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用水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136发布日期:2019-06-12 00:3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料用水洗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布料诸如毛毯、地毯、窗帘布等需要经过印花、蒸化固色等工序,经过印花蒸化固色后的布料常常含有多余颜料,导致布料的手感不好、毛面效果不好、颜色发暗等,故需要对布料产品进行水洗,将多余浆料及色彩洗掉,使得经过水洗的产品不但干净,而且更柔软,颜色明亮更鲜艳。

授权公告号为CN2054436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布料清洗机,该清洗机包括依次排列的放布装置、水洗装置、脱水装置、烘干装置、收布装置以及电控箱,水洗装置包括水洗池和至少二根上下对应设置在水洗池内侧的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水洗池底部设有电加热器,水洗池内还设有至少二组螺旋辊筒,一组螺旋辊筒采用两个,两个螺旋辊筒的轴心线相互平行,螺旋辊筒的两端转接在水洗池的内壁上,两个螺旋辊筒的外表面分别位于一对相对应的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布料的两侧,脱水装置包括脱水池和位于脱水池内的辊轴组件,烘干装置包括洪干池和热风机。

当应用上述清洗机对布料进行清洗时,先将布料放入水洗池内后,再利用水洗池内的清水对布料进行清洗。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水洗池内的清水将会越来越浑浊,进而将会降低布料的洁净程度,并且降低了整个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用水洗装置,具有提高布料洁净程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布料用水洗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的水洗池、收布装置,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水洗池上方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洗池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水洗池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水洗池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导向环,且所述腔室的下端外壁均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启闭的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水洗装置对布料进行清洗时,将待清洗的布料放置于水洗池内,将布料绕卷在转动辊外壁,并使得布料依次穿设过导向环后,利用导向环对布料进行限位,使得布料呈螺旋状缠绕于转动辊外壁,同时使得布料浸入腔室内的清水内后,再将布料的端部拉出,将布料固定于收布装置。当对布料进行水洗时,通过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内的清水对布料进行多次清洗,使得清洗后的布料更加干净,进而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个水洗装置的清洗效果。并且当任意一个腔室内的水过于浑浊时,打开该腔室的排水管处的密封件,即可通过独立的排水管将浑水排出,降低水资源浪费,也使得更换清水的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辊包括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两端的主板、若干设置于所述主板之间的辊筒,若干所述辊筒沿所述主板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辊筒与所述主轴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辊筒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辊筒供布料缠绕,并设置若干间隙,减小布料与转动辊外壁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布料内的水可以快速流下,进而避免布料内的污水污染其他水洗池内的清水,进而间接的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外壁固定于所述辊筒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板支撑辊筒,增大辊筒的结构强度,提成辊筒的承压能力,避免辊筒受力后发生形变,增大了整个转动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安装架、一对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内壁的挤压辊,一对所述挤压辊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挤压辊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经过水洗池后,将布料放置于一对挤压辊之间,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挤压辊转动,并通过齿轮的啮合,使得一对挤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然后利用一对挤压辊拉动布料向后运动,并且此时挤压辊挤压布料将布料内的污水挤出,避免布料内的污水对其他水洗池内的清水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以及整个水洗装置的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辊的外壁设置有橡胶套,一对所述橡胶套的外壁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套增大挤压辊外壁的回弹力,并且增大了挤压辊外壁的柔软程度,避免挤压辊对布料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水洗池方向设置的导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输送辊供布料放置,使得布料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进行传输,避免布料传输过程中发生晃动或偏移,增大了布料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脱水装置的稳定性。又通过设置导流板,使得布料运动过程中的水可以沿着导流板重新流至水洗池内,进一步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挤压辊下方的的集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集水箱对挤压辊挤出的污水进行收集,避免水流至地面后对地面造成污染,达到了保护工作环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一对竖直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壁的支撑杆,一对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排水管两侧,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排水管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端面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钩接所述水洗池上端面的卡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打开密封件时,拉动卡钩向上运动,并将卡钩从水洗池上取下后,继续拉动卡钩向上运动,使得卡钩带动拉杆以及滑动板向上运动,此时排水管打开,即可实现排水。当排水完毕后,推动卡钩带动拉杆以及滑动板向下运动,同时使得卡钩钩接水洗池,直至滑动板将排水管密封后,卡钩恰好钩接水洗池,即可完成排水管的关闭。通过设置方便启闭排水管的密封件,使得水洗池的排水或换水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操作密封件启闭时,工人的手部不会触碰到污水,保持人们手部的干净卫生,也避免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底壁设置有一对位于所述滑动板下方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滑动板向上运动时,滑动板拉动拉伸弹簧伸长。当滑动板将排水管密封时,拉伸弹簧缩回,并通过拉伸弹簧以及卡钩将滑动板进行固定,提高了整个密封件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内的清水对布料进行多次清洗,使得清洗后的布料更加干净,进而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个水洗装置的清洗效果;

2.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排水管,使得各个腔室内的浑水可以分别被排出,进而降低水资源浪费,也使得更换清水的过程简单方便;

3.通过设置脱水装置对布料进行多次脱水,避免布料内的污水对其他水洗池内的清水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以及整个水洗装置的清洗效果;

4.通过设置方便控制且高稳定性的密封件,使得水洗池的排水以及换水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操作密封件启闭时,工人的手部不会触碰到污水,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支撑架与水洗池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转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挤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2、水洗池;3、收布装置;4、脱水装置;41、安装架;42、挤压辊;43、橡胶套;44、齿轮;45、驱动电机;46、集水箱;47、安装座;48、输送辊;49、导流板;5、转动辊;51、主轴;52、主板;53、辊筒;54、加强板;55、间隙;6、隔板;7、腔室;71、导向环;72、排水管;73、拉伸弹簧;8、密封件;81、支撑杆;82、滑槽;83、滑动板;84、拉杆;85、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布料用水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支撑架1、设置于支撑架1内的水洗池2以及收布装置3,本实施中的收布装置3采用自动卷布机,其中多个支撑架1之间均设置有脱水装置4。

当使用上述水洗装置对布料进行清洗时,将待清洗的布料放置于水洗池2内,利用水洗池2内的清水对布料进行清洗后,再利用脱水装置4对布料进行脱水,然后将布料传输至下一个水洗池2内,直至布料完全清洗干净后,再利用收布装置3对清洗后的布料进行收集,即完成布料的水洗。

如图1、图2所示,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水洗池2上方的转动辊5,转动辊5的长度方向与水洗池2的长度方向相同,水洗池2内设置有多个隔板6,多个隔板6将水洗池2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7,腔室7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导向环71。

当对布料进行水洗时,将布料绕卷在转动辊5外壁,并使得布料依次穿设过导向环71后,利用导向环71对布料进行限位,使得布料呈螺旋状缠绕于转动辊5外壁,同时使得布料下方浸入腔室7内的清水内后,再将布料的端部拉出,并将布料固定于收布装置3。

当开始对布料进行水洗时,通过收布装置3拉动布料向后传输,此时布料沿着导向环71内壁滑动,并带动转动辊5同步旋转,使得布料的各个位置依次经过若干腔室7后,即完成布料的水洗。进而通过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7对布料进行多次清洗,使得布料清洗的更加彻底,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

如图3所示,转动辊5包括主轴51、设置于主轴51两端的主板52、若干设置于主板52之间的辊筒53,主轴51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固定于辊筒53外壁的加强板54。若干辊筒53沿主板5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且辊筒53与主轴51之间、相邻两个辊筒53之间均设置有间隙55。

通过设置多个辊筒53供布料缠绕,同时设置若干间隙55,大幅度的减小了布料与转动辊5外壁的接触面积,使得辊筒53可以起到简单的挤压效果,进而使得布料内的少部分水可以被挤出并快速流下,进而避免布料内的污水污染其他水洗池2(参见图2)内的清水,进而间接的提高了布料的洁净程度。

如图2、图4所示,腔室7的下端外壁均设置有排水管72,腔室7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管72启闭的密封件8。密封件8包括一对竖直设置于腔室7内壁的支撑杆81,一对支撑杆81位于排水管72两侧,支撑杆81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沿支撑杆8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82,滑槽8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水管72的滑动板83。

如图4所示,腔室7底壁设置有一对位于滑动板83下方的拉伸弹簧73,拉伸弹簧73的上端固定于滑动板83的下端面,滑动板83的上端面铰接有拉杆84,拉杆8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钩接水洗池2上端面的卡钩85。

当任意一个腔室7内的水过于浑浊时,需要对该腔室7内的浑水进行更换,当对浑水进行更换时,拉动卡钩85向上运动,并将卡钩85从水洗池2上取下后,继续拉动卡钩85向上运动,使得卡钩85带动拉杆84以及滑动板83向上运动,滑动板83拉动拉伸弹簧73伸长,此时排水管72打开,即可实现水洗池2的排水。

当排水完毕后,松开卡钩85,此时拉伸弹簧73缩回,并且拉伸弹簧73拉动滑动板83向下运动,同时调整位置使得卡钩85钩接水洗池2后,利用滑动板83将排水管72密封,并通过拉伸弹簧73以及卡钩85将滑动板83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排水管72的关闭。此时向水洗池2内注入清水即可。

如图5、图6所示,脱水装置4包括安装架41、一对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内壁的挤压辊42,挤压辊42的外壁设置有橡胶套43,一对橡胶套43的外壁相互抵触。一对挤压辊42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44,安装架41上设置有驱动挤压辊42转动的驱动电机45。

当使用脱水装置4对布料进行脱水时,将布料放置于一对挤压辊42外壁的橡胶套43之间,然后启动驱动电机45,利用驱动电机45驱动挤压辊42转动,并通过齿轮44的啮合,使得一对挤压辊42的转动方向相反。利用一对挤压辊42拉动布料向后运动,并且此时挤压辊42挤压布料将布料内的污水挤出,避免布料内的污水对其他水洗池2内的清水造成污染。

如图5、图6所示,安装架41内设置有位于挤压辊42下方的的集水箱46,安装架4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47,安装座47上转动连接有输送辊48,安装座47上设置有朝向水洗池2(参见图1)方向设置的导流板49。

当对布料进行脱水时,通过设置输送辊48供布料放置,使得布料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进行传输,避免布料传输过程中发生晃动或偏移,增大了布料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脱水装置4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集水箱46对挤压辊42挤出的污水进行收集,避免水流至地面后对地面造成污染,达到了保护工作环境的效果。并且布料运动过程中的水可以沿着导流板49重新流至水洗池2内,进一步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工作原理:当对布料进行清洗时,将待清洗的布料放置于水洗池2内,利用水洗池2内的清水对布料进行清洗后,再利用脱水装置4对布料进行脱水,然后将布料传输至下一个水洗池2内,再次对布料进行清洗并再次利用脱水装置4进行脱水,直至布料完全清洗干净后,再利用收布装置3对清洗后的布料进行收集,即完成布料的水洗。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