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2367发布日期:2019-05-11 00:1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衣服的袖子和裤子的外侧面上缝制有相互平行的多条装饰条,这些装饰条使得服装看起来更加动感和美观,这些装饰条是通过多饰条缝制设备进行缝制的。目前的多饰条缝制设备具有多针缝纫机和相应的装饰条送料装置,进行多饰条缝制作业时,由人工将需要缝制装饰条的布料送入多针缝纫机,同时由相应的饰条送料装置将待缝制的多条装饰条送料至多针缝纫机,多针缝纫机将多条装饰条缝制到相应的布料上侧上以后再由其多针缝纫机自带的拖轮机构将缝制好装饰条的布料拉出。人工送料不仅效率低,而且送料过程中容易偏移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质量较高且能大大提高生产加工效率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包括机架、多针缝纫机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显示设备状态和控制设备。多针缝纫机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部上。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饰条送带装置、送料装置和剪切装置。多针缝纫机上设有拉筒。饰条送带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多针缝纫机上方。饰条送带装置用于使待缝制的装饰条处于松弛状态进入多针缝纫机的拉筒进行卷边。送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送料装置的送料方向沿左右向设置。送料装置用于将布料平整的送至多针缝纫机与卷边后的装饰条进行缝制,并将缝制好装饰条的布料从多针缝纫机中送出。剪切装置用于切断相应的缝制完成的装饰条。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送料装置包括输送平台、送料驱动装置、下送料装置、上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由送料驱动装置驱动下送料装置送料,由送料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上送料装置与下送料装置同步运动送料。输送平台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下送料装置包括一组送料同步带,该组送料同步带围绕输送平台设置。上送料装置包括一组上部送料同步带,上送料装置的各上部送料同步带位于相应下送料装置的送料同步带上方,与送料同步带共同将布料夹住进行送料。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多针缝纫机上还设有压脚调节组件和机头吹气管。拉筒有3个,3个拉筒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在相应的拉筒安装座上,该拉筒安装座铰接设在多针缝纫机的右部上。所述拉筒上设有送料气管,送料气管与拉筒内部相连通。压脚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气缸和压缩弹簧。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与压缩弹簧固定相连。压缩弹簧滑动设置在多针缝纫机的压脚板的驱动轴上,处于压缩状态,从上方向下压住压脚板的相应部分。机头吹气管的数量与拉筒的数量相同,3个机头吹气管从前之后依次固定设置在气管安装座上,分别与相应的拉筒的位置相对应,气管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拉筒安装座上。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饰条送带装置包括送带驱动电机、驱动辊和压轮组件。由送带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辊转动,通过压轮组将装饰条压紧在驱动辊上,在压轮组件和驱动辊共同作用下将装饰条从相应的放料盘上拉出,使装饰条进入拉筒时处于松弛状态。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饰条送带装置还包括控制箱;送带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中,其电机轴向前伸出控制箱外;控制箱的右侧设有电源开关和调速开关,控制箱中还设有驱动器;送带驱动电机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与电源开关电连接,电源开关与相应的电源电连接,调速开关与驱动器电连接,当打开电源开关后,通过调速开关可以调节送带驱动电机的转速;驱动辊通过相应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控制箱的前侧上,由送带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饰条送带装置还包括安装底板、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第三导向组件和光眼检测组件。安装底板通过相应的送带装置连接臂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后部左部上。控制箱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板上,且控制箱与安装底板之间设有缓冲垫。放料架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左部上,位于控制箱的左前方。放料架设有放料横杆部,放料横杆部上设有3至8个放料盘限位挡圈。2个放料盘限位挡圈为1组,各组放料盘限位挡圈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在放料横杆部上,相应一组的2个放料盘限位挡圈将相应的一盘放料盘限位在放料横杆部的轴向上,放料盘以放料横杆部为转动轴转动,放料盘上缠绕有相应的待缝制的装饰条。驱动辊通过相应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控制箱的前侧上,由送带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压轮组件的数量与放料盘的数量相对应,各组压轮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旋转电磁铁、旋转驱动臂、压轮和压轮安装架。旋转驱动臂的右端传动连接在旋转电磁铁的转轴上。压轮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旋转驱动臂的左端上。压轮转动设置在压轮安装架上。旋转电磁铁的转轴的轴线、压轮的转动轴线与驱动辊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各组压轮组件的旋转电磁铁通过相应的安装架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前侧上方。

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过带杆和第一过带杆挡圈。第一过带杆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前侧左部上,其轴线与驱动辊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过带杆挡圈有3至5个。各第一过带杆挡圈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第一过带杆上。

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过带杆和第二过带杆挡圈。第二过带杆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前侧右部上,其轴线与驱动辊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二过带杆挡圈的数量与放料盘限位挡圈的数量相同。2个第二过带杆挡圈为1组,各组第二过带杆挡圈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在第二过带杆上,相应一组的2个第二过带杆挡圈将经过的相应一条装饰条在第二过带杆的轴向上进行限位,防止各装饰条之间相互交叉造成打结。

第三导向组件包括第三过带杆、第三过带杆挡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导向安装板、第二导向安装板、第一导向连接板和第二导向连接板。第一导向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控制箱的前侧右部上。第三过带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导向安装板和第二导向安装板之间,且第三过带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轴线与驱动辊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一导向安装板和第二导向安装板的左部之间,第三过带杆位于第一导向安装板和第二导向安装板的左部之间。第一导向连接板和第二导向连接板从前之后依次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

第三过带杆挡圈的数量与放料盘限位挡圈的数量相同。2个第三过带杆挡圈为1组,3组第三过带杆挡圈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在第三过带杆上,相应一组的2个第三过带杆挡圈用于对经过的相应一条装饰条在第三过带杆的轴向上进行限位,防止各装饰条之间相互交叉造成打结。

光眼检测组件的数量与放料盘的数量相同,各组光眼检测组件均采用对射光眼,各组对射光眼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在控制箱前侧下部上相应的安装板上。各组对射光眼的对射方向沿左右向设置。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送料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联轴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驱动电机由其电机壳通过相应的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部上侧上,位于输送平台的下侧,其电机轴朝向前方伸出。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驱动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均采用同步带轮。第一驱动轮传动设置在驱动轴的前部上。第二驱动轮传动设置在驱动轴上,位于第一驱动轮和联轴器之间。从而由驱动轴带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转动。

下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同步带、左端第一驱动轴、送料装置驱动轮、第一同步带、右端安装轴、左端安装轴。送料同步带有2组,2组送料同步带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称为前部送料同步带和后侧送料同步带。左端第一驱动轴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左端前部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左端前部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上。左端第一驱动轴的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送料装置驱动轮传动设置在左端第一驱动轴上,第一同步带围绕送料装置驱动轮和第一驱动轮设置。左端第一驱动轴上设有数量与前部送料同步带数量相同的前部送料同步带轮。各前部送料同步带轮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左端第一驱动轴上。右端安装轴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右端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右端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上。右端安装轴的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右端安装轴上设有数量为前部送料同步带数量与后侧送料同步带数量之和的右部送料同步带轮。右部送料同步带轮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右端安装轴上。各前部送料同步带围绕输送平台及相应的左端第一驱动轴上的前部送料同步带轮和右端安装轴上的位于前部的相应的右部送料同步带轮设置。左端安装轴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左端后部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左端后部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上。左端安装轴的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左端安装轴上设有数量与后侧送料同步带数量相同的后部送料同步带轮。后部送料同步带轮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左端安装轴上。各后侧送料同步带围绕输送平台及相应的左端安装轴上的后部送料同步带轮和右端安装轴上的位于后部的相应的右部送料同步带轮设置。

上送料装置包括前侧安装板、后侧安装板、中部连接板、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上部送料同步带、上送料驱动涨紧轮、第一涨紧安装轴、上送料张紧装置、上盖板。上部送料同步带的数量与下送料装置的后侧送料同步带的数量相同,且在上下位置上与下送料装置的后侧送料同步带相对应。前侧安装板、中部连接板和后侧安装板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前侧安装板、中部连接板和后侧安装板均沿左右向竖直设置。后侧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抬升移动装置的抬升连接座上。前侧安装板和中部连接板之间设有相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连接前侧安装板和中部连接板。前侧安装板的后侧左部上设有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轮。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前侧安装板、中部连接板和后侧安装板的前部上。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设有数量与上部送料同步带数量相同的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各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从前至后依次传动设置在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上。位于前侧的一根上部送料同步带围绕相应的位于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前端的一个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和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轮设置。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传动设置在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的后部上。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围绕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和传动装置的第一驱动同步带轮设置。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整体呈左高右低设置,也即第一驱动同步带轮高于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前侧安装板的中部与中部连接板的相应部位之间,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上设有2个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各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的中部和后部上。位于中部的两根上部送料同步带分别围绕相应的位于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中部的两个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和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设置。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转动设置在中部连接板和后侧安装板的后部之间,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上设有2个上部送料后左同步带轮。位于后部的两根上部送料同步带分别围绕相应的位于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后部的两个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和上部送料后左同步带轮设置。上送料驱动涨紧轮通过相应的第一涨紧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后侧安装板与中部连接板之间,且与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上侧滚动接触,所述上送料驱动涨紧轮的第一涨紧安装轴的左右位置可以调节固定,从而改变张紧度。上送料张紧装置包括数量与上部送料同步带数量相同的上送料涨紧轮,各上送料涨紧轮通过相应的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各相应的上部送料同步带中,各上送料涨紧轮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改变张紧度。上盖板固定设置在前侧安装板和后侧安装板上。

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第一传动驱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同步带轮、第二传动同步带、第一驱动同步带轮、第一传动涨紧轮、第二传动涨紧轮和传动安装架。第一传动轴通过相应的两个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传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前端上,第一传动同步带围绕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和送料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轮设置。第一传动涨紧轮通过相应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传动涨紧轮的转动轴线沿前后向设置,其上下位置可以调节固定。第一传动涨紧轮设置在第一传动同步带的上侧,从上方向下压住第一传动同步带使其处于张紧状态。第一传动驱动轮传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后端上。传动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后侧安装板的中部上。第二传动轴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传动安装架上。第一传动齿轮传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使用时可与第一传动驱动轮相啮合。第二传动同步带轮传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三传动轴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传动安装架和上送料装置的后侧安装板和中部连接板上。第三传动同步带轮传动设置在第三传动轴的后端上,第二传动同步带围绕第二传动同步带轮和第三传动同步带轮设置。第一驱动同步带轮传动设置在第三传动轴的前部上。第二传动涨紧轮转动设置在传动安装架上,其转动轴线与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第二传动涨紧轮其左右位置可以调节固定。第二传动涨紧轮设置在第二传动同步带的中间,从左方向右顶住第二传动同步带使其处于张紧状态。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送料装置还包括抬升装置。抬升移动装置用于调节下送料装置的送料同步带与上送料装置的上部送料同步带之间的距离以及上送料装置与多针缝纫机之间在左右向上的距离。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剪切装置装置包括剪切装置安装座、包括动切刀、定切刀、切刀驱动气缸和剪切检测光眼。剪切装置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后侧上,位于多针缝纫机的左侧。定切刀固定设置在剪切装置安装座的支撑平台上。切刀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剪切装置安装座的上部悬臂上。动切刀固定设置在切刀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上,切刀驱动气缸驱动由动切刀上下运动与定切刀形成剪切机构,用于将装饰条切断。剪切检测光眼固定设置在切刀驱动气缸的右侧上,用于检测下方的布料是否缝制完毕。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第一辅助送料组件。第一辅助送料组件包括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和第一吹气杆。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固定设置在上送料装置的右部中部上,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固定设置在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上,用于检测布料是否到位。第一吹气杆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上送料装置的右部上。第一吹气杆上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朝向左下方吹气。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为射灯,射灯通过相应的射灯安装调节臂固定设置在送料装置的上方,用于定位摆放布料的位置。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收料装置。收料装置包括收料安装架、放料架、夹料架、夹料架驱动装置、拨料架和拨料架驱动装置。收料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部下部上。放料架基本呈T型,放料架可调节固定设置在收料安装架的左部上。放料架中部设有第一光眼,用于检测缝好装饰条的布料是否下落到位。夹料架包括夹料横杆和夹料伸缩连杆。夹料伸缩连杆下端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的左部后部上,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夹料伸缩连杆可以调节长度。夹料横杆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夹料伸缩连杆的上端上,夹料横杆的后端与夹料伸缩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夹料架驱动装置为夹料驱动气缸。夹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的右部后部上,夹料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夹料伸缩连杆固定连接,从而由夹料驱动气缸驱动夹料架以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轴线转动。拨料架包括拨料横杆和拨料连杆。拨料连杆下端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的左部后部上,位于夹料伸缩连杆的后方,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拨料横杆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拨料连杆的上端上,拨料横杆的后端与拨料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拨料架驱动装置为拨料驱动气缸。拨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的右部后部上,位于夹料驱动气缸的后方,拨料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拨料连杆2固定连接,从而由拨料驱动气缸驱动拨料架以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轴线转动,且拨料横杆位于夹料横杆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人工摆料,从进料到缝制再到收料一次完成,自动化程度高,送料装置能将布料平整的送至多针缝纫机与卷边后的装饰条进行缝制,并将缝制好装饰条的布料从多针缝纫机中送出,大大提高了缝制加工效率,且质量较高。

(2)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设有饰条送带装置,能自动送料,送料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预送料,留有相应的余量,保证在缝制过程中不会造成拉扯装饰条的状况出现,确保装饰条平整的缝制在布料上。饰条送带装置的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调节,适应不同的缝制速度。控制箱与安装底板之间设有缓冲垫,有利于送料时更加平稳,同时减小送料时产生的振动对机架的影响,有利于整个设备运行更加平稳。饰条送带装置设有多组导向组件,能有效避免装饰条相互之间形成交叉打结,确保送料顺畅。

(3)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多针缝纫机的用于将装饰条进行卷边的拉筒设有送料气管,送料气管向拉筒出口方向吹气,有利于辅助将装饰条向出口输送,避免缝制时对装饰条造成拉扯导致缝制后起皱不平整,极大的提高了缝制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多针缝纫机设有机头吹气管,机头吹气管用于将自动收缩卷起的布料边沿吹平整,进入压脚板时保持平整,有利于装饰条缝制在平整的布料上,进一步提高缝制质量。

(5)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多针缝纫机设有压脚调节组件,能改变压脚板压住布料时的压力,适应不同材质的布料,应用范围大大提高。

(6)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送料装置设有下送料装置和上送料装置,且下送料装置和上送料装置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所送布料的厚度进行调节,确保输送书布料平整,且不会造成拉扯变形。

(7)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上送料装置设有抬升移动装置,能使上送料装置抬升后向远离机头的一方移动,便于机头的保养和维护。

(8)本实用新型的下送料装置和上送料装置采用一套送料驱动装置,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同步性性好,可靠性高。

下送料装置的左端第一驱动轴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左端前部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左端前部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上,从而便于调节送料同步带的张紧度。右端安装轴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右端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右端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上,从而便于调节送料同步带的张紧度。

(9)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设有剪切装置,缝制完成后能将装饰条带切断,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

(10)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设有收料装置,能将缝制好的布料整齐的收纳,便于后序加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11)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收料装置的放料架的高度和夹料架的夹料横杆的高可以调节,从而能适应不同长度的布料,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应用范围广。

(12)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设有定位装置,便于人工摆放布料时位置准确,提高缝制质量。

(13)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设有第一辅助送料组件,第一吹气杆能将布料的边沿吹平整,保证布料在进入下送料装置和上送料装置之间时保持平整,有利于提高缝制时的平整度,提高缝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7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8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9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机架、控制面板、剪切装置和定位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多针缝纫机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多针缝纫机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饰条送带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右视示意图;

图14为从图12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5为从图12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6为从图12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去掉控制箱的相应部分后示意图;

图17为从图13的右后上方观察时饰条送带装置的压轮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图1中的送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后视示意图;

图20为图8的左视示意图;

图21为图18的右视示意图;

图22为从图18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23为从图18的左前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24为从图18的左后上方观察时送料装置去掉相应的一些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25为从图16的右前上方观察时上送料装置去掉上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26为从图16的右后上方观察时上送料装置去掉上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27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送料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8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收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29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收料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机架1,多针缝纫机2,压脚板2-1,压脚调节组件21,调节气缸21-1,拉筒22,送料气管22-1,机头吹气管23,拉筒安装座24,气管安装座25,

饰条送带装置3,安装底板3-1,控制箱3-2,电源开关3-21,调速开关3-22,

送带驱动电机3-3,放料架3-4,放料横杆部3-41,放料盘限位挡圈3-42,驱动辊3-5,压轮组件3-6,旋转电磁铁3-61,旋转驱动臂3-62,压轮3-63,压轮安装架3-64,第一导向组件3-7,第一过带杆3-71,第一过带杆挡圈3-72,第二导向组件3-8,第二过带杆3-81,第二过带杆挡圈3-82,第三导向组件3-9,第三过带杆3-91,第三过带杆挡圈3-92,第一连接杆3-93,第二连接杆3-94,第一导向安装板3-95,第二导向安装板3-96,第一导向连接板3-97,第二导向连接板3-98,光眼检测组件3-10,送带装置连接臂3a,缓冲垫3b,

送料装置4,输送平台4-1,送料驱动装置4-2,驱动电机4-2-1,驱动轴4-2-2,联轴器4-2-3,第一驱动轮4-2-4,第二驱动轮4-2-5,下送料装置4-3,送料同步带4-3-1,前部送料同步带4-3-1a,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左端第一驱动轴4-3-2,送料装置驱动轮4-3-3,第一同步带4-3-4,右端安装轴4-3-5,左端安装轴4-3-6,前部送料同步带轮4-3-7,右部送料同步带轮4-3-8,后部送料同步带轮4-3-9,上送料装置4-4,前侧安装板4-4-1,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轮4-4-1a,后侧安装板4-4-2,中部连接板4-4-3,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4-4-4a,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4-4-5,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4-4-5a,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4-4-6,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4-4-7,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4-4-8,上部送料同步带4-4-9,上送料驱动涨紧轮4-4-10,第一涨紧安装轴4-4-10a,上送料张紧装置4-4-11,上送料涨紧轮4-4-11a,上盖板4-4-12,传动装置4-5,第一传动轴4-5-1,第一传动同步带轮4-5-2,第一传动同步带4-5-3,第一传动驱动轮4-5-4,第二传动轴4-5-5,第一传动齿轮4-5-6,第二传动同步带轮4-5-7,第三传动轴4-5-8,第三传动同步带轮4-5-9,第二传动同步带4-5-10,第一驱动同步带轮4-5-11,第一传动涨紧轮4-5-12,第二传动涨紧轮4-5-13,传动安装架4-5-14,抬升移动装置4-7,第一抬升气缸4-7-1,抬升导向组件4-7-2,圆柱轴4-7-2a,直线轴承4-7-2b,抬升连接座4-7-3,第一抬升移动座4-7-4,移动驱动装置4-7-5,导向支撑组件4-7-6,前直线导轨4-7-6a,后直线导轨4-7-6b,第一支撑气缸4-7-7,第二支撑气缸4-7-8,

剪切装置5,剪切装置安装座51,支撑平台51-1,动切刀52,定切刀53,切刀驱动气缸54,剪切检测光眼55,

收料装置6,收料安装架61,放料架62,第一光眼62-1,夹料架63,夹料横杆63-1,夹料伸缩连杆63-2,夹料架驱动装置64,拨料架65,拨料横杆65-1,拨料连杆65-2,拨料架驱动装置66,定位装置7,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连接臂8-1,第一辅助送料组件9,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9-1,第一吹气杆9-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的方位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描述,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29,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包括机架1、多针缝纫机2、饰条送带装置3、送料装置4、剪切装置5、收料装置6、定位装置7、控制面板8和第一辅助送料组件9。机架1下侧上设置有相应的脚轮,便于移动。控制面板8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显示设备状态和控制设备。

见图1至图8、图10和图11,多针缝纫机2采用森本的DLR-1509P多针缝纫机。多针缝纫机2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左部后侧上。多针缝纫机2上设有压脚调节组件21 、拉筒22和机头吹气管23。压脚调节组件21包括调节气缸21-1和压缩弹簧。调节气缸21-1的活塞杆与压缩弹簧固定相连。压缩弹簧滑动设置在多针缝纫机2的压脚板2-1的驱动轴上,处于压缩状态,从上方向下压住压脚板的相应部分。使用时由调节气缸21-1的活塞杆来调节压缩弹簧上下向的位置,从而调节压脚板2-1压住布料时的压力。

拉筒22有3个,3个拉筒22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在相应的拉筒安装座24上,该拉筒安装座24铰接设在多针缝纫机2的右部上,便于维修时将拉筒22从多针缝纫机2的机针右侧转至前侧。拉筒22用于将待缝制的装饰条进行卷边,所述拉筒22上设有送料气管22-1,送料气管22-1与拉筒22内部相连通,使用时通过送料气管22-1沿送料方向向拉筒22出口方向吹气,从而辅助将装饰条向出口输送。

机头吹气管23有3个,3个机头吹气管23从前之后依次固定设置在气管安装座25上,分别与相应的拉筒22的位置相对应,气管安装座25转动连接在拉筒安装座24上,便于将机头吹气管23从拉筒22右侧转至前侧,便于穿装饰条。机头吹气管23用于将自动收缩卷起的布料边沿吹平整,进入压脚板2-1时保持平整,有利于装饰条缝制在平整的布料上。

见图1至图8和图12至图17,饰条送带装置的描述方位按照图12所示的方位进行描述,也即图12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2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2的一方为后方。饰条送带装置3包括安装底板3-1、控制箱3-2、送带驱动电机3-3、放料架3-4、驱动辊3-5、压轮组件3-6、第一导向组件3-7、第二导向组件3-8、第三导向组件3-9和光眼检测组件3-10。

安装底板3-1通过相应的送带装置连接臂3a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后部左部上。控制箱3-2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板3-1上,且控制箱3-2与安装底板3-1之间设有缓冲垫3b。送带驱动电机3-3固定设置在控制箱3-2中,其电机轴向前伸出控制箱3-2外。

控制箱3-2的右侧设有电源开关3-21和调速开关3-22,控制箱3-2中还设有驱动器,驱动器采用汉姆的IDrive4的驱动器。送带驱动电机3-3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与电源开关3-21电连接,电源开关3-21与相应的电源电连接,调速开关3-22与驱动器电连接,当打开电源开关3-21后,通过调速开关3-22可以调节送带驱动电机3-3的转速。

放料架3-4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板3-1的左部上,位于控制箱3-2的左前方。放料架3-4设有放料横杆部3-41,放料横杆部3-41上设有3至8个放料盘限位挡圈3-42,本实施例为6个。2个放料盘限位挡圈3-42为1组,3组放料盘限位挡圈3-42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在放料横杆部3-41上,相应一组的2个放料盘限位挡圈3-42将相应的一盘放料盘限位在放料横杆部3-41的轴向上,放料盘以放料横杆部3-41为转动轴转动,放料盘上缠绕有相应的待缝制的装饰条。

驱动辊3-5通过相应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控制箱3-2的前侧上,由送带驱动电机3-3驱动其转动。

压轮组件3-6的数量与放料盘的数量相对应,有2至4组,本实施例为3组,各组压轮组件3-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旋转电磁铁3-61、旋转驱动臂3-62、压轮3-63和压轮安装架3-64。旋转驱动臂3-62的右端传动连接在旋转电磁铁3-61的转轴上。压轮安装架3-64固定设置在旋转驱动臂3-62的左端上。压轮3-63转动设置在压轮安装架3-64上。旋转电磁铁3-61的转轴的轴线、压轮3-63的转动轴线与驱动辊3-5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3组压轮组件3-6的旋转电磁铁3-61通过相应的安装架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在控制箱3-2的前侧上方。

第一导向组件3-7包括第一过带杆3-71和第一过带杆挡圈3-72。第一过带杆3-71固定设置在控制箱3-2的前侧左部上,其轴线与驱动辊3-5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过带杆挡圈3-72有3至5个,本实施例为4个。各第一过带杆挡圈3-72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第一过带杆3-71上,相应的相邻2个第一过带杆挡圈3-72用于对经过的相应一条装饰条在第一过带杆3-71的轴向上进行限位,防止各装饰条之间相互交叉造成打结。

第二导向组件3-8包括第二过带杆3-81和第二过带杆挡圈3-82。第二过带杆3-81固定设置在控制箱3-2的前侧右部上,其轴线与驱动辊3-5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第二过带杆挡圈3-82的数量与放料盘限位挡圈3-42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6个。2个第二过带杆挡圈3-82为1组,3组第二过带杆挡圈3-82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在第二过带杆3-81上,相应一组的2个第二过带杆挡圈3-82将经过的相应一条装饰条在第二过带杆3-81的轴向上进行限位,防止各装饰条之间相互交叉造成打结。

第三导向组件3-9包括第三过带杆3-91、第三过带杆挡圈3-92、第一连接杆3-93、第二连接杆3-94、第一导向安装板3-95、第二导向安装板3-96、第一导向连接板3-97和第二导向连接板3-98。

第一导向安装板3-95固定设置在控制箱3-2的前侧右部上。第三过带杆3-91、第一连接杆3-93和第二连接杆3-94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导向安装板3-95和第二导向安装板3-96之间,且第三过带杆3-91、第一连接杆3-93和第二连接杆3-94的轴线与驱动辊3-5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杆3-93和第二连接杆3-9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一导向安装板3-95和第二导向安装板3-96的左部之间,第三过带杆3-91位于第一导向安装板3-95和第二导向安装板3-96的左部之间。第一导向连接板3-97和第二导向连接板3-98从前之后依次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93和第二连接杆3-94之间。

第三过带杆挡圈3-92的数量与放料盘限位挡圈3-42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6个。2个第三过带杆挡圈3-92为1组,3组第三过带杆挡圈3-92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在第三过带杆3-91上,相应一组的2个第三过带杆挡圈3-92用于对经过的相应一条装饰条在第三过带杆3-91的轴向上进行限位,防止各装饰条之间相互交叉造成打结。

光眼检测组件3-10的数量与放料盘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3组。3组光眼检测组件3-10均采用对射光眼,对射光眼采用蒙亨的红外发射管IR204-A和红外接收管SGPT324BL。3组对射光眼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在控制箱3-2前侧下部上相应的安装板上。各组对射光眼的对射方向沿左右向设置。

饰条送带装置3使用时:先将相应的装饰条从放料盘上拉出,然后依次经过第一过带杆3-71、驱动辊3-5、第二过带杆3-81和第三过带杆3-91后进入相应的卷边拉筒,经卷边后处于待缝制状态。此时使位于驱动辊3-5与第二过带杆3-81之间的装饰条下垂至相应的对射光眼之间,当对射光眼检测到下垂的装饰条时,旋转电磁铁3-61通电,旋转驱动臂3-62向上抬起,驱动辊3-5空转,不能将装饰条从放料盘上拉出。开始缝制后,装饰条被缝制在相应的布料上,此时位于驱动辊3-5与第二过带杆3-81之间的装饰条向上移动,一旦对射光眼检测不到下垂的装饰条时,旋转电磁铁3-6断电,旋转驱动臂3-62依靠回复力和压轮3-63的重力使压轮3-63向下压,将相应的装饰条压紧在驱动辊3-5上,此时送带驱动电机3-3驱动驱动辊3-5转动,便将装饰条从放料盘上拉出向右方输送,输送速度大于缝制速度,当输送的装饰条下垂到对射光眼之间时,旋转电磁铁3-61通电,停止输送,保证装饰条有一定的余量,装饰条在处于松弛状态下落至拉筒中,从而缝制时不会造成拉扯装饰条的状况出现,确保装饰条平整的缝制在布料上。

见图1至图8和图18至图26,送料装置4包括输送平台4-1、送料驱动装置4-2、下送料装置4-3、上送料装置4-4、传动装置4-5和抬升装置4-7。

输送平台4-1通过相应的撑脚悬空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

送料驱动装置4-2包括驱动电机4-2-1、驱动轴4-2-2、联轴器4-2-3、第一驱动轮4-2-4和第二驱动轮4-2-5。驱动电机4-2-1采用松下的MHMJ042P1S伺服电机。驱动电机4-2-1由其电机壳通过相应的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左部上侧上,位于输送平台4-1的下侧,其电机轴朝向前方伸出。驱动轴4-2-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驱动轴4-2-2的后端通过联轴器4-2-3与驱动电机4-2-1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轮4-2-4和第二驱动轮4-2-5均采用同步带轮。第一驱动轮4-2-4传动设置在驱动轴4-2-2的前部上。第二驱动轮4-2-5传动设置在驱动轴4-2-2上,位于第一驱动轮4-2-4和联轴器4-2-3之间。从而由驱动轴4-2-2带动第一驱动轮4-2-4和第二驱动轮4-2-5转动。

下送料装置4-3包括送料同步带4-3-1、左端第一驱动轴4-3-2、送料装置驱动轮4-3-3、第一同步带4-3-4、右端安装轴4-3-5和左端安装轴4-3-6。送料同步带4-3-1有2组,2组送料同步带4-3-1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称为前部送料同步带4-3-1a和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前部送料同步带4-3-1a有2至5根,本实施例为3根。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有2至8根,本实施例为5根。左端第一驱动轴4-3-2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4-1左端前部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4-1左端前部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4-1上。左端第一驱动轴4-3-2的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送料装置驱动轮4-3-3传动设置在左端第一驱动轴4-3-2上,第一同步带4-3-4围绕送料装置驱动轮4-3-3和第一驱动轮4-2-4设置。左端第一驱动轴4-3-2上设有数量与前部送料同步带4-3-1a数量相同的前部送料同步带轮4-3-7。各前部送料同步带轮4-3-7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左端第一驱动轴4-3-2上。右端安装轴4-3-5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4-1右端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4-1右端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4-1上。右端安装轴4-3-5的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右端安装轴4-3-5上设有数量为前部送料同步带4-3-1a数量与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数量之和的右部送料同步带轮4-3-8。右部送料同步带轮4-3-8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右端安装轴4-3-5上。各前部送料同步带4-3-1a围绕输送平台4-1及相应的左端第一驱动轴4-3-2上的前部送料同步带轮4-3-7和右端安装轴4-3-5上的位于前部的相应的右部送料同步带轮4-3-8设置。左端安装轴4-3-6通过设置在输送平台4-1左端后部上的2个球面轴承转动设置在输送平台4-1左端后部上,2个球面轴承通过相应的2个涨紧座固定设置在输送平台4-1上。左端安装轴4-3-6的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左端安装轴4-3-6上设有数量与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数量相同的后部送料同步带轮4-3-9。后部送料同步带轮4-3-9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左端安装轴4-3-6上。各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围绕输送平台4-1及相应的左端安装轴4-3-6上的后部送料同步带轮4-3-9和右端安装轴4-3-5上的位于后部的相应的右部送料同步带轮4-3-8设置。

上送料装置4-4包括前侧安装板4-4-1、后侧安装板4-4-2、中部连接板4-4-3、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4-4-5、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4-4-6、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4-4-7、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4-4-8、上部送料同步带4-4-9、上送料驱动涨紧轮4-4-10、第一涨紧安装轴4-4-10a、上送料张紧装置4-4-11、上盖板4-4-12。上部送料同步带4-4-9的数量与下送料装置4-3的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为5根,且在上下位置上与下送料装置4-3的后侧送料同步带4-3-1b相对应。前侧安装板4-4-1、中部连接板4-4-3和后侧安装板4-4-2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前侧安装板4-4-1、中部连接板4-4-3和后侧安装板4-4-2均沿左右向竖直设置。后侧安装板4-4-2固定设置在抬升移动装置4-7的抬升连接座4-7-3上。前侧安装板4-4-1和中部连接板4-4-3之间设有相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连接前侧安装板4-4-1和中部连接板4-4-3。前侧安装板4-4-1的后侧左部上设有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轮4-4-1a。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转动设置在前侧安装板4-4-1、中部连接板4-4-3和后侧安装板4-4-2的前部上。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设有数量与上部送料同步带4-4-9数量相同的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4-4-4a。各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4-4-4a从前至后依次传动设置在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上。位于前侧的一根上部送料同步带4-4-9围绕相应的位于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前端的一个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4-4-4a和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轮4-4-1a设置。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4-4-7传动设置在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的后部上。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4-4-8围绕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4-4-7和传动装置4-5的第一驱动同步带轮4-5-11设置。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4-4-8整体呈左高右低设置,也即第一驱动同步带轮4-5-11高于上部送料驱动同步带轮4-4-7。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4-4-5转动设置在前侧安装板4-4-1的中部与中部连接板4-4-3的相应部位之间,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4-4-5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4-4-5上设有2个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4-4-5a。各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4-4-5a从前之后依次传动设置在上部送料第二安装轴4-4-5的中部和后部上。位于中部的两根上部送料同步带4-4-9分别围绕相应的位于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中部的两个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4-4-4a和上部送料前右同步带轮4-4-5a设置。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4-4-6转动设置在中部连接板4-4-3和后侧安装板4-4-2的后部之间,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4-4-6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部送料第三安装轴4-4-6上设有2个上部送料后左同步带轮4-4-6a。位于后部的两根上部送料同步带4-4-9分别围绕相应的位于上部送料第一安装轴4-4-4后部的两个上部送料右同步带轮4-4-4a和上部送料后左同步带轮4-4-6a设置。上送料驱动涨紧轮4-4-10通过相应的第一涨紧安装轴4-4-10a转动设置在后侧安装板4-4-2与中部连接板4-4-3之间,且与上部送料第一同步带4-4-8上侧滚动接触,所述上送料驱动涨紧轮4-4-10的第一涨紧安装轴4-4-10a的左右位置可以调节固定,从而改变张紧度。上送料张紧装置4-4-11包括数量与上部送料同步带4-4-9数量相同的上送料涨紧轮4-4-11a,各上送料涨紧轮4-4-11a通过相应的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各相应的上部送料同步带4-4-9中,各上送料涨紧轮4-4-11a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改变张紧度。上盖板4-4-12固定设置在前侧安装板4-4-1和后侧安装板4-4-2上。上送料装置4-4的后侧安装板4-4-2和中部连接板4-4-3的左部相应部分位于多针缝纫机2的机针后后部相应部分机身之间,能将缝制好的布料送出缝纫机,提高缝制质量。

传动装置4-5包括第一传动轴4-5-1、第一传动同步带轮4-5-2、第一传动同步带4-5-3、第一传动驱动轮4-5-4、第二传动轴4-5-5、第一传动齿轮4-5-6、第二传动同步带轮4-5-7、第三传动轴4-5-8、第三传动同步带轮4-5-9、第二传动同步带4-5-10、第一驱动同步带轮4-5-11、第一传动涨紧轮4-5-12、第二传动涨紧轮4-5-13和传动安装架4-5-14。第一传动轴4-5-1通过相应的两个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传动轴4-5-1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4-5-2传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4-5-1的前端上,第一传动同步带4-5-3围绕第一传动同步带轮4-5-2和送料驱动装置4-2的第二驱动轮4-2-5设置。第一传动涨紧轮4-5-12通过相应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传动涨紧轮4-5-12的转动轴线沿前后向设置,其上下位置可以调节固定。第一传动涨紧轮4-5-12设置在第一传动同步带4-5-3的上侧,从上方向下压住第一传动同步带4-5-3使其处于张紧状态。第一传动驱动轮4-5-4传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4-5-1的后端上。传动安装架4-5-14固定设置在后侧安装板4-4-2的中部上。第二传动轴4-5-5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传动安装架4-5-14上。第一传动齿轮4-5-6传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4-5-5上,使用时可与第一传动驱动轮4-5-4相啮合。第二传动同步带轮4-5-7传动设置在第二传动轴4-5-5上。第三传动轴4-5-8沿前后向转动设置在传动安装架4-5-14和上送料装置4-4的后侧安装板4-4-2和中部连接板4-4-3上。第三传动同步带轮4-5-9传动设置在第三传动轴4-5-8的后端上,第二传动同步带4-5-10围绕第二传动同步带轮4-5-7和第三传动同步带轮4-5-9设置。第一驱动同步带轮4-5-11传动设置在第三传动轴4-5-8的前部上。第二传动涨紧轮4-5-13转动设置在传动安装架4-5-14上,其转动轴线与第二传动同步带轮4-5-7的转动轴线相平行。第二传动涨紧轮4-5-13其左右位置可以调节固定。第二传动涨紧轮4-5-13设置在第二传动同步带4-5-10的中间,从左方向左右顶住第二传动同步带4-5-10使其处于张紧状态。

抬升移动装置4-7包括第一抬升气缸4-7-1、抬升导向组件4-7-2、抬升连接座4-7-3、第一抬升移动座4-7-4、移动驱动装置4-7-5、导向支撑组件4-7-6、第一支撑气缸4-7-7和第二支撑气缸4-7-8。移动驱动装置4-7-5为双杆型无杆气缸。双杆型无杆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输送平台4-1的下方,双杆型无杆气缸由其活塞运动方向沿左右向设置。第一抬升移动座4-7-4固定设置在双杆型无杆气缸的滑块上。第一抬升气缸4-7-1采用三杆气缸。第一抬升气缸4-7-1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第一抬升移动座4-7-4上,其气缸杆向上伸出。抬升连接座4-7-3固定设置在第一抬升气缸4-7-1的气缸杆上。抬升连接座4-7-3与后侧安装板4-4-2固定连接。抬升导向组件4-7-2包括2个圆柱轴4-7-2a和2个直线轴承4-7-2b。2个直线轴承4-7-2b分别滑动设置在2个圆柱轴4-7-2a上。2个圆柱轴4-7-2a分别固定设置在抬升连接座4-7-3上,且均沿上下向设置。2个直线轴承4-7-2b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抬升移动座4-7-4上。导向支撑组件4-7-6包括2个直线导轨。2个直线导轨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直线导轨4-7-6a和后直线导轨4-7-6b。2个直线导轨均由其各自的导轨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抬升移动座4-7-4固定设置在2个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第一支撑气缸4-7-7采用双杆气缸。第一支撑气缸4-7-7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上送料装置4-4的前侧安装板4-4-1的前侧左部上,其活塞杆向下伸出。第一支撑气缸4-7-7的活塞杆上设有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的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使用时,深沟球轴承与输送平台4-1滚动接触。第二支撑气缸4-7-8采用双杆气缸。第二支撑气缸4-7-8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上送料装置4-4的前侧安装板4-4-1的前侧右部上,其活塞杆向下伸出。第二支撑气缸4-7-8的活塞杆上设有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的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使用时,深沟球轴承与输送平台4-1滚动接触。抬升移动装置4-7将上送料装置4-4抬起后,使送料装置4-4往右移动,同时传动装置4-5的第一传动齿轮4-5-6与第一传动驱动轮4-5-4脱离啮合关系。

见图1至图9,剪切装置5装置包括剪切装置安装座51、包括动切刀52、定切刀53、切刀驱动气缸54和剪切检测光眼55。剪切装置安装座51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上部后侧上,位于多针缝纫机2的左侧。定切刀53固定设置在剪切装置安装座51的支撑平台51-1上。切刀驱动气缸54固定设置在剪切装置安装座51的上部悬臂上。动切刀52固定设置在切刀驱动气缸54的气缸杆上,切刀驱动气缸54驱动由动切刀52上下运动与定切刀53形成剪切机构,用于将装饰条切断。剪切检测光眼55采用水田的PK3-R2N光眼。剪切检测光眼55固定设置在切刀驱动气缸54的右侧上,用于检测下方的布料是否缝制完毕(也即检测下方是否有布料,有布料表示缝制还没结束,没有布料表示缝制完毕)。

见图1至图8、图28和图29,收料装置6包括收料安装架61、放料架62、夹料架63、夹料架驱动装置64、拨料架65和拨料架驱动装置66。收料安装架61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左部下部上。放料架62基本呈T型,放料架62可调节固定设置在收料安装架61的左部上。放料架62中部设有第一光眼62-1,所述第一光眼62-1采用水田的PK3-R2N光眼,用于检测缝好装饰条的布料是否下落到位。夹料架63包括夹料横杆63-1和夹料伸缩连杆63-2。夹料伸缩连杆63-2下端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61的左部后部上,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夹料伸缩连杆63-2可以调节长度。夹料横杆63-1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夹料伸缩连杆63-2的上端上,夹料横杆63-1的后端与夹料伸缩连杆63-2的上端固定连接。夹料架驱动装置64为夹料驱动气缸。夹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61的右部后部上,夹料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夹料伸缩连杆63-2固定连接,从而由夹料驱动气缸驱动夹料架63以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轴线转动。拨料架65包括拨料横杆65-1和拨料连杆65-2。拨料连杆65-2下端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61的左部后部上,位于夹料伸缩连杆63-2的后方,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拨料横杆65-1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拨料连杆65-2的上端上,拨料横杆65-1的后端与拨料连杆65-2的上端固定连接。拨料架驱动装置66为拨料驱动气缸。拨料驱动气缸由其缸体铰接连接在收料安装架61的右部后部上,位于夹料驱动气缸的后方,拨料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拨料连杆65-2固定连接,从而由拨料驱动气缸驱动拨料架65以沿前后向水平设置的轴线转动,且拨料横杆65-1位于夹料横杆63-1的上方。

见图1至图9,定位装置7为射灯,射灯采用德晟的DSC5205-1245射灯。射灯通过相应的射灯安装调节臂7-1固定设置在送料装置4的上方,用于定位摆放布料的位置。

见图1至图9,控制面板8通过相应的控制面板连接臂8-1固定设置在剪切装置安装座51的上部悬臂上。

见图1至图8和图18至图22,第一辅助送料组件9包括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9-1和第一吹气杆9-2。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9-1固定设置在上盖板4-4-12的右部中部上,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固定设置在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安装座9-1上(图中未画出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用于检测布料是否到位。第一吹气杆9-2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前侧安装板4-4-1的右部和后侧安装板4-4-2的右部上。第一吹气杆9-2上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沿进料方向朝向左下方吹气。

本实用新型的多饰条缝制设备使用时:根据定位装置7的射灯打出的定位光线将布料摆放到位。当第一辅助送料组件9的第一辅助送料检测光眼9-1检测到布料到位时,通过控制送料装置4的送料驱动装置4-2的驱动电机4-2-1驱动送料同步带4-3-1和上部送料同步带4-4-9将布料从右至左输送,送料同步带4-3-1和上部送料同步带4-4-9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面料的厚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布料平整输送。当布料准备进入送料同步带4-3-1和上部送料同步带4-4-9之间时,第一吹气杆9-2吹出的气体将自动收缩卷起的布料边沿吹平,确保布料平整的进入送料同步带4-3-1和上部送料同步带4-4-9之间,有利于提高缝制质量。当布料被输送至多针缝纫机2时,机头吹气管23将自动收缩卷起的布料边沿吹平整,装饰条经拉筒22卷边后由多针缝纫机缝2制在布料上。缝制结束后,剪切装置5将装饰条切断。当布料相应部分下落至放料架62的第一光眼62-1处时,被第一光眼62-1检测到,此时布料位于放料架62的右侧,位于夹料横杆63-1和拨料横杆65-1的左侧,夹料架驱动装置64驱动夹料横杆63-1向放料架62靠近,将布料夹紧固定在放料架62上,然后拨料架驱动装置66驱动拨料横杆65-1向左运动,将布料上部绕过放料架62上部后搭在放料架上,从而完成收料。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启发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