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定网离心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50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定网离心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含短纤维空气的除尘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轧花车间的除尘装置。属于棉麻机械领域。
现有的布袋式除尘设备因工作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和清除布袋内积尘劳动强度大,已不能适应棉花加工业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过滤效果好,并且节能的设备。
说明书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说明书附图2是附
图1的右视图;图中1是集绒室,2是机架,3是含尘空气分离室,4是滤网,5是旋流室,6是进风管,7是螺柱、8是法兰盘,9是尘绒输出管。如图所示,机架2的主体是由四根螺柱7联固在一起的两只法兰盘8组成。法兰盘8的内侧面上制出的圆环状凸缘用于滤网4的联固与成型。滤网4套装在该凸缘上后用铁丝或专用卡具实施固定,构成圆柱形的含尘空气分离室3。当然滤网的固定方式也可采用压固件将其直接压紧在法兰盘上。滤网4可选用涤纶布或其他公知的过滤材料(如金属丝网等)制成。在含尘空气分离室3的两侧,经法兰盘联固着旋流室5和集绒室1。旋流室5和集绒室1的壳体都是薄钢板制成的圆柱形壳体。在旋流室5的封闭端顶部是一外侧边与旋流室2的圆柱形壳体相切的进风管6。在集绒室1的封闭端下部是一与集绒室1的圆柱形内腔相切并与一风机相接的排尘管9。
工作中,含尘空气经风机施压由进风管4沿旋流室5的内腔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室5并形成旋流。当旋流进入含尘空气分离室后,气流沿含尘空气分离室3的壳体内壁旋转并向集绒室1端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细小粉尘和绝大部分空气透过筛网孔眼排入本实用新型外的专用尘室,而有效纤维被阻留贴附在筛网的内表面,随着剩余的少量空气的继续旋动而进入集绒室1。进入集绒室1的尘绒可以定期清除。(此时集绒室较大且可不必制成圆柱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尘绒输出管9安装在圆柱形集绒室1的切线位置并与室内旋流方向一致,在尘绒输出管9的管路中接入一风机,该风机可将集绒室1中的尘绒连续送往下脚清理机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便、耗能低、过滤效果和工作效率均明显好于现有布袋除尘装置,且安装、使用方便。
实施例选用6毫米厚钢板制成1600×1600毫米的正方形法兰盘两只,法兰盘用四只M16×1100毫米的螺柱联固,含尘空气分离室规格为φ1500×1500毫米,由80目涤纶布制成的滤网过滤面积为4.30米2,旋流室和集绒室均用镀锌薄钢板制成,进风管口尺寸为800×500毫米,尘杂输出管口尺寸为120×120毫米,平均过滤风速是13~15米/秒,设备整体由位于法兰盘底部的支架腿和底脚螺柱固定。
经试用,认定了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定网离心除尘器,包括机架、含尘空气分离室、进风管、尘绒输出,其特征是含尘空气分离室的外壳由滤网构成,在含尘空气分离室的两端分别是集绒室和旋流室,含尘空气分离室、集绒室和旋流室均采用圆柱形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定网离心除尘器,其特征是在集绒室的封闭端下部有一个尘绒输出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用薄钢板制成壳体的储尘绒室和旋流室,用软质滤网构成的含尘空气分离室和联接各室壳体的由法兰盘和螺柱构成机架。与现有布袋式除尘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耗能低,有效纤维回收率和工作效率高,并兼有结构简便、安装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D01G15/00GK2046506SQ8920551
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1日
发明者李庆祥, 马利强 申请人:山东省曹县棉花加工一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