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涤纶针织物载体染色液稳定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7956发布日期:2019-10-18 23:12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涤纶针织物载体染色液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是疏水性较强的纤维且内部分子结构排列较紧密,结晶度高,染色时应采用与其疏水性相当的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很低、分子较小、结构简单,染色时在水中主要以微细颗粒呈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染料。分散染料在染浴中一般存在以下三种状态:溶解在染浴中的少量单分子染料、存在于分散剂胶束中的分散染料和悬浮在染浴中的分散染料颗粒。染色时,分散染料颗粒不能直接上染涤纶纤维,只有溶解在水中的染料分子才能上染。

分散染料在常规条件下难以进入纤维内部,如何加快分散染料上染和提高染料吸附量一直是涤纶染色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涤纶针织物来讲,目前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进行染色,当纤维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纤维大分子链段运动剧烈,分子间空隙增大,染料分子可进入纤维内部,上染速率将显著提升。高温高压染色可以获得匀染性和透染性均好的产品,适用的染料品种也多,染料利用率高,但对设备要求高,染色时间长,生产效率低。高温下,染料分散稳定性会降低,染料颗粒容易凝结成粗大的颗粒或成焦油状液滴吸附在织物表面产生色点,造成染色疵病。

涤纶针织物另一种染色方法是载体染色法,即选用某些载体做助剂,使分散染料的能在常压100℃以下的条件上染涤纶的方法。常用的载体一般是一些结构简单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的酚类、酯类、醇类、酮类、烃类等。它们的水溶性一般不高,使用时需要预先制成乳化液或分散液。但是,常用载体加入涤纶染色液中容易引起染液分散稳定性下降,染料易聚集而产生染疵。

许多生物天然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脱氧核糖核酸等都有一定分散稳定作用。纺织用纤维素酶结构中具有分隔的独立疏水和亲水区域,表现出独特的胶体特性,可对许多物质产生一定分散稳定作用。另外,纤维素酶对疏水物质的分散性仅与其分子空间结构有关,与催化活性并没有关联,因此可将失去活性的废弃酶加以利用,这也是一大优势。

纤维素酶主要用于对纯棉织物等进行抛光,一般在绞盘染色机、喷射机、转笼式水洗机等设备中进行。在纤维素酶抛光处理过程,部分纤维素酶分子被吸附至织物表面,其余的则残留在处理液中,经过灭活处理后将其随处理液一起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利用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废水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分散染料载体染色,不仅实现废水的重复利用,而且借助残留在废水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有效提高加入载体后分散染料在染浴中的稳定性,减轻染疵现象。

本发明包括以下工艺:

(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10℃处理15min,冷却后过滤;

(2)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将处理液ph调至5.5,加入分散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续处理。

常规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10℃处理15min,在碱和高温的作用下纤维素酶的空间结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将发生调整。将处理液过滤可去除从纺织品表面脱落的较大杂质以及处理过程中的不稳定产物。随后,在处理液中常规用量的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将处理液ph调至5.5,加入分散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及后续处理。在染色过程中,经过处理的纤维素酶分子将对载体产生保护作用,减轻其对分散染料染液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利用分散蓝染料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工艺如下:

(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10℃处理15min,冷却后过滤;

(2)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将处理液ph调至5.5,加入分散蓝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处理。

对比例1

利用分散蓝染料按常规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工艺如下:

(1)在水中加入与实施例1相同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将染液ph调至5.5,加入与实施例1相同的分散蓝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处理。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得的分散染料染浴在染色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1所得分散染料染浴的稳定性比对比例1所得染浴的稳定性提升15%,织物染色均匀性提升10%。

实施例2

利用分散红染料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工艺如下:

(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10℃处理15min,冷却后过滤;

(2)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将处理液ph调至5.5,加入分散红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处理。

对比例2

利用分散红染料按常规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工艺如下:

(1)在水中加入与实施例2相同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将染液ph调至5.5,加入与实施例2相同的分散红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处理。

对实施例2和对比例2所得的分散染料染浴在染色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2所得分散染料染浴的稳定性比对比例2所得染浴的稳定性提升17%,染色均匀性提升8%。

实施例3

利用分散黄染料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工艺如下:

(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10℃处理15min,将处理液冷却后过滤;

(2)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将处理液ph调至5.5,加入分散黄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处理。

对比例3

利用分散黄染料按常规对涤纶针织物进行载体染色,工艺如下:

(1)在水中加入与实施例3相同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将染液ph调至5.5,加入与实施例3相同的分散黄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处理。

对实施例3和对比例3所得的分散染料染浴在染色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3所得分散染料染浴的稳定性比对比例3所得染浴的稳定性提升19%,染色均匀性提升13%。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提高涤纶针织物载体染色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工艺:(1)常规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液pH调至8,升温至110℃处理15min,冷却后过滤;(2)在处理液中加入常规用量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3)将处理液pH调至5.5,加入分散染料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常规载体染色和后续处理。本发明利用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废水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分散染料载体染色,不仅实现废水的重复利用,而且借助残留在废水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有效提高加入载体后分散染料在染浴中的稳定性,减轻染疵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王蕊;刘骜瑜;郝龙云;房宽峻;谭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19.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