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8846发布日期:2021-02-26 23:3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是指根据花型指令,通过生克罩驱动导针片、生克片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在织物任何部位、任何位置均可编织毛圈组织的装置。任意毛圈袜由于可根据人体穴位任意起毛,起到按摩保健功能;同时也可以把任意毛圈组成的花型反穿,张扬个性,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0003]
现有针织机械主要指袜机的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4]
第一种:由6段选针器全程控制装置在控制生克片编织半毛、全毛、任意毛圈等组织时,均需通过6段选针器参与选针得以实现。所以说,该装置的编织速度、稳定性、寿命,很大程度受6段选针器自身的选针频率、负载、使用寿命所制约。
[0005]
第二种:由4段选针器控制组成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该装置在控制生克片编织任意毛圈组织时,需通过4段选针器参与选针得以实现,该装置在编织任意毛圈组织时,最快编织速度受4段选针器的制约,将只有上述第一种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的2/3。
[0006]
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的编织速度、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速度快、稳定性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的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
[0008]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包括生克罩壳体,生克罩壳体侧边安装有选针器,选针器一侧设有左毛刀控制装置,另一侧设有右毛刀控制装置,生克罩壳体底部安装有成圈的内眉毛和外眉毛,内眉毛和外眉毛之间的环形结构内依次安装有橡筋外眉毛、左眉毛、左分针眉毛、右分针眉毛、右眉毛;所述的左毛刀控制装置包括:左毛刀气缸,左毛刀气缸上设有气缸顶杆,气缸顶杆顶接左毛刀固定板,左毛刀固定板一侧边配合左毛刀定位环,另一侧边通过左毛刀定位螺钉连接生克罩壳体,左毛刀定位环与左毛刀定位螺钉之间的左毛刀固定板一侧边上连接有左毛刀,另一侧边上安装有左拉簧销,左拉簧销连接左复位弹簧一端,左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左毛刀气缸;所述的右毛刀控制装置包括:右毛刀气缸,右毛刀气缸上设有气缸顶杆,气缸顶杆顶接右毛刀固定板,右毛刀固定板一侧边配合右毛刀定位环,另一侧边通过毛刀定位螺钉连接生克罩壳体,右毛刀定位环与右毛刀定位螺钉之间的右毛刀固定板一侧边上连接有右毛刀,另一侧边上安装有右拉簧销,右拉簧销连接右复位弹簧一端,右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右毛刀气缸。该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其主要由选针器控制的织针配合生克片控制纱线相对左眉毛、左分针眉毛、右分针眉毛、右眉毛在任意位置形成毛圈,达到高速针织的技术目的,在编织半毛圈、全毛圈时,无需
选针器工作,由左右毛刀进出直接控制生克片运行轨迹,编织速度、稳定性与常规毛圈机无异的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大幅提高使用寿命和设备稳定性。
[0009]
所述的生克罩壳体径向侧边安装有橡筋眉毛,橡筋眉毛连接橡筋眉毛滑动支架,橡筋眉毛滑动支架相对生克罩壳体径向的滑槽滑动以控制橡筋线的弹性。
[0010]
所述的内眉毛上安装有径向平齐的门眉毛,门眉毛通过门眉毛固定板连接生克罩壳体。
[0011]
所述的左分针眉毛、右分针眉毛、左眉毛、右眉毛、外眉、内眉毛、橡筋外眉毛均通过螺钉固定于生克罩壳体内端面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12]
所述的选针器顶部通过螺钉连接选针板上的调节槽,选针板固定连接生克罩壳体,通过调节槽调节选针器的径向位置,控制导针片控制精度。
[0013]
作为结构优选所述选针器为6段选针器。
[0014]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实现任意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所述的编织方法根据任意毛圈组织轮廓,编制相匹配的花型指令,根据花型指令,选针器驱动选针器上对应导针片径向运动,同时导针片在针织机械的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顺车时也就是顺时针针织时,导针片的上片尖转至左分针眉毛处,相对左分针眉毛内轮廓滑动,后由左眉毛接力,相对左眉毛外轮廓滑动,导针片在运动的同时,驱动位于同槽内的生克片上的后脚做径向运动,从而实现选针器控制的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倒车时也就是逆时针针织时,导针片的上片尖转至右分针眉毛处,相对右分针眉毛内轮廓滑动,后由右眉毛接力,相对右眉毛外轮廓滑动,导针片在运动的同时,驱动位于同槽内的生克片上的后脚做径向运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编织过程中对于平纹组织,由于没有花型指令,选针器不参与工作,对应导针片无径向驱动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应导针片相对外眉毛内轮廓滑动,与位于同槽内的生克片无径向接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应生克片的后脚相对内眉毛外轮廓滑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平纹轨迹的运转,实现任意毛圈组织的编织。也就是织物任一个横列中一半毛圈一半平纹的组织达到半毛圈组织的编织效果。也可以是织物任一个横列中全部毛圈组织达到全毛圈组织的编织效果。
[0015]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实现半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根据织物半毛圈所处位置,对应排列有背脚毛圈生克片,编制相匹配的花型指令,顺车时,左毛刀在左毛刀气缸的作用下,通过左毛刀定位环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毛圈生克片径向运动,同时有背脚毛圈生克片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有背脚毛圈生克片后脚相对左眉毛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倒车时,右毛刀在右毛刀气缸的作用下,通过右毛刀定位环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毛圈生克片径向运动,同时背脚生克片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有背脚毛圈生克片后脚相对右眉毛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编织过程中对于平纹组织,对应排列为无背脚毛圈生克片,不论左毛刀、右毛刀是否参与工作,无背脚毛圈生克片均与左毛刀、右毛刀无任何接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应无背脚毛圈生克片的后脚相对内眉毛外轮廓滑动,实现针织纱线平纹轨迹的运转。由此形成的织物一个横列中一半毛圈一半平纹的组织达到半毛圈组织的编织效果。
[0016]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实现全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当织物为全毛圈组织时,所有生克片均需使用有背脚生克片,根据织物全毛圈所处位置,编制相匹配的花
型指令,顺车时,左毛刀在左毛刀气缸的作用下,通过左毛刀定位环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生克片径向运动,同时背脚生克片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有背脚生克片的后脚相对左眉毛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针织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倒车时,右毛刀在右毛刀气缸的作用下,通过右毛刀定位环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生克片径向运动,同时背脚生克片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背脚生克片的后脚相对右眉毛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针织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由此形成的织物一个横列中全部为毛圈组织达到全毛圈组织的编织效果。这其中,在编织非全毛圈织物横拉时,左毛刀、右毛刀必须退出,不参与工作。
[0017]
从上述实施方案,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本实用新型仍选用了选针器,从而有效保障编织任意毛圈组织的编织速度、稳定性及选针器自身的寿命,通过左毛刀控制装置、右毛刀控制装置,在编织半毛圈组织、全毛圈组织时,选针器无需参与选针,从而极大较少了选针器使用频次,保障了选针器寿命,同时不受选针器选针频率制约,使得编织速度、稳定性与常规毛圈机无异。
[0019]
2、本实用新型在同一设备上实现多种毛圈编织结构,大大提高了编织速度,减少了设备故障,增加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炸开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选针器结构下顺车编织任意毛圈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0023]
图4为选针器结构下倒车编织任意毛圈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0024]
图5为顺车有背角生克片编织半毛圈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0025]
图6为倒车有背角生克片编织半毛圈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0026]
图7为无背角生克片编织平纹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0027]
图8为顺车有背角生克片编织全毛圈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0028]
图9为倒车有背角生克片编织全毛圈组织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如图1-9所示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包括生克罩壳体9,生克罩壳体9侧边安装有选针器23,选针器23一侧设有左毛刀控制装置,另一侧设有右毛刀控制装置,生克罩壳体9底部安装有成圈的内眉毛13和外眉毛15,内眉毛13和外眉毛15之间的环形结构内依次安装有橡筋外眉毛16、左眉毛17、左分针眉毛10、右分针眉毛11、右眉毛12。
[0030]
左毛刀控制装置包括:左毛刀气缸2,左毛刀气缸2上设有气缸顶杆,气缸顶杆顶接左毛刀固定板21,左毛刀固定板21一侧边配合左毛刀定位环38,另一侧边通过左毛刀定位螺钉29连接生克罩壳体9,左毛刀定位环38与左毛刀定位螺钉29之间的左毛刀固定板21一侧边上连接有左毛刀20,另一侧边上安装有左拉簧销39,左拉簧销39连接左复位弹簧40一端,左复位弹簧40另一端连接左毛刀气缸2。左毛刀控制装置控制左毛刀20旋转角度,并由左复位弹簧40实现复位。
[0031]
右毛刀控制装置包括:右毛刀气缸3,右毛刀气缸3上设有气缸顶杆,气缸顶杆顶接
右毛刀固定板5,右毛刀固定板5一侧边配合右毛刀定位环6,另一侧边通过毛刀定位螺钉29连接生克罩壳体9,右毛刀定位环6与右毛刀定位螺钉41之间的右毛刀固定板5一侧边上连接有右毛刀7,另一侧边上安装有右拉簧销22,右拉簧销22连接右复位弹簧4一端,右复位弹簧4另一端连接右毛刀气缸3。右毛刀控制装置控制右毛刀7旋转角度,并由右复位弹簧4实现复位。
[0032]
作为结构优选生克罩壳体9径向侧边安装有橡筋眉毛19,橡筋眉毛19连接橡筋眉毛滑动支架18,橡筋眉毛滑动支架18相对生克罩壳体9径向的滑槽滑动,以调节橡筋眉毛19的径向位置。内眉毛13上安装有径向平齐的门眉毛14,门眉毛14通过门眉毛固定板8连接生克罩壳体9。
[0033]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以及精度,左分针眉毛10、右分针眉毛11、左眉毛17、右眉毛12、外眉毛15、内眉毛13、橡筋外眉毛16均通过螺钉固定于生克罩壳体9内端面。选针器23顶部通过螺钉连接选针板1上的调节槽42,选针板1固定连接生克罩壳体9。选针器为6段选针器。
[0034]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实现任意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编织方法根据任意毛圈组织轮廓,编制相匹配的花型指令,根据花型指令,选针器23驱动选针器23上对应导针片25径向运动,同时导针片25在针织机械的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如图3顺车时,导针片25的上片尖26转至左分针眉毛10处,相对左分针眉毛10内轮廓滑动,后由左眉毛17接力,相对左眉毛17外轮廓滑动,导针片25在运动的同时,驱动位于同槽内的生克片28上的后脚27做径向运动,从而实现选针器控制的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其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a所示,其生克片后脚27运行轨迹如图中b所示;如图4倒车时,导针片25的上片尖26转至右分针眉毛11处,相对右分针眉毛11内轮廓滑动,后由右眉毛12接力,相对右眉毛12外轮廓滑动,导针片25在运动的同时,驱动位于同槽内的生克片28上的后脚27做径向运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其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c所示,其生克片后脚27运行轨迹如图中d所示;编织过程中对于平纹组织,由于没有花型指令,选针器23不参与工作,对应导针片25无径向驱动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应导针片25相对外眉毛15内轮廓滑动,与位于同槽内的生克片28无径向接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应生克片28的后脚27相对内眉毛13外轮廓滑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平纹轨迹的运转。该种选针器23控制下的任意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其利用选针器23的高速选针性能,实现任意毛圈组织的编织。
[0035]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实现半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根据织物半毛圈所处位置,对应排列有背脚毛圈生克片30,编制相匹配的花型指令,如图5顺车时,左毛刀20在左毛刀气缸2的作用下,通过左毛刀定位环38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毛圈生克片30径向运动,同时有背脚毛圈生克片30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有背脚毛圈生克片30后脚31相对左眉毛10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其选针器不工作,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e所示,其背脚毛圈生克片后脚31运行轨迹如图中f所示;如图6倒车时,右毛刀7在右毛刀气缸3的作用下,通过右毛刀定位环6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毛圈生克片30径向运动,同时背脚生克片30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有背脚毛圈生克片30后脚31相对右眉毛11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织针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其选针器不工作,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g所示,其背脚毛圈生克片后脚31运行轨
迹如图中h所示;如图7编织过程中对于平纹组织,对应排列为无背脚毛圈生克片33,不论左毛刀、右毛刀是否参与工作,无背脚毛圈生克片33均与左毛刀、右毛刀无任何接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应无背脚毛圈生克片33的后脚32相对内眉毛13外轮廓滑动,实现针织纱线平纹轨迹的运转,其选针器不工作,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j所示,其无背脚毛圈生克片后脚32运行轨迹如图中k所示。由此形成的织物一个横列中一半毛圈一半平纹的组织达到半毛圈组织的编织效果。该种半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由于没有选针器参与针织,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设备稳定性。
[0036]
一种针织机械用任意毛圈生克罩装置实现全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当织物为全毛圈组织时,所有生克片均需使用有背脚生克片,根据织物全毛圈所处位置,编制相匹配的花型指令,如图8顺车时,左毛刀20在左毛刀气缸2的作用下,通过左毛刀定位环38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生克片34径向运动,同时背脚生克片34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有背脚生克片34的后脚35相对左眉毛10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针织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其选针器不工作,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l所示,其有背脚生克片后脚35运行轨迹如图中m所示;如图9倒车时,右毛刀7在右毛刀气缸3的作用下,通过右毛刀定位环6限位,转至预设工位,推动有背脚生克片34径向运动,同时背脚生克片34在针筒带动下同步转动,所有背脚生克片34的后脚35相对右眉毛11内轮廓滑动,从而实现针织纱线起毛轨迹的运转,其选针器不工作,导针片上片尖26运行轨迹如图中n所示,其有背脚生克片后脚35运行轨迹如图中p所示。由此形成的织物一个横列中全部为毛圈组织达到全毛圈组织的编织效果。该种全毛圈组织的编织方法由于没有选针器参与针织,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设备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