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56823发布日期:2023-11-08 1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地组织纱线构成的地组织单元层、由固结纱线构成的固结单元层和由在声波作用下振动的振动纱线构成的振动单元层;固结单元层用于将振动单元层连接于地组织单元层,使三者形成用于使材料接触分离起电的孔隙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结单元层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固结纱线,固结纱线将振动单元层振动纱线固结于地组织单元层并将其分隔成不同长度,三者形成简支梁振动弦结构,振动纱线在声波作用下振动并与地组织单元层接触分离起电,产生电荷转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织物至少包括两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获得方式包括将两层结构间隔一定距离悬挂形成双层结构,也包括将两层结构分别固定在具有一定厚度的间隔物两侧以形成双层结构,其中至少有一层结构为包含多根固结纱线间隔设置的固结单元层、多根振动纱线间隔设置的振动单元层的织物,所述振动纱线的一端被固结纱线固定于织物的地组织单元层,另一端为自由端,三个单元形成悬臂梁振动结构,振动纱线与另一层织物呈对插关系,两层织物的地组织单元层间距小于振动纱线长度,振动纱线的自由端振动并与另一层织物接触分离起电,产生电荷转移;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制成地组织纱线和振动纱线的原料为从导电纤维或电介质纤维中选取的两种及以上材料;所述导电纤维或电介质纤维为单一成分纤维、采用表面加工方式获得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纤维以及皮层包含电介质纤维或导电纤维的皮芯复合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纤维包括聚甲醛纤维、聚酰胺纤维、蜜胺纤维、羊毛纤维、蚕丝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聚乙烯醇、聚酰亚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氯化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偏二氯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纤维、腈氯纶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包括金属导电纤维、金属镀层纤维、导电金属化合物导电纤维、金属络合纤维、碳系导电纤维和导电聚合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织物还包括空气层,空气层的厚度为0~500m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织物是由机织、针织、非织、编织或缝制的方式一体成型或者分步加工制得的单层织物、间隔织物、双层织物和多层织物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使材料接触起电的吸声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声材料领域。本发明吸声织物是由地组织单元层、固结单元层和振动单元层构成,三个单元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形成含有简支梁振动弦结构或悬臂梁振动臂结构的单层、双层或多层织物,织物中至少有包括振动单元纱线材料在内的两种材料静电序列不同,其通过接触分离,产生电荷转移,由声能转化成电能,同时利用织物本身的多孔结构,将声能转化成热能,达到多重吸声效果。本发明在多孔吸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接触起电使织物有了额外的消耗声能的途径,使得织物的吸声效率更高,能够有选择性的针对特定频率的噪声,特别是低频处的噪声进行降噪,制得的织物轻薄透气。本发明用作窗帘、门帘、门饰、篷盖布或汽车内饰的布料。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陈檬迪,请求不公布姓名,文洪杰,张祥义,李强,苏长智,莫振恩,荣振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