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喂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16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积式喂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积式喂料机构,适用于经过开松、混和处理后的羊毛、化纤、混纺散纤维制造精梳毛纺、纯毛条、化纤条和混纺毛条以及粗梳毛纺的毛毯和地毯的粗纱条和与高产的无纺布梳理机配套。
喂料机构是梳毛机整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保证梳毛机产量高和质量稳定,确保毛条或粗纱条的重量不匀率和纱支不匀率。喂料机构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目前,在粗纺梳毛机上普遍使用的是称重式喂料机构。该机构系利用一个特制的凸轮来控制喂料周期和一个周期内的四个主要阶段(即升毛阶段、称重等待阶段、开门落毛阶段及闭合阶段)的时间配合,并通过一套机械式或机械与电器相结合使用的机构来控制钉帘、称料斗、挡料板等部件的周期性运动,使纤维束逐次称重后再喂入梳毛机内。由于这种称重式喂料机构机械结构复杂、动作频繁和机件刚性差等因素,以致严重影响称重机构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因而机件损坏率高,维护保养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89206577.×公开了一种“梳毛联合机的两次称重式喂毛机构”。该机构在采用单速电动机喂料的基础上,采用齿轮箱改变传动路线以快慢双速提高喂料均匀度。开始时快速运行并升料,以较快的速度使混料落入称料斗中,当称料斗的纤维重量与读数砝码即将平衡时,即达到第一次需称重量,挂上精称砝码,通过电路使齿轮箱内电磁离合器截断,改变传动路线,经离合器以慢速传动,钉帘升毛减速,形成一个缓慢喂入阶段,当达到第二次称重重量时,关闭电动机,由喂料阶段进入称重等待阶段。
但是,这种两次称重的喂料机构,仍然没有脱离一次称重模式,局限于粗梳毛纺高支纱的产品,对低支纱和高产难于适应现在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容积式料斗、以红外光电和电磁离合器联合使用控制料斗纤维容积层、产品质量稳定产量高、结构简单易调节、维护保养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机件损坏少、坏车少、备件少、机台运转率高、成本低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容积式喂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见


图1)包含机架、储料箱、钉帘、输送帘、匀料耙、剥取辊、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容积箱、电磁离合器、电动机、钉帘齿轮、速度变换轮、三角胶带轮、传动齿轮、链轮、压料辊和喂料帘。
机架由钢板焊成。钉帘表面密植排列整齐间距均匀的钢针,作抓取纤维用。输送帘和喂料帘由木条与传动胶带铆接制成。由耙齿板与联焊结合的匀料耙用作耙下钉帘上升挂在钢针上较厚的纤维使其厚薄均匀。带有六翼皮打手的剥取辊将挂在钉帘针上的纤维全部击下。将剥取辊击下的纤维落入其下面的容积箱。容积箱由固定板和振动板组成。该箱的两板上钻有密布小孔。振动板的结构系偏心轮运转带动振动板作前后上下摆动,造成振动板的振动。由剥取辊剥下的纤维向容积箱的下落和振动板的振动引起的气流从固定板的振动板上的小孔排出,同时获得纤维容积密度和匀度。容积箱的固定板和振动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其调节距离的大小可以变更容积纤维量,但产量的高低主要是通过速度变换轮改变上喂料辊、下喂料辊、清洁辊的速度来取得。
在容积箱两侧的机架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接收器与电磁离合器相连接或者直接与电动机电源连接。当振动板不断振动促使纤维向下容积以及纤维容积层超过红外光电控制界线后,光电流被纤维层隔绝,红外光电接收器与钉帘轴上的电磁离合器断路(见图2和图3),钉帘轴停止运转,钉帘齿轮空转,停止投料。也可以不用电磁离合器截止导通的光电控制,而用红外光电接收器直接控制电动机电源的通断使钉帘轴转动和停转。当容积纤维层低于光电控制界线后,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电流导通,电磁离合器吸合或者电动机启动,钉帘轴转动,进入下一个喂料周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称重式喂料机构,无论是一次或两次称重,本质上是称杆两端的力矩不平衡到平衡再打破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造成了每次喂入量的差异。称重及自控机构的灵敏度愈差,喂入量的差异也愈大,喂料的不匀率也愈大,而容积式喂料机构用控制喂料容积的容积箱避免了上述问题,不匀率达到部颁要求。
2、容积式喂料机构总机件数为192件,而称重式喂料机构总机件数为400件左右。容积式喂料机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坏车少,减少机配件费用,调节维护保养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台运转率,增加经济效益,而称重式喂料机构机械结构复杂,单位时间内动作频繁,严重影响称重机构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不易控制,机件损坏率高,维护保养难度大。
3、容积式喂料机构结构简单,以技术成熟的红外光电控制电磁离合器或者直接控制电动机电源,代替了机械结构复杂的称重式喂料机构的称重机构和料斗开合装置,成本低,投资少,完全满足高产要求,经济效益高,调节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见
图1和图2)由机架1、钉帘2、输送帘3、匀料耙4、剥取辊5、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6、由振动板8和固定板9组成的容积箱7、压料辊(10和12)、喂料帘11、电磁离合器17、三角胶带轮18、电动机21、钉帘齿轮22、储料箱25和速度变换轮A所组成。
电动机21启动后(见图2),带动三角胶带轮18转动。三角胶带轮18上的四只皮带盘又分别用皮带传动偏心横轴28、剥取辊5、匀料耙4和皮带盘26。与皮带盘26连接的速度变换轮A和钉帘齿轮22随之转动。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17(见图3)的内外靡擦片吸合钉帘轴32使钉帘2运转。钉帘轴32的另一端又依次传动齿轮29、30和31使输送帘3转动。
输送帘3将储料箱25内的纤维顺着箭头方向(见
图1)推给钉帘2,钉帘2抓取纤维束向上运送,经匀料耙4上下的弧形摆动,使纤维层厚薄分匀争布。匀料耙4和钉帘2之间的间距一致是纵横向均匀分布的关键。
当纤维运至钉帘2顶上时,剥取辊5上的六翼皮打手34将纤维击下,顺着箭头方向落入容积箱7内。随着偏心轮轴28的转动,与偏心轮相联接的振动板8上部作偏心运动,其下部作上下直线运动。在振动板8以最大振幅61毫米和振动摆角7°16′的不断振动下,促使纤维向下容积,同时由于剥取辊5的打击和振动板8的振动形成的气流迅速通过振动板8和固定板9上的密布小孔排出。
当容积箱7内的纤维层超过红外光电控制界线后,装在机架1两侧相对应位置上的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6之间的光电流被纤维层隔断,光电接收器6与电磁离合器17断路。电磁离合器17内外摩擦片的正压力消失,终止传动扭矩,钉帘轴32停止运转,钉帘齿轮22空转,停止投料。经压料辊(10和12)和喂料帘11将容积纤维层压平不断地输送给上喂料辊13和下喂料辊14。压料辊(10和12)、喂料帘11和上下喂料辊(13和14)由下道工序的电动机传动,其速度根据产量高低的需要,通过速度变换轮B改变齿轮19和链轮20的速度而变换。藉上、下喂料辊(13和14)的针尖与运转方向将纤维握持,均匀地供开松辊16等开松和梳理,最后制条成筒或无纺布或粗梳毛纺的地毯、毛毯等半成品或成品,供下道工序使用。
当容积箱7中的纤维层下降至低于红外光电控制界线后,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6之间的红外光电流导通,电磁离合器17吸合,或者不用电磁离合器17,由红外光电接收器6直接控制电动机21的电源,钉帘2又重新运行投料,下一个喂料周期随即开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造精梳毛纺、纯毛条、化纤条、混纺毛条以及粗梳毛纺的毛毯和地毯的粗梳条和与高产的无纺布梳理机配套的容积式喂料机构,由机架1、钉帘2、输送帘3、匀料耙4、剥取辊5、压料辊(10和12)、喂料帘11、三角胶带轮18、电动机21、钉帘齿轮22、速度变换轮A和储料箱25组成,其特征是在机架1中有一个固定板9和振动板8组成的容积箱7,容积箱7两侧的机架1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红外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6,接收器6与电磁离合器17相连接或者与电动机21的电源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容积式喂料机构,适用于制造精梳毛纺、纯毛条、化纤条和混纺毛条以粗梳毛纺的毛毯和地毯的粗纱条和与高产的无纺布梳理机配套。本实用新型采用容积式喂料斗和红外光电探测喂料斗纤维层控制电磁离合器或直接控制电动机电源使钉帘供料和停料。台时产量达100公斤,质量符合部颁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产品质量稳定产量高,结构简单调节维护使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机件损坏少,坏车少,备件少,成本低投资少,使用寿命长,机台运转率高,经济效益高。
文档编号D01G23/00GK2104227SQ9122044
公开日1992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5日
发明者顾炳林, 高忠平 申请人:武进县潘家乡城湾纺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