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576发布日期:2019-01-05 00:1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自动剪线装置、自动抬压脚装置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驱动自动剪线装置大部分是通过红外感应开关来实现的。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 103437084 B)工业缝纫机用红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发明专利记载:包括一组红外对射装置,所述红外对射装置包括位于针板上的红外接收器、位于针板上方的固定板上的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与红外发射器相对应,所述红外接收器与信号调理及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及控制电路与缝纫机电控箱相连接,所述缝纫机电控箱同时与剪线电磁铁、抬压脚电磁铁相连接,所述剪线电磁铁控制剪线机构动作。红外对射装置安装时要求高,要求将发射器与接收器的位置对应,还需要在针板上加工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器或接收器的安装位,发射器或接收器安装在安装位内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风尘遮挡影响对射效果,需要经常地清理,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的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包括自动剪线装置及针板,在针板上方的机壳上设置有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对着针板设置,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针板被缝料遮挡时,机器处于缝纫状态;缝料离开针板后,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感应到针板的反射信号并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自动剪线装置动作。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机壳的机头盖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机头盖板的底平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自动剪线装置包括固设在机壳上的传动支架、电机,在传动支架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剪线驱动轴,在剪线驱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驱动件,传动轴驱动件的一端固定在剪线驱动轴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在剪线驱动轴外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顶紧在传动支架的左端、另一端顶紧在传动轴驱动件上,在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随转轴转动的剪线驱动推杆,剪线驱动轴的右端设置有剪线驱动轴座,下切刀驱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剪线驱动轴座上、另一端与下切刀托架连接,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通过螺钉转动连接在刀盘座上,在下切刀托架的右端设置有动刀,在刀盘座上通过定刀架设置有定刀,定刀位于动刀的上方,电机的转轴顺时针转动带动剪线驱动推杆作用于传动轴驱动件,传动轴驱动件带动剪线驱动轴沿其轴线向左移动,使下切刀驱动连杆绕螺钉转动带动下切刀驱动连杆向右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下切刀驱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钉穿过条形孔连接在下切刀托架上,下切刀驱动连杆摆动带动下切刀托架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在下切刀托架上对应位置设置有弧形凹槽,下切刀驱动连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下切刀驱动连杆摆动带动下切刀托架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下切刀托架一侧的刀盘座上铰接有左引导摇臂与右引导摇臂,在下切刀托架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左条形孔与右条形孔,左引导摇臂与右引导摇臂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左条形孔与右条形孔内,左引导摇臂与右引导摇臂控制下切刀托架沿左右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中,所述下切刀托架通过导轨设置在刀盘座上,导轨控制下切刀托架沿左右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针板反射通过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发射的红外线,实现对缝纫机的工作状态的识别,进而实现自动控制剪线,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且无需在针板上设置安装位,避免了粉尘的影响及缝料对感应器的磨损导致感应效果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剪线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剪线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剪线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针板;2、机壳;3、机头盖板;4、安装支架;5、传动支架;6、剪线驱动轴;7、传动轴驱动件;8、复位弹簧;9、电机;10、剪线驱动推杆; 11、剪线驱动轴座;12、下切刀驱动连杆;13、下切刀托架;14、刀盘座;15、动刀;16、定刀架;17、定刀;18、条形孔;19、弧形凹槽;20、左引导摇臂; 21、右引导摇臂;22、左条形孔;23、右条形孔;24、导轨;25、夹紧压力弹簧刀片;26、下切刀驱动小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一种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自动剪线装置,包括自动剪线装置及针板1,在针板1上方的机壳2上设置有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对着针板1设置,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器朝针板1红外线发射,由于针板1自身的特性,具有反光性,因此,针板1可以将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发射的红外线反射回去。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针板1被缝料遮挡时,机器处于缝纫状态,自动剪线装置不动作;缝料离开针板1后,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感应到针板1反射的红外线,并将接收的信号传送至控制器,代表缝制工作已经完成,由控制器控制自动剪线装置动作,进行剪线。其中,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发射在针板1上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具体地,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机壳2的机头盖板3上。

更具体地,所述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4固定在机头盖板 3的底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剪线装置包括固设在机壳2上的传动支架5、电机9,在传动支架5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剪线驱动轴6,在剪线驱动轴6上设置有传动轴驱动件7,传动轴驱动件7的一端固定在剪线驱动轴6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在剪线驱动轴6外套设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一端顶紧在传动支架5的左端、另一端顶紧在传动轴驱动件7上,在电机9的转轴上设置有随转轴转动的剪线驱动推杆10,剪线驱动轴6的右端设置有剪线驱动轴座11,下切刀驱动连杆12的一端铰接在剪线驱动轴座11上、另一端与下切刀托架13连接,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12通过螺钉转动连接在刀盘座14上,在下切刀托架13的右端设置有动刀15,在刀盘座14上通过定刀架16设置有定刀17,定刀17位于动刀 15的上方,电机9的转轴顺时针转动带动剪线驱动推杆10作用于传动轴驱动件 7,传动轴驱动件7带动剪线驱动轴6沿其轴线向左移动,使下切刀驱动连杆12 绕螺钉转动带动下切刀驱动连杆12向右移动(即出刀)。控制器控制电机9的转轴转动预设的角度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机9逆时针转动,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带动剪线驱动轴6复位,进而带动下切刀托架13向右移动复位(即收刀),此时动刀15与定刀17配合动作进行剪线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12通过下切刀驱动小连杆26与剪线驱动轴座11连接。下切刀驱动小连杆26的一端与下切刀驱动连杆12铰接,另一端与剪线驱动轴座11铰接。

进一步地,下切刀驱动连杆12的另一端与下切刀托架13连接的结构可以是: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18,下切刀驱动连杆1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穿过条形孔18连接在下切刀托架13上,下切刀驱动连杆12摆动带动下切刀托架13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也可以是:所述下切刀驱动连杆12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在下切刀托架13上对应位置设置有弧形凹槽19,下切刀驱动连杆12的另一端设置在弧形凹槽19内,下切刀驱动连杆12摆动带动下切刀托架13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为了确保下切刀托架13是沿左右方向直线移动,所述下切刀托架13一侧的刀盘座14上铰接有左引导摇臂20与右引导摇臂21,在下切刀托架13上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左条形孔22与右条形孔23,左引导摇臂20与右引导摇臂2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左条形孔22与右条形孔23内,左引导摇臂20与右引导摇臂21 控制下切刀托架13沿左右方向移动。

也可以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下切刀托架13沿左右方向直线移动:所述下切刀托架13通过导轨24设置在刀盘座14上,导轨控制下切刀托架13沿左右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下切刀托架13的右端的底平面设置有夹紧压力弹簧刀片25,使动刀15与定刀17保持夹紧状态,提高剪线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9可以用旋转气缸代替。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剪线装置也可以用旋转式的结构来实现。如:

包括安装在刀盘座14上的下切刀托架13、安装在下切刀托架13且可移动的动刀15、以及安装在缝纫机机壳2上且用于驱动缝纫机的动刀15动作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单元与动刀15相连接、并驱动动刀15移动。所述动力源为电磁铁或气缸。所述传动单元可以选用连杆机构、也可以选用钢丝绳传动机构,为了降低成本、且提高缝纫机的美观度,所述传动单元优选采用钢丝绳传动机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