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40645发布日期:2019-12-27 16:24阅读:3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吊索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的优点,工作可靠;

钢丝绳扁带是由钢丝绳编织成的扁带,现有的编织方法编织出的钢丝绳扁带结构强度不高,容易出现散线现象,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编织钢丝绳扁带,能够提高钢丝绳扁带编织后的结构强度,钢丝绳的绳股之间交错紧密且均匀,不易出现散线现象,应用于吊索行业具有高的使用寿命,且具有高安全性,且编织过程中合理规划了钢丝绳的长度,避免了钢丝绳的浪费,能有效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子绳下料,按钢丝绳扁带成品长度l的17倍进行钢丝绳下料;

步骤二:从钢丝绳起始端的3l处开始折弯,折弯成“8”字形回转一圈,形成一个具有绳圈1和绳圈2两个绳圈的主绳;

步骤三:在钢丝绳末端继续向前伸展至绳圈2处,开始绕主绳缠绕,然后继续向后伸展至绳圈1处后与绳圈1进行缠绕;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操作,以此类推,直至中间段钢丝绳根数为十二根;

步骤五:将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依次对称插编;

步骤六:重复步骤五中操作,以此类推,每隔一定距离进行插编一次,直至插编到绳圈1处临界点后将钢丝绳的起始端沿绳圈1进行缠绕;

步骤七:钢丝绳的起始端缠绕至与钢丝绳的末端对接位置后,与末端采用压制或插编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制成钢丝绳扁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钢丝绳下料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钢丝绳下料后需要对其端口进行打磨处理,去除端口的毛刺。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插编具体包括第一行插编和第二行插编,第一行插编过程为:将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从右往左进行第一行插编,第一行插编时,偶数股绳在上端,奇数股绳在下端,钢丝绳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从奇数、偶数绳中间穿过。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第二行插编时,奇数股绳在上端,偶数股绳在下端,钢丝绳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从奇数、偶数绳中间穿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发明方法编织钢丝绳扁带,能够提高钢丝绳扁带编织后的结构强度,钢丝绳的绳股之间交错紧密且均匀,不易出现散线现象,应用于吊索行业具有高的使用寿命,且具有高安全性,且编织过程中合理规划了钢丝绳的长度,避免了钢丝绳的浪费,能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第二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插编方式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第三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第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子绳下料,按钢丝绳扁带成品长度l的17倍进行钢丝绳下料,钢丝绳下料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需要对其端口进行打磨处理,去除端口的毛刺,本实施例中设定钢丝绳扁带成品长度l为10米,则钢丝绳下料长度为170米;

步骤二:从钢丝绳起始端的3l处(30米处)开始折弯,折弯成“8”字形回转一圈,形成一个具有绳圈1和绳圈2两个绳圈的主绳(如图1所示);

步骤三:在钢丝绳末端继续向前伸展至绳圈2处,开始绕主绳缠绕,然后继续向后伸展至绳圈1处后与绳圈1进行缠绕;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操作,以此类推,直至中间段钢丝绳根数为十二根(如图2所示);

步骤五:将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依次对称插编,第一行插编时,将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从右往左进行第一行插编,第一行插编时,偶数股绳在上端,奇数股绳在下端,钢丝绳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从奇数、偶数绳中间穿过;第二行插编时,奇数股绳在上端,偶数股绳在下端,钢丝绳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从奇数、偶数绳中间穿过(如图3所示);

步骤六:重复步骤五中操作,以此类推,每隔一定距离进行插编一次,直至插编到绳圈1处临界点后将钢丝绳的起始端沿绳圈1进行缠绕(如图4所示);

步骤七:钢丝绳的起始端缠绕至与钢丝绳的末端对接位置后,与末端采用插编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制成钢丝绳扁带(如图5所示)。

通过本发明方法编织钢丝绳扁带,能够提高钢丝绳扁带编织后的结构强度,钢丝绳的绳股之间交错紧密且均匀,不易出现散线现象,应用于吊索行业具有高的使用寿命,且具有高安全性,且编织过程中合理规划了钢丝绳的长度,避免了钢丝绳的浪费,能有效节约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子绳下料,按钢丝绳扁带成品长度l的17倍进行钢丝绳下料;

步骤二:从钢丝绳起始端的3l处开始折弯,折弯成“8”字形回转一圈,形成一个具有绳圈1和绳圈2两个绳圈的主绳;

步骤三:在钢丝绳末端继续向前伸展至绳圈2处,开始绕主绳缠绕,然后继续向后伸展至绳圈1处后与绳圈1进行缠绕;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操作,以此类推,直至中间段钢丝绳根数为十二根;

步骤五:将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依次对称插编;

步骤六:重复步骤五中操作,以此类推,每隔一定距离进行插编一次,直至插编到绳圈1处临界点后将钢丝绳的起始端沿绳圈1进行缠绕;

步骤七:钢丝绳的起始端缠绕至与钢丝绳的末端对接位置后,与末端采用压制或插编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制成钢丝绳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钢丝绳下料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钢丝绳下料后需要对其端口进行打磨处理,去除端口的毛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插编具体包括第一行插编和第二行插编,第一行插编过程为:将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从右往左进行第一行插编,第一行插编时,偶数股绳在上端,奇数股绳在下端,钢丝绳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从奇数、偶数绳中间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第二行插编时,奇数股绳在上端,偶数股绳在下端,钢丝绳起始端和末端分别从奇数、偶数绳中间穿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扁带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钢丝绳扁带成品长度L的17倍进行钢丝绳下料;从钢丝绳起始端的3L处开始折弯,形成一个具有绳圈1和绳圈2两个绳圈的主绳;绕主绳缠绕,直至中间段钢丝绳根数为十二根;钢丝绳的起始端向下,末端向上,依次对称插编,以此类推,每隔一定距离进行插编一次,直至插编到绳圈1处临界点后将钢丝绳的起始端沿绳圈1进行缠绕;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末端采用压制或插编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本发明方法编织钢丝绳扁带,能够提高钢丝绳扁带编织后的结构强度,钢丝绳的绳股之间交错紧密且均匀,不易出现散线现象,应用于吊索行业具有高的使用寿命,且具有高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金鼎天力吊索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19.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