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6581发布日期:2018-12-28 19:4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施切顶块体充填巷帮破碎围岩稳定机理与无煤柱开采成套技术中,受回采巷道坡度变化及巷高起伏影响,张紧后的挡矸网钢丝绳长短不一,导致入井前无法将钢丝绳两端均制作成成型的绳套,目前,提供的挡矸网钢丝绳仅有一端已制作成绳套,另一端尚未进行制作,需要现场人工制作,然而,现场人工制作钢丝绳绳套存在如下弊端:(1)由于钢丝绳强度高,人工制作钢丝绳绳套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较长,制作工序较为困难;(2)人工制作钢丝绳绳套期间,尚无安全防护措施,实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无法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人工制作钢丝绳绳套工序复杂,制作标准较低,需反复调整才能满足巷道不同地点钢丝绳的长短需求,导致该工序整体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绳套的制作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包括杆体和旋转轴,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上设置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上设置有第二挂槽,所述第一挂槽与所述第二挂槽通过花篮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体上靠近所述旋转轴端设置有上卡绳器,所述第二杆体上靠近所述旋转轴端与所述上卡绳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下卡绳器,所述下卡绳器一侧设置有托卡槽。

所述上卡绳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内侧,所述下卡绳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的内侧,所述上卡绳器为U型结构,所述下卡绳器包括底板、凹槽和卡头,底板上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头,凹槽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两两卡头之间,且两个凹槽位置关于底板中心对称,两个凹槽的尺寸以及两个凹槽之间的尺寸与所述U型结构的上卡绳器尺寸相匹配,所述上卡绳器通过所述下卡绳器上的凹槽与所述下卡绳器连接。

所述第一挂槽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挂槽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杆体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投入到沿空留巷使用,简化了钢丝绳绳套制作工序,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与消耗时长,提高了绳套的制作质量与施工效率,且消除了钢丝绳绳套制作期间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源于现场施工中工具器具存在的不足,旨在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现场实际指导意义,现场实用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卡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卡绳器与托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附图1、图2和图3,图中,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旋转轴,4-第一手柄,5-第二手柄,6-第一挂槽,7-第二挂槽,8-花篮螺栓,9-上卡绳器,10-下卡绳器,11-托卡槽,12-底板,13-卡头,14-凹槽。

实施例:一种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包括杆体和旋转轴3,杆体包括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第一杆体1一端通过旋转轴3与第二杆体2的一端连接,第一杆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4,第一手柄4上设置有第一挂槽6,第二杆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柄5,第二手柄5上设置有第二挂槽7,第一挂槽6与第二挂槽7通过花篮螺栓8连接在一起,第一杆体1上靠近旋转轴3端设置有上卡绳器9,第二杆体2上靠近旋转轴3端与上卡绳器9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下卡绳器10,下卡绳器10一侧设置有托卡槽11。

上卡绳器9设置在第一杆体1的内侧,下卡绳器10设置在第二杆体2的内侧,上卡绳器9为U型结构,下卡绳器10包括底板12、凹槽14和卡头13,底板12上四个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卡头13,凹槽1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两两卡头13之间,且两个凹槽14位置关于底板12中心对称,两个凹槽14的尺寸以及两个凹槽14之间的尺寸与U型结构的上卡绳器9尺寸相匹配,上卡绳器9通过下卡绳器10上的凹槽14与下卡绳器10连接。

第一挂槽6设置有两个,第二挂槽7设置有两个,第一杆体1一端通过旋转轴3与第二杆体2的一端铰接连接。

使用时,打开本实用新型沿空留巷挡矸网钢丝绳绳套专用制作装置,将待安装的钢丝绳卡头13压板放置于托卡槽11内,再将钢丝绳弯曲成套放置于上卡绳器9与下卡绳器10之间以及托卡槽11内,钢丝绳位于压板上方,随后同时握紧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5,闭合杆体,使其处于夹持状态,然后,安装花篮螺栓8,以防手柄及杆体弹开伤人,再利用U型螺栓将待安装的钢丝绳卡头13在托卡槽11上紧固牢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未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