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8977发布日期:2021-10-27 17:2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混合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世界上的茉莉生产大国,长期以来,作为农产品的茉莉产业,仅仅以茉莉精油等初级产品进入市场,一方面价格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不利于茉莉产业的平稳发展。因此,以茉莉为原料的深加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茉莉的产业化应用成为近年来农产品开发的重要课题。
3.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普梳纱,是用棉纤维经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
4.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功能性产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其中抗菌方面需求较大,而且对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要求较高,不但追求抗菌效果好,时间持久并且要求健康环保防紫外线型。
5.传统纺纱出来的单一全纯棉纱抗拉性能较弱,同时不具备防紫外线的纤维,同时不能够达到抗菌要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通过浸渍的方法使芦荟整理到棉纤维中,对棉纱进行外层抗菌保护,通过芦荟和茉莉花的植物纤维分别与木纤维混合,并交错设置来增加内部抗菌强度,使棉纱内外部具有多重多效的保护效果,利用茶叶中的茶纤维,且均匀分布在木纤维中,能够有效抵抗病菌,并增加棉纱本体的强度;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植物精油是萃取植物特有的芳香物质,取自于草本植物,挥发性高,且分子小,浸泡在茶树精油中,而植物本身的香味,使棉纱在抗菌的同时具有芳香的气味,放置在交错设置的茉莉混纺纱线与茶纤维混纺纱线之间,与多种纤维相结合增加了棉纱的抗菌保护效果;内部添加倾斜设置的光敏树脂,增加了紫外线光的折射,同时光敏树脂含氢键,通过外界喷涂的防晒喷雾中常见的有效成分,如水杨酸盐、邻氨基苯甲酸盐和桂皮酸盐,透过棉纤维落在光敏树脂表面,实现了借助氢键和范德华力之间力与力的联合,使喷雾长久持续,使棉纱能够起到抗菌防紫外线的作用。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棉纤维20

30份、茉莉花10

20份、木纤维10

25份、光敏树脂10

15份、活性炭20

30份、茶叶5

30份、芦荟10

15份和茶树精油5

10份。
8.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棉纤维15

25份、茉莉花12

18份、木纤维12

23份、光敏树脂11

14份、活性炭15

25份、茶叶10

25份、芦荟6

8份和茶树精油7

9份。
9.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棉纤维22份、茉莉
花16份、木纤维15份、光敏树脂13份、活性炭22份、茶叶15份、芦荟7份和茶树精油8份。
1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茉莉花,分拣去杂,采用机械敲击,经梳理分丝,加入过氧化氢,制取碱纤维素,碱纤维素黄化、溶解制纺丝浆液,加入木纤维混合,静置3h,通过湿法纺丝制取茉莉混纺纱线;步骤二:取茶叶,将茶叶加入高压容器中加压,对茶叶进行脱色、脱油处理,粉碎后制取茶纤维,对茶纤维进行皂洗,皂洗时间持续20

40分钟,将皂洗后的茶纤维进行水洗,水洗时间持续10

15分钟,对水洗后的茶纤维与木纤维混合,制取茶纤维混纺纱线,将制得茶纤维混纺纱线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茉莉混纺纱与茶树混纺纱交叉排列,制成混纺织物;步骤四:取活性炭打碎,倒入容器内,加入茶树精油,搅拌并密封,浸泡后取出活性炭晾干,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茶树精油的芳香气味及分解作用;步骤五:取步骤四中的活性炭放置在步骤三中制得的混纺织物夹层中;步骤六:取芦荟加入蒸馏水加热80
°
c并搅拌1h,另取一玻璃容器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冰醋酸同样在80
°
c下搅拌2h,取出后调节ph为弱酸性条件后混合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1.5

2h,冷却,制得芦荟溶液;步骤七:整理工艺流程为采用浸渍法,工艺流程:加入步骤六中的芦荟溶液

水浴浸渍

100
°
c加热预烘3min

120
°
c焙烘3min

热水洗2遍

冷水洗2遍

烘干;步骤八:将光敏树脂打磨呈柱形或薄片状,倾斜插入步骤三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内;步骤九:将烘干后的棉纤维铺设在步骤八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外侧。
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通过浸渍的方法使芦荟整理到棉纤维中,对棉纱进行外层抗菌保护,通过芦荟和茉莉花的植物纤维分别与木纤维混合,并交错设置来增加内部抗菌强度,使棉纱内外部具有多重多效的保护效果,利用茶叶中的茶纤维,且均匀分布在木纤维中,能够有效抵抗病菌,并增加棉纱本体的强度,保护人体,特别茶叶中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是人体保健的有效成分,以纳米级的颗粒形式均匀地分散到服装用纤维中,在穿着过程中,随着皮肤与面料间不断接触摩擦,人体表皮吸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植物精油是萃取植物特有的芳香物质,取自于草本植物,挥发性高,且分子小,浸泡在茶树精油中,而植物本身的香味,使棉纱在抗菌的同时具有芳香的气味,放置在交错设置的茉莉混纺纱线与茶纤维混纺纱线之间,与多种纤维相结合增加了棉纱的抗菌保护效果;内部添加倾斜设置的光敏树脂,增加了紫外线光的折射,同时光敏树脂含氢键,通过外界喷涂的防晒喷雾中的水杨酸盐、邻氨基苯甲酸盐和桂皮酸盐三种有效成分,透过棉纤维落在光敏树脂表面,实现了借助氢键和范德华力之间力与力的联合,使喷雾长久持续,使棉纱能够起到抗菌防紫外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在附图中:1、茉莉混纺纱线,2、茶纤维混纺纱线,3、活性炭,4、光敏树脂,5、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7.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棉纤维25份、茉莉花15份、木纤维20份、光敏树脂12份、活性炭28份、茶叶25份、芦荟12份和茶树精油12份。
18.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茉莉花,分拣去杂,采用机械敲击,经梳理分丝,加入过氧化氢,制取碱纤维素,碱纤维素黄化、溶解制纺丝浆液,加入木纤维混合,静置3h,通过湿法纺丝制取茉莉混纺纱线;步骤二:取茶叶,将茶叶加入高压容器中加压,对茶叶进行脱色、脱油处理,粉碎后制取茶纤维,对茶纤维进行皂洗,皂洗时间持续20

40分钟,将皂洗后的茶纤维进行水洗,水洗时间持续10

15分钟,对水洗后的茶纤维与木纤维混合,制取茶纤维混纺纱线,将制得茶纤维混纺纱线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茉莉混纺纱与茶树混纺纱交叉排列,制成混纺织物;步骤四:取活性炭打碎,倒入容器内,加入茶树精油,搅拌并密封,浸泡后取出活性炭晾干,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茶树精油的芳香气味及分解作用;步骤五:取步骤四中的活性炭放置在步骤三中制得的混纺织物夹层中;步骤六:取芦荟加入蒸馏水加热80
°
c并搅拌1h,另取一玻璃容器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冰醋酸同样在80
°
c下搅拌2h,取出后调节ph为弱酸性条件后混合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1.5

2h,冷却,制得芦荟溶液;步骤七:整理工艺流程为采用浸渍法,工艺流程:加入步骤六中的芦荟溶液

水浴浸渍

100
°
c加热预烘3min

120
°
c焙烘3min

热水洗2遍

冷水洗2遍

烘干;步骤八:将光敏树脂打磨呈柱形或薄片状,倾斜插入步骤三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
物内;步骤九:将烘干后的棉纤维铺设在步骤八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外侧。
19.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棉纤维23份、茉莉花11份、木纤维15份、光敏树脂11份、活性炭22份、茶叶20份、芦荟14份和茶树精油9份。
20.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茉莉花,分拣去杂,采用机械敲击,经梳理分丝,加入过氧化氢,制取碱纤维素,碱纤维素黄化、溶解制纺丝浆液,加入木纤维混合,静置3h,通过湿法纺丝制取茉莉混纺纱线;步骤二:取茶叶,将茶叶加入高压容器中加压,对茶叶进行脱色、脱油处理,粉碎后制取茶纤维,对茶纤维进行皂洗,皂洗时间持续20

40分钟,将皂洗后的茶纤维进行水洗,水洗时间持续10

15分钟,对水洗后的茶纤维与木纤维混合,制取茶纤维混纺纱线,将制得茶纤维混纺纱线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茉莉混纺纱与茶树混纺纱交叉排列,制成混纺织物;步骤四:取活性炭打碎,倒入容器内,加入茶树精油,搅拌并密封,浸泡后取出活性炭晾干,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茶树精油的芳香气味及分解作用;步骤五:取步骤四中的活性炭放置在步骤三中制得的混纺织物夹层中;步骤六:取芦荟加入蒸馏水加热80
°
c并搅拌1h,另取一玻璃容器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冰醋酸同样在80
°
c下搅拌2h,取出后调节ph为弱酸性条件后混合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1.5

2h,冷却,制得芦荟溶液;步骤七:整理工艺流程为采用浸渍法,工艺流程:加入步骤六中的芦荟溶液

水浴浸渍

100
°
c加热预烘3min

120
°
c焙烘3min

热水洗2遍

冷水洗2遍

烘干;步骤八:将光敏树脂打磨呈柱形或薄片状,倾斜插入步骤三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内;步骤九:将烘干后的棉纤维铺设在步骤八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外侧。
21.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棉纤维22份、茉莉花16份、木纤维15份、光敏树脂13份、活性炭22份、茶叶15份、芦荟7份和茶树精油8份。
22.本发明一种抗菌防紫外线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茉莉花,分拣去杂,采用机械敲击,经梳理分丝,加入过氧化氢,制取碱纤维素,碱纤维素黄化、溶解制纺丝浆液,加入木纤维混合,静置3h,通过湿法纺丝制取茉莉混纺纱线;步骤二:取茶叶,将茶叶加入高压容器中加压,对茶叶进行脱色、脱油处理,粉碎后制取茶纤维,对茶纤维进行皂洗,皂洗时间持续20

40分钟,将皂洗后的茶纤维进行水洗,水洗时间持续10

15分钟,对水洗后的茶纤维与木纤维混合,制取茶纤维混纺纱线,将制得茶纤维混纺纱线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茉莉混纺纱与茶树混纺纱交叉排列,制成混纺织物;
步骤四:取活性炭打碎,倒入容器内,加入茶树精油,搅拌并密封,浸泡后取出活性炭晾干,以活性炭为载体,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茶树精油的芳香气味及分解作用;步骤五:取步骤四中的活性炭放置在步骤三中制得的混纺织物夹层中;步骤六:取芦荟加入蒸馏水加热80
°
c并搅拌1h,另取一玻璃容器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冰醋酸同样在80
°
c下搅拌2h,取出后调节ph为弱酸性条件后混合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1.5

2h,冷却,制得芦荟溶液;步骤七:整理工艺流程为采用浸渍法,工艺流程:加入步骤六中的芦荟溶液

水浴浸渍

100
°
c加热预烘3min

120
°
c焙烘3min

热水洗2遍

冷水洗2遍

烘干;步骤八:将光敏树脂打磨呈柱形或薄片状,倾斜插入步骤三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内;步骤九:将烘干后的棉纤维铺设在步骤八中交错设置的混纺织物外侧。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