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21973发布日期:2022-09-23 23:3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用印染墨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纺织品制备流程繁琐,其中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各色墨水进行印染。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5.1、现有的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整体品质较差,染色效率较差,其上色时间较短,无法满足纺织品印染所需;
6.2、现有的印染墨水的制备方法,混合效率差,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影响后续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去离水60份、颜色染料4-6.5份、石墨烯0.5-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2份、成膜剂2-5份、分散剂0.2-1.0份、抗氧剂0.2份、撤粘剂0.1-0.2份、稳定剂10-15份、抗蚀剂6-10份、润湿剂3-4.5份以及聚酰胺0.1-0.3份。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经过氨基氧化处理后制备得出氨基氧化石墨烯,所述氨基中氮元素与羟基中氧元素比例为6wt%以及12wt%。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成膜剂为苯氧乙醇溶液且其浓度控制在90%以上。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颜色染料可选用红、蓝、黑三色。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酰胺为可构成多重氢键的聚氨酯。
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剂为丙二醇甲醚,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所述撤粘剂为聚氨酯撤粘剂,所述稳定剂为甲醛溶液,所述抗蚀剂为三氯化铁溶液,所述润湿剂为丙三醇甲醚溶液。
14.进一步地: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一:首先根据上述重量份数收集原料;
16.步骤二:将去离水导入至混合容器内部,随后启动混合容器;
17.步骤三:在混合容器运作过程中导入颜色染料以及氨基氧化石墨烯,使得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
18.步骤四:依次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成膜剂、分散剂、抗氧剂、撤粘剂、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以及聚酰胺导入至混合容器内部,进行充分混合后制得墨水原液;
19.步骤五:对墨水原液进行静置处理,随后经过过滤装置完成过滤后,得出印染墨水成品。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容器内部需进行抽真空处理,且转速控制400-500r/min。
2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各类助剂导入混合容器内部时,提升容器内部温度且控制在30-40度,其转速恒定在500r/min,混合持续30-60分钟。
2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混合完毕的墨水原液静置时间控制为60分钟,且过滤装置内部滤芯需定期更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该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由石墨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成膜剂、分散剂、抗氧剂、撤粘剂、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以及聚酰胺各类助剂与石墨烯及去离水混合制成,多组助剂使得本印染墨水具备更良好的成膜效果,同时由于内部混合有抗氧剂、撤粘剂、稳定剂、润湿剂,能够有效地提升本印染墨水的整体品质,与现有的印染墨水相比,具备更好的适用性,此外印染墨水制备多添加稳定剂,但稳定剂具备一定腐蚀性,通过混入抗蚀剂,能够更好的中和稳定剂的酸性,提升该印染墨水的适用性;
25.2、该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混合容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得该制备方法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具备良好的气密性,溶液及助剂在混合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受到外界因素污染,同时容器转速及温度均得到控制,相较于以往的制备方法,具备更良好的混合效率,该制备方法中墨水原液制备完毕后,还需进行静置、过滤操作,进一步确保了制备完成的印染墨水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中: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去离水60份、颜
色染料6.5份、石墨烯0.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份、成膜剂2份、分散剂0.2份、抗氧剂0.2份、撤粘剂0.1份、稳定剂15份、抗蚀剂6份、润湿剂3份以及聚酰胺0.1份。
28.需要注意的是:石墨烯经过氨基氧化处理后制备得出氨基氧化石墨烯,氨基中氮元素与羟基中氧元素比例为6wt%以及12wt%;成膜剂为苯氧乙醇溶液且其浓度控制在90%以上;颜色染料可选用红、蓝、黑三色;聚酰胺为可构成多重氢键的聚氨酯;分散剂为丙二醇甲醚,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撤粘剂为聚氨酯撤粘剂,稳定剂为甲醛溶液,抗蚀剂为三氯化铁溶液,润湿剂为丙三醇甲醚溶液。
29.基于上述的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对此提出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30.步骤一:首先根据上述重量份数收集原料;
31.步骤二:将去离水导入至混合容器内部,随后启动混合容器;
32.步骤三:在混合容器运作过程中导入颜色染料以及氨基氧化石墨烯,使得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
33.步骤四:依次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成膜剂、分散剂、抗氧剂、撤粘剂、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以及聚酰胺导入至混合容器内部,进行充分混合后制得墨水原液;
34.步骤五:对墨水原液进行静置处理,随后经过过滤装置完成过滤后,得出印染墨水成品。
35.进一步地,混合容器内部需进行抽真空处理,且转速控制400-500r/min;各类助剂导入混合容器内部时,提升容器内部温度且控制在30-40度,其转速恒定在500r/min,混合持续30-60分钟;混合完毕的墨水原液静置时间控制为60分钟,且过滤装置内部滤芯需定期更换。
36.实施例二中: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去离水60份、颜色染料4份、石墨烯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份、成膜剂2份、分散剂1.0份、抗氧剂0.2份、撤粘剂0.2份、稳定剂10份、抗蚀剂10份、润湿剂3份以及聚酰胺0.3份。
37.需要注意的是:石墨烯经过氨基氧化处理后制备得出氨基氧化石墨烯,氨基中氮元素与羟基中氧元素比例为6wt%以及12wt%;成膜剂为苯氧乙醇溶液且其浓度控制在90%以上;颜色染料可选用红、蓝、黑三色;聚酰胺为可构成多重氢键的聚氨酯;分散剂为丙二醇甲醚,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撤粘剂为聚氨酯撤粘剂,稳定剂为甲醛溶液,抗蚀剂为三氯化铁溶液,润湿剂为丙三醇甲醚溶液。
38.基于上述的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对此提出一种直喷纺织品的印染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39.步骤一:首先根据上述重量份数收集原料;
40.步骤二:将去离水导入至混合容器内部,随后启动混合容器;
41.步骤三:在混合容器运作过程中导入颜色染料以及氨基氧化石墨烯,使得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
42.步骤四:依次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成膜剂、分散剂、抗氧剂、撤粘剂、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以及聚酰胺导入至混合容器内部,进行充分混合后制得墨水原液;
43.步骤五:对墨水原液进行静置处理,随后经过过滤装置完成过滤后,得出印染墨水成品。
44.进一步地,混合容器内部需进行抽真空处理,且转速控制400-500r/min;各类助剂导入混合容器内部时,提升容器内部温度且控制在30-40度,其转速恒定在500r/min,混合持续30-60分钟;混合完毕的墨水原液静置时间控制为60分钟,且过滤装置内部滤芯需定期更换。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