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溢流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4135发布日期:2021-03-19 11:06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溢流缸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纺织印染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溢流缸。



背景技术:

目前,溢流缸又称为溢流染色机,溢流染色机是针织染整企业中常用的进行针织物染色设备。溢流染色机内部设置有带动布匹转动的转轮,染色主要在下部染缸中进行,通过控制布匹的运转速度来控制布匹在染缸中浸润的时间,控制其染色的效果。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3762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染色均匀的溢流染色机,包括开设有进料口的染槽,进料口设置有用于启闭进料口的进料盖,染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水以及染料进入的进水口,进水口与外部的进液管设置,染槽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将染槽内部分为位于上方的导布空间以及位于下方的染布空间,染槽与导布空间内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导布辊以及驱动导布辊运动的导布驱动装置。布料从进料口进入染槽,水与染料从进水口进入染布空间,形成染液。导布驱动装置工作,驱动导布辊工作,使得布料在染槽的导布空间以及染布空间之间不断循环,布料进入染布空间内,在染液中浸泡,进行染色。染液不断从染槽底部进入,再从溢流口处流出,形成水循环。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布料从溢流染色机中拿出来的时候布料的湿度较大,含有较多的染液,在将染液较多的布料输送至水洗机的过程中会造成运输负载过大,从而造成运输能源的浪费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经过溢流染色机染色后的布料含有较多的染液,造成运输负载大且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温溢流缸。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温溢流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溢流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缸体一侧设有出布架,所述出布架上转动设有导布辊;所述出布架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导布辊固定连接;所述出布架上且位于导布辊的正上方转动设有压辊;所述出布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压辊沿出布架高度方向竖直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出布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导水部;所述导水部自下而上向背离缸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缸体出料口的正下方设有盛水箱;所述导水部与盛水箱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溢流染色后的布料牵引到导布辊上,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压辊沿着出布架的高度方向竖直移动,对布料进行挤压,挤压后的废液通过导水部导入到盛水箱内进行收集,且倾斜设置的导水部能够将废液快速导入到盛水箱内。盛水箱设置于缸体出料口处,能够减少从缸体牵引出来的布料上的废液乱溅,减轻了布料运输过程中的运输负载,节约运输时所消耗的能源。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设于活动孔内的丝杠、套设于丝杠上并与丝杠螺纹连接的滑座、设于滑座两侧并与安装板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丝杠的高度方向与安装板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压辊的两端设于两个滑座相向的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丝杠转动,与丝杠螺纹连接的滑座沿着丝杠的高度方向移动,滑座两侧设置的滑块对滑座进行限制,使得滑座不易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压辊沿着安装板的高度方向竖直移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活动孔的下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丝杠下端的驱动杆、设于驱动杆上并位于安装槽内的第一锥齿轮和转动设于安装槽内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杆穿过活动孔的孔底并与安装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驱动杆带动丝杠转动,从而能够实现驱动压辊沿着安装板竖直移动,且将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能够对滑座进行限位,使得滑座不易与驱动组件发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出布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位于导布辊靠近缸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辊位于导布辊远离缸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上表面低于导布辊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能够增加布料传输的路径,使得布料上的废液能够充分挤出。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高度低于导布辊的高度,使得牵引布料时,布料能够充分压在导布辊上,能够提高布料与导布辊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张力杆;所述张力杆的转动中心与调节孔的中心重合,所述张力杆与第一传动辊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滑动设于调节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圆弧形的调节孔,通过转动连接于安装板上的张力杆与第一传动辊连接,能够对布料进行张紧,使得布料不易绷紧损坏,且张力杆能够使得布料处于拉直的状态,便于对布料进行挤压,使得布料上的废液能够被挤出,减轻布料的重量,方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优选的,所述出布架内侧的滑块的上端面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靠近压辊的一侧贯穿于滑槽的侧壁;所述压辊的两端均设有与t形槽相适配的t形块;所述t形块与滑块通过固定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辊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在压辊长期使用损坏后,能够便于对压辊进行更换。通过将压辊两端的t形块插接于t形槽内,通过固定件加强t形块与t形槽的连接,使得压辊不易脱离与滑块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t形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壁开设有与卡槽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滑动设于通孔内的插杆、套设于插杆上且位于固定槽内的弹簧、固定于插杆一端且与滑块外贴合的固定块;所述插杆与卡槽插接配合;所述插杆上固定有限位片;所述弹簧位于固定块和限位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辊两端的t形块从滑块的上方插接于t形槽内后,t形块对插杆的端部进行挤压,使得插杆缩回至固定槽内,当t形块完全插入后,卡槽与通孔对齐,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插杆的端部伸入至卡槽内,从而能够完成对t形块的固定连接,使得压辊固定更加简单方便,且连接可靠。

优选的,所述导水部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斜板和固定于斜板两端的挡板;所述斜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安装板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竖直设置,且靠近缸体的挡板上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通入至盛水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斜板的两端设置挡水板,在对布料进行挤压去除废液时,减少废液乱溅,使得废液均能够从导水部流入至盛水箱内,且导水管的设置,能够减少由于盛水箱和导水部的高度差而导致废液乱溅的可能性,减少废液飞溅到地面上而污染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将溢流染色后的布料牵引到导布辊上,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压辊沿着出布架的高度方向竖直移动,对布料进行挤压,挤压后的废液通过导水部导入到盛水箱内进行收集,且倾斜设置的导水部能够将废液快速导入到盛水箱内;

盛水箱设置于缸体出料口处,能够减少从缸体牵引出来的布料上的废液乱溅;

设置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能够增加布料传输的路径,使得布料上的废液能够充分挤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缸体;11、出料口;2、出布架;21、安装板;22、第一电机;23、活动孔;24、安装槽;25、第一传动辊;26、第二传动辊;27、调节孔;271、销轴;28、张力杆;3、导布辊;4、压辊;41、t形块;411、卡槽;5、导水部;51、支架;52、斜板;53、挡板;54、导水管;6、盛水箱;7、驱动装置;71、丝杠;72、滑座;73、滑块;731、t形槽;732、固定槽;733、通孔;74、驱动组件;741、驱动杆;742、第一锥齿轮;743、第二锥齿轮;75、第二电机;8、固定件;81、插杆;82、限位片;83、固定块;8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温溢流缸。参照图1,一种高温溢流缸,包括缸体1,缸体1上开设有出料口11。缸体1一侧固定有出布架2,出布架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21。以两个安装板21作为参照,两个安装板21相向的一侧为内侧,两个安装板21相背离的一侧为外侧。

参照图1,两个安装板21之间转动设有导布辊3,且在一个安装板2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与导布辊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导布辊3转动,以将缸体1内的布料牵引出来。两个安装板21之间且位于导布辊3的正上方转动设置有压辊4。两个安装板21之间固定有导水部5,用于承接挤压布料流出的废液。

参照图2,导水部5包括支架51、斜板52和挡板53,支架51固定于地面上,斜板52安装于支架51上,且斜板52自下而上向远离缸体1的方向倾斜设置。挡板5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挡板53分别固定于斜板52的两端。斜板5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安装板21的内侧固定连接。挡板53竖直设置,且靠近缸体1的挡板53上连通有导水管54。缸体1出料口11的正下方固定有盛水箱6,导水管54的另一端通入至盛水箱6内,用于将导水部5上的废液排至盛水箱6内进行收集。

参照图1、图3,出布架2上安装有驱动装置7,用于驱动压辊4沿出布架2高度方向竖直移动。安装板21上开设有活动孔23,活动孔23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21的高度方向一致。驱动装置7包括丝杠71、滑座72和滑块73。丝杠71转动设置于活动孔23内,且丝杠71的高度方向与安装板21的高度方向一致。滑座72套设于丝杠71上并与丝杠71螺纹连接。滑块73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块73分别成型于滑座72的两侧,且两个滑块73相向的一侧与安装板21厚度方向的两侧滑动配合。

参照图3,安装板21上安装有驱动组件74,用于驱动丝杠71转动。安装板21上且位于活动孔23的下方开设有安装槽24。驱动组件74包括驱动杆741、第一锥齿轮742和第二锥齿轮743。驱动杆741成型于丝杠71的下端,驱动杆741的下端穿过活动孔23的孔底并与安装槽24的槽底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742固定于驱动杆741上并位于安装槽24内。第二锥齿轮743转动设于安装槽24内并与第一锥齿轮742相互啮合。一个安装板2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5,且第二电机75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743固定连接。

参照图3、图4,压辊4的两端固定于位于安装板21内侧的两个滑块73上。出布架2内侧的滑块73上开设有t形槽731,且t形槽731靠近压辊4的一侧贯穿于滑块73的侧壁。压辊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t形块41,且t形块41与t形槽731插接配合。当t形块41插接于t形槽731内后,t形块41与滑块73通过固定件8连接。t形块4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411,滑块7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732,固定槽732的槽壁开设有与卡槽411连通的通孔733。固定件8包括插杆81、限位片82、固定块83和弹簧84。插杆81滑动插接于通孔733内,且插杆8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21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片82固定于插杆81上。固定块83固定于插杆81远离t形槽731的一端。弹簧84套设于插杆81上且位于限位片82和固定槽732远离通孔733的侧壁之间。插杆81与卡槽411插接配合。当插杆81插接于卡槽411内后,固定块83靠近插杆81的一侧与滑块73的侧壁抵紧,限位片82远离固定块83的一侧与固定槽732靠近通孔733的槽壁抵紧。

参照图1,两个安装板2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辊25和第二传动辊26,第一传动辊25位于导布辊3靠近缸体1的一侧;第二传动辊26位于导布辊3远离缸体1的一侧。第一传动辊25和第二传动辊26的上表面低于导布辊3的上表面,使得从缸体1内牵引出来的布料能够更好地与导布辊3接触。安装板21上开设有调节孔27,调节孔27的截面呈圆弧形,调节孔27内滑动设置有销轴271。安装板21的外侧转动设置有张力杆28,张力杆28的转动中心与调节孔27的中心重合,销轴271的两端分别与张力杆28的一端和第一传动辊25的一端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温溢流缸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当高温溢流缸将布料染整完毕后,关闭溢流缸,当溢流缸内布料的温度冷却至室温时,由工作人员将缸体1内的布料从出料口11牵引出来,然后先从第一传动辊25的下表面绕过,接着从导布辊3和压辊4之间穿过,再绕过第二传动辊26的下表面。启动第二电机75,使得第二电机75驱动压辊4竖直向下移动,压辊4将布料压紧在导布辊3上,然后关闭第二电机75。再启动第一电机22,使得第一电机22转动,将缸体1内的布料卷绕出来,在卷绕的过程中,布料经过压辊4和导布辊3的挤压,染液被挤出,并流至导水部5内,经过导水部5将废液导入到盛水箱6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