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4992发布日期:2020-01-21 23:2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以其无梭纺织技术替代了传统纺织机,在喷水织机纺织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纺织需求对纺织丝张力进行调节,避免断丝等影响纺织工作正常进行的意外情况出现,传统的张力片调节方式逐渐被新型陶瓷棒代替,相较于张力片来说陶瓷棒基于其光滑的表面大大降低了纺织丝与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陶瓷棒的更换频率,节省了生产开支。目前螺纹陶瓷棒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在纺织机内加装相应的固定机构,这样的固定方式在根据磨损程度以及使用需求进行更换陶瓷棒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在更换陶瓷棒时效率相较于传统的更换方式效率较高,确保了纺织工作的进程不会被耽误较多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左端套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上焊接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纺织机内,棒体左段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且棒体的右半段上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呈螺旋状设置有处理机构。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槽、容纳槽、限位环、复位囊、复位弹簧和卡块,卡接槽分别开设在连接头内壁的上下两侧,容纳槽分别开设在棒体左段的上下两侧,限位环的外圈焊接在容纳槽的内腔顶部,复位囊嵌装在容纳槽内,且复位囊的顶面与限位环的底部紧密贴合,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复位囊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卡块的底端胶接在复位囊的顶部,且卡块的顶端贯穿限位环的顶部并延伸至卡接槽内。

优选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空心半球体、收集口、收集腔、连接槽和排出口,空心半球体两个并排为一组呈等距螺旋状连接在螺纹槽内,收集口开设在空心半球体的背面并与空心半球体的内腔连通,收集腔开设在棒体的内腔中部,且收集腔的内壁呈等距螺旋状开设有与空心半球体内腔连通的连接槽,排出口开设在收集腔的内右壁并贯穿棒体的右端与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卡块的自重,且卡块延伸至卡接槽内的部分侧剖面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空心半球体的材料为陶瓷,且每组空心半球体沿螺纹槽呈逆时针状延伸时同一组内的两个空心半球体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排出口的形状为横卧的漏斗状,且排出口的内腔直径左宽右窄。

优选的,所述卡块以棒体的中轴线为圆心呈顺时针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通过卡块形状的设计,使得其在棒体顺时针转动下同步作顺时针转动,转动至卡接槽处时基于复位弹簧的弹力将卡块弹至卡接槽内,完成棒体与连接头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在需要更换棒体时同样仅需要顺时针转动棒体,即可将卡块从卡接槽内转出,完成快速更换,保证纺织机的工作进度。

(2)、该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通过开设螺纹槽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纺织丝的缠绕圈数,同时能够有效限定纺织丝的传输路劲,避免纺织丝出现跑偏的情况,在纺织丝经由螺纹槽传输的过程中通过与空心半球体接触摩擦,从而将纺织丝表面的毛疵处挤向纺织丝主体部分,提高纺织丝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块上半部分的侧剖图。

图中:1棒体、2连接头、3连接片、4卡接机构、5螺纹槽、6处理机构、401卡接槽、402容纳槽、403限位环、404复位囊、405复位弹簧、406卡块、601空心半球体、602收集口、603收集腔、604连接槽、605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喷水织机用螺纹陶瓷棒,包括棒体1,棒体1的左端套装有连接头2,且连接头2上焊接有连接片3,连接片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纺织机内,棒体1左段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4,且棒体1的右半段上开设有螺纹槽5,螺纹槽5内呈螺旋状设置有处理机构6。

卡接机构4包括卡接槽401、容纳槽402、限位环403、复位囊404、复位弹簧405和卡块406,卡接槽401分别开设在连接头2内壁的上下两侧,容纳槽402分别开设在棒体1左段的上下两侧,限位环403的外圈焊接在容纳槽402的内腔顶部,复位囊404嵌装在容纳槽402内,且复位囊404的顶面与限位环403的底部紧密贴合,复位弹簧40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复位囊404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卡块406的底端胶接在复位囊404的顶部,且卡块406的顶端贯穿限位环403的顶部并延伸至卡接槽401内,复位弹簧405的弹力大于卡块406的自重,且卡块406延伸至卡接槽401内的部分侧剖面为直角三角形,卡块406以棒体1的中轴线为圆心呈顺时针状设置,这样的方向设计保证了卡块406顺时针转动的正常实施。

处理机构6包括空心半球体601、收集口602、收集腔603、连接槽604和排出口605,空心半球体601两个并排为一组呈等距螺旋状连接在螺纹槽5内,空心半球体601的材料为陶瓷,且每组空心半球体601沿螺纹槽5呈逆时针状延伸时同一组内的两个空心半球体60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收集口602开设在空心半球体601的背面并与空心半球体601的内腔连通,收集腔603开设在棒体1的内腔中部,且收集腔603的内壁呈等距螺旋状开设有与空心半球体601内腔连通的连接槽604,排出口605开设在收集腔603的内右壁并贯穿棒体1的右端与外部连通,排出口605的形状为横卧的漏斗状,且排出口605的内腔直径左宽右窄,这样的形状设计便于将散毛倒出,同时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散毛经由排出口605排出。

使用时,通过在纺织机相应部位预留安装孔,通过螺丝将连接片3安装在纺织机上,将卡块406捏入容纳槽402内并将棒体1的左端插入连接头2右端内,顺时针转动棒体1带动卡块406转动至卡接槽401位置,复位囊404在复位弹簧405弹力下将卡块406弹入卡接槽401内,完成棒体1与连接头2的连接,更换棒体1时通过继续顺时针转动棒体1,将卡块406从卡接槽401内转出,从而将棒体1从连接头2内拔出,纺织丝沿着螺纹槽5缠绕并位于并排的两个空心半球体601之间,且纺织丝的前端与下一传输机构连接,在传动过程中基于方向向前的气流将脱落的散毛经由收集口602进入空心半球体601内,经由连接槽604将散毛积攒于收集腔603内,需要清理时将棒体1取下经由排出口605倒出散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