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纸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40641发布日期:2019-12-27 16:24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纸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引纸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绳索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纸机械用引纸绳是一种在造纸机开机或断纸的情况下引导正在生成的纸卷、纸板或薄页纸等穿过烘缸、引纸辊、施胶机等部位的绳索。常规的引纸绳的直径一般在6mm-16mm之间。

在引纸绳使用的过程中,引纸绳和纸张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压紧力和粘附力,因此需要引纸绳具有较大的摩擦性能,同时需要引纸绳具有较小的静态延伸率,以保证引纸绳具有有效且稳定的握持能力。现有引纸绳的制备方法中,每束绳股中单根绳股通过再次加捻形成绳纱,然后进行编织成绳,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编织绳在使用过程中与纸张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小,导致引纸绳与接触物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以致引纸绳与接触物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同时这种引纸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导致引纸绳变长、握持能力不稳定。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制备引纸绳的方法,以提高引纸绳对纸张的抓持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引纸绳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引纸绳,使得引纸绳的每个编织单元中的各根绳纱并为一排紧密分布,增加了引纸绳与纸卷等接触物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引纸绳对纸卷等接触物的抓持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引纸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股:将至少3根工业长丝通过加捻形成s向绳纱和z向绳纱;

s2、并线预织:将步骤s1制得的至少3根同为s向的绳纱并为1股s向绳束,至少3根同为z向的绳纱并为1股z向绳束,所述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保证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

将s向绳束和z向绳束分别缠绕到纱管上,保证每股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的每根绳纱间的张力一致、排列均匀,绳纱间的长度差平均值为1-5cm/100m;

s3、制绳:将步骤s2并线预织得到的s向绳束和z向绳束编织得到引纸绳,在编织过程中维持每股绳束中的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进入编织点,由此编织得到引纸绳。

其中,通过预织机将绳纱并为绳束,同时将绳束缠绕到纱管上;编织点为绳束与编织绳的交汇点。

可选地,所述工业长丝的细度为630den-1680den,破断强度为7g/d-9g/d。具体的,工业长丝为尼龙长丝和/或涤纶长丝。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长丝的细度的下限选自630den、1000den、1500den、2000den、2500den,上限选自2500den、3000den、3500den、4000den、4500den、5000den。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长丝的破断强度为8g/d-9g/d。更进一步地,工业长丝的破断强度为8.5g/d。

进一步地,单根绳纱的细度为630den-5000den。更进一步地,单根绳纱细度的下限选自630den、1000den、1500den、2000den、2500den,上限选自2500den、3000den、3500den、4000den、4500den、5000den。

可选地,所述s向绳纱和z向绳纱的捻度为80t/m-300t/m。

进一步地,所述绳纱的捻度的下限选自80t/m、100t/m、120t/m、140t/m、160t/m,上限选自180t/m、200t/m、230t/m、250t/m、280t/m、300t/m。

可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引纸绳进行加热并拉伸。

可选地,所述引纸绳的拉伸张力为引纸绳破断强度的10%-25%,拉伸速度为3m/s-8m/s,加热温度为工业长丝的玻璃化温度至熔点温度之间的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引纸绳的拉伸张力为引纸绳破断强度的10%-20%,拉伸速度为5m/s-8m/s,所述引纸绳的加热温度优选为工业长丝的熔点温度。引纸绳的加热温度越高其加热拉伸的时间越短。

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s向绳纱和z向绳纱中分别包括3-8根工业长丝;

所述步骤s2中每股s向绳束包括3-8根s向绳纱,每股z向绳束中包括3-8根z向绳纱。

其中,每股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中绳纱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步骤s2中,并线预织时,纱管在径向转动的同时,还轴向移动,并且始终保证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与纱管轴向垂直。

其中,纱管的径向速度为22-27mm/s,轴向速度为400-450r/min。

可选地,步骤s3中,编织时,由至少1股s向绳束构成一个s向编织单元,由至少1股z向绳束构成1个z向编织单元,多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交错编织制得引纸绳,编织过程中维持每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中的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进入编织点。

优选地,s向编织单元可包括2股或4股s向绳束,z向编织单元可包括2股或4股z向绳束。

具体的,步骤s3中编织机的纱锭数为12锭-32锭,编织时将缠绕z向绳束的纱管固定在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纱锭上,将缠绕s向绳束的纱管固定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纱锭上。同一旋转方向上相邻的2个或4个纱锭上的绳束组成一个编织单元,然后每个编织单元经过圆环状结构绳束分布件的外缘输送至编织点,以保持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的每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

可选地,步骤s3中s向绳束和z向绳束经由绳束分布件进入编织点,所述绳束分布件水平设置在编织点下方,s向绳束和z向绳束紧贴绳束分布件的外缘输送至编织点,以保持s向绳束和z向绳束中的各根绳纱平行并成一排。

具体地,所述绳束分布件为一圆环状结构,该圆环状结构的中轴线穿过编织点的中心点。

可选地,每根绳纱经由绳束分布件后,绳纱的轴向角度改变0-10°。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引纸绳,由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相互交错编织成型;

每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中分别由6-32根并列排布的绳纱构成。

进一步地,每个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中分别由7-24根并列排布的绳纱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s向编织单元的个数等于z向编织单元的个数;所述s向编织单元中绳纱的根数等于z向编织单元绳纱的根数。

进一步地,所述引纸绳由s向编织单元和z向编织单元相互交错编织成平纹组织。主要是因为编织绳具有三种基本组织,即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其中在相同编织单元的前提下具有平纹组织的引纸绳在使用过程中与纸张或其他接触物的接触面积会相对较大,进而提高引纸绳与纸张或其他接触物的摩擦力。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根据本申请引纸绳的制备方法,保证了引纸绳的每个编织单元中的单根绳纱平行并为一排紧密分布,通过增加引纸绳的每个编织单元中绳纱的数量来增加引纸绳与纸张等接触物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引纸绳与纸张等接触物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引纸绳对纸张等接触物的抓持能力。

2.根据本申请引纸绳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制备的引纸绳进行加热拉伸,对引纸绳进行热定型,提高了引纸绳的初始弹性模量,降低了引纸绳的工作静态延伸率,进而提高了引纸绳有效且稳定的抓持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引纸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引纸绳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绳束分布件的示意图。

其中,1、引纸绳,21、s向编织单元,22、z向编织单元,3、绳纱,4、编织点,5绳束分布件,6绳束,7、纱锭,α、轴向改变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分析方法如下:

利用wdl-200型号的破断强力机进行测试引纸绳的破断强力,其测试方法依据《gb/t8834-2006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

利用dte-185型号的线密度测试仪器测试引纸绳的线密度,其测试方法依据《gb/t8834-2006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

利用wdl-200型号的绳索破断强力机仪器测试引纸绳的静态延伸率,其测试方法依据《gb/t8834-2006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

利用mlw-100型号的绳索疲劳试验机测试往复100次30%破断强力的引纸绳延伸率,其测试方法依据企业标准《化纤绳索弯曲疲劳测试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1和图2,通过本申请引纸绳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引纸绳1,其每个编织单元2中所有的绳纱3并为一排紧密分布,每个编织单元2中绳纱3的个数为6根-32根。

如图3所示,在绳束6从纱锭7进入到编织点4时,经由水平设置的绳束分布件5。绳束6中的绳纱并为一排经过绳束分布件5的外缘,然后进入编织点4,绳纱的轴向改变角度α为0-10°,保证了各个编织单元在进入编织点后其内部的绳纱可以并列排布。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绳束分布件5为一圆环状结构,圆环状结构的中轴线穿过编织点4的中心点,以保证每股绳束进入编织点4时,具有相同大小的张力。

实施例1引纸绳1#的制备

引纸绳1#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制股:选取细度为1260den、破断强度为8.5g/d的尼龙6长丝作为制绳材料,将3根尼龙6长丝通过加捻机加捻为s向绳纱和z向绳纱,每根绳纱的捻度为200t/m,其中s向绳纱和z向绳纱的个数相同。

s2)并线预织:首先,将4根z向的绳纱通过预织机并为一排紧密排布并缠绕到4支纱筒上,同样的方法将3根z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4支纱筒上,再将4根s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4支纱筒上,最后将3根s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4支纱筒上。

其中,在预织机并线的过程中保证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并为一排紧密排布,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间的张力一致、排列均匀;将绳束缠绕到纱筒的过程中,保证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与纱管垂直,纱管的径向速度为25mm/s,轴向速度为425r/min,以保证每股绳束中绳纱间的长度差平均值为(1-5)cm/100m。

s3)制绳:首先,选择#180-16锭的五月柱式编织机,将纱锭调整为平纹结构的单编2锭,即同一旋转方向上相邻的2个纱锭上的绳束组成一个编织单元;

其次,将步骤s2)中并线预织完毕的缠有z向绳束的8个纱筒安装在逆时针旋转的纱锭上,缠有s向绳束的8个纱筒安装在顺时针旋转的纱锭上,然后在开启编织机的过程中,依据纱锭至编织点的距离,调节圆环状结构的高度,所有绳束从纱锭进入到编织点前围成圆锥状结构,圆环状结构水平设置在圆锥状结构的内部以支撑所有绳束,然后绳纱从纱锭经由圆环状结构的外缘进入编织点,最终获得引纸绳1#,其中绳纱从纱锭至编织点的的轴向改变角度α为8°。

每股绳束中的绳纱并排经过具有支撑作用的圆环状结构的外缘后,保证了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进入编织点后仍然能够并为一排均匀分布。

s4)加热拉伸:将步骤s3)中编织完毕的引纸绳1#进行加热并拉伸,加热温度为210℃;拉伸张力为引纸绳破断载荷的15%,拉伸速度为4m/min。

引纸绳1#中每个编织单元中包含7根并为一排分布的绳纱,其直径为6mm。

实施例2引纸绳2#的制备

引纸绳2#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制股:选取细度为1000den、破断强度为8.5g/d的fdy涤纶长丝作为制绳原料,将5根fdy涤纶长丝通过加捻机加捻为s向绳纱和z向绳纱,每根绳纱的捻度为200t/m,其中s向绳纱和z向绳纱的个数相同。

s2)并线预织:首先,将3根z捻向的绳纱通过预织机并为一排紧密排布并缠绕到16支纱筒上,同样的方法将3根s捻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16支纱筒上;

其中,在预织机并线的过程中保证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并为一排紧密排布,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间的张力一致、排列均匀;将绳束缠绕到纱筒的过程中,保证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与纱管垂直,纱管的径向速度为25mm/s,轴向速度为425r/min,以保证每股绳束中绳纱间的长度差平均值为(1-5)cm/100m。

s3)制绳:首先,选择#180-32锭的五月柱式编织机,将纱锭调整为平纹结构的单编4锭,即同一旋转方向上相邻的4个纱锭上的绳束组成一个编织单元;

其次将步骤s2)中并线预织完毕的缠有z向绳束的16个纱筒安装在逆时针旋转的纱锭上,缠有s向绳束的16个纱筒安装在顺时针旋转的纱锭上,然后在开启编织机的过程中,依据纱锭至编织点的距离,调节位于编织点下方水平设置的圆环状结构的高度,参考实施例1相应的部分,获得引纸绳2#,其中绳纱从纱锭至编织点的的轴向改变角度α为8°。

s4)加热拉伸:将步骤s3)中编织完毕的引纸绳2#进行加热并拉伸,加热温度为210℃;拉伸张力为引纸绳破断载荷的15%,拉伸速度为4m/s。

引纸绳2#中每个编织单元中包含12根并为一排分布的绳纱,其直径为8mm。

实施例3引纸绳3#的制备

s1)制股:选取细度为1260den、破断强度为8.5g/d的尼龙6长丝和细度为1000den、破断强度为8.5g/d的fdy涤纶长丝作为制绳原料,将2根尼龙6长丝和2根fdy涤纶长丝通过加捻机加捻为为s向绳纱和z向绳纱,每根绳纱的捻度为200t/m,其中s向绳纱和z向绳纱的个数相同。

s2)并线预织:将4根z捻向的绳纱通过预织机并为一排紧密排布并缠绕到16支纱筒上,同样的方法将4根s捻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8支纱筒上,然后将3根s捻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8支纱筒上;

其中,在预织机并线的过程中保证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并为一排紧密排布,每股绳束中的每根绳纱间的张力一致、排列均匀;将绳束缠绕到纱筒的过程中,保证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与纱管垂直,纱管的径向速度为25mm/s,轴向速度为425r/min,以保证每股绳束中绳纱间的长度差平均值为(1-5)cm/100m。

s3)制绳:首先,选择#180-32锭的五月柱式编织机,将纱锭调整为平纹结构的单编4锭,即同一旋转方向上相邻的4个纱锭上的绳束组成一个编织单元;

其次,将步骤s2)中并线预织完毕的缠有z向绳束的16个纱筒安装在逆时针旋转的纱锭上,缠有s向绳束的16个纱筒安装在顺时针旋转的纱锭上(其中8支纱筒缠绕3根s向的绳纱的绳束,8支纱筒缠绕4根s向的绳纱的绳束),然后在开启编织机的过程中,依据纱锭至编织点的距离,调节位于编织点下方水平设置的圆环状结构的高度,参考实施例1相应的部分,获得引纸绳3#,其中绳纱从纱锭至编织点的的轴向改变角度α为8°。

s4)加热拉伸:将步骤s3)中编织完毕的引纸绳3#通过进行加热并拉伸,加热温度为210℃;拉伸张力为引纸绳破断载荷的15%,拉伸速度为4m/s。

引纸绳3#中每个编织单元中包含12-16根并为一排分布的绳纱,其直径为10mm。

实施例4为引纸绳4#的制备

引纸绳4#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与引纸绳3#制备方法不同的是:

s1)制股:选取细度为1260den、破断强度为8.5g/d的尼龙6长丝作为制绳原料,将2根尼龙6长丝通过加捻机加捻为s向绳纱和z向绳纱,每根绳纱的捻度为200t/m,其中s向绳纱和z向绳纱的个数相同。

s2)并线预织:将8根z捻向的绳纱通过预织机并为一排紧密排布并缠绕到16支纱筒上,其次,同样的方法将8根s捻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8支纱筒上,然后将6根s捻向的绳纱并为绳束缠绕到8支纱筒上;

其中,将绳束缠绕到纱筒的过程中,保证s向绳束或z向绳束与纱管垂直,纱管的径向速度为25mm/s,轴向速度为425r/min,以保证每股绳束中绳纱间的长度差平均值为(1-5)cm/100m。

s3)制绳:将s2)中并线预织完毕的缠有z向绳束的16个纱筒安装在逆时针旋转的纱锭上,缠有s向绳束的16个纱筒安装在顺时针旋转的纱锭上(其中8支纱筒缠绕6根s捻向的绳纱的绳束,8支纱筒缠绕8根s捻向的绳纱的绳束),获得引纸绳4#,其中绳纱从纱锭至编织点的的轴向改变角度α为8°。

引纸绳4#中每个编织单元中包含24-32根并为一排分布的绳纱,其直径为14mm。

实施例5对比引纸绳1'#-4'#

从市场上获得用现有技术制备的直径为6mm的对比引纸绳1'#,直径为8mm的对比引纸绳2'#,直径为10mm的对比引纸绳3'#和直径为14mm的对比引纸绳4'#。

实施例6引纸绳1#-4#、对比引纸绳1'#-4'#的性能测试

分别对实施例1-4制备的引纸绳1#-4#、对比引纸绳1’#-4’#的破断强力、线密度、50kg-150kg绳索静态延伸率、往复100次30%破断强力后的绳索延伸率进行了测试,同时对引纸绳1#-4#、对比引纸绳1’#-4’#往复100次30%破断强力后的外观进行了评价。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引纸绳1#-4#与对比引纸绳1’#-4’#相比,在具备相同直径的前提下,引纸绳1#-4#的破断强力与对比引纸绳1’#-4’#的破断强力相比有所提高;线密度相对下降;同时本发明制备的引纸绳在“往复100次30%破断强力后的引纸绳的外观评价”指标亦得到提升,该指标表明:引纸绳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增加了引纸绳与其接触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引纸绳与接触物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导致绳纱出现较为明显磨损,因此引纸绳的抓持能力就会被提高;在“往复100次30%破断强力后的绳索延伸率”和“50kg-150kg引纸绳静态延伸率”两个指标明显得到提高,两者都呈降低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加热拉伸工序对引纸绳进行了热定型,提高了引纸绳的初始弹性模量,因此提高了引纸绳有效且稳定的抓持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思想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