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以及有色羊绒织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08816发布日期:2019-10-08 22:51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以及有色羊绒织物。



背景技术:

羊绒是世界上十分贵重的一种天然纺织原料,具有轻、柔、糯等特性,被誉为动物纤维之王,在国际市场上有“软黄金”的美誉。用羊绒纤维加工而成的纺织品具有保暖性好,手感柔和,穿着舒适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食用色素染色的羊绒织物的产品兼有高品质、环保的优点,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

近年来,天然色素/染料用于棉、丝绸、羊毛等纺织品的染色或整理已经大量报道,但因存在价格昂贵、原料供应困难、色素提取问题、色牢度低等诸多困难,一直制约其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的食用色素染色羊绒成本高、色牢度差等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色羊绒织物,其无毒、无害、成本低、色牢度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包括:

将羊绒织物置于染液中升高温度为90~98℃染色30~120min,然后降温至80~85℃后加入媒染剂媒染30~60min,染液中包括重量与织物之比为0.1%~2%的食用合成色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染液中包括重量与织物之比为1.0%~1.5%的酸性ph调节剂。更优选地,酸性ph调节剂为醋酸。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染液中包括0.1~0.5g/l的渗透剂,优选地,渗透剂为渗透剂sp-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染液中包括0.1~0.5g/l的消泡剂,优选地,消泡剂为消泡剂ffa。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染色时浴比为20~50:1。

优选地,媒染剂的用量与织物质量之比为2%~3%;

优选地,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0.8~1.2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升温速率为1~3℃/min。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食用合成色素包括脂红、柠檬黄和亮蓝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羊绒织物包括纯羊绒针织面料或纯羊绒梭织面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羊绒织物置于染液中染色后,还包括:取出羊绒织物进行水洗,然后烘干。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色羊绒织物,采用上述的染色方法染色得到,

优选地,羊绒织物的日晒牢度大于或等于3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染色方法选用食用色素作为染色剂,当结合本申请特定温度,特定染色时长,以及配合使用合适量的媒染剂时,能够使得染制得到的羊绒织物相对于采用天然色素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的色牢度更高,且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还具有无毒、无害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而且,现有的食用色素主要应用于食品领域,还没有尝试应用于羊绒染色。本申请提出将食用合成色素用于羊绒染色,也拓宽了食用合成色素的应用范围,相较于天然色素染色成本更低。本方法与传统染色方法相比,不增加设备,成本低,条件温和,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有色羊绒织物,其无毒、无害、成本低,色牢度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使用色素染色羊绒植物的染色方法以及有色羊绒织物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包括:

将羊绒织物置于染液中升高温度为90~98℃染色30~120min,然后降温至80~85℃后加入媒染剂媒染30~60min,染液中包括重量与织物之比为0.1%~2%的食用合成色素。

具体地,首先配制染液,采用合成色素、酸性ph调节剂、渗透剂以及消泡剂混合。染液中,合成色素与待染织物重量之比为0.1%~2%;酸性ph调节剂与待染织物重量之比为1.0%~1.5%;渗透剂浓度为0.1~0.5g/l。消泡剂浓度为0.1~0.5g/l。

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食用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都具有毒性低、污染低等优点,但食用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相比,已经有较成熟的产品,产量大、批次稳定,价格低、色泽鲜艳、染色效果更佳,更为重要的是稳定性高、可重现性好。至2000年止,我国批准的食用合成色素有芥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日落黄、柠檬黄、亮蓝、靛蓝等21种。

在本申请中,羊绒织物包括纯羊绒针织面料或纯羊绒梭织面料。

优选地,食用合成色素包括脂红、柠檬黄和亮蓝中至少一种。染色时,根据需要染成的目标颜色,选用这三种色素中至少一种进行调色。

染液中的酸性ph调节剂的作用是调节染液ph至酸性,使得羊绒织物在酸洗染液中先吸附氢离子使纤维带正电荷,染液中有染料阴离子和酸根离子,染色过程中,染料扩散到纤维表面取代酸根离子,而上染到纤维中去。适合量的酸性ph调节剂使得溶液的ph在羊绒织物的等电点附近,能够有效避免羊绒不受酸和碱的损伤。优选地,在本申请中,酸性ph调节剂选用常用、易得且安全的醋酸。

染液中渗透剂起到促进染液完全渗透至羊绒织物内的作用,其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地,在本申请中选用高效的渗透剂sp-2。

染色过程中,若染液起泡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消泡剂的作用是在染色过程中达到持续消泡抑泡的效果。在本申请中,消泡剂选用消泡剂ffa,又名消泡渗透剂ffa。其消泡效果好,且还有具有一定渗透剂的作用。

配制好染液后,以浴比20~50:1将待染羊绒织物浸泡于染液中进行染色。染色的具体操作为控制升温速率1~3℃/min,将染液温度升高至90~98℃染色30~120min。然后将体系降温至80~85℃后,向体系内加入媒染剂继续染色30~60min。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固色效果较佳,媒染剂的用量与织物质量之比为2%~3%。更优选地,为进一步使得固色效果更好,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0.8~1.2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染色过程中加入的媒染剂起到了提升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

染色过程中合理控制染色温度且与合适的染色时间进行配合,能够起到染色效果好的效果。而合理控制升温速率同样有助于提高染色效果,提高染色得到的织物的色牢度。

染色完成后,将体系降温至常温使得羊绒织物冷却,取出羊绒织物进行水洗,水洗完后进行烘干。得到采用食用合成色素染成的有色羊绒织物。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染色方法选用食用色素作为染色剂,当结合本申请特定温度,特定染色时长,以及配合使用合适量的媒染剂时,能够使得染制得到的羊绒织物相对于采用天然色素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的色牢度更高,且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还具有无毒、无害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而且,现有的使用色素主要应用于食品领域,还没有尝试应用于羊绒染色。本申请提出将食用合成色素用于羊绒染色,也拓宽了食用合成色素的应用范围。本方法与传统染色方法相比,不增加设备,成本低,条件温和,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有色羊绒织物,该有色羊绒织物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染色方法染色得到。其色牢度高。优选地,该羊绒织物的日晒牢度大于或等于3级。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以及有色羊绒织物进行具体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染液中加入的一部分有效成分的量以o.w.f表示,o.w.f是指该物质与织物的重量比值。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包括:

配置浴比为20:1的染液(食用合成色素亮蓝0.2%(o.w.f),醋酸1.0%(o.w.f),渗透剂0.2g/l,消泡剂0.2g/l),将10g羊绒织物加入到染液中,然后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95℃染色45min,冷却至85℃后,加入2%(o.w.f)混合媒染剂后继续媒染45min,冷却水洗,烘干,最终得到食用合成色素亮蓝染色的羊绒织物。在本实施例中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1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羊绒织物的食用色素染色方法,包括:

配置浴比为30:1的染液(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0.5%(o.w.f),醋酸1.0%(o.w.f),渗透剂0.3g/l,消泡剂0.3g/l),将10g羊绒织物加入到染液中,然后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90℃染色60min,冷却至80℃后,加入2%(o.w.f)混合媒染剂后继续媒染40min,冷却水洗,烘干,最终得到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染色的羊绒织物。在本实施例中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1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实施例3

配置浴比为50:1的染液(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1%(o.w.f),醋酸1.5%(o.w.f),渗透剂0.5g/l,消泡剂0.5g/l),将10g羊绒织物加入到染液中,然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90℃染色90min,冷却至80℃后,加入3%(o.w.f)混合媒染剂后继续媒染60min,冷却水洗,烘干,最终得到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染色的羊绒织物。在本实施例中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1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实施例4

配置浴比为40:1的染液(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0.1%(o.w.f),醋酸1.2%(o.w.f),渗透剂0.1g/l,消泡剂0.1g/l),将10g羊绒织物加入到染液中,然后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98℃染色30min,冷却至82℃后,加入2.5%(o.w.f)混合媒染剂后继续媒染30min,冷却水洗,烘干,最终得到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染色的羊绒织物。在本实施例中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0.8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实施例5

配置浴比为30:1的染液(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1%(o.w.f),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1%(o.w.f),醋酸1.3%(o.w.f),渗透剂0.2g/l,消泡剂0.3g/l),将10g羊绒织物加入到染液中,然后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93℃染色120min,冷却至84℃后,加入2%(o.w.f)混合媒染剂后继续媒染50min,冷却水洗,烘干,最终得到呈橙色的羊绒织物。在本实施例中媒染剂包括摩尔比为1:1.2的明矾和柠檬酸钠。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用等量的天然茜草色素染色。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不使用媒染剂。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染色温度为80℃。

实验例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剪成试样,在恒温恒湿室(温度20℃,湿度65%)平衡24h,待测。对染色羊绒织物进行得色深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等性能指标测试,如下:

染色织物的色深值在datacolor650tm测色配色仪上进行测定,光源d65,视角10°,测定并记录织物最大反射波长处k/s值。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参照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方法a(1)(中性皂片5g/l,皂洗温度为40℃,浴比1:50,时间30min,水洗,烘干)进行测定。按照iso/aatcc标准进行耐皂洗沾色及变色牢度评级。

耐日晒色牢度测试参照gb/t8429-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日晒牢度》方法(3)进行测试,日晒时间20h,按照gb/t730-2008评级方法进行评级。记录测试及评价结果至表1中。

表1染色羊绒织物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通过表1能够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案例1、2、3获得较高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日晒牢度。与对比例1相比,食用合成色素染色织物比食用天然色素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都高。与对比例2相比,经过本发明提供的媒染剂媒染后,k/s值有一定的上升,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都提高1级以上。与对比例3相比,低温不利于食用合成色素的上染,低温条件下所得染色羊绒织物的k/s值较低,且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采用食用色素染色羊绒植物的染色方法,由于本申请选用食用色素作为染色剂当结合本申请特定温度,特定染色时长,以及配合使用合适量的媒染剂时,能够使得染制得到的羊绒织物相对于采用天然色素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的色牢度更高,且染色得到的羊绒织物还具有无毒、无害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