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6169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它是将苎麻先加工成精干麻。然后进行软麻、切段、给油堆仓、开松而制成切段纤维。可用于将普通精干麻或带状精干麻加工成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供各种纺织的需要。
目前,一般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多采用长纺工艺,先开松后切段,切段后再堆仓,并经多道梳理,因此,切段纤维的质量差;在1990年1月的《湖南纺织》上刊载了“苎麻纺织工艺归纳与探索-带状精干麻的切段纺纱工艺”一文,文中描述了带状精干麻切段纺纱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将带状精干麻进行软麻、切段(130-76毫米,76-51毫米,51毫米以下)、予开松(开松度为60-70%)、单锡林开松、鼻眼打手开松、锯齿打手开松。双锡林梳条而加工成切段纤维,该工艺流程中虽然也提及了先切段后开松,但要进行多次开松,且未设计给油堆仓发酵工艺,切段后难于理麻顺直,工艺复杂,麻纤损失很大,到目前并未变成现实工艺;在1990年4月的《苎麻纺织科技》上又刊载了湖南株州麻棉纺织厂关于“切段精干麻予处理的生产实践”一文,该文中描述的工艺流程为将精干麻进行手工扯麻、切段、给油堆仓、开松而加工成切段纤维,未设计软麻工艺,在切段后短纤维仓,造成开松后纤维质量低劣,在该文中自己评价该工艺对整齐度差异未解决,只能达到60%的整齐度,超倍长纤维和短纤维含量高,需要纺织工艺与其相适应,且该工艺只能适用于生产棉型纤维,适用性受到很大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对现有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以简化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工艺流程,使之更合理,提高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整齐度、降低短绒率,从而提高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的即对现有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加以改进,即按常规的方法将苎麻先加工成精干麻(或带状精干麻);然后进行软麻,软麻后的长纤进行给湿给油堆仓发酵处理,然后按切段工艺尺寸将其切成中长型纤维,再直接进入开松机进行一次性开松加工,即制成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
本发明还可以这样来实现其目的切段工艺尺寸(上限值,以毫米计)为切段纤维的名义长度与精干麻的平均卷曲伸长之差,再加1毫米。
本发明亦可这样来达到其目的切段纤维的名义长度为60毫米和70毫米,其精干麻的平均卷曲伸长为4-7毫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加以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将苎麻按常规方法加工成精干麻,用CZ141型软麻机进行软麻,然后将所获得的长纤给湿给油堆仓发酵。所给的油为本厂自制的乳化油,其配方为植物油7.69%、煤油76.92%、油酸11.54%、三乙醇胺或Na2CO33.85%,其含油率为1.7~1.9%,也可用外购的通用的给油工艺中所使用的成品油。堆仓发酵时间夏季3-4天,冬季5-7天,仓温25-35℃,适当供暖,湿度为65±5%。经堆仓发酵后的长纤送入QD1〔C〕型切段机上切段成中长型纤维。其切段工艺尺寸的上限值(以毫米计)为名义长度与精干麻的平均卷曲伸长之差,再加1毫米,其切段纤维的名义长度为60毫米和70毫米,平均卷曲伸长为4-7毫米,例如切段工艺尺寸=名义长度-平均卷曲伸长+1=60-6+1=55毫米和切段工艺尺寸=70-6+1=65毫米。同样也可取卷曲伸长为4毫米或7毫米。切段后的纤维直接进入CFz001型开松机进行一次性开松,即加工成所需要的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
由于本发明设计了上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条件,与现有方法相比,工艺流程大大简化,且更合理;长纤给湿给油堆仓发酵,切段后易于理麻顺直;切段工艺尺寸控制合理,保证切段精度,加工成的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主体长度保证在60±4毫米和70±4毫米内;切段后直接一次性开松加工,不需多次梳理开松,纤维损伤很少,麻粒和短绒率大大降低,整齐度大大提高,成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加工成的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可用于纺中、高支纱;工艺适用性强,易于推广。经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检测,其性能指标超过国内外同行业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水平,其结果见表1。产品试验方法采用国标GB5881、GB5883、GB5884、GB5886、GB5887、GB5889。
说明1.产品短绒率随短绒界限的变化而变化,在评定短绒指标时,必须按照标准核实其界限,才能确定指标的优劣。短绒指标是衡量开松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开松工艺中,短绒指标具有(1)确认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率的技术特征;(2)顾及各环节指标动态的复杂工艺特性;(3)影响产品外观与内在纯净的品质特征。因此,在我们的工艺流程中对短绒指标的选择确定给与了高度的重视。
2.关于切段工艺中的设备切段精度与机械设备的精度有关,本发明人对QDI〔C〕切麻机进行了适当改进,自行设计安装有传动轴刹车机构,刹车与切刀同步运行,控制主轴的均衡运动,今后还可以设计成无级变速调距机构,更加提高切段精度。这已超出本发明范围。
3.关于开松工艺中的设备本发明工艺中所用的开松机CFZ001是自行改进的专用非定型机,与开松工艺配合。它由输入罗拉、锡林、尘笼及输出罗拉等部分构成,保证使开松纤维呈层状流畅运行。此也已超出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开松时,根据精干麻的品质,湿度等,要调整设备的工艺参数,以满足开松指标要求。即对罗拉直径、表面速度、以及压力,使喂入纤维保持紧张状态,引导纤维形成握持。此外本设备运行中,还对切段中的漏切和粘连造成的超倍长纤维进行绷断,其绷断效率与麻质、湿度和调车工艺相关。
控制短绒率的技术措施,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调整设备,即放大给麻板与锡林针面隔距和提高各罗拉与锡林包括尘笼的速比(表2、3),使开松强度及针面所承受的压力负荷降低。在工艺调车中还应环顾麻质、湿度、防止并丝率上升、超倍长纤维上升、对设备各机构的状态、吸风排风状况、乳化油质量等全面考虑。
另外,开松机上下剥刀装置具有排除杂绒渣作用,可降低短绒率,纯净度提高。
表1
注超长纤维为名义长度加12毫米,短绒界限为15毫米以下。
表2、开松机工艺参数表
表3、CFZ001开松机速比关系表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是将苎麻先加工成精干麻,然后进行软麻、切段、给油堆仓、开松而制成切段纤维,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在软麻后进行长纤给湿给油堆仓发酵,然后按切段工艺尺寸切段成中长纤维,再直接进入开松机进行一次性开松,即制成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段工艺尺寸(上限值,以毫米计)为名义长度与精干麻平均卷曲伸长之差,再加1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名义长度为60毫米和70毫米,其精干麻平均卷曲伸长为4-7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长型苎麻切段纤维的生产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工艺流程是将精干麻软麻后进行长纤给湿给油堆仓发酵、然后切段,再直接一次性开松。切段工艺尺寸为名义长度与精干麻平均卷曲伸长再加1(以毫米计),名义长度选取60和70毫米。故该生产方法十分简单、合理,生产出的中长型切段纤维整齐度高,长度合格率达80%以上,短绒率低,质量好,优于国内外该类切段纤维的质量,工艺适用性不受限制。
文档编号D01G1/04GK1057497SQ91107210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基礼, 王建勇, 钟发溶 申请人:达县市麻纺纤维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