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针织物分散染料载体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08821发布日期:2019-10-08 22:5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针织物分散染料载体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涤纶纤维疏水性强、结晶度高、结构较紧密,分子中无特定的染色基团,染色时应采用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分散染料不含磺酸基等强亲水基团,仅含有一些羟基、氨基、硝基等弱极性基团,水溶性很低,染色时在水中主要以微细颗粒呈分散状态存在。

分散染料对涤纶具有亲和力,但在常压低温下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涤纶是热塑性纤维,只有当纤维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纤维大分子链段运动剧烈,分子间空隙增大,染料分子才可进入纤维内部,获得一定染色深度。通常,无定形结构的涤纶玻璃化温度约为67℃,结晶型的约为81℃,结晶又取向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则高达125℃。因此,涤纶针织物最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是高温高压法,即将温度提高到130℃左右,在压力高于1个大气压的密闭染色设备中进行。随着染液温度的升高,染料上染速率大为加快,染料吸附量也明显提高。高温高压染色可以获得匀染性和透染性均好的产品,适用的染料品种也多,染料利用率高,但对设备要求高,染色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另外,高温高压条件下,染料分散稳定性会降低,染料颗粒容易凝结成粗大的颗粒或成焦油状液滴吸附在织物表面产生色点。

涤纶针织物另一种染色方法是载体染色法,即选用某些载体做助剂,使分散染料的能在常压100℃以下的条件上染涤纶。常用的载体一般是一些结构简单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的酚类、酯类、醇类、酮类、烃类等。这些载体大多气味较大或有一定毒性,残留在织物上不易去除,且易降低染液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利用一种较为环保的化学物质香草醛为载体并配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可以有效提升涤纶在100℃左右常压条件下的染色效果。

本发明包含以下工艺:

(1)配制分散染料染色液,然后加入分别占染料质量50-80%的纤维素酶和30-50%的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8-12倍,充分混合均匀;

(3)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首先,按常规根据被染涤纶针织物的颜色要求配制分散染料染色液,然后加入分别占染料质量50-80%的纤维素酶和30-50%的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使两种酶充分复合在一起。随后,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8-12倍并充分混合均匀。香草醛是普遍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的一种重要的香料,在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中能帮助分散染料在较低的温度下扩散到纤维中,起到类似载体的作用,且对人体的危害较常规载体要小。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染色过程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形成的独特复合物能够促进香草醛对涤纶染色的载体效果,进一步促进分散染料在织物上的着色深度和均匀性。染色结束后,对织物进行常规的还原清洗等后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按照本发明方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浅色),工艺如下:

(1)配制分散染料染色液,然后加入分别占染料质量50%的纤维素酶和30%的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8倍,充分混合均匀;

(3)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对比例1

仅利用香草醛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浅色),工艺如下:

(1)配制与实施例1相同的分散染料染色液,不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8倍,充分混合均匀;

(3)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对比例2

在水中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无载体染色(浅色),工艺如下:

(1)配制与实施例1相同的分散染料染色液,不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和香草醛,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对上述所得的涤纶染色针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1所得织物染色深度分别是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1.3和1.8倍,染色均匀性则分别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2高10%和5%。

实施例2

按照本发明方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深色),工艺如下:

(1)配制分散染料染色液,然后加入分别占染料质量80%的纤维素酶和50%的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12倍,充分混合均匀;

(3)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对比例3

仅利用香草醛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深色),工艺如下:

(1)配制与实施例2相同的分散染料染色液,不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12倍,充分混合均匀;

(3)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对比例4

在水中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无载体染色(深色),工艺如下:

(1)配制与实施例2相同的分散染料染色液,不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和香草醛,升温至80℃保温15min;

(2)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

对上述所得的涤纶染色针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2所得织物染色深度分别是对比例3和对比例4的1.2和2.1倍,染色均匀性则分别比对比例3和对比例4高13%和7%。

综上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有效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能促进分散染料在织物上的着色深度和均匀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涤纶针织物分散染料载体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工艺:(1)配制分散染料染色液,然后加入分别占染料质量50‑80%的纤维素酶和30‑50%的果胶酶,升温至80℃保温15min;(2)在上述染液中加入香草醛,使其质量为染料质量的8‑12倍,充分混合均匀;(3)将上述染液pH调至5.5,加入待染色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0min,然后对织物进行常规后处理。本发明利用一种较为环保的化学物质香草醛为载体并配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可以有效提升涤纶常压条件下的染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郝龙云;谭业强;王蕊;房宽峻;蔡玉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19.10.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