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2127发布日期:2021-05-07 22:4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属于纺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染整指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现代也通称为印染。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染整质量的优劣对纺织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的影响。

染整的大多数工序是化学加工过程,纺织材料经化学加工后要反复水洗并加以烘干,热能和水的消耗量都很大,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化学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有害物污染空气和水。因此,确定工艺和设计设备时,必须设法降低热能的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污染。

染整工艺包括:开幅、除油水洗、预热定型(这三步统称预处理)、染色、染色后水洗及热定型;预处理包括开幅、除油水洗、预热定型;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纤维上所含有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的品质,是织物具有洁白的外观、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生产的要求,为染色、印花等下一步工序提供合格的胚布;染色是指染料从染液中上染到纤维上,并在纤维上形成均匀、坚牢、鲜艳色泽的过程。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各异,适用的染料也不相同。棉织物主要用活性染料染色。涤纶织物染色主要用分散杂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高温法、载体法以及热溶法。具有阴离子基团的变性涤纶织物还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得色浓艳。锦纶织物主要用酸性染料,也可用酸性含媒染料、分散染料和某些直接染料在近沸点下染色。腈纶织物主要用阳离子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维纶织物主要用还原、硫化和直接染料染色。丙纶织物很难上染,经过变性处理后有的可用分散染料或酸性染料染色。醋酯纤维织物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时也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整理包括染色后水洗及热定型,合成纤维织物一般仅需烘干、拉幅等整理工序。合成纤维属热塑性纤维,其织物如再经轧光、轧纹等整理,能有较为耐久的效果。醋酯和合成纤维亲水性低,在织物上施以亲水性高分子物,可提高易去污性和防静电性。涤纶织物用碱剂进行减重整理后,可得仿丝绸的风格;有些织物可作磨绒、起毛整理,制成绒类织物或仿麂皮织物。除此以外,还可作柔软、防水、防油、吸湿排汗、涂层等功能性整理加工。

目前,市场上的纺织品前处理、染色、烘干、定型、后整理等工艺需分别在不同设备上实现,设备种类多,占地大,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力多,还未有染整工艺一体化自动生产的智能设备问世。

传统的染色装置染色效率低,染色剂在染色过程中浪费现象较严重,染色后的纺织品附带的染色剂较多,不便于后期烘干。

现有的纺织品加工用漂洗装置在漂洗时,容易将各个纺织品缠绕在一起,漂洗完成后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整理,且漂洗装置的旋转筒内部不便于调节大小,不便于漂洗大物件的纺织品。

现有的纺织品热定型装置,在对整体进行加热定型的过程中无法对整体进行压紧,降低了整体的成型效果,同时现有的纺织品热定型装置加热效果较差,降低了整体干燥效果和热定型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绿色高效、实现无水或少水染整的一体化纺织低碳染整生产设备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印染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零排放、绿色高效、实现无水或少水染整的一体化纺织低碳染整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包括开幅单元、除油水洗单元、预热定型单元、染色单元、染色后水洗单元及烘房;所述开幅单元与除油水洗单元相连接;所述除油水洗单元与预热定型单元相连接;所述预热定型单元与染色单元相连接;所述染色单元与染色后水洗单元相连接;所述染色后水洗单元与烘房相连接;所述烘房包括烘房进布箱、烘房主体、调幅丝杆、烘房小墙板、烘房轨道、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烘房链条张紧装置、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烘房进布箱与烘房主体相邻,烘房主体与烘房小墙板相邻,烘房轨道通过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和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烘房轨道走“s”形路线,烘房链条张紧装置位于烘房进布箱内。

优选地,所述烘房主体包括:烘房本体、保温板、第一电加热装置、第二电加热装置、第一热风装置、第二热风装置、第三热风装置、直燃加热燃烧筒、第一热风循环风机、第二热风循环风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保温板位于烘房本体的周围,第一电加热装置、第二电加热装置、第一热风装置、第二热风装置、第三热风装置、直燃加热燃烧筒在烘房本体自上而下排布,第一热风循环风机、第二热风循环风机位于烘房本体的一端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位于烘房本体的一侧并上下排布,第一热风装置、第二热风装置和第三热风装置上设有均匀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开幅单元是34寸单面开幅机。

优选地,所述34寸单面开幅机采用36g针细针距,浸油式齿轮传动设计。

优选地,所述开幅单元是为退捻开幅机,主要由退捻、展幅、对中、落布装置和传动机构组成,为积木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除油水洗单元包括内部开设有水洗槽的水洗机箱体,所述水洗槽内安装有打布辊,打布辊上方的水洗槽内通过托架安装有可拆卸水槽。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水槽上方的洗机箱体内安装有导布辊,所述导布辊上方的洗机箱体内安装有喷淋装置。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水槽顶部开口处安装有滤油网装置,所述可拆卸水槽上安装有加水管、排水管和循环水排出管,所述循环水排出管与水洗机箱体外的除油过滤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水洗槽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和循环泵与除油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水槽两侧的侧板为折型侧板,所述可拆卸水槽两侧的水洗槽上开设有与折型侧板相匹配的折型凹槽。

优选地,所述水洗槽上方的水洗机箱体内壁上安装有穿布辅助装置,所述穿布辅助装置包括可转动的牵引轮以及套装在牵引轮上且绕过下方打布辊的牵引绳。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包括分别开设在打布辊上下两侧的水洗槽内壁上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通过管道以及循环泵与除油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排出管上安装有溢流管。

优选地,所述水洗槽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可打开的密封门。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水槽内安装有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水槽内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水洗机箱体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板。

优选地,所述预热定型单元包括前导布辊、涂布机构、烘干机构以及后导布辊,所述前导布辊、后导布辊前后且竖直设置,在前导布辊、后导布辊之间设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前后端开有供纺织布料穿过的竖直的开口,纺织布料环绕前导布辊且穿过加工箱并环绕在后导布辊上最后导出,所述涂布机构以及烘干机构前后安装于加工箱体内,所述涂布机构具有纳米二氧化钛涂料喷涂机构并对进入加工箱的放置布料进行喷涂,所述烘干机构对喷涂后的布料进行加热烘干。

优选地,所述染色单元包括染色槽、喷染机构、蠕动泵,纺织品自染色槽后端伸入,所述纺织品绕过染色槽内部的导向辊后向前引出染色槽;染色槽前后端对应伸出有指向纺织品下表面的导向板,染色槽前端导向板上设有除水擦,所述除水擦包括端面相互靠近形成狭缝的第一擦体和第二擦体,第一擦体或第二擦体对应装配在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中,纺织品对应穿过狭缝后引出;所述蠕动泵进水端通过胶管对应连通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出水端伸入染色槽内部;染色槽内部对应导向辊与除水擦之间设有两个相互靠近的挤压辊,所述纺织品经过对应两挤压辊之间挤压后引向除水擦;染色槽内盛有染色剂,所述喷染机构包括喷气管和喷染管,染色槽底部设有对应纺织品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侧壁设有指向纺织品的喷头,其进气端伸出染色槽对应连接在气泵上;喷染管设置在染色槽后端导向板上方,其侧部设有指向纺织品的喷孔。

优选地,所述喷染管通过泵体对应连接在染色槽内腔;所述第一擦体和第二擦体为海绵条;所述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通过螺栓对应装配在导向板上;导向板两侧设有使对应纺织品向上伸出的凸缘;染色剂液面位于导向辊之上。

优选地,所述染色后水洗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壳体的内部一端设置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且旋转筒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旋转筒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固定柱的外表壁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卡合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马达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凹槽等距离分布,且四个凹槽为贯穿性凹槽;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且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呈环形状对应设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实现了开幅单元、除油水洗单元、预热定型单元、染色单元、染色后水洗单元及烘房一体化,集中控制,染整一体机的联合同步性能好,减少占地面积,节省能源,通过在线检测、pid自动调节,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高。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前处理及染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后整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中的烘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零部件名称:

1开幅单元2除油水洗单元

3预热定型单元4染色单元

5染色后水洗单元6烘房

601烘房进布箱602烘房主体

603调幅丝杆604烘房小墙板

605烘房轨道606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

607烘房链条张紧装置608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

609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

602-0烘房本体602-1保温板

602-2第一电加热装置602-3第二电加热装置

602-4第一热风装置602-5第二热风装置

602-6第三热风装置602-7直燃加热燃烧筒

602-8第一热风循环风机602-9第二热风循环风机

602-10第一温度传感器602-11第二温度传感器

602-12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设备和方法均为本领域现有的通用设备和方法;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设备或零部件均为市场可购的常规设备或零部件,其安装和连接均为本领域现有的常规安装和连接方式。

本发明中的一些常规设备或设备中的常规零部件,比如,螺丝、螺母等,并没有一一列出。

实施例1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前处理及染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后整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开幅单元,2为除油水洗单元,3为预热定型单元,4为染色单元,5为染色后水洗单元,6为烘房;

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包括开幅单元1、除油水洗单元2、预热定型单元3、染色单元4、染色后水洗单元5、烘房6;开幅单元1与除油水洗单元2相连接;除油水洗单元2与预热定型单元3相连接;预热定型单元3与染色单元4相连接;染色单元4与染色后水洗单元5相连接;染色后水洗单元5与烘房6相连接;

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分别和开幅单元1、除油水洗单元2、预热定型单元3、染色单元4、染色后水洗单元5、烘房6等电连接;

下面针对各个部件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开幅单元1可以是34寸单面开幅机,采用36g针细针距,1英寸3路,中央升降调整系统能方便、快速调节织物克重,浸油式齿轮传动设计,降低整机高度,更符合亚洲人操作习惯。适用于棉纱、混纺、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各种编织材料。织物细密,纹路清晰,手感细腻,广泛应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34寸单面开幅机采用单面喂纱嘴,其特点:a、由传统的针舌关闭动作时使氨纶纱进入针钩的方式来添加氨纶纱,改成由针钩直接织入毛坯布,减少氨纶纱线纤维的破坏和磨损,织布时氨纶纱不容易断纱和磨损产生的织物起球,同时也减轻针舌磨损,延长织针的使用寿命;b、此结构让氨纶纱线通过瓷眼时的接触面变短,使棉纱的阻力变少,减少纱线的磨损。此喂纱嘴使编织过程中产生的堆积在瓷眼附件内的棉絮球变得更容易清理,减少棉絮球进入织物的数量,使得布面更整洁不起毛减少瑕疵,提高织物品质;采用钢丝跑道结构设计,减少摩擦,减低运转负载,使设备获得更高运行精度,更加平稳、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三角采用特殊的材料和轨道设计,精密加工和热处理,确保设备高精度,稳定和高速运行,提高织物产量,提高客户的经济效益;剖布机采用电动刀片开福、油浸式润滑和加装缓冲器,运行稳定、可靠、张力平均,配合160种可变速度比,适合多种布匹的拉力要求。

开幅单元1为34寸双面开幅机,采用36g针细针距、多路数设计,配置上二下四6个跑道,上下浸油式齿轮传动设计;外形稳重、美观,结构坚固,降低整机高度,更符合亚洲人操作习惯;适用于棉纱、混纺、涤纶、锦纶、腈纶等各种编织材料。织物细密,纹路清晰,广泛应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34寸双面开幅机采用德国钢丝跑道结构设计,减少摩擦,减低运转负载,使设备获得更高运行精度,更加平稳、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三角跑道设计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高效;采用多路数编织系统,为客户提供高产能,高效益,低能耗的设备,提高客户的经济效益;剖布机采用电动刀片开福,同步卷收布匹,张力平均,不容易产生水波纹,配合160种可变速度比,适合多种布匹的拉力要求。

开幅单元1为退捻开幅机,主要由退捻、展幅、对中、落布装置和传动机构组成,为积木式结构;由于采用了微电子等先进技术,因而具有自动退捻、红外线对中、交流变频调速、织物悬垂疏松等功能,与进口和国内同类型机相比,体积小,占地面积少、高度适中,并具有运行平稳、受力均称、安装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棉麻、毛、化纤、丝绸等织物的绳状练漂和溢流染色后的退捻开幅。

退捻开幅机,机械车速高,工效比进口设备和现役国产设备有大幅度提高,由于采用了接近开关等装置,因而消除了复捻和误测捻,无需辅以人工复捻,提高了设备的机电一体化程度。

除油水洗单元,包括内部开设有水洗槽的水洗机箱体,水洗槽内安装有打布辊,打布辊上方的水洗槽内通过托架安装有可拆卸水槽,可拆卸水槽上方的洗机箱体内安装有导布辊,导布辊上方的洗机箱体内安装有喷淋装置;可拆卸水槽顶部开口处安装有滤油网装置,可拆卸水槽上安装有加水管、排水管和循环水排出管,循环水排出管与水洗机箱体外的除油过滤器相连;水洗槽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和循环泵与除油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可拆卸水槽两侧的侧板为折型侧板,可拆卸水槽两侧的水洗槽上开设有与折型侧板相匹配的折型凹槽;水洗槽上方的水洗机箱体内壁上安装有穿布辅助装置,穿布辅助装置包括可转动的牵引轮以及套装在牵引轮上且绕过下方打布辊的牵引绳;进水口包括分别开设在打布辊上下两侧的水洗槽内壁上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通过管道以及循环泵与除油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循环水排出管上安装有溢流管;水洗槽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可打开的密封门;可拆卸水槽内安装有加热器;可拆卸水槽内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水洗机箱体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板。

预热定型单元,包括前导布辊、涂布机构、烘干机构以及后导布辊,前导布辊、后导布辊前后且竖直设置,在前导布辊、后导布辊之间设有加工箱,加工箱的前后端开有供纺织布料穿过的竖直的开口,纺织布料环绕前导布辊且穿过加工箱并环绕在后导布辊上最后导出,涂布机构以及烘干机构前后安装于加工箱体内,涂布机构具有纳米二氧化钛涂料喷涂机构并对进入加工箱的放置布料进行喷涂,烘干机构对喷涂后的布料进行加热烘干。

染色单元,包括染色槽、喷染机构、蠕动泵,纺织品自染色槽后端伸入,纺织品绕过染色槽内部的导向辊后向前引出染色槽;染色槽前后端对应伸出有指向纺织品下表面的导向板,染色槽前端导向板上设有除水擦,除水擦包括端面相互靠近形成狭缝的第一擦体和第二擦体,第一擦体或第二擦体对应装配在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中,纺织品对应穿过狭缝后引出;蠕动泵进水端通过胶管对应连通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出水端伸入染色槽内部;染色槽内部对应导向辊与除水擦之间设有两个相互靠近的挤压辊,纺织品经过对应两挤压辊之间挤压后引向除水擦;染色槽内盛有染色剂,喷染机构包括喷气管和喷染管,染色槽底部设有对应纺织品的喷气管,喷气管侧壁设有指向纺织品的喷头,其进气端伸出染色槽对应连接在气泵上;喷染管设置在染色槽后端导向板上方,其侧部设有指向纺织品的喷孔;喷染管通过泵体对应连接在染色槽内腔;第一擦体和第二擦体为海绵条;第一负压腔和第二负压腔通过螺栓对应装配在导向板上;导向板两侧设有使对应纺织品向上伸出的凸缘;染色剂液面位于导向辊之上。

染色后水洗单元,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贯穿有转轴,转轴位于壳体的内部一端设置有旋转筒,旋转筒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且旋转筒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旋转筒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卡块,固定柱的外表壁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卡合连接有分隔板;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马达,马达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马达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盖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凹槽等距离分布,且四个凹槽为贯穿性凹槽;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且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呈环形状对应设置。

如图2-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01为烘房进布箱,602为烘房主体,603为调幅丝杆,604为烘房小墙板,605为烘房轨道,606为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607为烘房链条张紧装置,608为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609为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

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包括烘房进布箱601、五节烘房主体602、二十个调幅丝杆603、四节烘房小墙板604、烘房轨道605、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606、烘房链条张紧装置607、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608、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609;烘房进布箱601与烘房主体602相邻,烘房主体602与烘房小墙板604相邻,烘房轨道605通过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606、1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708和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609,烘房轨道走“s”形路线,烘房链条张紧装置607位于烘房进布箱601内;

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的工作流程如下:上色后的坯布借助烘房轨道605上的针板链条进入到烘房进布箱601中,沿着烘房轨道605,在烘房内走“s”形路线,通过烘房内的温度,对坯布进行烘干、发色、固色,染好色的成品布,再经烘房出布箱608,从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609处起针出去,烘房内20个调幅丝杆603分布在烘房轨道605上,来调节烘房门幅宽度;

如图2-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中的烘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02-0为烘房本体,602-1为保温板,602-2为第一电加热装置,602-3为第二电加热装置,602-4为第一热风装置,602-5为第二热风装置,602-6为第三热风装置,602-7为直燃加热燃烧筒,602-8为第一热风循环风机,602-9为第二热风循环风机,602-10为第一温度传感器,602-11为第二温度传感器,602-12为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主体包括:烘房本体602-0、保温板602-1、第一电加热装置602-2、第二电加热装置602-3、第一热风装置602-4、第二热风装置602-5、第三热风装置602-6、直燃加热燃烧筒602-7、第一热风循环风机602-8、第二热风循环风机602-9、第一温度传感器602-10、第二温度传感器602-11、第三温度传感器602-12,保温板602-1位于烘房本体602-0的周围,第一电加热装置602-2、第二电加热装置602-3、第一热风装置602-4、第二热风装置602-5、第三热风装置602-6、直燃加热燃烧筒602-7在烘房本体602-0自上而下排布,第一热风循环风机602-8、第二热风循环风机602-9位于烘房本体602-0的一端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602-10、第二温度传感器602-11、第三温度传感器602-12位于烘房本体602-0的一侧并上下排布,第一热风装置602-4、第二热风装置602-5和第三热风装置602-6上设有均匀的出风口;

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烘房主体的工作流程如下:第一电加热装置602-2和第二电加热装置602-3上的电加热管通电后,通过热辐射,使布面水份快速蒸发,直燃加热燃烧筒602-7产生热量,形成热风,第一热风循环风机602-8和第二热风循环风机602-9把热风送至第一热风装置602-4、第二热风装置602-5、第三热风装置602-6上,经上面均匀的出风孔,排出到布面上,坯布完成烘干定型,第一温度传感器602-10、第二温度传感器602-1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602-12实时监测烘房内的温度,使内部环境温度保持在设定水平,烘房四周采用保温板602-1,加厚型保温层,减少热量损失;

烘房主体602采用两种加热方式,上层采用电辐射加热,下层采用天燃气加热,当烘房温度起来后,下方的热风不断上升,上层温度增加,上层电加热届时作为辅助加热,节省电能;烘房按温度划分为烘干区、低温发色区、高温固色区,各区域位置温度根据工艺自动调节和保持,烘房内的织物按”s“样式走动,使烘房总长度控制在15米内,与常规的定型机烘房相差了33米(常规定型机烘房长度数据取自邵阳纺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m5471针织拉幅定型机,8节烘房长度),全新设计研发的烘房在保证产品染色品质的同时,节省热能,减少占地面积。

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烘房链条轨道采用“s”形结构,有效的控制了烘房总长,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热量损耗,提高产能,节约能源,不同区域温度和烟湿度不同,由温度传感器和烟湿度智能系统控制,实现智能控制与智能检测。

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烘房采用两种加热方式相结合,上层采用电辐射加热,下层采用燃气加热,当烘房温度起来后,下方的热风不断上升,上层电辐射加热作为辅助加热,节省电能,烘房按温度划分为烘干区、低温发色区、高温固色区,实现染色烘干定型后无需再水洗,达到无水印染的目标。

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烘房结构的纺织染整一体化生产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分别和开幅单元1中的多路数编织系统电连接,与除油水洗单元2中的导布辊、喷淋装置、除油过滤器等电连接,与预热定型单元3中的前导布辊、涂布机构、烘干机构、后导布辊以及加工箱电连接,与染色单元4中的喷染机构和蠕动泵电连接,与染色后水洗单元5中的转轴、旋转筒电连接,与烘房6中的二十个调幅丝杆603、烘房链条第一传动轴606、烘房链条张紧装置607、烘房链条第二传动轴608、烘房链条第三传动轴609、第一电加热装置602-2、第二电加热装置602-3、第一热风装置602-4、第二热风装置602-5、第三热风装置602-6、直燃加热燃烧筒602-7、第一热风循环风机602-8、第二热风循环风机602-9、第一温度传感器602-10、第二温度传感器602-11、第三温度传感器602-12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