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2389发布日期:2020-08-07 19:1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纱技术的进步,采用多类型纤维混纺纱所得到的混纺面料,能够集多种原料的优点于一身,弥补了纯纺面料的不足。但混纺纱各纤维原料之间往往性能差异较大,细度、强力等各不相同。以粘胶/羊毛混纺纱为例,两种纤维细度差异较大,影响纤维之间的抱和和成纱质量。因此普通方法生产的粘胶/羊毛混纺纱成纱质量和服用性能都较差。随着涡流纺适纺范围及支数的不断提高,开发新型的涡流纺纱线进行面料生产符合当前服装面料向着舒适、休闲、美观、功能性、安全性及回归自然的方向发展。本项目将涡流纺这种新型纺纱技术应用于粘胶/羊毛混纺纱的开发,制得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使纱线质量大幅度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用粘胶纤维和羊毛纤维优良的吸湿性,采用高效短流程的喷气涡流纺技术纺纱,通过该纱线制得的面料手感滑糯舒适服用性能佳,适合针织面料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明所涉及的一种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纱线生产工序:抓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

b)面料生产工序:混纺纱→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所述纱线生产工序:以羊毛和粘胶纤维为原料,混纺质量比粘胶70%/羊毛30%,采用喷气涡流纺技术纺纱;纺纱参数设定:喷嘴气压为0.53mpa,纺纱速度为440m/min,喂入比为0.96,集棉器规格6mm,摩擦罗拉张力180cn;电子清纱器设定:棉结+180%,短粗节+160%×2cm,长粗节+45%×35cm;

所述面料生产工艺:采用21s混纺纱双股喂入在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面料采用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横密:68/10cm;纵密:47.7/10cm;针号:12g;克重:190克/平方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纱线生产工艺包括粘胶条、羊毛条及粘胶条/羊毛条的制备,具体的机台配置如下:

粘胶条:特吕茨施勒全自动bo-a2300抓棉机→mx-u6多仓混棉机→cl-c1清棉机→tc5-1s高产梳棉机;

羊毛条:a002a抓棉机→a006b混棉机→a036c开棉机→1181型梳棉机

粘胶条/羊毛条:td7头道并条机→td7二道并条机→td8三道并条机(自调匀整);

纺纱:vortexiii870村田涡流纺纱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选羊毛纤维的纤度为18~25um、平均长度为40mm,单纤维强度不低于1.5cn/dtex;所选用粘胶纤维平均细度1.1~1.3dtex,平均长度40mm,单纤维强度不小于2.5cn/dtex;对羊毛进行纺前处理,加和毛油,封闭静置48小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梳棉工序的具体工艺参数如下:

刺辊速度700r/min,锡林速度280r/min,盖板速度47mm/min,道夫速度19r/min,给棉板与刺辊间隔距0.48mm,刺辊与锡林间隔距0.18mm,锡林与道夫间隔距0.13mm,锡林与盖板间隔距0.30mm、0.26mm、0.23mm、0.23mm、0.26mm,生条定量23g/5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并条工序中具体参数如下:

头并:6根并合,罗拉隔距为15mm×8mm×26mm,总牵伸倍数控制在6.2~6.8倍范内,出条速度不超过230m/min,半熟条定量小于25g/5m;

二并:6根并合,罗拉隔距为13mm×8mm×22mm,总牵伸倍数控制在6.2~6.6倍范围内,出条速度不超过240m/min,熟条定量小于24g/5m;

三并:6根并合,罗拉隔距为12mm×26mm,总牵伸倍数控制在6.2~6.5倍范围内,出条速度不超过350/min,熟条定量小于等于24g/5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喷气涡流纺的工艺参数中牵伸倍数的设定:总牵伸倍数为220,主牵伸倍数为35,后牵伸倍数为3.0;

且在纺纱过程采用“低温高湿”温湿度控制,经过试验确定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面料织造时,先对纱线进行上蜡润滑处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涡流纺纱技术,将粘胶和羊毛纤维进行混纺,通过纺纱工艺的优化,纺制出高效高质良多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线及其针织面料;所开发的面料手感滑糯舒适,优良的吸湿性,具有极佳的服用性能,适用于轻薄型羊毛混纺面料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纱线生产工序和步骤b)面料生产工序。

步骤a)纱线生产工序包括:抓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涡流纺。纱线是以羊毛和粘胶纤维为原料,混纺质量比为粘胶70%/羊毛30%,采用喷气涡流纺技术纺纱。并且纱线生产工序包括粘胶条、羊毛条及粘胶条/羊毛条的制备。具体的工序和机台配置如下:

粘胶条:特吕茨施勒全自动bo-a2300抓棉机→mx-u6多仓混棉机→cl-c1清棉机→tc5-1s高产梳棉机。

羊毛条:a002a抓棉机→a006b混棉机→a036c开棉机→1181型梳棉机

粘胶条/羊毛条:td7头道并条机→td7二道并条机→td8三道并条机(自调匀整)。

纺纱:vortexiii870村田涡流纺纱机。

在纱线生产工序中的重点工序参数主要包括原料优选、梳棉工序、并条工序和细纱工序。

在原料优选中,优选羊毛纤维,纤度范围18~21um,制成毛条平均长度40mm,单纤维强度1.5cn/dtex,回潮率16.7%;粘胶纤维平均细度1.1dtex,长度40mm,单纤维强度2.5cn/dtex,回潮率12%。考虑到成本及纱线质量,以粘胶纤维为主导,混纺比粘胶70%/羊毛30%,保证所开发的面料手感滑糯,轻薄舒适。

对于原料的前处理:由于涡流纺工艺对纤维长度等要求较高,因此选用整齐度好的羊毛和粘胶纤维。作为天然纤维,羊毛纤维的整齐度差,需对羊毛进行纺前处理,加和毛油,封闭静置48小时,保证渗透。严格把控羊毛的整齐度,减少短绒和超长纤维的含量,防止落棉的产生,减少羊毛纤维成本的浪费。

梳棉工序:梳棉工序因羊毛纤维较长且粗,增加分梳长度;同时适当降低刺辊速度,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控制生条短绒的增加。

具体工艺参数:刺辊速度700r/min,锡林速度280r/min,盖板速度47mm/min,道夫速度19r/min,给棉板与刺辊间隔距0.48mm,刺辊与锡林间隔距0.18mm,锡林与道夫间隔距0.13mm,锡林与盖板间隔距0.30mm、0.26mm、0.23mm、0.23mm、0.26mm,生条定量23g/5m。

并条工序中具体参数如下:

头并:6根并合,罗拉隔距为15mm×8mm×26mm,总牵伸倍数6.8倍,出条速度220m/min,半熟条定量24g/5m。

二并:6根并合,罗拉隔距为13mm×8mm×22mm,总牵伸倍数.4倍,出条速度230m/min,熟条定量22g/5m。

三并:6根并合,罗拉隔距为12mm×26mm,总牵伸倍数6.3倍,出条速度330/min,熟条定量24g/5m。

在细纱工序中,采用喷气涡流纺进行纺纱,流程短,效率高。工艺上主要从减少细纱断头入手,由于粘胶与羊毛纤维的细度差异大,因此在包缠成纱结构中,需提升涡流喷嘴气压,提高气流对纤维的控制力,提升纤维捻度,使纤维包缠紧致,保证成纱质量。

细纱机的具体工艺参数:喷嘴气压为0.53mpa,纺纱速度为440m/min,喂入比为0.96,集棉器规格6mm,摩擦罗拉张力180cn。

牵伸倍数的设定:总牵伸倍数为220,主牵伸倍数为35,后牵伸倍数为3.0。

电子清纱器设定:棉结+180%,短粗节+160%×2cm,长粗节+45%×35cm。

针对高速纺纱过程中易产生静电,采用“低温高湿”温湿度控制,经过试验确定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0%。

在步骤b)面料生产工序中,主要包括:混纺纱→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在面料织造时,在面料织造时,先对纱线进行上蜡润滑处理,以提高纱线的顺滑度。

采用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横密:68/10cm;纵密:47.7/10cm。针号:12g,在电脑横机上编织;纱线:采用21s混纺纱双股喂入;克重:190克/平方米。所得面料手感滑糯舒适,优良的吸湿性,具有极佳的服用性能,适用于轻薄型羊毛混纺面料的生产。

成品检测结果:

经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检测:产品安全性符合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测b类要求;产品质量等级符合fzt73010-2008《针织工艺衫》一等品要求。具体如下:

耐水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酸汗渍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碱汗渍色牢度:4-5级(技术要求3级)。耐摩擦牢度:干摩擦:4-5级(技术要求3级)。未检测出甲醛(技术要求小于75mg/kg)。

本发明对原料选取,纺纱技术参数优选及横机工艺优化,最终成功开发出了市场少有的粘胶羊毛涡流纺混纺纱针织产品。经相关标准检测,该产品未检测出甲醛,具有环保性特征;耐洗色牢度、耐摩擦牢度均高于标准,达到《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符合b类安全性要求,产品质量等级符合《针织工艺衫》一等品要求。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