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3899发布日期:2024-04-01 1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料筒(3),料筒(3)的主体为顶端单向开口的筒体结构,且料筒(3)的内部开设有环形的空腔,该空腔也为顶端单向贯通结构,且该空腔的内部嵌入有保温层(6),保温层(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用于水体循环,且保温层(6)的外壁上还铺设有电热丝,料筒(3)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用于控制装置的启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端面上通过螺栓装配有移动轮(2),移动轮(2)共设有四处,且四处移动轮(2)分别安装在基座(1)底端面的四角位置,基座(1)通过移动轮(2)移动,且基座(1)和料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5),排液管(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该法兰盘与排液管(5)共同组成了排液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3)的外周面上安装有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进液管(7)和出液管(8)之间通过保温层(6)相连接,且进液管(7)和出液管(8)中远离保温层(6)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盘,料筒(3)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底板(9),底板(9)的主体为环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直径大于料筒(3)的直径,且底板(9)与料筒(3)共同组成了承载结构,且料筒(3)的内部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举升组件(10),两处举升组件(10)呈直线阵列固定在料筒(3)的内部底端面上,且两处举升组件(10)的顶端面均与安装座(11)的底端面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的主体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安装座(1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12),驱动器(12)的顶端设置有输出轴,该输出轴向上侧穿过安装座(11),且安装座(11)中所安装的驱动器(12)通过螺栓装配,驱动器(12)顶端所设置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主体截面为六边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的顶端面上滚动连接有导球(14),导球(14)与安装座(11)为滚动相连接,且导球(14)与安装座(11)共同组成了承载结构,连接块(13)的顶端放置有内筒(15),内筒(15)的底端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与连接块(13)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5)的内部呈直线阵列开设有通槽,该通槽用于排液,且内筒(15)装配到连接块(13)之上时,内筒(15)的底端面与设置在底板(9)顶端面上的导球(14)相接触,且内筒(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罩(16),限位罩(16)的主体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形结构,内筒(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板(1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7)的结构与底板(9)的结构一致,且顶板(17)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挂钩(18),挂钩(18)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挂钩(18)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在顶板(17)顶端面的左右两侧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导杆(19),导杆(19)的主体为圆柱体结构,且导杆(19)的底端安装有移动球(20),且导杆(19)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板(21),复位弹簧板(21)的直径大于导杆(19)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悬浮体染色系统及其工艺,涉及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技术领域,保温层的外壁上还铺设有电热丝,料筒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的启闭,解决现有的多为直接将成捆的纤维投入到染料筒的内部进行沉淀染色,使得在短时间内,染料筒中的燃料无法快速的附着到纤维之上来对其进行染色处理,使得其在进行浸染时会出现上下染色程度不一致的情况的问题,在安装座中的驱动器来对于连接块以及内筒进行同步的转动驱动,使得位于内筒中的纤维可以通过转动加快与当前填入到内筒中的染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以加快对于纤维的染色作业,该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固态染色操作,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以加快对于纤维的染色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品,汪群捡,张建英,陶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永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