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袋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3805发布日期:2020-05-01 21:5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袋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辅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体袋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行业质量要求很高,现有技术,制作方式操作工序繁多,对人员技能水平要求很高,一般用普通平车制作,立体条容易起纽不平,且容易造成立体袋变形,左右两边贴袋不对称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技术研究研发出模版只需通过摆放裁片即可完成,操作简单及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立体袋模板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立体袋模板装置,包括可从上到下依次叠放的底层板、中间层板和顶层板,且当底层板、中间层板和顶层板叠放时,三者具有垂直贯通的呈u型的立体袋暗线槽位,所述底层板在立体袋暗线槽位的开口位置横向布置有定位槽,在定位槽可放置压紧立体袋裁片的塑料胶板,所述的中间层板的中间位置和顶部镂空,并形成刚好让出所述立体袋暗线槽位的u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层板的u型槽的内边位置安装有可固定立体条裁片的胶条。胶条可以采用黄胶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立体条裁片呈l型。

更进一步的,在紧靠胶条的外侧边位置还布置有第一挡边条,以更好的定位放置立体条裁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挡边条布置在u型槽上垂直于立体袋暗线槽位的开口位置的一条侧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槽由布置在底板上的至少一对平行的第二挡边条形成。每对第二挡边条之间的间隙即形成所述定位槽。顶层板上也设有与底层板上的第二挡边条位置对应的挡边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挡边条设有位于同一横向水平位置上的两对。

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和底层板在定位槽的上方位置还加工有袋口暗线槽位。更进一步的,所述袋口暗线槽位分为位于同一横向水平线上且间隔的两段。可以方便实现对袋面层裁片和袋底层裁片的初步缝合。

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和底层板的表面上还分布有砂纸条,避免立体袋裁片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制作时把裁片等直接摆放在模板上,分为上中下三层一次性车好立体袋暗线,确保成品立体袋条宽窄一致不斜纽,不仅降低难度系数,操作简单,还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板装置缝合制作的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3为模板装置缝合制作时状态二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平车制作立体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01-袋底层裁片,102-袋里层裁片,103-袋面层裁片,104-立体条裁片;

201-底层板,202-中间层板,203-顶层板,204-第二挡边条,205-立体袋暗线槽位,206-第一挡边条,207-塑料胶板,208-胶条,209-砂纸条,210-袋口暗线槽位,211-裁片基准线,212-袋口裁片实样基准线;

3-缝合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立体袋裁片分为袋底层裁片101、袋里层裁片102、袋面层裁片103以及立体条裁片104共计四片。

实施例1:

一种立体袋模板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可从上到下依次叠放的底层板201、中间层板202和顶层板203,且当底层板201、中间层板202和顶层板203叠放时,三者具有垂直贯通的呈u型的立体袋暗线槽位205,底层板201在立体袋暗线槽位205的开口位置横向布置有定位槽,在定位槽可放置压紧立体袋裁片的塑料胶板207,中间层板202的中间位置和顶部镂空,并形成刚好让出立体袋暗线槽位205的u型槽。

请再参见图1所示,中间层板202的u型槽的内边位置安装有可固定立体条裁片104的胶条208。本实施例中,胶条208可以采用黄胶等。此外,在紧靠胶条208的外侧边位置还布置有第一挡边条206,以更好的定位放置立体条裁片104。第一挡边条206布置在u型槽上垂直于立体袋暗线槽位205的开口位置的一条侧边上。

请再参见图1-图3等所示,定位槽由布置在底板上的至少一对平行的第二挡边条204形成(本实施例采用两对,且位于同一横向水平位置上)。每对第二挡边条204之间的间隙即形成定位槽。顶层板203上也设有与底层板201上的第二挡边条204位置对应的挡边条。

请再参见图1所示,顶层板203和底层板201在定位槽的上方位置还加工有袋口暗线槽位210。袋口暗线槽位210分为位于同一横向水平线上且间隔的两段。可以方便实现对袋面层裁片103和袋底层裁片101的初步缝合。

请再参见图1所示,顶层板203和底层板201的表面上还分布有砂纸条209,避免立体袋裁片滑动。

请再参见图2所示,立体袋中的立体条裁片104呈l型。

请再参见图1等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底层板201、中间层板202和底层板201采用书页式的方式组装起来,并可以实现翻转。

请再参见图1所示,在底层板201上的立体袋暗线槽位205的外侧位置还设有裁片基准线211,以方便定位各裁片的放置位置。在底层板201和顶层板203的定位槽位置还设有袋口裁片实样基准线212,有利于裁片的定位精确。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先将袋面层裁片103放置在底层板201上,盖上中间层板202,再放上袋底层裁片101,合上顶层板203,在缝合机上根据袋口暗线槽位210进行初步缝合。袋口暗线槽位210分了两小段,中间空的位置不需车缝,预留翻袋位。

(2)接着将初步缝合后的袋面层裁片103根据裁片基准线211放置在底层板201上,将塑料胶板207放置在定位槽上以压紧袋面层裁片103。

(3)紧接着再合上中间层板202,根据第一挡边条206放置立体条裁片104,再放上袋里层裁片102,根据塑料胶板207翻折袋面层裁片103和袋底层裁片101,盖上顶层板203。

(4)抽出塑料胶板207,用缝合机沿着立体袋暗线槽位205一次性车缝,拿出立体袋,翻好袋子,此时,翻袋后,立体条裁片104立体条一边在口袋外面立体袋外面(与缝制的前片缝合),立体条的另一边被袋里层裁片102等所包住,即完成立体袋的制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车制作立体袋的工艺,具体参照图4所示,其依次进行贴袋面层裁片103和袋底层裁片101、折烫袋口、放置立体条裁片104并车缝,贴袋里层裁片102、三层一起车缝等工序。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立体袋制作,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2的常规平车制作工艺操作复杂,工序繁多且易出现立体条容易起纽不平,且容易造成立体袋变形,左右两边贴袋不对称等现象。而采用实施例1的模板装置后,通过简单的摆放各裁片,即可一次性车缝完成制作,操作简单并节省生产时间。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