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织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0455发布日期:2019-08-09 21:4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机织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纺织机械领域以及镀膜领域,具体是一种针织机织针,在针织机的织针表面采用FCVA技术镀ta-C,从而获得表面镀有ta-C的针织机的织针。



背景技术:

针织机的织针为钢质针体,所用钢的硬度约为504hv~645hv,极易磨损。为提升织针的耐磨性,目前国际通用的技术是,采用电镀硬铬表面处理技术在钢质织针表面形成硬铬保护层。硬铬的硬度为800hv,摩擦系数为0.7-1.0,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摩擦系数,可增加织针在工作条件下的抗磨性能。

但随着各国政府、工业领域以及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采用电镀硬铬技术作织针表面处理,其在环保上的隐患逐渐显露。

采用电镀硬铬技术对织针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以及镀铬后织针表面的硬铬保护层都隐含铬污染的风险,在编织生产过程中铬的微量扩散被附着在织物中,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其次,由于电镀硬铬技术对镀层厚度可控性欠佳,容易造成镀层厚薄不均匀,影响织针精度。

再者,由于电镀硬铬的硬度和摩擦系数的局限性,使织针性能达不到要求,使针织机设备的性能提升受到限制,只能在转速提高与织针磨损、摩擦发热之间寻求均衡,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合理的使用寿命,难以再提升针织机运转速度和生产效率。换言之,技术上转速提高易于实现,而因转速提高带来的织针磨损大和因摩擦发热影响热膨胀性造成不稳定的问题无法解决,技术上面临瓶颈。提升硬度和降低摩擦系数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针织机织针性能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机织针,采用FCVA技术对织针表面镀ta-C,替代现有的表面电镀硬铬的织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机织针,包括织针针体和设置在针体表面的 ta-C。

优选的,所述ta-C的硬度为2500-5000hv。

优选的,所述ta-C的摩擦系数为0.08-0.1。

优选的,所述ta-C的厚度为0.5-2微米。

优选的,所述ta-C是通过FCVA镀在织针表面。

优选的,所述织针为经编机、圆机、袜机、横机中的至少一种针织机械的织针,所述织针种类包括导纱针、针芯、沉降片、槽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织针表面设置ta-C替代常规的电镀硬铬表面处理,具有以下优势:

a.电镀硬铬硬度800hv,摩擦系数0.7-1.0,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ta-C硬度 2500-5000hv,摩擦系数0.08-0.1,使织针具有超高耐磨性。

b.ta-C超低的摩擦系数,减少织针与纱线的摩擦阻力,线圈更圆滑,编织更流畅,织物表面更平整。

c.ta-C的主要成分为碳膜,具有垂直隔热性和水平导热性。当织针工作时,与织物摩擦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织物带走,减少了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织针膨胀。

d.ta-C的主要成分为碳,具有优异的抗酸性能,增强了织针的抗腐蚀能力,有效避免了某些酸性化纤对织针的腐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FCVA技术在钢质织针表面形成ta-C保护层,解决了对织针表面进行电镀硬铬加工过程中的铬污染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选用的ta-C完全不含铬,解决了织针在编织生产过程中的铬污染问题。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FCVA技术可以精准控制织针ta-C的厚度,使织针精度提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ta-C使织针的表面硬度大幅提升(硬度2500-5000hv),摩擦系数显著降低(0.08-0.1),为更高速针织机的研发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织机织针的局部剖面放大图;1-ta-C,2-导纱针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是一种针织机导纱针,包括导纱针针体2和针体表面的ta-C 1。制备该针织机导纱针的步骤如下:

A、排列导纱针针体;

B、通过FCVA技术在织针表面镀ta-C,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导纱针,其ta-C的硬度为2500-5000hv、摩擦系数为 0.08-0.1、厚度为0.5-2微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是一种针织机针芯,包括针芯针体和针体表面的ta-C,制备该针织机针芯的步骤如下:

A、排列针芯针体;

B、通过FCVA技术在织针表面镀ta-C,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针芯,其ta-C的硬度为2500-5000hv、摩擦系数为 0.08-0.1、厚度为0.5-2微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具体是一种针织机沉降片,包括沉降片针体和针体表面的ta-C。制备该针织机沉降片的步骤如下:

A、排列沉降片针体;

B、通过FCVA技术在织针表面镀ta-C,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沉降片,其ta-C的硬度为2500-5000hv、摩擦系数为 0.08-0.1、厚度为0.5-2微米。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具体是一种针织机槽针,包括槽针针体和针体表面的ta-C,制备该针织机槽针的步骤如下:

A、排列槽针针体;

B、通过FCVA技术在织针表面镀ta-C,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槽针,其ta-C的硬度为2500-5000hv、摩擦系数为 0.08-0.1、厚度为0.5-2微米。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针织机导纱针,包括导纱针针体和针体表面的硬铬镀层,制备该针织机导纱针的步骤如下:

A、排列导纱针针体;

B、通过化学电镀方法将铬原子沉积在针体表面,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导纱针,其硬铬的硬度为800hv、摩擦系数为0.7-1.0、厚度为4-8微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FCVA技术,在针织机各类织针表面形成ta-C,具有超高硬度,超低摩擦系数,高耐磨性,高抗腐蚀性,各项性能指标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