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及其送布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4244发布日期:2020-09-08 15:2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及其送布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及包括该送布组件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包缝机送布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牙齿前后进行送布运动并可以通过调节改变送布针距的大小。现有的包缝机市场上主要有两个平台形式的机型,由于两者送布机构及运动轨迹不同,因而有两种不同形式的送布组件。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的送布组件包括送布凸轮座101、圆柱销102、送布凸轮103、滚针轴承104、送布连杆105、弹性垫片106、开针偏心凸轮107、滑块108、外齿块109、内齿圈110、齿轮座111、针距调节板112和开针扭轴113。其中,送布凸轮座10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轴上,圆柱销102与送布凸轮座101过盈配合连接,且圆柱销102与送布凸轮103侧面上的槽口配合连接,送布连杆105通过滚针轴承104安装在送布凸轮103的外周面上,弹性垫片106安装在送布凸轮103内孔孔壁上的槽口内,开针偏心凸轮107可转动地套设在主轴上,送布凸轮103通过其内孔安装在开针偏心凸轮107的右端部分的外周面上,滑块108可沿径向滑动地安装开针偏心凸轮107左端面上的槽口内,外齿块109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108上,内齿圈110通过螺钉固定在齿轮座111上,外齿块109在设于滑块108内部的两个压缩弹簧(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与内齿圈110保持啮合,构成一种离合结构,齿轮座1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轴上,开针扭轴113安装在机壳上,针距调节板112通过螺钉固定在开针扭轴113的末端。调针距时,按动开针扭轴113沿其轴向运动,使针距调节板112卡住开针偏心凸轮107外周面上的槽口并保持不动,限制开针偏心凸轮107的转动,再推动滑块108沿径向滑动,使外齿块109与内齿圈110分离,此时转动主轴可使开针偏心凸轮107相对主轴转动,从而可调整送布凸轮103相对主轴的位置角度,改变实际的偏心大小,即可实现针距大小的调节。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的送布组件包括送布偏心座201、圆柱销202、小偏心轮203、送布凸轮204、送布连杆205、滚针轴承206、弹性垫片207、开针偏心凸轮208、棘爪209、棘轮210和开针扭轴211。其中,送布偏心座20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轴上,圆柱销202与送布偏心座201过盈配合连接,小偏心轮203的内孔与圆柱销202配合连接,且小偏心轮203安装在送布凸轮204上的偏心孔内,送布连杆205通过滚针轴承206安装在送布凸轮204的外周面上,弹性垫片207安装在送布凸轮204内孔孔壁上的槽口内,开针偏心凸轮208可转动地套设在主轴上,送布凸轮204通过其内孔安装在开针偏心凸轮208的左端部分的外周面上,棘爪209可沿径向滑动地安装开针偏心凸轮107右端面上的槽口内,棘轮210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轴上,棘爪209在设于开针偏心凸轮208上的扭簧(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与棘轮210保持啮合,开针扭轴211安装在机壳上。调针距时,按动开针扭轴211沿其轴向运动,使开针扭轴211的末端卡住开针偏心凸轮208外周面上的槽口并保持不动,限制开针偏心凸轮208的转动,再推动棘爪209沿径向滑动,使棘爪209与棘轮210分离,此时转动主轴可使开针偏心凸轮208相对主轴转动,从而可调整送布凸轮204相对主轴的位置角度,改变实际的偏心大小,即可实现针距大小的调节。

由于两个平台形式机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送布组件,造成了市场上送布组件无法统一供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加大了后续物料的管理维护成本,违背了现在零件通用化、简单化的生产理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可以同时适用于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包括:送布凸轮座,固设于主轴上;圆柱销,固设于送布凸轮座上且与主轴相平行;开针偏心凸轮,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轴上,开针偏心凸轮远离送布凸轮座的一端设有安装部;送布凸轮,安装在开针偏心凸轮的外周面上,送布凸轮靠近送布凸轮座的一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槽口,圆柱销与槽口配合插接;送布连杆,安装在送布凸轮的外周面上;棘轮,固设于主轴上且与开针偏心凸轮的安装部相对;棘爪,可沿安装部的径向滑动地设于安装部上;扭簧,设于安装部上并作用于棘爪,使棘爪与棘轮相啮合;开针扭轴,与安装部的外周面相对设置,安装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供开针扭轴插入的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垫片,送布凸轮具有与开针偏心凸轮的外周面配合连接的内孔,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内孔槽,弹性垫片设于内孔槽内。

优选地,送布连杆通过轴承套设在送布凸轮的外周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隔套,隔套安装在主轴上且位于送布凸轮座远离开针偏心凸轮的一侧。

优选地,送布凸轮座具有与主轴的外周面配合连接的安装孔,圆柱销与安装孔之间的中心距为12.9mm-13.8mm。

优选地,开针偏心凸轮的偏心量的长度为0.9mm-1.15mm。

优选地,送布凸轮的偏心量的长度为1.25mm-1.55mm。

优选地,送布凸轮的连接部上的槽口沿送布凸轮的径向延伸,槽口的轴线与送布凸轮的偏心量之间的夹角为9°-16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及包括该送布组件的缝纫机,优化了送布组件中主要零件的结构,结合送布凸轮座、送布凸轮与开针偏心凸轮尺寸参数范围的设计,能够实现同时适用于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且在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不同针距下的送布轨迹均与现有技术中两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基本保持一致,即保证两种平台形式机型的缝纫性能保持不变。由此实现了一种送布组件在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通用,达到了送布组件平台的统一化,不仅精简了送布组件的零件结构,而且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和物料的管理维护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的送布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的送布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应用于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时,调针距过程中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

图6a至图6d依次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应用于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时在0.8mm、1.5mm、3mm、5mm针距下的送布轨迹与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对比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应用于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时,调针距过程中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

图8a至图8d依次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应用于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时在0.8mm、1.5mm、3mm、5mm针距下的送布轨迹与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对比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送布凸轮座102、圆柱销

103、送布凸轮104、滚针轴承

105、送布连杆106、弹性垫片

107、开针偏心凸轮108、滑块

109、外齿块110、内齿圈

111、齿轮座112、针距调节板

113、开针扭轴201、送布偏心座

202、圆柱销203、小偏心轮

204、送布凸轮205、送布连杆

206、滚针轴承207、弹性垫片

208、开针偏心凸轮209、棘爪

210、棘轮211、开针扭轴

1、送布凸轮座1-1、安装孔

2、圆柱销3、开针偏心凸轮

3-1、安装部4、送布凸轮

4-1、连接部4-2、槽口

4-3、内孔5、送布连杆

6、棘轮7、棘爪

8、扭簧9、开针扭轴

10、弹性垫片11、轴承

12、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3至图8d示,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送布组件的一种实施例。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包括:送布凸轮座1、圆柱销2、开针偏心凸轮3、送布凸轮4、送布连杆5、棘轮6、棘爪7、扭簧8、开针扭轴9、弹性垫片10、轴承11和隔套12。

其中,送布凸轮座1固设于缝纫机的主轴上,缝纫机的主轴受驱动而转动,送布凸轮座1随主轴同步转动。优选地,送布凸轮座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轴上。本实施例中,送布凸轮座1具有与主轴的外周面配合连接的安装孔1-1,送布凸轮座1通过安装孔1-1套设在主轴的外周面上。

圆柱销2固设于送布凸轮座1的一端端面上,且圆柱销2与主轴相平行。优选地,圆柱销2与送布凸轮座1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连接。

开针偏心凸轮3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轴上,开针偏心凸轮3位于送布凸轮座1的一侧,且开针偏心凸轮3远离送布凸轮座1的一端设有安装部3-1。

送布凸轮4安装在开针偏心凸轮3的外周面上,因而送布凸轮4位于送布凸轮座1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安装部3-1之间。本实施例中,送布凸轮4具有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外周面配合连接的内孔4-3,内孔4-3的孔壁上设有内孔槽(图中未示出),弹性垫片10设于该内孔槽内,送布凸轮4通过内孔4-3安装在开针偏心凸轮3的外周面上时,弹性垫片10抵持于送布凸轮4内孔4-3孔壁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外周面之间。送布凸轮4靠近送布凸轮座1的一端设有连接部4-1,连接部4-1上设有槽口4-2,圆柱销2与槽口4-2配合插接,从而实现送布凸轮座1与送布凸轮4的连接,使得送布凸轮座1转动时带动送布凸轮4转动。本实施例中,送布凸轮4的连接部4-1上的槽口4-2沿送布凸轮4的径向延伸。

送布连杆5安装在送布凸轮4的外周面上,送布连杆5与缝纫机的送布机构相连接,送布连杆5随送布凸轮4的转动而运动,从而可驱动送布机构动作。送布机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予赘述。优选地,送布连杆5可以通过轴承11套设在送布凸轮4的外周面上,轴承11可以采用滚针轴承。

棘轮6固设于主轴上,因此棘轮6随主轴同步转动。优选地,棘轮6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轴上。棘轮6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安装部3-1相对,即棘轮6位于开针偏心凸轮3远离送布凸轮座1的一侧。

棘爪7设于开针偏心凸轮3的安装部3-1上,并且,棘爪7可沿开针偏心凸轮3安装部3-1的径向滑动。扭簧8设于安装部3-1上,扭簧8作用于棘爪7,使棘爪7与棘轮6保持相啮合的状态。

开针扭轴9安装在缝纫机机壳上,并且,开针扭轴9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安装部3-1的外周面相对设置,开针偏心凸轮3的安装部3-1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供开针扭轴9插入的开口。

隔套12安装在主轴上,且隔套12位于送布凸轮座1远离开针偏心凸轮3的一侧,隔套12用于在主轴上进行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的上述缝纫机的送布组件的工作原理为:调针距时,按动开针扭轴9沿其轴向运动,使开针扭轴9的末端插入开针偏心凸轮3安装部3-1外周面上的开口中而将其卡住,以限制开针偏心凸轮3的转动,再推动棘爪7沿开针偏心凸轮3安装部3-1的径向滑动,使棘爪7与棘轮6分离,此时转动主轴可使开针偏心凸轮3相对主轴转动,从而可调整送布凸轮4相对主轴的位置角度,即调整图4中c点相对a点的位置(a点为主轴的转动中心),从而改变ca两点之间的距离,而ca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对应针距的大小,因此实现了针距大小的调节。调针距完成后,松开开针扭轴9,使开针扭轴9脱离开针偏心凸轮3安装部3-1外周面上的开口,棘爪7在扭簧8的作用下复位而重新与棘轮6啮合,此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三者在主轴转动的驱动下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的上述缝纫机的送布组件,优化了送布组件中主要零件的结构,结合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尺寸参数范围的设计,能够实现同时适用于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且在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不同针距下的送布轨迹均与现有技术中两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基本保持一致,即保证两种平台形式机型的缝纫性能保持不变。由此实现了一种送布组件在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通用,达到了送布组件平台的统一化,不仅精简了送布组件的零件结构,而且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和物料的管理维护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较佳地,参见下表1,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主要尺寸参数的优选范围。结合图3和图4,调针距时图4中c点相对a点的位置变化主要受表1中示出的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主要尺寸参范围的限制。

表1参数配比表

其中,圆柱销2与送布凸轮座1的安装孔1-1之间的中心距对应于图4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圆柱销2与送布凸轮座1的安装孔1-1之间的中心距为12.9mm-13.8mm。最优地,圆柱销2与送布凸轮座1的安装孔1-1之间的中心距为13.5mm。

开针偏心凸轮3的偏心量对应于图4中ad两点的连线,开针偏心凸轮3的偏心量的长度对应于图4中ad两点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开针偏心凸轮3的偏心量的长度为0.9mm-1.15mm。最优地,开针偏心凸轮3的偏心量的长度为1.05mm。

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对应于图4中cd两点的连线,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的长度对应于图4中cd两点之间的距离。优选地,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的长度为1.25mm-1.55mm。最优地,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的长度为1.4mm。

送布凸轮4的连接部4-1上的槽口4-2的轴线与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之间的夹角对应于图4中的∠bdc。优选地,送布凸轮4的连接部4-1上的槽口4-2的轴线与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之间的夹角为9°-169°。最优地,送布凸轮4的连接部4-1上的槽口4-2的轴线与送布凸轮4的偏心量之间的夹角为164°。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应用于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时,调针距过程中图4中的c点相对a点的位置在常用针距下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变化曲线,即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图5中,原曲线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在调针距过程中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范围1和范围2对应于表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范围的两端边界值形成的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最优解则对应于表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最优解形成的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从图5可以看出,最优解曲线与原曲线基本一致,范围1曲线与范围2曲线也都与原曲线十分接近,相差很小,因此,只要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取值在表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范围之内,使得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在范围1曲线与范围2曲线之间,就可以使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在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上调针距时c点相对a点的位置变化与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调针距时c点相对a点的位置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参见图6a至图6d,可见,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在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不同针距下的送布轨迹与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基本是拟合的,即缝纫时的运动轨迹是不发生改变的。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能够使第一种平台形式机型的缝纫性能保持不变。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应用于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时,调针距过程中图4中的c点相对a点的位置在常用针距下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变化曲线,即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图7中,原曲线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在调针距过程中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范围1和范围2对应于表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范围的两端边界值形成的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最优解则对应于表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最优解形成的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从图7可以看出,最优解曲线与原曲线基本一致,范围1曲线与范围2曲线也都与原曲线十分接近,相差很小,因此,只要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取值在表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尺寸参数范围之内,使得c点相对a点的位置曲线在范围1曲线与范围2曲线之间,就可以使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在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上调针距时c点相对a点的位置变化与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调针距时c点相对a点的位置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参见图8a至图8d,可见,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在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不同针距下的送布轨迹与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基本是拟合的,即缝纫时的运动轨迹是不发生改变的。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能够使第二种平台形式机型的缝纫性能保持不变。

可见,本实施例中的送布凸轮座1、送布凸轮4与开针偏心凸轮3的主要尺寸参数范围设计满足上述表1中的参数范围时,能够保证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在两种平台形式机型上的不同针距下的送布轨迹均与现有技术中两种平台形式机型采用的原送布组件的送布轨迹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两种平台形式机型的缝纫性能保持不变。

因缝纫机市场上有不同极限转速的机型,为了降低高转速机型的振动噪音,可以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送布组件中不同零件的质心位置,达到动平衡的效果。例如,通过合理选择本实施例中送布凸轮座1和送布凸轮4的不同质心位置,可以有效降低机器高速运转时的振动和噪音,提高机器整体质量。

基于上述缝纫机的送布组件,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缝纫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包括本实施例的上述缝纫机的送布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