抑制完成的触摸传感器1中的引出布线层23的导通不良的产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中,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着眼于第一导体线221A的下表面224与除该下表面224以外的其他面(包括上表面223以及侧部222在内的面)的面粗糙度(即,截断波动分量所得的粗糙度参数)的相对关系,使该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Ra相对于其他面的面粗糙度Ra相对粗糙。因此,能够使粘接层25与第一导体线221A稳固地粘合,并抑制从外部入射的光的漫反射。特别是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为1μm~5μm的情况下,通过使下表面224与其他面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满足上述关系,能够显著地起到如下效果,即能够使粘接层25与第一导体线221A稳固地粘合,并抑制从外部入射的光的漫反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222以与通过第一部分2221以及第二部分2222的假想直线实际一致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呈侧部的一部分不存在于比通过第一、第二部分的假想直线靠内侧的位置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从布线体2的外部入射的光的漫反射。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布线体2的可视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下表面224的面粗糙度Ra相对于除下表面224以外的其他面(包括上表面223以及侧部222在内的面)的面粗糙度Ra相对粗糙,从而布线体2在该其他面侧的漫反射率相对于布线体2在下表面224侧的漫反射率相对小。这里,若布线体2的漫反射率小,则能够抑制第一导体线221A反白,抑制在能够目视确认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区域中对比度的降低。这样,能够使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的可视性的进一步提高。此外,第一导体线221B、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导体线221A相同。因此,布线体2具备第一导体线221B、第二导体线231A、231B,由此能够进一步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布线基板10(布线体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中的(A)以及图9中的(B)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三变形例的俯视图。例如,如图9中的(A)所示,引出布线层23B可以除具有网眼部232之外还具有侧边部234。该侧边部234将配置于引出布线层23B的侧端部的单位网眼U(具体而言,外侧端部U1a)彼此连结。该侧边部234通过与网眼部232同样的材料以及方法构成,该侧边部234与网眼部232一体地形成。在图9中的(A)的例子中,侧边部234呈直线状,但不特别局限于此,如图9中的(B)所示,侧边部234B也可以呈曲线状,此时优选侧边部234B不配置于比网眼部232靠外侧的位置。此外,从布线基板10的制造时导电性材料5的填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侧边部234B呈曲线状(波状)。另外,从制造时导电性材料5向凹版4的填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侧边部234B的宽度小于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宽度。在图9中的(A)以及图9中的(B)的例子中,在引出布线层23B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侧边部234、234B,但也可以仅在引出布线层23B的侧端部的一方设置有该侧边部234、234B。在上述情况下,存在于引出布线层23B的侧端部的单位网眼U的外侧端部U1a(即,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极大部233的部分)彼此的导通通过侧边部234、234B实现,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引出布线层23B的电阻值的增大。另外,通过侧边部234、234B,引出布线层23B的侧部的形状变得平滑,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迁移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23B之间的产生。另外,例如,引出布线层可以为图10所示的形态。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引出布线层23C的第二导体线231A相对于图8中的Y轴方向(引出布线层23C的延伸方向)倾斜角度θ1配置,并且第二导体线231B相对于图10中的Y轴方向倾斜角度θ2配置。此时,角度θ1、θ2均小于45°(θ1<45°,θ2<45°),由此单位网眼U的纵横比(单位网眼U的沿引出布线层23C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2相对于单位网眼U的沿相对于引出布线层23C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D1的比(D2/D1))大于构成网眼状电极层22的网眼的纵横比(网眼的沿网眼状电极层2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4相对于网眼的沿相对于网眼状电极层22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D3的比(D4/D3(参照图1)))。即,在该例子中,引出布线层23C的单位网眼U的形状为沿该引出布线层23C的延伸方向延长的形状。优选上述的角度θ1、θ2为10°以上,优选单位网眼U的纵横比(D2/D1)大于1且5以下(1<(D2/D1)≤5)。此时,能够缩短沿引出布线层23C的延伸方向的规定距离之间所包括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总距离,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引出布线层23C的电阻值的增大。以下,通过将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化所得的实施例确认本发明的效果。以下的实施例用于确认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电阻值的增大抑制效果。<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制成图1所示的布线基板10。此时,构成网眼状电极层22的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固定为2μm,构成引出布线层23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为3μm,由此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的比(W2/W1)为1.5。第一导体线221A、221B以及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高度(厚度)为3μm。作为基板21而使用PET膜,作为导电性材料5为使用热固化型的银(Ag)膏。导电性材料5对凹版4的第一、第二凹部41、42的填充通过在基于刮刀涂布法的涂布之后刮除涂布于第一、第二凹部41、42以外的导电性材料来进行。在本例中,针对制成的布线基板10,对网眼状电极层22与引出布线层23的端部之间的电阻值进行测定并确认外观。测定出的电阻值为设计值的不足±10%且引出布线层的外观也良好的情况判定为“〇”(良),测定出的电阻值为设计值的不足±10%,但引出布线层的外观处处可见断线位置的情况判定为“△”(可)。<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除因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为5μm导致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的比(W2/W1)为2.5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要领制成试验样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3中,除因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为7μm导致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的比(W2/W1)为3.5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要领制成试验样本。<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除因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为8μm导致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的比(W2/W1)为4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要领制成试验样本。<实施例5>在实施例5中,除因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为10μm导致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的比(W2/W1)为5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要领制成试验样本。针对以上的实施例1~5,确认引出布线层23的电阻值的增大抑制效果的结果如下述的表1所示。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第一导体线的线宽W1[μm]22222第二导体线的线宽W2[μm]357810W2/W11.52.53.545电阻值的增大抑制性○○○○Δ根据以上的结果,针对实施例1~5全部,承认电阻值的增大抑制效果,并且对于实施例1~4,承认引出布线层的形成外观特别优良。这认为是因为,在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线宽度W2相对于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线宽度W1的比(W2/W1)为4以下的情况下,在制作布线基板10时,难以产生将导电性材料5填充至凹版4的第二凹部42时的填充不均匀。《第二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触摸传感器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13中的(A)是沿图12的XIIIA-XIIIA线的剖视图,图13中的(B)是沿图12的XIIIB-XIIIB线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XIV部的放大俯视图,图15是图12的XVI部的放大俯视图。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的触摸传感器7例如是使用在静电电容方式等触摸面板、触摸板的触摸输入装置。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触摸传感器7具备:布线基板8,其具备基材9以及布线体11;和网眼状电极层16以及引出布线层17,它们经由树脂层15层叠于该布线基板8(布线体11)上。布线体11所具备的网眼状电极层13是沿Y方向分别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检测电极,网眼状电极层16是与网眼状电极层13对置配置并沿X方向分别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检测电极。在该触摸传感器7中,网眼状电极层13经由引出布线层14与外部电路连接,并且网眼状电极层16经由引出布线层17与外部电路连接。而且,在网眼状电极层13、16间周期性地施加规定电压,根据两个网眼状电极层13、16的每个交点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辨别操作者在触摸传感器7中的操作位置(接触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层15具有与粘接层12同样的结构,网眼状电极层16具有与网眼状电极层13同样的结构,引出布线层17具有与引出布线层14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树脂层15、网眼状电极层16以及引出布线层17的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的一个例子。作为基材9,能够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基板21。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9”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布线体11形成于基材9的主面91上,并被该基材9支承。该布线体11具备粘接层12、网眼状电极层13以及引出布线层14。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布线体”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树脂层的粘接层12是将基材9与网眼状电极层13相互粘合并固定的部件。同样,粘接层12将基材9与引出布线层14也相互粘合并固定。作为构成这样的粘接层12的材料,能够使用构成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粘接层25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层12如图13中的(A)以及图13中的(B)所示,由按照大致一定的厚度设置于基材9的主面91上的平坦部121和形成于该平坦部121上的支承部122构成。平坦部121以覆盖基材9的主面91的方式一样地设置,该平坦部121的主面1211为与基材9的主面91大致平行的面。支承部122形成于平坦部121与网眼状电极层13之间以及平坦部121与引出布线层14之间,以朝向远离基材9的方向(图12中的+Z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因此,设置有支承部122的部分中的粘接层12的厚度(高度)大于平坦部121中的粘接层12的厚度(高度)。该粘接层12在支承部122的上表面亦即接触面1222中与网眼状电极层13(具体而言为接触面131(后述))、引出布线层14(具体而言为接触面141(后述))接触。该支承部122具有两个侧面1221、1221,它们在短边方向剖视下呈以随着远离基材9而相互接近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层12的平坦部121以及支承部12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粘接层25的平状部252以及支承部251基本结构相同。因此,将支承部251改记为支承部122、将平状部252改记为平坦部121,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过的说明。如图12所示,网眼状电极层13为沿Y方向延伸的触摸传感器7的检测电极,以层叠于粘接层12的支承部122上并朝向+Z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参照图13中的(A))。本实施方式中的“网眼状电极层1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网眼状电极层”的一个例子。该网眼状电极层13由导电性粉末和粘合剂树脂构成。作为这样的导电性粉末,能够使用构成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网眼状电极层22的导电性材料。另外,作为粘合剂树脂,能够使用构成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网眼状电极层22的粘合剂树脂。在网眼状电极层13中,导电性粉末大致均匀地分散而存在于粘合剂树脂中,该导电性粉末彼此相互接触,从而能够赋予该网眼状电极层13导电性。这样的网眼状电极层13通过涂覆导电性膏并使之固化而形成。作为这样的导电性膏,能够使用上述的导电性膏。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眼状电极层13是使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第四导体线134a、134b交叉而构成的,作为其整体,具有呈四边形状的网眼135重复排列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四导体线134a、134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导体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网眼13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网眼”的一个例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四导体线134a”以及“第四导体线134b”统称为“第四导体线134”。如图13中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导体线134的外形由接触面131、顶面132、两个侧面133、133构成。接触面131是与粘接层12(具体而言,接触面1222)接触的面。本实施方式的网眼状电极层13经由粘接层12支承于基材9,但在该情况下,接触面131成为相对于顶面132位于基材9侧的面。另外,接触面131在短边方向剖面中成为由微小的凹凸构成的凹凸状的面。另一方面,顶面132是接触面131的相反侧的面,为大致平坦的面。该顶面132是与基材9的主面91(或者与主面91对置的粘接层12的面)实际平行的面。该顶面132在第四导体线134的短边剖视下包括平坦部1321。侧面133、133是在短边方向剖视下呈以随着远离粘接层12而相互接近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133、133在短边方向剖视下利用与接触面1222、131的界面连结的部分与侧面1221、1221连续地连结。该侧面133利用第一部分1331与顶面132连结,利用第二部分1332与接触面131连结,是在通过该第一、第二部分1331、1332的假想直线上延伸的面。该侧面133包括平坦部1333。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导体线134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第一导体线221A(221B)基本结构相同。因此,将下表面224改记为接触面131、将上表面223改记为顶面132、将侧部222改记为侧面133,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过的说明。另外,将平坦部2231改记为平坦部1321、将第一部分2221改记为第一部分1331、将第二部分2222改记为第二部分1332、将平坦部2223改记为平坦部1333,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过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网眼状电极层13中,以如下方式配设第四导体线134。即,如图12所示,第四导体线134a沿相对于X方向而向+45°倾斜的方向(以下,简称为“第三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该多个第四导体线134a沿与该第一方向实际正交的方向(以下,亦简称为“第四方向”)以相等间距P3排列。与此相对地,第四导体线134b沿第四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该多个第四导体线134b沿第三方向以相等间距P4排列。而且,上述第四导体线134a、134b相互正交,从而形成四边形状(菱形状)的网眼135重复排列的网眼状电极层13。此外,网眼状电极层13的结构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导体线134a的间距P3与第四导体线134b的间距P4实际相同(P3=P4),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第四导体线134a的间距P3与第四导体线134b的间距P4不同(P3≠P4)。在该情况下,网眼具有长方形的外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导体线134a的延伸方向亦即第三方向为相对于X方向而向+45°倾斜的方向,第四导体线134b的延伸方向亦即第四方向为与第三方向实际正交的方向,但第三以及第四方向的延伸方向(即,第三方向相对于X轴的角度、第四方向相对于X轴的角度)能够是任意的。另外,网眼状电极层13的网眼135的形状也可以是几何图形。即,网眼135的形状可以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另外,网眼135的形状也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二十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等。这样,作为网眼状电极层13,能够将重复各种图形单位而得到的几何图形作为该网眼状电极层13的网眼135的形状来使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导体线134呈直线状,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呈曲线状、马蹄状、锯齿线状等。如图12所示,引出布线层14与网眼状电极层13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3个网眼状电极层13形成有3个引出布线层14。该引出布线层14从网眼状电极层13中的设置于图中的-Y方向侧的直线状的外缘部136引出。该引出布线层14与上述网眼状电极层13由同样的材料一体地形成有。此外,在网眼状电极层13的外缘,设置有引出布线层14的位置不特别限定。另外,可以从布线体11的结构省略外缘部136,此时,引出布线层14与网眼状电极层13直接连接。如图13中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布线层14(具体而言为第一导体线1441(后述))的外形与网眼状电极层13同样,由接触面141、顶面142以及两个侧面143、143构成。接触面141是与粘接层12接触的面,在短边方向剖面中,呈由微小的凹凸构成的凹凸状。另一方面,顶面142是位于接触面141的相反侧的大致平坦的面,以与基材9的主面91实际平行的方式延伸。侧面143、143是在短边方向剖视下呈以随着远离粘接层12而相互接近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143、143在短边方向剖视下利用与接触面1222、141的界面连结的部分与侧面1221、1221连续地连结。顶面142在第一导体线1441的短边剖视下包括平坦部1421。侧面143利用第一部分1431与顶面142连结,利用第二部分1432与接触面141连结,是在通过该第一、第二部分1431、1432的假想直线上延伸的面。该侧面143包括平坦部1433。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体线144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基本结构相同。因此,将下表面236改记为接触面141、将上表面235改记为顶面142、将侧部230改记为侧面143,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过的说明。另外,将平坦部2351改记为平坦部1421、将第一部分2301改记为第一部分1431、将第二部分2302改记为第二部分1432、将平坦部2303改记为平坦部1433,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过的说明。在触摸传感器7中,网眼状电极层13形成于能够检测基于操作者的操作的检测区域,另一方面,引出布线层14形成于位于检测区域的外侧的外侧区域(边框区域)。在该情况下,引出布线层14以不通过检测区域内的方式在外侧区域内屈曲地配设(参照图11)。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布线层14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部144a、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部144b、以及将该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相互连接的屈曲部1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布线层14中,第一直线部144a的端部1444a与第二直线部144b的端部1444b相互分离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直线部144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直线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直线部144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直线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屈曲部14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屈曲部”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是与X方向实际平行的方向。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部144a是使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交叉而构成的,作为整体,具有呈四边形状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重复排列的形状。另一方面,第二方向是相对于X方向倾斜30°的方向。沿该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部144b与上述第一直线部144a同样,是使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交叉而构成的,作为整体,具有呈四边形状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重复排列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一直线部144a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与构成第二直线部144b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实际呈相同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导体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单位网眼”的一个例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一导体线1441a”以及“第一导体线1441b”统称为“第一导体线1441”。在第一直线部144a中,第一导体线1441a沿相对于第一方向(即X方向)而向-45°倾斜的方向(即第四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该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a沿与该第四方向实际正交的方向(即第三方向)以相等间距P5排列。与此相对地,第一导体线1441b沿第三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该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b沿第三方向以相等间距P6排列。这样,在第一直线部144a中,沿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线1441a与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线1441b相互正交,从而形成实际呈相同形状的多个四边形状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这里,与沿第四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实际一致的方向为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此外,与沿第四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实际一致的方向为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但只要是和俯视下与多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交叉的假想直线中的将沿该假想直线的延伸方向并设的全部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面积二等分的直线实际一致即可,该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直线部144a中,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可以为与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实际一致的方向。或者,也可以为与沿相对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实际一致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第二直线部144b中,第一导体线1441a沿相对于第二方向而向-45°倾斜的方向(以下,亦简称为“第五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该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a沿与该第五方向实际正交的方向(以下,亦简称为“第六方向”)以相等间距P5排列。与此相对地,第一导体线1441b沿第六方向直线状地延伸,该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b沿第五方向以相等间距P6排列。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形状为相同形状,因此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a彼此的间距与第二直线部144b中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a彼此的间距实际为相等的间距P5。同样,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b彼此的间距与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多个第一导体线1441b彼此的间距实际为相等的间距P6。在第二直线部144b中,沿第五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线1441a与沿第六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线1441b相互正交,从而形成实际呈相同形状的多个四边形状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而且,与沿第五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实际一致的方向为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如上所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布线层14而言,下述式(7)成立。α1=α2···(7)其中,在上述式(7)中,α1是沿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第四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α2是沿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第五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上述式(7)成立,从而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相对于第一方向的排列方向(第四方向)与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相对于第二方向的排列方向(第五方向)实际一致。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的一者比该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的另一者的导通路径减少。此外,在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各自中,在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分别选择以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为基准、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沿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且相邻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位置关系与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沿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且相邻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位置关系相同的排列方向。“相邻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位置关系”表示相邻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中的另一者相对于该相邻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中的一者的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a、1442b,该第一单位网眼1442a的顶点1443A与和该顶点1443A对应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顶点1443B位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多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周期性地重复排列,因此若在一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a未产生缺损,则在其他第一单位网眼1442b不产生新的缺损。因此,在第一直线部144a整体,能够抑制在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一部分产生缺损。另外,通过抑制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缺损产生能够在第一直线部144a整体稳定地确保导通,并且排列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接触部分增加,因此能够实现导通路径的增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直线部144a中,多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中的一个与该第一直线部144a的延伸方向实际一致,因此上述关系成立。另外,在第二直线部144b中,也与第一直线部144a同样,对于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一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与和该顶点1443对应的其他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位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由此,在第二直线部144b整体,能够抑制在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一部分产生缺损。另外,通过抑制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缺损产生能够在第二直线部144b整体稳定地确保导通,并且排列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接触部分增加,因此能够实现导通路径的增加。此外,引出布线层14的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结构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第一导体线1441a的间距P5与第一导体线1441b的间距P6实际相同(P5=P6),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第一导体线1441a的间距P5与第一导体线1441b的间距P6不同(P5≠P6)。在该情况下,第一单位网眼具有长方形的外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直线部144a中,第一导体线1441a的延伸方向为相对于X方向而向-45°倾斜的第四方向,第一导体线1441b的延伸方向为与第四方向实际正交的第三方向,但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的延伸方向(即相对于X轴的角度)能够是任意的。在该情况下,在第二直线部144b中,使第一导体线1441a的延伸方向亦即第五方向和第一导体线1441b的延伸方向亦即第六方向以由该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形成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方向满足上述式(7)的方式延伸。另外,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形状可以是几何图形。即,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形状可以为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另外,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形状也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二十边形等n边形、圆、椭圆、星形等。并且,也能够将集合了多个不同形状的集合体采用为第一单位网眼1442。在该情况下,成为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上述集合体沿规定的排列方向重复排列。这样,作为引出布线层14的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能够将重复各种图形单位而得到的几何图形使用为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线1441呈直线状,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呈曲线状、马蹄状、锯齿线状等。此外,若以满足上述式(7)的方式形成引出布线层14,则如图12的下侧放大图所示,在使该引出布线层14沿Y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第一导体线1441a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一导体线1441b沿第四方向延伸。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屈曲部145位于端部1444a、1444b间,将该端部1444a、1444b相互连接。结果是,在该屈曲部145中,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从第一直线部144a的延伸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向第二直线部144b的延伸方向亦即第二方向变化。本实施方式中的“端部1444a、1444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端”。该屈曲部145具有包括第二导体线1451的第二单位网眼1452,该第二导体线1451将分离的端部1444a、1444b相互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导体线145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三导体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单位网眼145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单位网眼”的一个例子。第二导体线1451与构成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第一导体线1441由具有相同的组成的材料一体地形成。该第二导体线1451是将构成第一直线部144a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与构成第二直线部144b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相互连接的导体线。作为第二导体线1451,优选在形成将第一直线部144a的顶点1443以及第二直线部144b的顶点1443连接的导体线的情况下,从第一直线部144a的端部1444a露出的顶点以及从第二直线部144b的端部1444b露出的顶点各自与至少一条第二导体线1451连接。另外,优选这样的第二导体线1451的数量为比从第一直线部144a的端部1444a露出的顶点的数量或从第二直线部144b的端部1444b露出的顶点的数量中多的一侧的数量以上。由此,在屈曲部145,能够实现电阻值的增大的抑制。另外,从确保引出布线层14的挠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该第二导体线1451以与构成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第一导体线1441交叉的方式形成。此外,从引出布线层14中的电阻值的增大的抑制、以及布线体11的可视性的降低的抑制的观点考虑,优选这样的第二导体线1451的宽度与第一导体线1441的宽度实际相等。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导体线1451将构成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顶点1443、1443间相互连接,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一导体线1441、1441间相互连接。对第二单位网眼1452而言,构成该第二单位网眼1452的边中的至少一边由第二导体线1451构成。该第二单位网眼1452与第一单位网眼1442呈不同的外形。作为这样的第二单位网眼1452的形状,能够使用各种图形。形成于屈曲部145的多个第二单位网眼1452彼此可以呈相互不同的外形,但优选该第二单位网眼1452的开口率与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开口率大致相等。在第二单位网眼的开口率与第一单位网眼的开口率相比极小的情况下,在屈曲部,存在引出布线层的挠性被破坏从而该引出布线层断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第二单位网眼的开口率与第一单位网眼的开口率相比极大的情况下,在屈曲部,导通路径减少,因此存在引出布线层的电阻值增大的可能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优选引出布线层14的开口率为50%以下。并且,从缩小网眼状电极层13与引出布线层14的刚性的差的观点、提高引出布线层14中的电阻值的增大抑制效果的观点考虑,更优选该引出布线层14的开口率为10%以上、50%以下。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定义的“开口率”相同。返回图14,在第一直线部144a中,引出布线层14的两方的侧端部146、146由第一顶点1443a、第二顶点1443b以及将上述第一、第二顶点1443a、743b间连接的第一导体线1441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顶点1443a”以及“第二顶点1443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端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顶点1443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外侧端部”的一个例子。同样,在第二直线部144b中,引出布线层14的两方的侧端部146、76由第一顶点1443a、第二顶点1443b以及将上述第一、第二顶点1443a、1443b间连接的第一导体线1441构成。第一顶点1443a是构成引出布线层14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参照图11)之中位于最外侧的顶点。第二顶点1443b是构成引出布线层14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中的与第一顶点1443a不同的在该引出布线层14的外侧露出的顶点。在第一顶点1443a,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相互接触,相对于此,在第二顶点1443b,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相互交叉。在本实施方式的侧端部146中,相邻的第一顶点1443a、1443a彼此以距离D5大致等距地配置,相邻的第二顶点1443b、1443b彼此以距离D6大致等距地配置。在该侧端部146,第一、第二顶点1443a、1443b沿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交替地连续,通过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将该第一、第二顶点1443a、1443b间相互连接。结果是,侧端部146沿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呈波形状。另外,侧端部146构成为包括第一顶点1443a,因此在引出布线层14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以不缺损的状态存在。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引出布线层14的宽度为在与该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实际垂直的方向上、一方的侧端部146所包括的第一顶点1443a与另一方的侧端部146所包括的第一顶点1443a之间的距离。这样,引出布线层14在整个该宽度L上确保了导通路径,因此能够抑制该引出布线层14的电阻值的增大。屈曲部145中的侧端部146构成为包括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构成侧端部146的第一顶点1443a、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构成侧端部146的第一顶点1443a、以及将该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第一顶点1443a、1443a间连接的第二导体线1451。此外,屈曲部145中的侧端部146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也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二顶点。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导体线。在该屈曲部145中,从减少引出布线层14的电阻值的观点考虑,优选该屈曲部145中的引出布线层14的宽度形成为与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的引出布线层14的宽度实际相等。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对于引出布线层14而言,和与网眼状电极层13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于临近基材9的外缘的位置。此时,为了容易将多个引出布线层14一并与外部电路连接,在基材9的外缘附近,将该多个引出布线层14集合,以使它们相互接近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合的多个引出布线层14沿Y方向相互大致平行地配设。在该情况下,如图15所示,在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即,Y方向)上相互大致平行地并设的多个引出布线层14中,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中的一者的第一顶点1443a与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的另一者的第一顶点1443a偏移距离S2地配置。即,引出布线层14具有极大部147,该极大部147的宽度为构成两方的侧端部146、146的第一顶点1443a、1443a间的距离,但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中的一者的极大部147的位置与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的另一者的极大部147的位置偏移距离S2地配置。此外,距离S2小于第一顶点1443a、1443a间的沿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的距离D5(S2<D5)。由此,能够尽量缩小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间的空隙,能够高密度地形成引出布线层14。另外,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间确保规定的空隙,能够在该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彼此中抑制迁移的产生。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如上所述,网眼状电极层13以及引出布线层14均形成为网眼状(网孔状)。在该情况下,从抑制引出布线层14的电阻值的增大的观点考虑,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优选下述式(8)成立(参照图13中的(A)以及图13中的(B))。W6≤W3···(8)其中,在上述式(8)中,W3为第一导体线1441的宽度,W6为第四导体线134的宽度。此外,从减少断线位置的观点考虑,优选第一导体线1441的宽度W3为第四导体线134的宽度W6的4倍以下(W3≤4×W6)。作为这样的第四导体线134的宽度W6的具体的值,优选在与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第一导体线221A、221B的宽度而优选的范围相同的范围内进行设定。另外,作为第一导体线1441的宽度W3的具体的值,优选在与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第二导体线231A、231B的宽度而优选的范围相同的范围内进行设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优选下述式(9)成立(参照图12的放大图)。P3,P4>P5,P6···(9)其中,在上述式(9)中,P3是网眼状电极层13中相邻的第四导体线134a彼此之间的间距,P4是网眼状电极层13中相邻的第四导体线134b彼此之间的间距,P5是引出布线层14中相邻的第一导体线1441a彼此之间的间距,P6是引出布线层14中相邻的第一导体线1441b彼此之间的间距。通过满足上述式(9)能够抑制引出布线层14的电阻值的增大。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能够通过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方法来制造。因此,对于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省略重复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过的说明。此外,虽未特别图示,但在执行完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之后,在所得到的布线基板8上以覆盖网眼状电极层13以及引出布线层14的方式涂覆树脂材料并使之固化,从而形成树脂层15。而且,以隔着已形成的树脂层15与网眼状电极层13对置的方式形成网眼状电极层16。另外,还形成与网眼状电极层16连接的引出布线层17。通过以上,能够获得具备布线体11的触摸传感器7。作为形成树脂层15方法,能够例示出与粘接层12的形成方法同样的方法。作为形成网眼状电极层16以及引出布线层17的方法,能够通过与网眼状电极层13以及引出布线层14的形成方法同样的方法形成。此外,形成网眼状电极层16以及引出布线层17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于上述,例如可以通过在使树脂层15固化之后使用丝网印刷、凹版胶印、喷墨印刷等在该树脂层15上印刷导电性材料来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将层叠于树脂层15上的金属层图案化为网眼状来形成。或者,也可以使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化学蒸镀法(CVD法)、无电镀法、电镀法或将它们组合的方法形成于树脂层15上。本实施方式中的布线体11以及布线基板8起到以下的效果。在现有的触摸面板中,公知有具有由导电性细线构成的检测电极与和该检测电极连接的引出布线的触摸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情况下,一般引出布线位于避开操作者能够目视确认的输入区域的外侧区域,在该外侧区域边屈曲边配设。若将上述引出布线形成为网眼在其整体上一样地排列的网眼状(网孔状),则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位于该引出布线的延伸方向变化的屈曲部的一侧的直线部与位于该屈曲部的另一侧的直线部之间,导通路径减少,导通距离变长等,从而导致引出布线的电阻值的增大。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式(7)成立,从而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相对于第一方向的排列方向与第二直线部144b中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相对于第二方向的排列方向实际一致。由此,能够抑制经由屈曲部145相互连接的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的一者比该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另一方导通路径减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引出布线层14的电阻值的增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部144a的端部1444a与第二直线部144b的端部1444b相互分离,通过第二导体线1451将该端部1444a、1444b间连接,但此时,与通过第二导体线1451将第一直线部144a的构成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与第二直线部144b的构成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相互连接从而将构成第一单位网眼1442、1442的第一导体线1441、1441彼此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确保引出布线层14的导通路径。即,构成第一单位网眼1442、第二单位网眼1452的第一、第二导体线1441、1451与构成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连接,从而多根导体线能够相互实现导通。因此,在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中,通过第二导体线1451将多个导体线接触的顶点1443、1443彼此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该1条第二导体线1451确保多个导通路径。此外,在屈曲部145中,若高效地确保引出布线层14的导通路径,则能够实现该引出布线层14的挠性的提高。另外,在屈曲部145中,能够稳定地确保引出布线层14的导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与构成第一、第二直线部144a、144b的第一导体线1441具有相同组成的材料一体地形成第二导体线1451,从而能够稳定地确保第一直线部144a与屈曲部145间、以及第二直线部144b与屈曲部145间的导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直线部144a中的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一个第一单位网眼1442a的顶点1443A与和该顶点1443A对应的其他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顶点1443B位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由此,在第一直线部144a整体,能够抑制在该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一部分产生缺损。另外,通过抑制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缺损产生能够在第一直线部144a整体稳定地确保导通,并且排列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接触部分增加,因此能够实现导通路径的增加。此外,第二直线部144b也具有与第一直线部144a同样的结构,因此在该第二直线部144b整体稳定地确保导通,并且排列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彼此的接触部分增加,因而能够实现导通路径的增加。另外,以往,若仅将引出布线层形成为网眼状,则存在位于该引出布线层的最外侧的单位网眼的一部分缺损而导致构成该引出布线层的导体线以朝向外侧突出的状态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位于引出布线层的最外侧且突出的状态的导体线实际无助于引出布线层的导通。因此,引出布线层中实现导通的区域狭窄,电阻值会大于根据该引出布线层的宽度假定的电阻值。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引出布线层14的两方的侧端部146包括构成该引出布线层14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顶点1443之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顶点1443a,引出布线层14的宽度L相当于在与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实际垂直的方向上、一方的侧端部146所包括的第一顶点1443a与另一方的侧端部146所包括的第一顶点1443a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引出布线层14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能够实现该引出布线层14的导通,因此能够既防止网眼状电极层13与引出布线层14的断线,又抑制该引出布线层14的电阻值的增大,并且能够实现触摸传感器7的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引出布线层14的宽度L越小,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宽度在该宽度L所占的比例越大,因此该效果更显著。另外,一般地,若引出布线层的侧端部锐利地突出,则在突出的部分容易发生电场集中,因此在相邻的布线之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升高。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引出布线层14的侧端部146由第一顶点1443a构成,该第一顶点1443a是第一导体线1441a、1441b相互接触的点,因此不锐利地突出,能够减少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14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互平行地排列设置的引出布线层14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中的一者的第一顶点1443a与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中的另一者的第一顶点1443a相互偏移,因此在该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7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在第四导体线134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第四导体线134的接触面131与除该接触面131以外的其他面(包括顶面132以及侧面133在内的面)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和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第一导体线221A中的接触面131与除该接触面131以外的其他面(包括顶面132以及侧面133在内的面)的面粗糙度的相对关系为同样的关系,从而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第四导体线134的侧面133呈不存在于比通过第一、第二部分的假想直线靠内侧的形状,从而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布线体11在第四导体线134的除接触面131以外的其他面侧的漫反射率相对于布线体11在该接触面131侧的漫反射率相对小,从而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线体2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第一导体线1441、第二导体线1451基本结构与第四导体线134相同。因此,通过使布线体11具备第一导体线1441、第二导体线1451能够进一步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布线基板8(布线体1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二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7(B)是用于对屈曲部进行说明的图,图18中的(A)以及图18中的(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引出布线层的第三变形例以及第四变形例的俯视图。如图16所示,在引出布线层14B的第一直线部144aB中,可以构成为第一导体线1441aB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角度θ5地延伸,并且第一导体线1441bB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角度θ6地延伸。此时,角度θ1、θ2的绝对值均小于45°(-45°<θ5、θ6<45°),由此能够使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纵横比(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沿引出布线层14B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8相对于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沿相对于引出布线层14B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D7的比(D7/D8))大于1。在本例中,引出布线层14B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形状成为沿该引出布线层14B的延伸方向延长的形状。优选上述角度θ5、θ6为10°以上,优选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纵横比(D7/D8)大于1且5以下(1<(D7/D8)≤5)。此外,在第二直线部144bB中,第一导体线1441aB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角度θ7地延伸,并且第一导体线1441bB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角度θ8地延伸。该角度θ7、θ8的绝对值均小于45°(-45°<θ7、θ8<45°),由此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纵横比大于1,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二直线部144bB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B与第一直线部144aB的第一单位网眼1442B实际具有相同的形状。这样,通过使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纵横比大于1能够缩短引出布线层14B的延伸方向的规定距离之间所包括的第一导体线1441B的总距离,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该引出布线层14B的电阻值的增大。另外,若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纵横比大于1,则极大部147B不为锐角形状,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B、14B间引起迁移的可能性。此外,在本例中,在网眼状电极6与引出布线层14的关系中,第一单位网眼1442B的纵横比大于网眼135的纵横比(网眼135的沿网眼状电极层1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D10相对于网眼沿相对于网眼状电极层13的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的长度D9的比(D10/D9(参照图12)))。另外,例如,如图17(A)所示,在引出布线层14C中,也可以构成为第一直线部144aC的端部1444aC与第二直线部144bC的端部1444bC相互重复,从而形成屈曲部145C。在本例中,具有与第一直线部144aC的宽度相当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与第一直线部144aC相同的中心轴的第一区域Z1和具有与第二直线部144bC的宽度相当的宽度、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与第二直线部144bC相同的中心轴的第二区域Z2重复的区域成为屈曲部145C(在图17(B)中,为画阴影的区域)。在该屈曲部145C中,构成为包括第一单位网眼1442和第二单位网眼1452C。在本例中,通过使构成第一直线部144aC的第一导体线1441与构成第二直线部144bC的第一导体线1441相互交叉而形成多个小于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第二单位网眼1452C。这样,与第一单位网眼1442的排列相比,第二单位网眼1452C致密地排列,从而在屈曲部145C抑制在引出布线层14C产生断线。此外,虽未特别图示,但像上述的例子那样,在构成第一、第二直线部的第一单位网眼以具有大于1的纵横比形成的情况下,通过使该第一直线部的一端部与第二直线部的一端部相互重复能够起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另外,例如,如图18中的(A)所示,引出布线层14D可以具有将第一顶点1443a彼此相互连结的第三导体线148。在本例的引出布线层14D中,由该第三导体线148构成侧端部146D。这样的第三导体线148由与第一导体线1441相同组成的材料一体地形成。此外,在图18中的(A)中,第三导体线148呈直线状,但不特别局限于此,如图18中的(B)所示,从制造布线基板时导电性材料填充性的观点考虑,第三导体线148B可以为曲线状。此外,优选第三导体线形成为不与第一导体线1441交叉。从制造时导电性材料向凹版的填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第三导体线148的宽度小于第一导体线1441的宽度。另外,在图18中的(A)以及图18中的(B)的例子中,在引出布线层14D、14E的两方的侧端部146D、146E分别设置有第三导体线148、148B,但也可以仅在引出布线层14D(14E)的侧端部146D(146E)的一者设置有该第三导体线148(148B)。像本例那样,引出布线层14D具有第三导体线148,从而在该引出布线层14D的侧端部146D中,能够实现第一顶点1443a、1443a间的导通,进而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引出布线层14D的电阻值的增大。另外,借助第三导体线148,侧端部146D的形状变平滑,因此能够在相邻的引出布线层14D、14D间更进一步抑制迁移的产生。本例中的“第三导体线148、148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侧边部”的一个例子。另外,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11中,使用呈网眼状的电极层亦即网眼状电极层13,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呈实心图案的电极层。在该情况下,作为构成电极层的材料,能够使用具有透明性的ITO(氧化铟锡)、导电性高分子等。如上所述,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布线体具备树脂层、设置于上述树脂层上的电极层、以及设置于上述树脂层上并且与上述电极层连接的网眼状的引出布线层,上述引出布线层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部;以及将上述第一、第二直线部相互连接的屈曲部,上述第一、第二直线部分别是排列由第一导体线形成的实际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第一单位网眼而构成的,满足下述式(8)(第一结构)。α1=α2···(8)其中,在上述式(8)中,α1是沿上述第一直线部中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α2是沿上述第二直线部中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在上述第一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屈曲部包括与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形状不同的形状的第二单位网眼(第二结构)。在上述第二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部与第二直线部的一端部相互重复,从而构成上述屈曲部,构成上述第二单位网眼的导体线包括构成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上述第一导体线与构成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上述第一导体线(第三结构)。在上述第二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一端部相互分离,上述屈曲部具有将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一端部相互连接的第二导体线,上述第二单位网眼包括上述第二导体线(第四结构)。在上述第四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导体线将构成上述第一直线部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与构成上述第二直线部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相互连接(第五结构)。在上述第四或第五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导体线的宽度与上述第二导体线的宽度实际相等(第六结构)。在上述第一~第六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对于上述第一直线部中的沿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单位网眼,一个该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与和该顶点对应的其他该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位于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对于上述第二直线部中的沿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单位网眼,一个该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与和该顶点对应的其他该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位于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上(第七结构)。在上述第一~第七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大于1,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俯视下的纵横比为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沿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沿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实际垂直的方向的长度的比(第八结构)。在上述第一~第八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出布线层的两方的侧端部包括构成上述引出布线层中位于最外侧的上述第一单位网眼的顶点之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一顶点,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宽度是在与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延伸方向实际垂直的方向上、一方的上述侧端部所包括的上述第一顶点与另一方的上述侧端部所包括的上述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第九的结构)。在上述第一~第九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上述电极层和与多个上述电极层分别连接且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多个上述引出布线层,在上述引出布线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引出布线层中的一者的上述第一顶点与相邻的上述引出布线层中的另一者的上述第一顶点相互偏移(第十结构)。在上述第一~第十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出布线层的开口率为50%以下(第十一结构)。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布线基板具备上述第一~第十一任一结构中记载的布线体和支承上述布线体的支承体(第十二结构)。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触摸传感器具备上述第十二结构中记载的布线基板(第十三结构)。此外,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容易而记载的,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的。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要素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的全部的设计变更、等价物也包括在内的主旨。例如,也可以通过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10省略基板21并且将相当于粘接层25的树脂层作为支承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的基材而使用来构成布线基板。另外,也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省略粘接层25而将网眼状电极层22以及引出布线层23直接设置于基板21上。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布线基板8也与本例同样,可以省略基材9。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第一、第二导体层的导电性材料,使用金属材料或碳系材料,但不特别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混合金属材料以及碳系材料所得的材料。在该情况下,例如以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导体线221A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在该第一导体线221A的上表面223侧配置碳系材料,在下表面224侧配置金属材料。另外,相反地,也可以在第一导体线221A的上表面223侧配置金属材料,在下表面224侧配置碳系材料。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布线体使用于触摸传感器的方式,但布线体的用途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对布线体通电而利用电阻加热等使之发热,由此将该布线体作为加热器来使用。在该情况下,作为导体图案的导电性粉末,优选使用电阻值比较高的碳系材料。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布线体的导体部的一部分接地来将该布线体作为电磁屏蔽屏蔽体来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布线体作为天线来使用。附图标记说明:1…触摸传感器;10...布线基板;2...布线体;21...基板(基材);22...网眼状电极层;221A、221B...第一导体线;222...侧部;2221...第一部分;2222...第二部分;2223...平坦部;223...上表面;2231...平坦部;224...下表面;23、23B、23C...引出布线层;231A、231B...第二导体线;230...侧部;2301...第一部分;2302...第二部分;2303...平坦部;232...网眼部;233...极大部;234...侧边部;235...上表面;2351...平坦部;236...下表面;241...凸部;242...凹部;25...粘接层(树脂层);251...支承部;252...平状部;7...触摸传感器;8...布线基板;9...基材;91...主面;11...布线体;12...粘接层;121...平坦部;1211...主面;122...支承部;1221...侧面;1222...粘合面;13...网眼状电极层;131...接触面;132...顶面;1321...平坦部;133...侧面;1331...第一部分;1332...第二部分;1333...平坦部;134a、134b...第四导体线;135...网眼;136...外缘部;14、14B~14E...引出布线层;141...接触面;142...顶面;1421...平坦部;143...侧面;1431...第一部分;1432...第二部分;1433...平坦部;144a、144b、144aB、144bB、144aC、144bC...第一、第二直线部;1441a、1441b、1441aB、1441bB...第一导体线;1442、1442a、1442b、1442B...第一单位网眼;1443、1443A、1443B...顶点;1443a...第一顶点;1443b...第二顶点;1444a、1444b、1444aC、1444bC...端部;145、145C...屈曲部;1451...第二导体线;1452、1452C...第二单位网眼;146...侧端部;147...极大部;148、148B...第三导体线;15...树脂层;16...网眼状电极层;17...引出布线层;4...凹版;41...第一凹部;42...第二凹部;5...导电性材料;51...表面;6...粘合材料。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