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6317发布日期:2023-01-07 00:0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软、轻量化、兼具保暖型和抗菌效果的多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能带来穿着新体验的舒爽面料受到人们追捧,而面料风格和性能的改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新型纱线。
3.以不同纤维混合纺纱的方法得到新性能纱线是开发新型纱线的常用方法。近几年来,随着纺织新材料及纺织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混纺纱线涌入市场。涤纶是化学纤维中最受欢迎的纤维之一,但是涤纶面料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涤纶面料由于吸湿性差,导致其抗静电能力差;面料的抗静电整理可以通过纱线性能实现,也可以通过对面料的整理实现,但是后者往往存在性能不持久,化学药品超标等不良现象,因此,通过纱线性能的改变赋予纺织品以上述性能是最合理且最简便的方法。
4.锦纶纤维一般具有柔软和高吸湿的性能,因此,在纱线中加入少量锦纶纤维也同样可以改善纱线的导电性能,但是,市面上较为常用的涤锦复合丝结构不够稳定,性能单一;因此,提高涤锦复合丝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性是提高该类纤维附加值的关键;草珊瑚纤维以天然植物草珊瑚为原料,与粘胶纺丝液共混纺丝而成。在保留纤维素纤维良好的可纺性和舒适的基础上,体现出草珊瑚植物特有的功效,是新一代的天然,绿色,健康纤维草珊瑚纤维具有的天然植物抗菌功能。草珊瑚中六种主要化学成分,分别是:落新妇苷,异黄酮,鼠李糖基葡萄糖苷,鞣质,秦皮啶,秦皮乙素,秦皮素,他们普遍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和大肠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和抑菌作用。
5.综上,市场上急需多功能性的面料,也急需将多种纤维进行升级和组合搭配形成具有更加具有舒适体验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抑菌性能、保暖性能和蓬松柔软性能的面料。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以填芯纬经二重组织结构垂直交织而成,包括表层、填芯层和里层,其中,表层由表经和表纬以4/4斜纹为基础组织垂直编织而成,填芯层由填芯纬组成,里层由里经和里纬以1/7斜纹为基础组织垂直编织而成;所述表经和里经的排列比为1:1,所述纬纱按照一根表纬、一根填芯纬、一根里纬、一根填芯纬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表经、表纬、里经和里纬均由30-35wt%涤纶纤维、40-45%草珊瑚纤维和20%-30wt%聚酰胺纤维纺制而成;所述填芯纬为包覆结构纱线,包括芯层和包覆层,所述芯层由30-35wt%草珊瑚纤维、40-45%澳大利亚羊毛和20%-30wt%锦纶-涤纶复合纤维纺制而成;所述包覆层由一根涤纶poy和一根涤纶fdy复合而成;所述锦纶-涤纶复
合纤维中的涤纶为改性涤纶;所述改性涤纶为铜离子改性抑菌涤纶,其制备方法:采用酯水解酶处理涤纶切片,使涤纶切片表面酯键水解产生羟基,然后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酯水解酶处理过的涤纶切片进一步处理,使涤纶切片表面出现游离羟基,然后将进一步处理后的涤纶切片浸渍在cuso4·
5h2o溶液中,通过co-60射线照射固化实现涤纶聚酯切片与铜离子的结合,形成铜离子改性涤纶切片;
8.所得铜离子改性涤纶切片与聚酰胺切片分别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分别进行熔融,得到涤纶纺丝熔体和锦纶纺丝熔体;将涤纶纺丝熔体和锦纶纺丝熔体按照4:(0.5-1)的质量比混合进行喷丝、冷却、切断、上油,得到具有铜离子抑菌性能的锦纶-涤纶复合纤维。
9.进一步地,所述澳大利亚羊毛选用长度和细度均匀,卷曲度好弹性足的80s澳大利亚羊毛,平均长度5-7cm,细度18.5um。
10.进一步地,所述草珊瑚纤维在纺纱前经过染色和烘干处理,染色温度为75℃,烘干时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速度为35m/h,烘干温度控制80℃。
11.进一步地,所述芯层捻度为220t/m,捻向z捻,包覆层包缠芯层时捻度为210t/m,捻向s捻。
12.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经过洗呢、缩呢、洗呢、蒸呢、起绒、刺果、剪毛、蒸呢、预缩工序处理。
13.进一步地,所述缩呢时加入50-60g/l双丙酮丙烯酰胺基聚合体,在60℃温度下处理10-20min,从而保持填芯纱结构更加蓬松。
14.进一步地,所述起绒时针密度26个/cm、针直径为50um,采用细针轻拉工艺,达到呢面细腻,绒面密,弹性足,蓬松度好,手感丰厚,保暖性好。
15.进一步地,所述预缩工序通过气流预缩,预缩温度为120℃,车速为10m/min。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7.本发明的多功能面料具有以下方面优点:
18.(1)本技术的多功能面料具有柔软、轻量化、兼具保暖型和抗菌效果的优点。锦纶-涤纶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蓬松性能和柔软舒适性能,增加填芯纬的功能性;草珊瑚纤维不仅能够提高抑菌性,还具有自发热的性能,可以有效保证填芯纬的功能性;澳大利亚羊毛弹性好,蓬松度高,柔软性强,确保填芯纬的舒适性;三种纤维按照比例形成的填芯纬,有效的保证了面料的功能性。
19.(2)将锦纶切片和改性涤纶切片共混纺丝,可以有效改善涤纶纤维的容易产生静电的现象;将锦纶切片与改性涤纶切片按照该比例进行两步纺丝,一方面可以保证纤维的抑菌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两种成分的异收缩性能,使纤维更加柔软蓬松。
20.(3)采用填芯纬经二重组织结构,使具有蓬松性能的纱线作为填芯纬夹在面料中间,使具有亲肤性能的纱线作为表层和里层用纱呈现在面料外面,从而保证了面料的舒适性、蓬松性和功能性。
21.(4)在后处理时候采用特定的缩呢和针刺工艺,保证了面料的蓬松性和绒感,使面料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表层 2—填芯层 3—里层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6.实施例1:
27.一种多功能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以填芯纬经二重组织结构垂直交织而成,包括表层1、填芯层2和里层3,其中,表层1由表经和表纬以4/4斜纹为基础组织垂直编织而成,填芯层2由填芯纬组成,里层3由里经和里纬以1/7斜纹为基础组织垂直编织而成;所述表经和里经的排列比为1:1,所述纬纱按照一根表纬、一根填芯纬、一根里纬、一根填芯纬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表经、表纬、里经和里纬均由30wt%涤纶纤维、45wt%草珊瑚纤维和25wt%聚酰胺纤维纺制而成;所述填芯纬为包覆结构纱线,包括芯层和包覆层,所述芯层由30wt%草珊瑚纤维、40%澳大利亚羊毛和30wt%锦纶-涤纶复合纤维纺制而成;所述澳大利亚羊毛选用长度和细度均匀,卷曲度好弹性足的80s澳大利亚羊毛,平均长度5-7cm,细度18.5um;所述草珊瑚纤维在纺纱前经过染色和烘干处理,染色温度为75℃,烘干时采用射频烘干机烘干,速度为35m/h,烘干温度控制80℃;所述芯层捻度为220t/m,捻向z捻,包覆层包缠芯层时捻度为210t/m,捻向s捻;所述包覆层由一根20d涤纶poy和一根26d涤纶fdy复合而成;所述锦纶-涤纶复合纤维中的涤纶为改性涤纶。
28.改性涤纶为铜离子改性抑菌涤纶,其改性方法:采用酯水解酶(羧酸酯酶)处理涤纶切片,水解反应温度控制为25~45℃,ph值控制在中性为佳,使涤纶切片表面酯键水解产生羟基和羧基,然后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酯水解酶处理过的涤纶切片进一步处理,利用等离子清洗机对涤纶切片进行处理,采用40khz的电源频率,在100pa真空条件下,处理30min~120min,使涤纶切片表面出现游离羟基,然后将进一步处理后的涤纶切片浸渍在cuso4水溶液中,通过co-60射线照射实现涤纶聚酯切片与铜离子的结合,形成铜离子改性涤纶切片,co-60射线照射是采用中型钴源辐照装置,装源量在3.7
×
10bq~1.85
×
10bq,处理30min~120min。
29.所得铜离子改性涤纶切片与聚酰胺切片分别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分别进行熔融,得到涤纶纺丝熔体和锦纶纺丝熔体;将涤纶纺丝熔体和锦纶纺丝熔体按照4:1的质量比混合进行喷丝、冷却、切断、上油,得到具有铜离子抑菌性能的锦纶-涤纶复合纤维。
30.由以上方法制备的面料经过洗呢、缩呢、洗呢、蒸呢、起绒、刺果、剪毛、蒸呢、预缩工序处理。缩呢时加入50-60g/l双丙酮丙烯酰胺基聚合体,在60℃温度下处理15min,从而保持填芯纱结构更加蓬松;起绒时针密度26个/cm、针直径为50um,采用细针轻拉工艺,达到呢面细腻,面密,弹性足,蓬松度好,手感丰厚,保暖性好;预缩工序通过气流预缩,预缩温度为120℃,车速为10m/min。
31.本技术的多功能面料具有柔软、轻量化、兼具保暖型和抗菌效果的优点。
3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