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绒机移门的驱动机构及清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9132发布日期:2021-12-15 13:0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清绒机移门的驱动机构及清绒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除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物品表面的清绒机。


背景技术:

2.服装、被套、被子,尤其是毛毯之类的毛织物,在生产过程中表面会沾染线头、绒毛等杂物,因此需将毛毯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目前,清理工作需要人工将毛毯放入吸绒机进行清理,清理后再取出,属于半自动化操作过程,一般一条产量5千条毛毯的生产线需配备4

6个工人,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3.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298073.3)公开了一种自动吸线头机,在吸线头机上设置有活动腔室,活动腔室通过可移动罩体实现与成衣吊挂流水线配合,罩体打开时,吊挂流水线上的成衣可以进入到活动腔室内,然后罩体关闭,活动腔室只有顶部留有供衣架穿过的开口,悬挂在衣架上的成衣整体处于封闭的活动腔室内,此时开启风机上部吹风,将成衣上吸附的线头吹起,活动腔底部开设有吸线管道的进口,吹落的线头在风机吸力的作用下被吸到集线箱内,吸线完成后活动罩再次打开,衣架在推杆的推动下移出活动腔室,等待下一次工作。该方案在每次成衣吸线完成后,都要打开活动罩移出成衣,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风力流失,能耗高,清理效果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绒机移门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物品通道内的移门开启或闭合,不仅能够将物品通道分隔成不同的腔室,还减小了清绒机的体积。
5.本实用新型的清绒机移门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物品通道内的移门开启或闭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绳和动滑轮,所述气缸安装在清绒机的壳体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动滑轮连接,所述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其另一端绕过所述动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移门上。移门的驱动机构利用了动滑轮节省距离的原理,采用一个或者多个动滑轮,大大地缩短了气缸的行程,从而减小了清绒机的体积。
6.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通过底座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然后依次绕过一个动滑轮、定滑轮、另一个动滑轮,其另一端与所述移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气缸的行程缩短至原来的1/4,大大地减小了清绒机的体积。
7.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根绳,两个定滑轮分别安装在动滑轮两侧的壳体上,一根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然后依次绕过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另一个动滑轮,其另一端与所述移门连接;另一根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然后依次绕过一个动滑轮、另一个定滑轮、另一个动滑轮,其另一端与所述移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动两定”滑轮组,在缩短气缸行程的同时,还使得移门的受力均匀,结构紧凑,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8.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滑轨,所述移门上安装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绒机,包括风机,所述壳体包括风道和用于物品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底部与所述风道相通,所述风道通过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相连;沿物品的进出方向,所述通道内设置有三道可开合的移门,三道移门闭合后将所述通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包括所述的清绒机移门的驱动机构。
10.本实用新型在通道内设置三道移门,隔成两个腔室,风从上向下流,避免从两端流入,风力更加集中,清理效果更好,而且第二腔室可以作为物品移出的过渡腔室,避免了出口移门打开而对第一腔室内的抽风清理造成影响,减少了风力流失,降低了能耗。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底部均设置有镂空隔板,且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还设置有镂空挡板,所述镂空挡板用于开启或闭合所述镂空隔板上的风口。当镂空挡板上的镂空风口与镂空隔板上的镂空风口对应时,第二腔室的风可以通过镂空风口流向风道。当镂空挡板上的实体与镂空隔板上的镂空风口对应时,第二腔室的风无法流向风道,此时第二腔室作为物品移出的过渡腔室,避免了出口移门打开而造成风力流失。
12.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与所述风道相通,且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隔板。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绒机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腔室与风道不相通,第二腔室为过渡腔室,能够避免出口移门打开而造成风力流失。
13.进一步,第一道移门和第三道移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门传感器和关门传感器。
14.进一步,所述壳体还包括容纳腔,三道移门打开后移入所述容纳腔内。
15.进一步,所述通道的顶端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有物品输送机构,所述物品输送机构包括两根链条,两根链条分别套在一组链轮上,两根链条夹持着物品的顶部进行输送。当本实用新型的清绒机用于普通物品时,所述通道的顶端可以是封闭的,只在其两端开口。当本实用新型的清绒机用于吊挂物品时,所述通道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以供吊挂物品通过。由于抽风机抽风,物品受到向下的吸力,从而增加了吊挂输送线的承重。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根链条夹持着物品的顶部进行输送,一部分力由物品输送机构来承担,不仅减轻了吊挂输送线的承重,而且物品输送机构在所述通道的开口处形成避让物品的窄缝,能够对所述通道的开口实现部分地密封,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风力流失。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清绒机实现了全自动清绒,通过设置三道移门将通道隔成两个腔室,能够避免物品移出时移门打开而造成风力流失,降低了能耗,清理效果更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移门的驱动机构来驱动移门开启或闭合,大大地缩短了气缸的行程,从而减小了清绒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清绒机清理毛毯的状态图;
18.图2为清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清绒机省略毛毯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20.图4为图3中清绒机的仰视图;
21.图5为图4中清绒机的a

a视图;
22.图6为清绒机省略顶部盖板的立体图;
23.图7为清绒机省略底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图4中清绒机的b

b视图;
25.图9为图8中清绒机c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10为清绒机的俯视图。
27.附图标记:1、壳体;1.1、风道;1.2、通道;1.3、容纳腔;1.4、出风口;1.5、镂空隔板;1.6、第一移门;1.7、第二移门;1.8、第二移门;1.9、镂空挡板;2、毛毯;3、载具;4、第一开门传感器;5、第一关门传感器;6、第二开门传感器;7、第二关门传感器;8、气缸;9、滑轮;10、第一定轮;11、第二定轮;12、滑轨;13、滑块;14、第一链条;15、第二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9.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清绒机包括壳体1,将壳体1分隔成风道1.1、用于毛毯通过的通道1.2和容纳腔1.3。毛毯2通过载具3挂载在吊挂输送线(图中未示出)上,吊挂输送线匀速地驱动毛毯2从毛毯运行通道进口进入通道1.2,通道1.2的底部与风道1.1相通,风道1.1通过出风口1.4与抽风机相连,从而将毛毯2上的杂物吸走。
30.为了防止毛毯因吸力过大从吊挂输送线上掉落,被抽风机吸走,造成毛毯或抽风机损坏,如图4所示,通道1.2底部设置镂空隔板1.5。
31.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清理效果,通道1.2设置三道可开合的移门。如图5

6所示,从通道1.2的进口至出口依次设置为第一移门1.6、第二移门1.7、第二移门1.8。三道移门打开时,均移入容纳腔1.3内;移门闭合时,三道移门移入通道1.2,将通道1.2隔成一个个腔室。第一移门1.6与第二移门1.7之间为第一腔室,第二移门1.7与第三移门1.8之间为第二腔室。第一移门1.6的两侧设置第一开门传感器4和第一关门传感器5,第三移门1.8的两侧设置第二开门传感器6和第二关门传感器7。沿毛毯的进出方向,第一开门传感器4设置在第一移门1.6的进口,第一关门传感器5设置在第一移门1.6的出口;第二开门传感器6设置在第三移门1.8的进口,第二关门传感器7设置在第三移门1.8的出口。第一开门传感器4、第二开门传感器6为对射光电传感器,第一关门传感器5、第二关门传感器7为对射光栅传感器。
32.如图7所示,第二腔室底部的镂空隔板1.5处设置有可将风口开合的镂空挡板1.9,镂空挡板1.9与驱动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为气缸。当镂空挡板1.9上的镂空风口与镂空隔板1.5上镂空风口对应时,第二腔室的风可以通过镂空风口流向风道1.1,当镂空挡板1.9上的实体与镂空隔板1.5上的镂空风口对应时,第二腔室的风无法流向风道1.1。其中,第一开门传感器4、第一关门传感器5、第二开门传感器6、第二关门传感器7、移门的驱动机构、镂空挡板1.9的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
3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控制流程如下:
34.初始状态:第一移门1.6、第三移门1.8闭合,第二移门1.7打开,镂空挡板1.9打开,设备不通电,指示灯不亮,风机,步进电机不工作,对应站位的吊挂输送线禁止启动。
35.启动设备:按下通电旋钮,设备通电,电源指示灯全亮,待设备指示灯亮黄灯后,按下启动按钮,设备指示灯亮绿灯,风机启动,步进电机与吊挂输送线耦合,吊挂输送线能正常启动。
36.正常使用流程:毛毯2由吊挂输送线驱动着进入通道1.2,第一开门传感器4感应到毛毯2,第一移门1.6打开,经过第一移门1.6后第一关门传感器5感应也到毛毯2,毛毯2逐渐
进入第一腔室,等毛毯2完全进入第一腔室,第一开门传感器4和第一关门传感器5均感应不到毛毯2时,第一移门1.6关闭。此时,通道1.2的两端第一移门1.6和第三移门1.8均关闭,通道1.2的下端抽风,风从通道1.2的上方流入,最后从通道1.2下方流出,并经风道1.1由抽风机抽走,风不会从通道1.2的两端流入,从而达到很好的抽风效果。
37.当毛毯2移动至第二开门传感器6感应到毛毯时,关闭第二移门1.7和镂空挡板1.9,接着打开第三移门1.8,从而将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隔开,此时,第二腔室作为毛毯2移出的过渡腔室。毛毯2经过第三移门1.8后,第二关门传感器7感应到毛毯2,等毛毯2完全移出后,第二开门传感器6和第二关门传感器7都感应不到毛毯2时,关闭第三移门1.8,接着打开第二移门1.7和镂空挡板1.9。
38.异常报警:按下急停或检测到设备异常,风机停止工作,设备指示灯亮红灯,蜂鸣器响,步进电机与吊挂输送线耦合断开,对应站位的吊挂输送线禁止启动。
39.异常恢复:处理对应异常问题后,按下停止按钮,设备指示灯红灯灭,黄灯亮,蜂鸣器停止响,按下启动按钮,设备指示灯绿灯亮,风机启动,步进电机与吊挂输送线耦合,吊挂输送线能正常启动,进入正常使用流程。
40.为了缩短移门驱动机构的行程,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滑轮结构。如图8

9所示,移门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气缸8,气缸8的活塞杆连接底座,底座上可转动的安装两个滑轮9,两个滑轮9呈上、下布置。每个滑轮上设有两道线槽。壳体1上位于滑轮9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定轮10和第二定轮11。绳的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然后依次绕过一个滑轮、第一定轮10、另一个滑轮,其另一端与移门连接。另一根绳的一端连接在壳体1上,然后依次绕过一个滑轮、第二定轮11、另一个滑轮,其另一端与移门连接。两根绳分别位于滑轮9的两个线槽中。采用2个滑轮,气缸的行程缩短至1/4。壳体上1还安装有滑轨12,移门上安装有滑块13,滑块13与滑轨12相配合,使得移门沿滑轨12移动。
41.由于抽风机抽风,毛毯受到向下的吸力,从而增加了吊挂输送线的承重,为了减轻吊挂输送线的承重,通道1.2的顶端设置有毛毯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链条14和第二链条15,分别套在一组链轮上,两根链条相向运行,分别由电机驱动,从而由两根链条夹持着毛毯的顶部,一部分力由输送机构来承担,从而分担了吊挂输送线的承重。链条的运行速度和吊挂输送线的运行速度保持一致。
42.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