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手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2217发布日期:2020-03-17 15:41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手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轮,尤其是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手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通常在缝纫机机壳内安装有电机等驱动装置,通过一系列的传动部件带动机头部位的针杆和针杆下端的机针上下运动,而为了调节机针的上下位置,通常在电机后面的电机轴上设置手轮,手动旋转手轮从而带动上轴转动进而调节机针高度,进行手动缝纫。

但是,现有的手轮一般采用的钢圈制造而成,其内外侧均比较光滑,使用者在握持转动手轮时,容易发生打滑,且,既不便于使用者的正常操作,又降低了手轮的转动精度,从而影响缝纫机缝制出来的织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手轮,可通过安装橡胶防滑套的方式,防止其旋转时打滑,且防滑套可手轮可实现快速的安装更换,使得其拆卸较为方便,且使得后期维护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手轮,缝纫机包括电机和设置于该电机内的电机轴,本手轮包括一个圆筒状的轮体,所述轮体一侧固定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机轴通过其内的通孔配合联接,还包括一橡胶防滑套,所述轮体的外侧还设有若干挡块,所述挡块背离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垂直固定有与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固定有一磁块,所述橡胶防滑套包括橡胶内圈和橡胶外圈,所述橡胶外圈设置在所述橡胶内圈外侧,且两者通过橡胶连接环连接,所述橡胶内圈、所述橡胶外圈和所述橡胶连接环之间形成一用于套设容纳所述轮体的容纳腔,且位于所述容纳腔腔底的所述橡胶连接环与所述轮体的一侧抵接;

所述橡胶外圈靠近所述容纳腔开口的一侧抵接在所述挡块上,且其内设有一可套接在所述连杆外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与所述磁块配合的铁块。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的腔底涂覆有磁粉层,所述轮体上设有可与所述磁粉层配合的环形铁片。

优选的,所述橡胶外圈的外圈和所述橡胶内圈的内圈均设有若干凸起的橡胶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轮体的外侧设置若干挡块,使得橡胶防护套从轮体一侧套设在轮体上时,其橡胶外圈可以抵接在挡块上,且通过连杆实现橡胶外圈的周向限位,磁块和铁块的吸引,不仅可以可实现橡胶防滑套可以快速的安装固定在轮体上,也使得其在分离橡胶防滑套时,亦可以不必损害橡胶防滑套,实现其快速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对于后期的维护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轮体和橡胶防滑套分离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轮体的侧视图;

图中的标记:1为轮体,2为连接座,3为连接杆,4为挡块,5为连杆,6为磁块,7为橡胶内圈,8为橡胶外圈,9为橡胶连接环,10为容纳腔,11为凹槽,12为铁块,13为磁粉层,14为环形铁片,15为橡胶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手轮,在本实施例中,缝纫机包括电机和设置于该电机内的电机轴,本手轮包括一个圆筒状的轮体1,轮体1一侧固定有若干连接杆3,连接杆3的端部连接有一连接座2,连接座2与电机轴通过其内的通孔配合联接,还包括一橡胶防滑套,轮体1的外侧还设有若干挡块4,挡块4背离连接座2的一侧垂直固定有与连杆5,连杆5的端部固定有一磁块6,橡胶防滑套包括橡胶内圈7和橡胶外圈8,橡胶外圈8设置在橡胶内圈7外侧,且两者通过橡胶连接环9连接,橡胶内圈7、橡胶外圈8和橡胶连接环9之间形成一用于套设容纳轮体1的容纳腔10,且位于容纳腔10腔底的橡胶连接环9与轮体1的一侧抵接;

橡胶外圈8靠近容纳腔10开口的一侧抵接在挡块4上,且其内设有一可套接在连杆5外的凹槽11,凹槽11的槽底设有与磁块6配合的铁块12。

容纳腔10的腔底涂覆有磁粉层13,轮体1上设有可与磁粉层13配合的环形铁片14,使得可以加强橡胶防滑套的固定效果。

橡胶外圈8的外圈和橡胶内圈7的内圈均设有若干凸起的橡胶凸块15,使得可以加强手部与橡胶防滑套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轮体1的外侧设置若干挡块4,使得橡胶防护套从轮体1一侧套设在轮体1上时,其橡胶外圈8可以抵接在挡块4上,且通过连杆5实现橡胶外圈的周向限位,磁块6和铁块12的吸引,不仅可以可实现橡胶防滑套可以快速的安装固定在轮体1上,也使得其在分离橡胶防滑套时,亦可以不必损害橡胶防滑套,实现其快速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对于后期的维护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