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91443发布日期:2022-01-15 02: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拉幅定型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及 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丝绸、动物毛发、棉花等纤维布料具有湿热可塑性,特别是在布料在经过 漂染、印花等在潮湿温热的条件下的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并且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布料会经过反复的浸湿和烘干,更加破坏了织物的品质。 因此,织物等布料一定要经过拉幅定型处理过后才能被使用。
3.目前的拉幅定型机的进料装置主要将织物等布料放置在布料输送机上拉 伸传输,布料输送机主要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传输链,传输链上设有用于固定 布料的针板,通常布料的两侧主要固定在针板上进行传输,但是布料在进行传 输的过程中存在着从针板上滑落的情况,因此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将掉 落的布料重新固定插在针板上,例如操作人员进入两个传输链之间或者将身体 深入到两个传输链之间捡拾起脱落的布料并挂到针板上,这个过程称为补针工 作,但是这样不利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为了保护操作人员需要将设备 停止这也降低了布料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及 使用方法,通过该装置可以替代人工对掉落的布料进行拾取并固定在针板上, 提高布料的生产效率。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包括布料输送机,布料输 送机上设有固定布料的针板,在所述布料输送机的侧部均设有移动架,所述移 动架包括竖直梁和倾斜梁,倾斜梁与竖直梁之间夹角为锐角,竖直梁设有压头, 压头能够在竖直梁上上下移动,倾斜梁上设有用于抓取布料边缘的抓手部件, 抓手部件能够在倾斜梁上往复移动,当抓手部件将掉落的布料夹住柱并移动到 针板上时候,所述压头向下移动能够将布料压在在针板上并固定住。
6.进一步地,在所述输送机的两侧均设有横梁,横梁与布料输送机的输送方 向平行,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横梁上。
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还包括水平梁,水平梁的两端竖直梁和倾斜梁的端 部相连接,水平梁、竖直梁以及倾斜梁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且所述三个, 水平梁与通过中间过渡板与横梁连接,中间过渡板滑动设置在横梁上。
8.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梁设有齿条,中间过渡板连接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 板上设有移动架驱动电机,移动架驱动电机连接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9.进一步地,竖直梁上设有竖直放置的压头压紧气缸,压头压紧气缸的伸缩 杆端部连接压头,倾斜上设有抓手部件伸缩气缸,抓手部件伸缩气缸与倾斜梁 相平行,抓手部件
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抓手部件。
10.进一步地,所述抓手部件包括抓手夹紧气缸,抓手夹紧气缸的端部固定连 接抓手底座,抓手底座上铰接一对夹持臂,抓手夹紧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抓手滑 块,所述抓手滑块通过抓手连杆与夹持臂铰接,通过抓手滑块的伸缩移动控制 夹持板的夹持与释放。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臂和压头均为塑性件。
12.进一步地,布料输送机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输送链,针板设置在输送链上, 在所述两个输送链之间设有托板,托板设置在针板的下方,托板的两侧设有缺 口,缺口的延伸方向与横梁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13.进一步地,在所述缺口沿着输送链输送方向的两端设有用于检测上方是否 有遮挡物的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抓手部件上设有第三光电传感 器。
1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 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15.当布料固定在布料输送机上针板的一侧或两侧掉落的时候,控制抓手部件 在倾斜梁上移动到掉落布料的位置,控制抓手部件将掉落的布料给夹持住,然 后通过控制抓手部件移动到针板顶部;
16.控制压头向下运动,通过压头与针板相接触将布料固定在针板上,同时压 头和抓手部件回到最初位置。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发明提供的拉幅定型补针装置使得当布料从输送机上针板滑落的时候, 通过抓手部件在倾斜梁上移动去抓取掉落的布料,可以事先调整倾斜梁的倾斜 角度,然后将布料移动到针板的上方,通过压头在竖直梁上向下移动,从而将 布料按压在针板实现布料固定在针板上,通过该装置可以替代人工去拾取掉落 的布料并固定在针板上,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且避免了操作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的横梁部件的主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的横梁部件的俯视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的移动架的主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的抓手部件的主视图。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中光电开关的设置结构图。图中:1、传输链,2、横梁部件,21、横梁,22、中间过渡板,23、立柱, 24、竖梁,25、齿条,26、移动架驱动电机,27、驱动齿轮,3、移动架,31、 竖直梁,32、水平梁,33、倾斜梁,34、杆件连接件,35、压头压紧气缸,36、 抓手部件伸缩气缸,37、抓手部件,371、抓手部件夹紧气缸,372、抓手底座, 373、夹持臂,374、抓手连杆,375、抓手滑块,38、压头,4、托板,5、缺 口,6、第一光电开关,7、第二光电开关,8、第三光电开关,9、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布料输送 机1,
所述布料输送机通常为两个间隔设置传输链1,传输链1属于定制,在所 述传输链1上设有相应的针板,在固定布料的时候通过将拉伸并插在针板上, 这样就实现了布料的拉伸传输。
26.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针装置在传输链1的两侧 设有一个横梁部件2,所述横梁部件2与布料输送机的传输方向相平行,在所述 横梁部件2上设有移动架3,所述移动架3能够在横梁部件2进行往复移动。
27.参见图2所示,所述移动架3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梁31、水平梁32以及 倾斜梁33,这三个梁体上的轴线方向均与布料输送机的传输方向相垂直,且这 三个梁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28.所述倾斜梁33与竖直梁31的轴线夹角为锐角,两者并不对接,在所述竖直 梁31固定有压头压紧气缸35,压头压紧气缸35的伸缩杆端部连接压头38,通过 控制压头压紧气缸35能够实现压头38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29.在所述倾斜梁33上安装有抓手部件伸缩气缸36,所述抓手部件伸缩气缸36 的伸缩杆连接用于夹取布料边缘的抓手部件37,通过抓手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 运动能够控制抓手部件37沿着倾斜梁33轴线方向移动。
30.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正装置,当布料的一侧或者两侧 的边缘从定型机的输送带上针板掉落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抓手部件在倾斜梁 上移动从而将掉落布料的边缘给抓住,然后拉回至定型机的针板的上方,然后 控制压头向下移动将布料的边缘给压在所述针板上,实现布料的重新固定,替 代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31.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横梁部件1中横梁21两端通过立 柱23固定在地面上,立柱23的顶部和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设有 中间过渡板22,所述中间过渡板22能够在横梁21上移动,移动架3直接与中间 过渡板22相连接,这样通过中间过渡板22的移动,可以实现移动架在横梁上的 移动。
32.所述横梁21上设有齿条25,参见图3所示,所述中间过渡板连接电机固定 板,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固定有移动架驱动电机26,移动架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 连接驱动齿轮27,所述驱动齿轮27正好与齿条25相啮合,通过控制移动架驱动 电机26带动整个中间过渡板在横梁上移动。
33.同时,为了保证中间过渡板移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中间过渡板与横 梁通过滚珠直线轴承相连接。
34.当然,所述中间过渡板在横梁的移动不紧紧限于本实例中的齿轮齿条传动 机构,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更换其它类型的传动机构,不如丝杠 传动机构。
35.参见图4所述,本实施中移动架3主要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梁31、水平梁32 以及倾斜梁33,其中竖直梁31和倾斜梁33分别与水平梁32的两端通过角码连接, 竖直梁31、水平梁32以及倾斜梁33组成一个具有缺口的三角形,倾斜梁33和竖 直梁31的端部不对接,所述倾斜梁33与竖直梁31之间夹角为锐角。
36.至于所述倾斜梁33和竖直梁31之间的角度,也可根据现场的两条输送带之 间的距离来确定,同时要保证竖直梁31是设置在输送链的针板上方,这样当竖 直梁31上的压头38向下运动的时候,所述压头38能够压在针板上,这样才能保 证将夹持的布料固定在针板上。
37.同时,要保证倾斜梁33的端部要设置在竖直梁31的右侧,且当抓手伸缩气 缸的伸缩杆回缩到起始位置上的时候,所述抓手组件也在竖直梁31的右侧,这 样才能保证压头38在向下压的过程中,所述压头38不会与抓手组件碰撞。
38.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中所述水平梁32上连接有杆件连接件34,通过所述 杆件连接与横梁上中间过渡板上的竖直梁31相连接。
39.所述杆件连接件34可以为一对夹板,通过所述一对夹板将横梁上的竖梁给 夹持并固定住,这样便将移动架3整体固定在横梁上,容易知道的是,所述杆 件连接件34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保证杆件连接件34能够与所述竖直梁31相 连接即可。
40.参见图1所示,在所述竖直梁31上固定有压头压紧气缸35,所述压头压紧 气缸35的伸缩杆端部连接压头38,通过控制压头压紧气缸35的伸缩控制压头38 的上下运动。
41.所述压头38优选有塑性件或者柔性件,当压头38与针板上的固定针相接触 的时候,固定针能够挤压压头38从而穿过布料将布料固定柱。
42.所述倾斜梁33上安装有抓手伸缩气缸,所述抓手伸缩气缸沿着倾斜梁33的 轴线方向设置,抓手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抓手组件,这样通过控制抓手 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运动,能够控住抓手组件沿着倾斜梁33的轴线运动。
43.参见图5所示,所述抓手组件主要包括抓手夹持气缸和一对用于夹持布料 的夹持部件,其中抓手夹持气缸的缸体一端直接与抓手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相连 接,另一端连接抓手底座372,夹持臂373的一端铰接在抓手底座372上,其中 抓手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抓手滑块375,所述抓手滑块375通过抓手连杆374 与夹持臂373相连接,所述抓手连杆374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与抓手滑块375铰 接,这样通过抓手滑块375的移动能够实现两个夹持臂373的开合运动,从而实 现对布料的夹持与放下。
44.所述一对夹持臂373相结合的表面上安装有防滑垫片,所述防滑垫片表面 粗糙,这样夹持臂373在夹住布料并往针板上拉动的时候,能过保证夹持臂373 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布料从两个夹持臂373之间滑落。
45.优选的地,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垫片为柔性件,这样能够保证防滑垫片不会 损害布料。
4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为了实现自动抓取布料, 参见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布料输送机中的两个输送链之间还设有托板 4,托板4的高度低于输送链上针板的高度,其中托板4一侧或者两侧在相同的 位置上设有一个缺口5,所述缺口5的延伸方向正好与横梁相平行,同时横梁正 好设置在传输链1的外侧。
47.假设布料输送机输送的方向为后方,在所述托板4上缺口5的前方设有第一 光电传感器,在所述托板4上缺口5的后方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其中第一光电 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可以靠近缺口5的边缘和针板的边缘,同时也靠近针 板的边缘。
48.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上方是否有遮挡物, 例如当布料运行到光电传感器的上方的时候,就会检测到有遮挡物,而当布料 从针板上滑落的时候,布料会滑落到光电传感器的右侧,此时随着布料的的传 输,光电传感器的上方不再会有障碍物,此时就会发生报警,开始进行布料夹 取放置在针板上再进行固定。
4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所述用于夹持布料的抓手组件上还设有第三光电传 感器,通过第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掉落的布料,通过第三光电传感器来检测 掉落的物料,从而
进行夹取工作。
50.至于第三光电传感器可以在抓手组件的上夹持臂373上,主要用于检测下 方是否有障碍物,例如,当抓手组件的夹持臂373在不断靠近掉落布料的边缘 的时候,上夹持臂373的上第三光电传感器随时向下检测是否有遮挡物,当上 夹持臂373上运动到掉落布料的上方的时候,此时第三光电传感器会检测下方 有障碍物,从而判断为掉落的布料,再通过抓手夹紧气缸控制夹持臂373夹持, 就可以将掉落的布料给夹持住。
51.本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中还设有一个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 器分别与移动架3驱动电机、压头38压紧气缸35、抓手伸缩气缸以及抓手夹紧 气缸等相连接,通过控制他们之间的运动之间的协调性来实现对掉落布料的自 动抓取和固定工作。
52.在本实施例中的位于布料输送机两个的移动架3的移动可以是同步运动, 也可以是相互独立运动,优选的方案是两个移动架3之间运动相互独立,考虑 到布料的在传输的过程中有时会左侧滑落,有时会右滑落,这样能够分别对左 侧掉落和右侧掉落的布料分别夹取。
53.下面详细说明一下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拉幅定型机补针装置的使用方 法:
54.当布料9在传输链上移动的时候,如果托板上的第一光电开关6和第二光电 开关7均检测到上方有遮挡物的时候,则认为布料没有脱落;
55.当第一光电开关检测到没有遮挡,认为布料一侧或者两侧滑落,此时触发 安装在倾斜梁上的抓手部件动作,抓手张开,抓手部件伸缩气缸伸出,直至抓 手部件上夹持臂上的第三光电开关检测到有遮挡,触发抓手夹紧信号,抓手夹 紧到位信号触发,触发伸缩动作,抓手跟随抓手部件伸缩气缸缸缩回,缩回到 位后,压头压紧气缸伸出动作,将布料悬挂到针板的挂点上,此时抓手打开, 释放布料,压紧缸缩回,悬挂布料结束;直至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同 时检测到有遮挡,认为悬挂完毕;
56.如果第二光电开关没有遮挡,则认为悬挂不成功,需要人工介入,同时触 发声光报警器发出蜂鸣声和灯光闪烁,提醒巡检人员尽快介入,根据人工到达 的时间,可以选择整线降速争取时间或者停线处理故障。
57.为保险起见,第一光电开关没有遮挡信号时候,触发声光报警器,但是仅 仅灯光闪烁不发出蜂鸣声,此位置出现布料脱落,机械机构介入,第一光电开 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同时检测到有遮挡,声光报警器不发出警报,生产线正常。
5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5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 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