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1100发布日期:2020-10-31 09:2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波轮洗衣机,主要依靠波轮转动来带动衣物转动,致使衣物不可避免出现缠绕、磨损现象,既会因衣物缠绕在一起导致局部污渍难以去除,又会导致衣物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桶部装,所述桶部装设有洗衣仓;水气流形成件,位于所述洗衣仓内,所述水气流形成件内设有水气混合腔,所述水气混合腔具有进气口和连通所述洗衣仓的出入口;进气系统,包括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气源,用于向所述水气混合腔供气,使所述水气混合腔向所述洗衣仓输送水气流,以利用所述水气流清洗所述洗衣仓内的衣物。

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设置了进气系统和水气流形成件,水气流形成件内的水气混合腔具有进气口和连通洗衣仓的出入口,因而洗衣仓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出入口进入水气混合腔内(或者水气混合腔本身储存有水或者利用其他渠道向水气混合腔供水),再利用进气系统通过进气口向水气混合腔输送气流,气流和水即可在水气混合腔内形成水气流(即包含气泡和液体的流体),然后通过出入口射向洗衣仓内,对衣物起到冲击作用,冲击力能够使衣物上的污渍脱离衣物,同时气泡的破裂过程也会对衣物上的污渍脱离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清洗衣物的目的,这样可以减弱波轮的工作强度(即:在水气流清洗的同时,波轮适当转动起到辅助清洗的作用),甚至可以完全取代波轮的清洗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衣物的缠绕和磨损现象,提高衣物的洗净效果,并对衣物起到呵护效果。

此外,预混合后形成的水气流进入洗衣仓后对衣物的冲击力度会明显大于单独的气流对衣物的冲击力度,因而相较于单纯向洗衣仓输送气流来辅助清洗衣物的方案而言,可以明显提高衣物的洗净效果;同时,更大的冲击力度还可以产生大量致密的小气泡,这样的小气泡可以进入织物纤维之间的缝隙,通过与衣物内部纤维的摩擦,尤其是衣物缠绕在一起的部位,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该部位上的污渍;更大的冲击力度也可以与洗涤液反应产生更多的泡沫,进一步提高洗涤液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

当然,工作一段时间后,水气混合腔内的水可以被喷射完毕,此时可以继续向水气混合腔通气,使出入口向外喷射气流,气流带动水流冲击衣物进行洗涤;也可以短暂关闭气源,使洗衣仓内的水进入水气混合腔内对水气混合腔进行补水,保证水气混合腔可以继续喷射水气流。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洗衣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气流形成件位于所述洗衣仓的底部。

将水气流形成件设置在洗衣仓的底部,便于洗衣仓内的水进入水气混合腔内,为水气混合腔供水,使水气混合腔能够长时间产生水气流,而无需水气混合腔本身储水或者利用其他渠道为水气混合腔供水,从而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优化了产品的布局。当然,水气流形成件也可以悬置在洗衣仓的中下部或者其他部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气流形成件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自上向下向外倾斜延伸,所述出入口设置在所述斜面上以使所述水气流倾斜向上射出。

水气流形成件上设有斜面,斜面自上向下向外倾斜延伸,将出水口设置在斜面上,则出水口倾斜朝上,因而水气流会倾斜向上射出,使衣物向上向外翻腾,从而进一步防止衣物沉积在洗衣仓底部而发生缠绕和磨损,并可以增加衣物与桶壁间的摩擦以及衣物与衣物之间的摩擦,以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且可以带动靠近洗衣仓侧壁处的衣物翻转运动,从而对更大范围内的衣物起到清洗作用,产生更好的洗涤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斜面沿所述洗衣仓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或者,所述斜面沿所述洗衣仓的周向方向环绕,形成环形斜面,所述出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入口沿所述斜面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将斜面的数量设计为多个(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且多个斜面沿洗衣仓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斜面均设置有出入口,多个出入口射出的水汽流,可以对洗衣仓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起到冲击作用,洗衣仓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临近区域内的衣物运动,甚至实现仓内衣物的小幅或大幅旋转,从而保证洗衣仓周向各个部位的衣物均能够得到有效清洗,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优选地,多个斜面沿洗衣仓的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洗涤均匀性,并使得水气流形成件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又较为美观。至于斜面的具体数量及具体尺寸,则不受限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将斜面设计成环形斜面,环形斜面沿洗衣仓的周向方向环绕,并在环形斜面上均匀设置多个出入口,多个出入口射出的水汽流,也可以对洗衣仓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起到冲击作用,洗衣仓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临近区域内的衣物运动,甚至实现仓内衣物的小幅或大幅旋转,从而保证洗衣仓周向各个部位的衣物均能够得到有效清洗,有效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并使得水气流形成件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又较为美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斜面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斜面沿所述洗衣仓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情况,所述水气流形成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洗衣仓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加强筋,所述斜面设置在所述加强筋上。

对于斜面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斜面沿洗衣仓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情况,在水气流形成件上设置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可以对水气流形成件起到加强作用,从而提高水气流形成件的强度,提高水气流形成件的使用可靠性;而加强筋朝向洗衣仓的侧壁面的表面形成为斜面,因而加强筋自上向下向外倾斜延伸,既起到加强作用,又起到射出水气流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简化了产品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出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入口沿所述水气流形成件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出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可以产生多条水汽流,不同的水汽流冲击衣物的不同部位,达到使衣物充分洗涤的效果;多个出入口沿水气流形成件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排布成多层,可以产生多层水气流,可以对仓内不同高度的衣物起到冲击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进一步地,对于出入口设置在斜面上的情况,每个斜面上均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多个出入口,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衣物的洗涤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气流形成件的顶面设有所述出入口。

在水气流形成件的顶面设置出入口,由该部位的出入口射出的水气流垂直向上射出,能够提高衣物向上翻腾的力度,进而更好地带动周边衣物运动,清洗效果更好。同时,位于洗衣仓中部的水汽流,可以使衣物翻转到洗衣仓的周边区域,有利于衣物获得较快的旋转速度,进而达到更好的洗涤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洗衣仓内设有波轮,所述波轮被构造成所述水气流形成件。

将波轮设置为水气流形成件,不需要单独设置在水气流形成件,因而减少了部件数量,节省了成本,并相应提高了洗衣仓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洗衣仓的容量。此外,由于波轮可以正反向旋转,因而洗涤过程中通过波轮的正反向旋转可以带动水气流和衣物的正反向旋转,水气流的旋转也可以带动衣物的正反向旋转,从而提高衣物的运动幅度,以进一步提高衣物的洗涤效果。由于水气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可以使衣物脱离波轮而不会附着在波轮表面,从而防止衣物缠绕在波轮上或者受到波轮的磨损,且可以相较于传统波轮洗衣机显著减小波轮的旋转速度,使波轮低速旋转适当辅助清洗即可,因而有利于降低电机的工作噪音和能耗。进一步地,波轮的提升筋可以作为前述方案中的加强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桶部装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源,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

桶部装设有进气通道,进气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通过进气管和进气通道来连通气源(如风机或气泵)和进气口,便于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来合理布置气源的位置,进而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其中,设置硬质进气管可以提高气源和桶部装的连接可靠性;设置软质进气管,可以进一步优化管路布局。进一步地,进气通道可以采用额外安装的管道的形式(即进气通道为独立于桶部装的部件),也可以利用内桶与外桶之间的结构限定出(即进气通道并非独立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部装包括内桶和套装在所述内桶外侧的外桶,所述内桶限定出所述洗衣仓,所述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外桶与所述内桶之间,且所述外桶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至少一个进气孔;其中,所述内桶的底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孔,所述水气流形成件的底部局部向下凸出并与所述内桶的底壁旋转密封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水气流形成件的底部凸出部分并与所述出气孔对应连通;或者,所述内桶的底壁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水气流形成件的底部,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口对应设置且所述水气流形成件与所述内桶的底壁密封连接;或者,所述水气流形成件的底壁与所述内桶的底壁之间设有避让间隙,所述内桶设有贯穿其底壁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及所述进气口相连通,且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水气流形成件旋转密封。

将进气通道设置在外桶与内桶之间,可以节省进气通道额外占用的空间,从而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外桶设有连通进气通道的至少一个进气孔,保证了气源输送的气流可以进入进气通道内,其中在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时,可以相应设置多个气源,以输送更多的气流进入水气流形成件中,从而形成更多的水气流,产生更好的清洗效果。

其中,可以在内桶的底壁设置连通进气通道的出气孔,由于水气流形成件的底部局部向下凸出与内桶的底壁旋转密封连接,而进气口设置在水气流形成件的底部凸出部分,使得进气口能够与内桶底壁的出气孔对应连通,则气源输送的气流经进气管进入进气通道后,依次经出气孔、进气口即可进入水气混合腔内,实现气源的供气功能。同时,由于水气流形成件与内桶的底壁旋转密封,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漏气;且水气流形成件底部的其他部分则与内桶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水气流形成件可以正常旋转,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进一步地,水气流形成件底部的中部向下凸出与内桶的底壁旋转密封连接,使水气流形成件与洗衣仓同轴设置,结构规整,可靠性高,且洗涤效果均匀。

或者,可以在内桶的底壁设置连通进气通道的出气孔,相应将进气口设置在水气流形成件的底部,并使出气孔与进气口对应设置且水气流形成件与内桶的底壁密封连接,则气源输送的气流经进气管进入进气通道后,依次经出气孔、进气口即可进入水气混合腔内,实现气源的供气功能。

或者,水气流形成件的底壁与内桶的底壁之间设有避让间隙,即:水气流形成件的底壁与内桶的底壁并不接触,保证了水气流形成件可以相对内桶旋转,从而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通过设置贯穿内桶底壁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通道及进气口相连通,且通气管道与水气流形成件旋转密封,则气源输送的气流经进气管进入进气通道后,依次经通气管道、进气口即可进入水气混合腔内,实现气源的供气功能。其中,洗涤轴可以穿过通气管道与水气流形成件固定连接,以带动水气流形成件旋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外桶的底壁上;和/或,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孔沿所述洗衣仓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将进气孔设置在外桶的底壁上,有利于气流由下向上进入水气混合腔内以形成向上冲击的水气流,防止衣物堆积在洗衣仓底部而发生缠绕或磨损。同时,也有利于缩短气流的流程,进而降低气流损耗,进一步提高水气流的冲击力度。当然,进气孔也可以设置在外桶的侧壁上。

将进气孔的数量设计为多个,且多个进气孔沿洗衣仓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一方面便于设置多根进气管同时向进气通道输送气流,从而显著提高水气混合腔内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水气流的冲击力度,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得进气效果更加均匀,从而使水气流对衣物的冲击力更加均匀,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口绕所述洗衣仓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将进气口的数量设计为多个,有利于提高水气混合腔的进气效率,进而提高水气流的喷射效率,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多个进气口绕洗衣仓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可以提高水气流的喷射均匀度,进而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桶部装的顶部设有门盖组件,所述门盖组件包括工作台和与所述工作台相连的门盖,所述门盖组件与所述洗衣仓围设出封闭空间,所述门盖组件与所述桶部装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封闭空间的门密封圈,且所述封闭空间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

由于水气流会促进洗衣仓内泡沫的产生,同时也会导致洗衣仓内气压持续升高,因而在门盖组件与桶部装之间增设门密封圈,使门盖组件与桶部装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以防止水气流冲击溅射影响洗衣机内部电器件的使用安全,并防止洗涤剂在水气流的作用下形成的泡沫漫无目的地溢出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封闭空间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进水口保证可以向洗衣仓内供水,实现洗衣仓的进水功能,排气口保证洗衣仓内的气压可以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以防止洗衣仓内气压过高而发生安全隐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上部,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和/或,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封闭空间的上部,所述排气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

将进水口设置在封闭空间的上部,便于连接外部管道,同时也可以在洗涤过程中对洗衣仓进行喷淋,消除洗衣仓内的泡沫,减少泡沫堆积,提高洗净效果;且在进水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可以防止泡沫通过进水口溢流至洗衣机的进水管道中,导致进水管道被污染。

将排气口设置在封闭空间的上部,便于气流自动向上排出,也可以降低洗衣仓内的泡沫溢出至排气口的风险;且在排气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可以进一步消除泡沫,防止泡沫从排气口处溢出,对洗衣机的其他结构或者地面等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可以在机器内部设置一定长度的管道凸起,管道凸起连通封闭空间,管道凸起的出口形成为排气口,这样便于排气管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口沿所述桶部装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多个排气口,可以更快地将封闭空间内过剩的气体排出,降低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避免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多个排气口沿桶部装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可以使排气效果更均匀,达到更好的排气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口还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洗衣机的外侧。

在排气口处连接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另外一端延伸至洗衣机的外侧,可以将排气管的一端连至下水道等合理部位,从而使溢出的泡沫等液体通过排气管排到下水道等不会影响用户生活及环境的位置,布局合理,构思巧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气源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源在所述洗衣仓完成进水之后启动,以使所述洗衣仓内的水通过所述出入口进入所述水气混合腔进而与所述气源输送的气流混合形成水气流。

洗衣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气源电连接,能够控制气源在洗衣仓完成进水之后启动,因而气源输送气流之前,洗衣仓内的水已经通过出入口进入水气混合腔内,此时气源输送的气流即可与水气混合腔内的水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水气流,实现水气流清洗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可以集成在洗衣机的电控板上,也可以是独立于电控板的控制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洗衣机一个实施例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水气流形成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水气流形成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洗衣机另一个实施例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洗衣机又一个实施例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洗衣机;11桶部装;111内桶;1111洗衣仓;113外桶;1131进气孔;1133进气通道;115门盖组件;1151门密封圈;1153排气口;1155门盖;1157工作台;13水气流形成件;131水气混合腔;133斜面;1331出入口;135加强筋;15进气系统;151气源;153进气管;1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洗衣机。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包括:桶部装11、水气流形成件13和进气系统15。

实施例一

桶部装11设有洗衣仓1111,如图1所示;水气流形成件13位于洗衣仓1111内,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水气流形成件13内设有水气混合腔131,水气混合腔131具有进气口和连通洗衣仓1111的出入口1331;进气系统15包括与进气口相连通的气源151,如图2、图6和图7所示,用于向水气混合腔131供气,使水气混合腔131向洗衣仓1111输送水气流,以利用水气流清洗洗衣仓1111内的衣物。

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1,设置了进气系统15和水气流形成件13,水气流形成件13内的水气混合腔131具有进气口和连通洗衣仓1111的出入口1331,因而洗衣仓111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出入口1331进入水气混合腔131内(或者水气混合腔131本身储存有水或者利用其他渠道向水气混合腔131供水),再利用进气系统15通过进气口向水气混合腔131输送气流,气流和水即可在水气混合腔131内形成水气流(即包含气泡和液体的流体),然后通过出入口1331射向洗衣仓1111内,对衣物起到冲击作用,冲击力能够使衣物上的污渍脱离衣物,同时气泡的破裂过程也会对衣物上的污渍脱离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清洗衣物的目的,这样可以减弱波轮的工作强度(即:在水气流清洗的同时,波轮适当转动起到辅助清洗的作用),甚至可以完全取代波轮的清洗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衣物的缠绕和磨损现象,提高衣物的洗净效果,并对衣物起到呵护效果。

此外,预混合后形成的水气流进入洗衣仓1111后对衣物的冲击力度会明显大于单独的气流对衣物的冲击力度,因而相较于单纯向洗衣仓1111输送气流来辅助清洗衣物的方案而言,可以明显提高衣物的洗净效果;同时,更大的冲击力度还可以产生大量致密的小气泡,这样的小气泡可以进入织物纤维之间的缝隙,通过与衣物内部纤维的摩擦,尤其是衣物缠绕在一起的部位,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该部位上的污渍;更大的冲击力度也可以与洗涤液反应产生更多的泡沫,进一步提高洗涤液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

当然,工作一段时间后,水气混合腔内的水可以被喷射完毕,此时可以继续向水气混合腔通气,使出入口向外喷射气流,气流带动水流冲击衣物进行洗涤;也可以短暂关闭气源,使洗衣仓内的水进入水气混合腔内对水气混合腔进行补水,保证水气混合腔可以继续喷射水气流。

进一步地,水气流形成件13位于洗衣仓1111的底部,如图2、图6和图7示。

将水气流形成件13设置在洗衣仓1111的底部,便于洗衣仓1111内的水进入水气混合腔131内,为水气混合腔131供水,使水气混合腔131能够长时间产生水气流,而无需水气混合腔131本身储水或者利用其他渠道为水气混合腔131供水,从而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优化了产品的布局。当然,水气流形成件13也可以悬置在洗衣仓1111的中下部或者其他部位。

进一步地,水气流形成件13上设有斜面133,斜面133自上向下向外倾斜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出入口1331设置在斜面133上以使水气流倾斜向上射出。

水气流形成件13上设有斜面133,斜面133自上向下向外(向外,即:沿洗衣仓1111的径向朝外延伸)倾斜延伸,将出水口设置在斜面133上,则出水口倾斜朝上,因而水气流会倾斜向上射出,使衣物向上向外翻腾,从而进一步防止衣物沉积在洗衣仓1111底部而发生缠绕和磨损,并可以增加衣物与桶壁间的摩擦以及衣物与衣物之间的摩擦,以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且可以带动靠近洗衣仓1111侧壁处的衣物翻转运动,从而对更大范围内的衣物起到清洗作用,产生更好的洗涤效果。

其中,斜面1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斜面133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如图2至图5所示。

将斜面133的数量设计为多个(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且多个斜面133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斜面133均设置有出入口1331,多个出入口1331射出的水汽流,可以对洗衣仓1111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起到冲击作用,洗衣仓1111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临近区域内的衣物运动,甚至实现仓内衣物的小幅或大幅旋转,从而保证洗衣仓1111周向各个部位的衣物均能够得到有效清洗,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优选地,多个斜面133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洗涤均匀性,并使得水气流形成件13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又较为美观。至于斜面133的具体数量及具体尺寸,则不受限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水气流形成件13上设有多个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加强筋135,斜面133设置在加强筋135上,如图3和图4所示。

对于斜面13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斜面133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情况,在水气流形成件13上设置多个加强筋135,多个加强筋135可以对水气流形成件13起到加强作用,从而提高水气流形成件13的强度,提高水气流形成件13的使用可靠性;而加强筋135朝向洗衣仓1111的侧壁面的表面形成为斜面133,因而加强筋135自上向下向外倾斜延伸,既起到加强作用,又起到射出水气流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简化了产品结构。

实施例二(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斜面133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环绕,形成环形斜面133,出入口13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入口1331沿斜面133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将斜面133设计成环形斜面133,环形斜面133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环绕,并在环形斜面133上均匀设置多个出入口1331,多个出入口1331射出的水汽流,也可以对洗衣仓1111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起到冲击作用,洗衣仓1111周向不同位置的衣物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临近区域内的衣物运动,甚至实现仓内衣物的小幅或大幅旋转,从而保证洗衣仓1111周向各个部位的衣物均能够得到有效清洗,有效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并使得水气流形成件13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又较为美观。

实施例三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出入口13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入口1331沿水气流形成件13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如图2、图3和图5所示。

进一步地,多个出入口1331沿水气流形成件13的高度方向排布成多层。

出入口1331的数量为多个,可以产生多条水汽流,不同的水汽流冲击衣物的不同部位,达到使衣物充分洗涤的效果;多个出入口1331沿水气流形成件13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排布成多层,可以产生多层水气流,可以对仓内不同高度的衣物起到冲击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进一步地,对于出入口1331设置在斜面133上的情况,每个斜面133上均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多个出入口1331,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衣物的洗涤效果。

进一步地,水气流形成件13的顶面设有出入口1331,如图4所示。

在水气流形成件13的顶面设置出入口1331,由该部位的出入口1331射出的水气流垂直向上射出,能够提高衣物向上翻腾的力度,进而更好地带动周边衣物运动,清洗效果更好。同时,位于洗衣仓1111中部的水汽流,可以使衣物翻转到洗衣仓1111的周边区域,有利于衣物获得较快的旋转速度,进而达到更好的洗涤效果。

实施例四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洗衣仓1111内设有波轮,波轮被构造成水气流形成件13,如图6和图7所示。

将波轮设置为水气流形成件13,不需要单独设置在水气流形成件13,因而减少了部件数量,节省了成本,并相应提高了洗衣仓1111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洗衣仓1111的容量。此外,由于波轮可以正反向旋转,因而洗涤过程中通过波轮的正反向旋转可以带动水气流和衣物的正反向旋转,水气流的旋转也可以带动衣物的正反向旋转,从而提高衣物的运动幅度,以进一步提高衣物的洗涤效果。由于水气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可以使衣物脱离波轮而不会附着在波轮表面,从而防止衣物缠绕在波轮上或者受到波轮的磨损,且可以相较于传统波轮洗衣机1显著减小波轮的旋转速度,使波轮低速旋转适当辅助清洗即可,因而有利于降低电机的工作噪音和能耗。进一步地,波轮的提升筋可以作为前述方案中的加强筋135。

进一步地,桶部装11设有与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33,进气系统15还包括进气管153(如图7所示),进气管153的一端连接气源151,另一端通过进气通道1133连通进气口。

桶部装11设有进气通道1133,进气系统15还包括进气管153,通过进气管153和进气通道1133来连通气源151(如风机或气泵)和进气口,便于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来合理布置气源151的位置,进而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其中,设置硬质进气管153可以提高气源151和桶部装11的连接可靠性;设置软质进气管153,可以进一步优化管路布局。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可以采用额外安装的管道的形式(即进气通道为独立于桶部装的部件),也可以利用内桶111与外桶113之间的结构限定出(即进气通道并非独立部件)。

进一步地,桶部装11包括内桶111和套装在内桶111外侧的外桶113,内桶111限定出洗衣仓1111,进气通道1133设置在外桶113与内桶111之间,且外桶113设有连通进气通道1133的至少一个进气孔1131;其中,内桶111的底壁设有连通进气通道的出气孔,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部局部向下凸出并与内桶111的底壁旋转密封连接,进气口位于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部凸出部分并与出气孔对应连通。

将进气通道1133设置在外桶113与内桶111之间,可以节省进气通道1133额外占用的空间,从而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外桶113设有连通进气通道1133的至少一个进气孔1131,保证了气源151输送的气流可以进入进气通道1133内,其中在设置有多个进气孔1131时,可以相应设置多个气源151,以输送更多的气流进入水气流形成件13中,从而形成更多的水气流,产生更好的清洗效果。

其中,可以在内桶111的底壁设置连通进气通道1133的出气孔,由于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部局部向下凸出与内桶111的底壁旋转密封连接,而进气口设置在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部凸出部分,使得进气口能够与内桶111底壁的出气孔对应连通,则气源输送的气流经进气管进入进气通道1133后,依次经出气孔、进气口即可进入水气混合腔内,实现气源的供气功能。同时,由于水气流形成件13与内桶111的底壁旋转密封,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漏气;且水气流形成件13底部的其他部分则与内桶111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水气流形成件13可以正常旋转,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进一步地,水气流形成件13底部的中部向下凸出与内桶111的底壁旋转密封连接,使水气流形成件13与洗衣仓1111同轴设置,结构规整,可靠性高,且洗涤效果均匀。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内桶111的底壁设有连通进气通道1133的出气孔,进气口位于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部,出气孔与进气口对应设置且水气流形成件13与内桶111的底壁密封连接。

在内桶111的底壁设置连通进气通道1133的出气孔,相应将进气口设置在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部,并使出气孔与进气口对应设置且水气流形成件13与内桶111的底壁密封连接,则气源151输送的气流经进气管153进入进气通道1133后,依次经出气孔、进气口即可进入水气混合腔131内,实现气源151的供气功能。

进一步地,进气孔1131设置在外桶113的底壁上,如图7所示。

将进气孔1131设置在外桶113的底壁上,有利于气流由下向上进入水气混合腔131内以形成向上冲击的水气流,防止衣物堆积在洗衣仓1111底部而发生缠绕或磨损。同时,也有利于缩短气流的流程,进而降低气流损耗,进一步提高水气流的冲击力度。当然,进气孔1131也可以设置在外桶113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进气孔11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气孔1131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将进气孔1131的数量设计为多个,且多个进气孔1131沿洗衣仓111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一方面便于设置多根进气管153同时向进气通道1133输送气流,从而显著提高水气混合腔131内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水气流的冲击力度,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得进气效果更加均匀,从而使水气流对衣物的冲击力更加均匀,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气口绕洗衣仓1111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将进气口的数量设计为多个,有利于提高水气混合腔131的进气效率,进而提高水气流的喷射效率,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多个进气口绕洗衣仓1111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可以提高水气流的喷射均匀度,进而提高洗涤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壁与内桶111的底壁之间设有避让间隙,内桶111设有贯穿其底壁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通道1133及进气口相连通,且通气管道与水气流形成件13旋转密封。

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壁与内桶111的底壁之间设有避让间隙,即:水气流形成件13的底壁与内桶111的底壁并不接触,保证了水气流形成件13可以相对内桶111旋转,从而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也可以设置贯穿内桶111底壁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通道1133及进气口相连通,且通气管道与水气流形成件13旋转密封,则气源151输送的气流经进气管153进入进气通道1133后,依次经通气管道、进气口即可进入水气混合腔131内,实现气源151的供气功能。其中,洗涤轴可以穿过通气管道与水气流形成件固定连接,以带动水气流形成件旋转。

实施例七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桶部装11的顶部设有门盖组件115,如图1所示,门盖组件115包括工作台1157和与工作台1157相连的门盖1155,如图2、图6和图7所示,门盖组件115与洗衣仓1111围设出封闭空间,门盖组件115与桶部装11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封闭空间的门密封圈1151,且封闭空间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1153。

由于水气流会促进洗衣仓1111内泡沫的产生,同时也会导致洗衣仓1111内气压持续升高,因而在门盖组件115与桶部装11之间增设门密封圈1151,使门盖组件115与桶部装11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以防止水气流冲击溅射影响洗衣机1内部电器件的使用安全,并防止洗涤剂在水气流的作用下形成的泡沫漫无目的地溢出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封闭空间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1153,进水口保证可以向洗衣仓1111内供水,实现洗衣仓1111的进水功能,排气口1153保证洗衣仓1111内的气压可以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以防止洗衣仓1111内气压过高而发生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进水口位于封闭空间的上部,进水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

将进水口设置在封闭空间的上部,便于连接外部管道,同时也可以在洗涤过程中对洗衣仓1111进行喷淋,消除洗衣仓1111内的泡沫,减少泡沫堆积,提高洗净效果;且在进水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可以防止泡沫通过进水口溢流至洗衣机1的进水管道中,导致进水管道被污染。

进一步地,排气口1153位于封闭空间的上部,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排气口1153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

将排气口1153设置在封闭空间的上部,便于气流自动向上排出,也可以降低洗衣仓1111内的泡沫溢出至排气口1153的风险;且在排气口1153处设有用于过滤泡沫的过滤装置,可以进一步消除泡沫,防止泡沫从排气口1153处溢出,对洗衣机1的其他结构或者地面等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可以在机器内部设置一定长度的管道凸起,管道凸起连通封闭空间,管道凸起的出口形成为排气口1153,这样便于排气管17的连接。

进一步地,排气口11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气口1153沿桶部装1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多个排气口1153,可以更快地将封闭空间内过剩的气体排出,降低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压力,避免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多个排气口1153沿桶部装1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可以使排气效果更均匀,达到更好的排气效果。

进一步地,排气口1153还连接有排气管17,如图2所示,排气管17的一端延伸至洗衣机1的外侧。

在排气口1153处连接排气管17,且排气管17的另外一端延伸至洗衣机1的外侧,可以将排气管17的一端连至下水道等合理部位,从而使溢出的泡沫等液体通过排气管17排到下水道等不会影响用户生活及环境的位置,布局合理,构思巧妙。

实施例八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洗衣机1还包括:控制器,与气源151电连接,用于控制气源151在洗衣仓1111完成进水之后启动,以使洗衣仓1111内的水通过出入口1331进入水气混合腔131进而与气源151输送的气流混合形成水气流。

洗衣机1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气源151电连接,能够控制气源151在洗衣仓1111完成进水之后启动,因而气源151输送气流之前,洗衣仓1111内的水已经通过出入口1331进入水气混合腔131内,此时气源151输送的气流即可与水气混合腔131内的水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水气流,实现水气流清洗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可以集成在洗衣机1的电控板上,也可以是独立于电控板的控制器。

下面以波轮洗衣机为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并与现有技术对比。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家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失的工具。当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对于家电的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健康、舒适方面。传统的波轮洗衣机工作原理是通过洗衣机底部的波轮转动,带动衣物转动与水流摩擦,再辅助洗衣液的作用,使衣物洗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衣物缠绕、磨损现象。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气流洗衣的波轮洗衣机,主要利用水气流冲击洗涤衣物,消除衣物上的污渍,由于水气流形成系统(即水气流形成件)能够充分利用水气流使衣物在水中吹起,避免波轮的缠绕和磨损,从而使衣物不缠绕、少磨损。

该波轮洗衣机包括:风机、进气管、水气流形成系统、洗衣仓、门封圈(即门密封圈)、工作台、门盖、排气孔(即排气口)。

工作原理如下:

在洗衣机洗衣过程中,衣服投放进洗衣机,从洗衣机投放系统投放适量洗涤剂,加入适量水,风机(即气源)开始工作,气流从进气系统流到水气流形成系统,在水气流形成系统中将水和气混合形成具有一定方向的气泡和气流,对衣物进行冲击洗涤,同时气泡破裂过程也对衣物上的污渍脱离起到重要作用。水气流在洗衣仓洗衣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地进气,洗衣仓的气压会不断的增加。为了防止水气流冲击溅射影响洗衣机的电器件安全,也为了防止洗剂在水气流的作用下形成的泡沫漫无目的溢出造成安全隐患,洗衣机需要增加密封系统。

密封系统中,门封圈(即门密封圈)、工作台、门盖与洗衣机的内桶、外桶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洗衣仓。排气口上接有排气管,是密封系统的排气和溢流溢泡装置,排气管(即管道凸起)出口处装有过滤网,并且外接一段波纹长管连接下水道,气流可以从这排出,溢出的洗剂泡沫也可以在这里慢慢消除排进下水道。

由外桶中部进入的气流,在水气流形成系统中形成一定的方向,气流更加集中,冲击力更强。水气流形成系统产生的水气流倾斜向上射出,布置于四周的斜面,在气流洗的过程中,衣物受水流冲击,不会附于波轮表面,因此不会受到波轮转动而缠绕。水气流形成系统的出气孔(即出入口),不局限于在四周斜面均匀分布,也可以在中间,在四周的一面布置。衣物受到水气流时,可以持续翻转,达到衣物各个部位都能清洗到的效果。由于衣物的清洗主要是水气流的作用(可以适当辅助波轮转动),避免了衣物与洗衣机波轮、内桶的强接触摩擦清洗,可以减少洗涤过程的衣物磨损。因此,这种方式的洗衣机清洗高档衣物更适合。

其中,进气管连接风机和洗衣桶外桶底部,洗衣机底部进气孔均匀分布于洗衣机外桶,进气孔可以是两个对称孔,但不限于两个,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以保证洗衣仓内衣物受到的水流力均匀,衣物可以持续翻转。

进气方式采用底部进气,进气管通过风机与外桶底部连通,但不局限与外桶底部,也可以与外桶侧面连通。

水气流洗衣方式增加门封圈,借用原门盖、工作台与洗衣机内、外桶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洗衣仓。洗衣机采用底部进气、上部进水、多路排气的方式,且进水口安装防止洗剂泡沫回流的过滤装置,排气管安装防止洗剂泡沫溢流的过滤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本申请增加了进水气流形成件,将气流与水进行预混合,形成水气流输送至洗衣仓内,通过对洗涤中的衣物形成冲击,减少衣物与洗衣仓内部零部件之间的缠绕,以避免衣物与零部件的磨损;同时避免衣物相互缠绕,使衣物在洗涤过程中尽可能伸展,以达到对衣物充分清洗的洗涤效果。

此外,预混合后形成的水气流进入洗衣仓内后,相比于气流而言,更加柔和,可以产生大量致密的小气泡,这样的小气泡可以进入织物纤维之间的缝隙,通过对与衣物内部纤维的摩擦,尤其是对衣物缠绕在一起的部位,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该部位上的污渍,可以;同时也可以与洗涤液反应产生更多的泡沫,提高洗涤液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