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衣用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400发布日期:2019-01-05 00:0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衣用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衣用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女性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女士内衣也理所当然地开始了革新,塑身内衣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奢华、诱惑、舒适、激情和性感的风格,紧身且穿着舒适的塑身内衣重新回归到爱美女性的生活中。塑身内衣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款式的合理设计和内衣面料的不断更新。蕾丝面料在内衣界的运用极为普遍,常以面辅料的形式运用于塑身内衣的设计中,不同种类的塑身内衣对蕾丝面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经编织物作用女式内衣使用非常常用的一种结构,由于其轻便性和丰富的花纹效果得到了非常多女士的喜爱,但是现阶段的经编内衣基本上采用多块经编面料按内衣尺寸要求缝合而成,直接通过经编结构的设计实现无缝编织且具紧身效果的经编内衣非常少,而且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经编内衣紧身效果差、无缝编织实现困难、功能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衣用经编织物,从上到下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结构的经编组织,分别为高拉力组织、中拉力组织和低拉力组织,所述高拉力组织采用至少四把梳栉编织,中拉力组织采用至少三把梳栉编织,低拉力组织采用至少两把梳栉编织;其中高拉力组织上的第一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1为:(1-0/1-2)×6//;高拉力组织上的第二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2为:(1-2/1-0)×6//;高拉力组织上的第三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3为(0-1/5-4/1-2/4-3)×3//;高拉力组织上的第四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4为:(5-4/0-1/4-3/1-2)×3//;高拉力组织中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穿纱方式均为一穿一空,第三把梳栉和第四把梳栉穿纱方式采用满穿。

采用高拉力组织、中拉力组织和低拉力组织三种经编组织结构对内衣用经编织物整体效果进行设计,比如在腹部采用高拉力组织,腹部与臀部、腹部与胸部之间的连接部采用中拉力组织,在胸部和臀部采用低拉力组织,只采用四把梳栉即可实现内衣的无缝编织,且使得编织得到的内衣能较好的体现女性的线条美感。

高拉力组织设计两把横移距离较大的梳栉进行衬纬编织,使得其对相邻两排的线圈之间产生拉力,并通过使另外两把编织经平组织的梳栉采用一穿一空的穿纱方式,使得相邻两排线圈之间本身存在孔隙,从而在衬纬纱的拉力作用下容易缩小相邻两排线圈之间的距离,达到束身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中拉力组织采用上的第一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1为:1-0/1-2//;中拉力组织上的第二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2为:1-2/1-0//;中拉力组织上的第三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3为0-1/5-4//;中拉力组织中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穿纱方式均为两穿一空,第三把梳栉穿纱方式采用一穿两空。

中拉力组织设计一把横移距离较大的梳栉进行衬纬编织,而且另两把梳栉采用两穿一空,从而使得相邻两排线圈在衬纬线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拢,达到一定的束身效果。

进一步,所述低拉力组织上的第一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1:(3-4/3-2)×4/(1-0/1-2)×4//,所述低拉力组织上的第二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2:(1-0/1-2)×4/(3-4/3-2)×4//;且低拉力组织中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穿纱方式均为两穿一空。

采用两把梳栉编织低拉力组织,并形成较为松散的网眼结构,且将穿纱方式设计成两穿一空,使得两排线圈之间无其他纱线的拉力,线圈之间的距离较大。

进一步,所述高拉力组织、所述中拉力组织和所述低拉力组织中的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所用的织线均为含有石墨烯颗粒的锦纶长丝。

进一步,所述含有石墨烯颗粒的锦纶长丝的规格为50D/48F,且其中石墨烯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0.5-2%。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颗粒的粒径为0.01~0.05mm。

两把前梳中的织线采用锦纶长丝,并将其应用于内衣领域,保证了内衣主体具有良好的强力,而且通过在其内部添加石墨烯颗粒,可以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进一步,所述高拉力组织和所述中拉力组织上的第三把梳栉、所述高拉力组织上的第四把梳栉所用的织线均为氨纶长丝,其细度为300dtex。

第三把梳栉和第四把梳栉的作用为通过拉力将相邻两排线圈拉拢,采用氨纶长丝作为其织线,可以扩大中拉力组织和高拉力组织中两线圈的距离范围,从而对女性腹部及其过渡区起到非常好的束身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高拉力组织、中拉力组织和低拉力组织三种经编组织结构对内衣用经编织物整体效果进行设计,比如在腹部采用高拉力组织,腹部与臀部、腹部与胸部之间的连接部采用中拉力组织,在胸部和臀部采用低拉力组织,只采用四把梳栉即可实现内衣的无缝编织,且使得编织得到的内衣能较好的体现女性的线条美感;

(2)高拉力组织设计两把横移距离较大的梳栉进行衬纬编织,使得其对相邻两排的线圈之间产生拉力,并通过使另外两把编织经平组织的梳栉采用一穿一空的穿纱方式,使得相邻两排线圈之间本身存在孔隙,从而在衬纬纱的拉力作用下容易缩小相邻两排线圈之间的距离,达到束身的效果;

(3)中拉力组织设计一把横移距离较大的梳栉进行衬纬编织,而且另两把梳栉采用两穿一空,从而使得相邻两排线圈在衬纬线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拢,达到一定的束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经编织物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高拉力组织各梳栉垫纱数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中拉力组织各梳栉垫纱数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低拉力组织各梳栉垫纱数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内衣用经编织物从上到下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结构的经编组织,分别为高拉力组织1、中拉力组织2和低拉力组织3,所述高拉力组织1采用至少四把梳栉编织,中拉力组织2采用至少三把梳栉编织,低拉力组织3采用至少两把梳栉编织;其中高拉力组织上的第一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1为:(1-0/1-2)×6//;高拉力组织上的第二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2为:(1-2/1-0)×6//;高拉力组织上的第三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3为(0-1/5-4/1-2/4-3)×3//;高拉力组织上的第四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4为:(5-4/0-1/4-3/1-2)×3//;高拉力组织中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穿纱方式均为一穿一空,第三把梳栉和第四把梳栉穿纱方式采用满穿。采用高拉力组织、中拉力组织和低拉力组织三种经编组织结构对内衣用经编织物整体效果进行设计,比如在腹部采用高拉力组织,腹部与臀部、腹部与胸部之间的连接部采用中拉力组织,在胸部和臀部采用低拉力组织,只采用四把梳栉即可实现内衣的无缝编织,且使得编织得到的内衣能较好的体现女性的线条美感。高拉力组织设计两把横移距离较大的梳栉进行衬纬编织,使得其对相邻两排的线圈之间产生拉力,并通过使另外两把编织经平组织的梳栉采用一穿一空的穿纱方式,使得相邻两排线圈之间本身存在孔隙,从而在衬纬纱的拉力作用下容易缩小相邻两排线圈之间的距离,达到束身的效果。

中拉力组织2采用上的第一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1为:1-0/1-2//;中拉力组织上的第二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2为:1-2/1-0//;中拉力组织上的第三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3为0-1/5-4//;中拉力组织中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穿纱方式均为两穿一空,第三把梳栉穿纱方式采用一穿两空。中拉力组织设计一把横移距离较大的梳栉进行衬纬编织,而且另两把梳栉采用两穿一空,从而使得相邻两排线圈在衬纬线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拢,达到一定的束身效果。

低拉力组织3上的第一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1:(3-4/3-2)×4/(1-0/1-2)×4//,所述低拉力组织上的第二把梳栉的垫纱数码GB2:(1-0/1-2)×4/(3-4/3-2)×4//;且低拉力组织中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穿纱方式均为两穿一空。采用两把梳栉编织低拉力组织,并形成较为松散的网眼结构,且将穿纱方式设计成两穿一空,使得两排线圈之间无其他纱线的拉力,线圈之间的距离较大。

所述高拉力组织1、所述中拉力组织2和所述低拉力3组织中的第一把梳栉和第二把梳栉所用的织线均为含有石墨烯颗粒的锦纶长丝。

含有石墨烯颗粒的锦纶长丝的规格为50D/48F,且其中石墨烯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0.5-2%,所述石墨烯颗粒的粒径为0.01~0.05mm。两把前梳中的织线采用锦纶长丝,并将其应用于内衣领域,保证了内衣主体具有良好的强力,而且通过在其内部添加石墨烯颗粒,可以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高拉力组织1和所述中拉力组织2上的第三把梳栉、所述高拉力组织上的第四把梳栉所用的织线均为氨纶长丝,其细度为300dtex。第三把梳栉和第四把梳栉的作用为通过拉力将相邻两排线圈拉拢,采用氨纶长丝作为其织线,可以扩大中拉力组织和高拉力组织中两线圈的距离范围,从而对女性腹部及其过渡区起到非常好的束身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