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2952发布日期:2021-05-28 11:0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和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和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以及缝纫速度快。

现阶段缝纫机用压脚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对布条进行缝合时,由于压脚较小,导致需要人工推动布条进行移动,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而且人工推动将会导致缝合路径出现倾斜,因此需要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旨在解决需要人工推动布条进行移动,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而且人工推动将会导致缝合路径出现倾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螺纹孔并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组第二轴承,所述滑板的上方设有两个夹板,每个所述夹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夹板的上方均设有两个第二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均贯穿第二螺纹孔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存放盒,所述存放盒的底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位于存放盒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二齿轮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使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螺纹杆,同时带动夹板对布条进行夹紧,并且利用电机产生的动力,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紧接着使第二齿轮配合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同时使滑块利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滑板进行移动,可以自动推动布条进行移动,避免人工推动布条移动增加劳动程度,防止布条缝合时路径出现倾斜的现象,通过设置有散热扇,利用散热扇和通孔的配合,可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避免热量无法散出导致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板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第二齿轮、2-连接杆、3-电机、4-固定块、5-第一螺纹杆、6-散热扇、7-第一螺纹孔、8-支撑腿、9-壳体、10-通孔、11-第一轴承、12-滑块、13-夹板、14-第二螺纹杆、15-滑板、16-滑孔、17-存放盒、18-工作台、19-第一齿轮、20-限位块、21-第二螺纹孔、22-警示灯、23-控制开关、24-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包括壳体9,壳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18,工作台18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孔16,壳体9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11,工作台18的上方设有滑板15,滑板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12,每个滑块12的左侧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工作台18的下方设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螺纹孔7并与第一轴承11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9,壳体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3。

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第二齿轮1与第一齿轮19相啮合,滑板15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组第二轴承24,滑板15的上方设有两个夹板13,每个夹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螺纹孔21,每个夹板13的上方均设有两个第二螺纹杆14,每个第二螺纹杆14的底端均贯穿第二螺纹孔21并与第二轴承24的内圈固定连接,工作台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壳体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8。

进一步的,工作台18的上方设有存放盒17,存放盒17的底面与工作台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工作人员存放一些私人物品,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寻找物品的事情发生。

进一步的,工作台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22,警示灯22位于存放盒17的前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工作人员发起信号告知该装置存在问题,以及便于维修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第一螺纹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位于第二齿轮1的右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滑块12进行限位,避免滑块12与第二齿轮1发生碰撞。

进一步的,壳体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机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电机3进行固定,避免使用时电机3出现晃动。

进一步的,壳体9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10,壳体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散热扇6和通孔10的配合,可以将电机3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避免热量无法散出导致影响电机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将电机3与电源相连通,再将布条放在滑板15,使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螺纹杆14,并且使夹板13利用第二螺纹杆14的转动,向下移动并对布条进行夹紧,在工作人员对布条缝合时,同时按动控制开关23,使电机3带动连接杆2进行转动,紧接着使第二齿轮1配合第一齿轮19带动第一螺纹杆5旋转,并且使滑块12利用第一螺纹杆5的旋转,带动滑板15向左移动,然后利用散热扇6的旋转,将电机3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10向外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18),所述工作台(18)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孔(16),所述壳体(9)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11),所述工作台(18)的上方设有滑板(15),所述滑板(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12),每个所述滑块(12)的左侧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所述工作台(18)的下方设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螺纹孔(7)并与第一轴承(11)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9),所述壳体(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3);

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所述第二齿轮(1)与第一齿轮(19)相啮合,所述滑板(15)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组第二轴承(24),所述滑板(15)的上方设有两个夹板(13),每个所述夹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螺纹孔(21),每个所述夹板(13)的上方均设有两个第二螺纹杆(14),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底端均贯穿第二螺纹孔(21)并与第二轴承(2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所述壳体(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8)的上方设有存放盒(17),所述存放盒(17)的底面与工作台(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22),所述警示灯(22)位于存放盒(17)的前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位于第二齿轮(1)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两个所述固定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机(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10),所述壳体(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一轴承,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该折边车压脚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使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螺纹杆,同时带动夹板对布条进行夹紧,并且利用电机产生的动力,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紧接着使第二齿轮配合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同时使滑块利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滑板进行移动,可以自动推动布条进行移动,避免人工推动布条移动增加劳动程度,防止布条缝合时路径出现倾斜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隆(江西)服饰织造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